CN205360178U - 雾化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呼吸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60178U CN205360178U CN201620033803.1U CN201620033803U CN205360178U CN 205360178 U CN205360178 U CN 205360178U CN 201620033803 U CN201620033803 U CN 201620033803U CN 205360178 U CN205360178 U CN 205360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atomization
- hard tube
- face shield
- connecting b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呼吸器,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它包括<b>带有雾化杯、进气管和雾化输出管的</b>雾化器,雾化输出管上通过一个阀门连接有一个储气囊;雾化输出管由硬管、主软管和副软管构成,主软管一端通过连接弯头与面罩相连接,副软管一端通过送气弯头与储气囊相连接;硬管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硬管且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架;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连接弯头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连接弯头与面罩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面罩的绑带;面罩底端边缘设有一圈带有充气嘴的充气环。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雾化器和呼吸器功能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尤其是一种临床上既能对患者进行辅助和控制呼吸,又能用于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上,呼吸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便捷的人工呼吸支持工具,它是一种能辅助或控制呼吸、增加肺通量,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做功消耗,减轻心肺负担的装置。临床上使用的呼吸器,一般由输送气体管道和设在管道上的气体输入口、呼气排出口以及配合面罩或气管插管用于控制或辅助呼吸的储气囊组成。
而医用雾化器是临床医疗上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医用雾化器形成气雾剂直接输入呼吸道,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用药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小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且疗效显著。患者只需通过正常的呼吸就能自然地吸入,能保证药物的发挥。传统的医用雾化器主要包括有雾化杯、送气管、喷雾管和口含嘴或者面罩,结构与上述的呼吸器极为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
目前的雾化器和呼吸器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临床上,如患者为昏迷或全麻插管苏醒期患者呼吸功能不足,或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中若需人工呼吸支持时,必须撤除雾化器而换成呼吸器来辅助或控制呼吸。而现有的简易呼吸器具有呼吸支持功能,而又不具备有雾化器的功能。如果因病情和治疗需要使用呼吸器或雾化器时,只有将仅具有单一功能的呼吸器或雾化器的两套装置交替使用,这就使操作更繁琐,同时还无形中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
第二,当对于卧位患者采用面罩式氧驱动雾化治疗时,该雾化吸入通过面罩盖置于患者的口鼻部,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特殊患者无需口含雾化吸管进行雾化的问题,但存在面罩式雾化时,连接吸入管加入药液的氧气驱动雾化杯不能保持相对的水平位,特别是当雾化杯内药液少于4~5毫升时(少于总量的50%,一般雾化杯内加药液8~10毫升),因雾化杯及雾化导管的自然的重力作用下,使雾化杯倾斜至少均超过30度以上,从而使超过50%的瓶底无药液,导致氧气驱动雾化器的效率降低50%以上,随着瓶内药液进一步减少或雾化杯进一步倾斜后,雾化效率将降至10%,甚至完全失去雾化器的作用。
第三,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包括超声雾化仪和氧气驱动雾化器等,它们只具有单一雾化的功能,无呼气器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早期,在气管或双腔支气管拔管前在已有自主呼吸,但其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潮气量不足或呼吸频率过慢/过快)或气管导管拔出后发生呼吸抑制时,均需要使用呼吸器对患者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此时必须将雾化器换成其它的呼吸器、呼吸机或麻醉机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因此,目前的雾化器对于全麻插管的患者的应用存功能一定的缺陷,不具备呼吸器的功能;没有达到雾化器和呼吸器两者兼容的功能。
第四,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呼吸器包括简易呼吸器和简易T型管呼吸器等,但它们均只具有单一的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的功能,无雾化器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和呼吸器功能兼容的雾化呼吸器,它可以解决雾化器和呼吸器功能单一的问题,解决了临床上当患者需要呼吸辅助或呼吸支持和雾化治疗需要轮换单独使用呼吸器和雾化器而造成既增加繁琐的操作,又增加了患者同时需使用两套医用耗材的成本而增加了医疗费用的实际问题,两种功能合二为一,而且操作简便,还可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雾化呼吸器包括带有雾化杯、进气管和雾化输出管的雾化器,所述雾化输出管上通过一个阀门连接有一个储气囊。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雾化输出管由硬管和分别与所述硬管两端连接的主软管和副软管构成,所述主软管一端通过连接弯头与面罩相连接,所述硬管上的雾化输出管上通过一个阀门与副软管相连,所述副软管一端通过送气弯头与所述储气囊相连接;所述硬管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硬管从而支撑整个雾化呼吸器的重量且可调节高度的活动支撑架。
进一步:所述连接弯头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面罩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面罩的绑带;所述面罩底端边缘设有一圈带有充气嘴的充气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备雾化器和呼吸器的双重功能,解决了临床上使用雾化器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若需转人工呼吸支持时,或全麻患者苏醒期采用在人工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后需实施雾化治疗时,上述两种情况均必须更换只具有单一功能的呼吸器或雾化器,这样更换操作繁琐、费时和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
2、本实用新型由于面罩通过连接弯头与雾化送气主软管连接,使得面罩与喷雾管不在同一方向上,可用于患者卧位时实施雾化治疗;且连接的弯头上设有一个呼气单向阀,当患者雾化呼吸通路的气压过高时,可通过呼气单向阀排出,避免气道气压伤,还可以避免二氧化碳的蓄积。
