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4739U - 饲管固定夹 - Google Patents

饲管固定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4739U
CN219814739U CN202320930147.5U CN202320930147U CN219814739U CN 219814739 U CN219814739 U CN 219814739U CN 202320930147 U CN202320930147 U CN 202320930147U CN 219814739 U CN219814739 U CN 219814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body
feeding tube
plate
clamp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01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荣敏
万海峡
谭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301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4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4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4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管固定夹,包括U形状的第一夹体,以及与第一夹体铰接的U形状的第二夹体,当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聚拢相对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所述第一夹体背离第二夹体的一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阻挡板;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该饲管固定夹,通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阻挡板和锁紧件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在使用饲管时,可通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及锁紧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此时患者脸部及嘴部肌肉活动或患者做吞咽动作时,阻挡板此时已直接与患者脸部皮肤相贴,从而避免饲管随意活动而延伸至患者食道及胃内的内部深处。

Description

饲管固定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饲管固定夹。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工具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方向之一,在针对于老年患者,当患者因自身原因而需使用饲管经患者口腔插入,以对患者供给流食或营养液时,由于饲管在使用时,其部分身部已位于患者的口腔内部,此时患者在做吞咽动作或脸部及嘴部肌肉活动时,饲管存在随患者的吞咽动作而继续延伸至患者的食道及胃内深处的问题,此过程,必将对患者的有效康复造成影响。
基于此,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饲管固定夹,以在不影响原饲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再对饲管进行夹持,以避免饲管随意活动而延伸至患者的食道及胃内深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饲管固定夹,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饲管对患者供给流食或营养液时,饲管易随意活动而延伸至患者食道及胃内深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饲管固定夹,包括U形状的第一夹体,以及与第一夹体铰接的U形状的第二夹体,当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聚拢相对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
所述第一夹体背离第二夹体的一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阻挡板;
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体背离第二夹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呈间隔对称状;
两个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皆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延伸至滑轨的一端,所述阻挡板朝向于第一夹体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经滑槽延伸至滑轨的内部,从而使得嵌入板与滑轨呈卡合状。
进一步,所述嵌入板与滑轨通过螺纹锁紧。
进一步,所述滑轨的表面开设有与其滑槽内部相通的限位孔,所述嵌入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弹性限位键。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体朝向于第二夹体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圆柱状的卡合部,所述第二夹体朝向于第一夹体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卡圈;
当所述卡合部卡入至卡圈的内部时,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铰接;
当所述卡合部分离出卡圈的内部时,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分离。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夹体一端的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
所述锁紧件还包括铰接于第二夹体上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卡合的卡针。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体朝向于束紧带的一端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束紧带相适配的通口。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的两侧皆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的内部配设有卡板,所述第二夹体的两侧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限位口。
进一步,所述卡板为磁性金属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限位口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板磁性相吸的磁铁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对一侧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饲管固定夹,通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阻挡板和锁紧件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在使用饲管时,可通过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及锁紧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此时患者脸部及嘴部肌肉活动或患者做吞咽动作时,阻挡板此时已直接与患者脸部皮肤相贴,从而避免饲管随意活动延伸至患者食道及胃内深处的问题。
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饲管对患者供给流食或营养液时,饲管易随意活动而延伸至患者食道及胃内深处的问题;
进一步的,将阻挡板限定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当患者无需使用饲管时,也可将阻挡板与第一夹体相分离,将上述部件予以分离进行清洗、消毒,或当阻挡板脏污严重时,也可立即对其拆卸进行清洗、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I;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I;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II。