3、本实用新型在雾化送气硬管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整个雾化呼吸器且可调节高度的活动支撑架,患者处于卧位雾化时,支撑架可根据患者雾化时面罩放置时位置进行伸缩杆的移动并支撑在床面上,使硬管和雾化主软管尽可能与床面平行,其主要目的使雾化杯的药液面保持水平,防止因药液处于非水平位,导致雾化效率降低或丧失,还有利于防止药液平面高于口鼻部,药液直接流入气道,造成误吸,甚至窒息等意外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实用价值极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面罩,2、绑带,3、连接弯头,4、呼气单向阀,5、主软管,6、支撑架,7、硬管,8、雾化杯,9、副软管,10、进气管,11、阀门,12、储气囊,13、充气环,14、送气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的雾化呼吸器,包括带有雾化杯8、进气管10和雾化输出管的雾化器,雾化输出管由硬管7和分别与硬管7两端连接的主软管5和副软管9构成,主软管5一端通过连接弯头3与面罩1相连通;硬管7上连通有雾化杯8和进气管10,雾化杯8与进气管10连接,通过氧气的驱动喷流对雾化杯内的药液进行雾化;硬管7一端与主软管5相连通,而另一端通过副软管9和送气弯头14与储气囊12相连通;在雾化杯8与储气囊12之间的硬管7上设置有阀门11;在雾化杯8与主软管5之间的硬管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硬管7且可调节高度的活动支撑架6,支撑架6也对整个雾化呼吸器起支撑作用;连接弯头3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4;连接弯头3与面罩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面罩1的绑带2;面罩1为上小下大,即罩在鼻子处的部分小,罩到下巴处的部分大,面罩1底端边缘设有一圈带有充气嘴的充气环13,柔软的充气环13不会给患者面部造成压痕,且长时间雾化不会让患者感到不适,设置的绑带2在患者进行雾化时,罩好面罩,把绑带绑到后脑勺即可固定好面罩,轻松进行雾化。使用本实用新型与一般的雾化器不同的是,当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只需将雾化药液加入雾化杯内,关闭阀门11使雾化杯内的药液不能进入储气囊12,同时安上并调节好支撑架6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其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与通常的医用雾化器相同;当患者不需要进行雾化治疗而需要进行输氧、辅助或控制呼吸等人工呼吸支持来改善呼吸功能时,在雾化杯中不加药液或将药液倒出备用,并打开阀门11,此时氧气则可以通过硬管分别送入两端的主软管和储气囊内,吸气时,气体从储气囊和送气主管内吸入呼吸道和肺部,当呼气时,肺部和呼吸道内气体一部分可通过送气主软管、硬管及副软管进入储气囊。当呼吸回路的气压升高时,超过了安装在面罩1上部的连接弯头3上的呼气单向阀的压力时,一部分气体将由此排至空气中,避免了气道内压过高带来的危害。当患者需加压辅助或控制呼吸时,为增大潮气量,在吸气时,手控储气囊加压给氧时,同时采用另只手的手指堵住连接弯头3的呼气单向阀的排气口,使之形成一个密闭的呼吸通路,使储气囊内的气体加压进入呼吸道或肺部。当呼气时,松开堵在弯头上的手指,使气道内一部分气体通过雾化送气主、副管和硬管进入储气囊,气道内的一部分气体通过连接在面罩上弯头的单向呼气阀排出至空气中。
Claims (3)
1.一种雾化呼吸器,包括带有雾化杯(8)、进气管(10)和雾化输出管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输出管上通过一个阀门(11)连接有一个储气囊(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输出管由硬管(7)和分别与所述硬管(7)两端连接的主软管(5)和副软管(9)构成,所述主软管(5)一端通过连接弯头(3)与面罩(1)相连接,所述副软管(9)一端通过送气弯头(14)与所述储气囊(12)相连接;所述硬管(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硬管(7)且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头(3)上设置有呼气单向阀(4);所述连接弯头(3)与所述面罩(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面罩(1)的绑带(2);所述面罩(1)底端边缘设有一圈带有充气嘴的充气环(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3803.1U CN205360178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雾化呼吸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3803.1U CN205360178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雾化呼吸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60178U true CN205360178U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7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3380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60178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雾化呼吸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601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8315A (zh) * | 2016-01-14 | 2016-06-22 | 杨媛媛 | 雾化呼吸器 |
-
2016
- 2016-01-14 CN CN201620033803.1U patent/CN2053601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8315A (zh) * | 2016-01-14 | 2016-06-22 | 杨媛媛 | 雾化呼吸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0258B (zh) | 吸入系統、呼吸裝置及方法 | |
US20070049841A1 (en) |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 |
CN206167562U (zh) | 一种多功能吸氧装置 | |
CN110404145B (zh) | 一种吸入氧浓度精确可调且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装置 | |
CN205659225U (zh) | 一种呼吸内科用智能雾化机 | |
CN109731200B (zh) |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 |
CN109432556A (zh) | 一种智能儿科用药物雾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954371U (zh) | 一种鼻型面罩雾化器 | |
CN104208778B (zh) |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 |
CN204092782U (zh) | 一种医用雾化器 | |
CN208525585U (zh) | 一种雾化面罩杯 | |
CN204972566U (zh) | 一种医用雾化器 | |
CN205360178U (zh) | 雾化呼吸器 | |
CN206715012U (zh) | 一种医用雾化器 | |
CN211986581U (zh) | 一种用于呼吸科护理的雾化装置 | |
CN210785828U (zh) |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雾化吸入装置 | |
CN112827042A (zh) | 一种适用于肺部疾病治疗的输氧面罩 | |
CN202154918U (zh) | 医用雾化器吸入管 | |
CN203634618U (zh) | 一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用氧气雾化器 | |
CN208660095U (zh) | 一种新型氧气气道湿化器 | |
CN203342150U (zh) | 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 |
CN105688315A (zh) | 雾化呼吸器 | |
CN205598370U (zh) | 一种设有多功能插接装置的雾化器 | |
CN103463715A (zh) | 呼吸机氧驱动雾化给药装置 | |
CN204106767U (zh) |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