图中:1、第一夹体;2、第二夹体;3、阻挡板;4、滑轨;5、嵌入板;6、卡合部;7、卡圈;8、锁紧件;801、束紧带;802、活动板;9、通孔;10、卡针;11、支板;12、卡板;13、衔接板;14、限位口;15、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饲管固定夹,包括U形状的第一夹体1,以及与第一夹体1铰接的U形状的第二夹体2,当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聚拢相对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
第一夹体1背离第二夹体2的一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阻挡板3;
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通过锁紧件8进行固定;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患者如何使用饲管供给流食或营养液,此为目前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此非本申请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故本申请对此不作过多赘述;
患者在使用饲管供给流食或营养液时,首先将第一夹体紧贴于饲管的外壁,随后转动第二夹体,使得第二夹体与第一夹体呈对饲管的夹持状,此时再利用锁紧件对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进行固定;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对饲管进行夹持时,需调节其位置,使得阻挡板恰好与患者唇部部位的皮肤表面相接触或紧密相近;
此时患者在做吞咽动作或脸部肌肉活动时,饲管若向患者的食道及胃内深处延伸时,阻挡板随饲管一并移动,此时阻挡板必然与皮肤直接接触,并产生抵接,皮肤对阻挡板施加反作用力,以避免饲管继续向患者食道及胃内深处位移、延伸;
此处进一步的限定阻挡板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在其表面出现脏污时,可及时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并更换;
至于本申请的饲管固定夹,可采用浸泡消毒或擦拭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工作,此消毒方式为目前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故本申请对此无需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背离第二夹体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滑轨4,滑轨可一体设置于第一夹体上,两个滑轨4呈间隔对称状;
两个滑轨4相对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皆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延伸至滑轨4的一端,阻挡板3朝向于第一夹体1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板5,嵌入板5经滑槽延伸至滑轨4的内部,从而使得嵌入板5与滑轨4呈卡合状;
此处进一步的限定嵌入板与滑轨的卡合关系,当需使用阻挡板时,可将嵌入板沿滑轨的滑槽内侧顺势滑入即可,此时嵌入板呈与滑轨的卡合、卡接状;
当需将阻挡板与第一夹体相分离时,可将嵌入板于滑槽内侧滑出,从而达到将第一夹体与阻挡板相分离。
本实施例中:嵌入板5与滑轨4通过螺纹锁紧,此处可在嵌入板上开设第一螺纹孔,并在滑轨的外壁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位置相对的第二螺纹孔,当嵌入板卡合至滑轨的滑槽内部后,将螺纹栓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及第一螺纹孔的内侧,并将螺纹栓与第一螺纹孔及第二螺纹孔螺纹拧紧,以达到将嵌入板与滑轨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滑轨4的表面开设有与其滑槽内部相通的限位孔,嵌入板5上设置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弹性限位键;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当嵌入板卡合至滑轨的滑槽内部后,弹性限位键直接卡入至限位孔的内侧,此处弹性限位键类似于本领域的弹簧销;
弹性限位键与限位孔相卡合,从而达到将嵌入板固定于滑轨的内部,本实施例相比于上述实施例,则操作更为便捷,无需拧动螺纹栓,也无需将螺纹栓与第一螺纹孔及第二螺纹孔相对准;
进一步的,当需取出嵌入板及阻挡板时,仅需按压弹性限位键,使其向内收缩,并直至脱离于限位孔的内侧,从而达到将嵌入板及阻挡板与滑轨相分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朝向于第二夹体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圆柱状的卡合部6,卡合部与第一夹体一体设置,卡合部可焊接于第一夹体上,第二夹体2朝向于第一夹体1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卡圈7,卡圈也可焊接于第二夹体上;
当卡合部6卡入至卡圈7的内部时,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铰接;
当卡合部6分离出卡圈7的内部时,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分离;
此处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当需使用本申请的固定夹时,仅仅需将卡合部卡入至卡圈的内部,此时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则铰接,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可相对活动;
当需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分离时,仅仅需将卡合部拔出于卡圈的内部即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卡圈为塑料材质或其他具有柔软性的材质,以此满足卡合部嵌入至卡圈的内部或拔出于卡圈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锁紧件8包括设置于第一夹体1一端的束紧带801,束紧带801上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9;
锁紧件8还包括铰接于第二夹体2上的活动板802,活动板802上设置有与通孔9相卡合的卡针10;
当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聚拢相对时,束紧带沿第二夹体轨迹布设,随后转动活动板,将卡针卡入至通孔的内部,从而达到利用卡针及束紧带的相互锁紧,束紧带施加对第一夹体的牵引力,以达到将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体2朝向于束紧带801的一端设置有支板11,支板与第二夹体一体设置,或以焊接或胶粘的方式固定,支板1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束紧带801相适配的通口;
此处进一步的设置有支板,将束紧带经该通口延伸,再利用卡针进行固定,此处支板,可起到辅助束紧带沿第一夹体外壁布设,尽可能的避免束紧带出现混乱、杂乱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活动板802长度方向的两侧皆设置有衔接板13,衔接板13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部配设有卡板12,第二夹体2的两侧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与卡板12相适配的限位口14;
卡板12为磁性金属材质制作而成,限位口14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板12磁性相吸的磁铁片;
此处进一步的限定衔接板、活动口、卡板及限位口的配合使用,在卡针对通孔卡合后,可将卡板沿活动口滑动,并将卡板直接卡入至限位口的内侧,以达到将活动板固定的目的,以避免本装置在使用时,活动板出现松动而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影响本装置的正常使用;
而当卡板与限位口内壁的磁铁片磁性相吸时,可进一步的保障卡板于限位口内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相对一侧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层15,橡胶层1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橡胶层与防滑纹可增大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与饲管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饲管于第一夹体及第二夹体的内壁随意滑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状的第一夹体(1),以及与第一夹体(1)铰接的U形状的第二夹体(2),当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聚拢相对时,呈对饲管的夹持状;
所述第一夹体(1)背离第二夹体(2)的一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阻挡板(3);
所述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通过锁紧件(8)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1)背离第二夹体(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滑轨(4),两个所述滑轨(4)呈间隔对称状;
两个所述滑轨(4)相对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皆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延伸至滑轨(4)的一端,所述阻挡板(3)朝向于第一夹体(1)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板(5),所述嵌入板(5)经滑槽延伸至滑轨(4)的内部,从而使得嵌入板(5)与滑轨(4)呈卡合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板(5)与滑轨(4)通过螺纹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的表面开设有与其滑槽内部相通的限位孔,所述嵌入板(5)上设置有与限位孔相配合的弹性限位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1)朝向于第二夹体(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圆柱状的卡合部(6),所述第二夹体(2)朝向于第一夹体(1)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卡圈(7);
当所述卡合部(6)卡入至卡圈(7)的内部时,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铰接;
当所述卡合部(6)分离出卡圈(7)的内部时,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8)包括设置于第一夹体(1)一端的束紧带(801),所述束紧带(801)上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9);
所述锁紧件(8)还包括铰接于第二夹体(2)上的活动板(802),所述活动板(802)上设置有与通孔(9)相卡合的卡针(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体(2)朝向于束紧带(801)的一端设置有支板(11),所述支板(1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束紧带(801)相适配的通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802)长度方向的两侧皆设置有衔接板(13),所述衔接板(13)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的内部配设有卡板(12),所述第二夹体(2)的两侧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与卡板(12)相适配的限位口(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2)为磁性金属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限位口(14)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板(12)磁性相吸的磁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管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相对一侧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层(15),所述橡胶层(1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2320930147.5U 2023-04-23 2023-04-23 饲管固定夹 Active CN219814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0147.5U CN219814739U (zh) 2023-04-23 2023-04-23 饲管固定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0147.5U CN219814739U (zh) 2023-04-23 2023-04-23 饲管固定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4739U true CN21981473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0147.5U Active CN219814739U (zh) 2023-04-23 2023-04-23 饲管固定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4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11757A4 (en) DEVICE FOR TRANSFERING A PARENTERAL LIQUID
US5336179A (en) Line organizer
JP5058136B2 (ja) 医療用管の固定システム
DE602007000052D1 (de) Blockierbarer Halter
ZA200210340B (en) Anchoring system for luer lock connector.
US20070167817A1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needle guide to ultrasound probe
PL2077128T3 (pl) Urządzenie wstrzykujące
CN219814739U (zh) 饲管固定夹
ATE274854T1 (de)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festklemmen eines längsträgers innerhalb eines chirurgischen implantates
EP2609947A3 (en) Patch-like infusion device
JPH0418860B2 (zh)
DE60335125D1 (de) Vorrichtung zum sichern eines katheters
MXPA03000232A (es) Mejoras relacionadas con sistemas inyectores medicos.
JPH08501242A (ja) 針系統のための固定機構
CA2121233A1 (en) An Injection Device
ATE255342T1 (de) Schwenkbare klammer zur lösbaren verbindung von persönlichen artikeln
EP1579879A3 (en) Coating medical device surfaces contacting gas-supersaturated fluids
ATE304877T1 (de) Vorrichtung zum einführen des distalen endes einer kanüle in ein gefäss
FR2730621B1 (fr)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coupe porte-filtre sous le porte-coupe d'une machine a cafe
US10946174B2 (en) Tube securing device
WO2001003754A3 (en) Artificial kidney and an insertion guide used therein
KR880001703Y1 (ko) 가방용 스냅-피트 콜래스프 파스너
JPWO2008062742A1 (ja) コネクタ
CN216125024U (zh) 一种泌尿外科导尿管留置辅助装置
RU2010137314A (ru) Комплект, содержащ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канюльную часть и опорную част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