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3258U - 护腰 - Google Patents

护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3258U
CN219813258U CN202321089124.2U CN202321089124U CN219813258U CN 219813258 U CN219813258 U CN 219813258U CN 202321089124 U CN202321089124 U CN 202321089124U CN 219813258 U CN219813258 U CN 219813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vertical
waist
support ba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91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畅
汤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po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po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po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po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91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3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3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3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健身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护腰,护腰的束腰带上与脊柱配合处设置了支撑件,在支撑件左右两侧均设置了沿人体侧腰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沿竖向间隔,束腰带还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第一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位于支撑件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设置在支撑件。用户穿戴本公开的护腰后,第一竖向支撑条配合支撑件支撑人体脊柱,而第二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配合形成网状结构,将人体的侧腰部划分为多个片区,在由第一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支撑束紧这多个片区的周边赘肉。与现有护腰相比,透气性更好,穿戴舒适度更高,且能达到相当的束腰效果。

Description

护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腰。
背景技术
在当下的工作、生活中,很多工作出于工作以及场景的需要,依靠电脑或是长期坐在椅子上完成,这就使得腰椎会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不正确的坐姿会使压力集中,突然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情况。此外,由于生理年龄增大,腰椎会老化、膨胀,其韧性及支撑性会明显下降,这使得老人群体在行走及乘坐的,腰部容易酸疼。
为实现对腰部的保护,很多人员会佩带上束腰带,利用束腰带对腰椎进行一定的矫正,并利用其上的钢条、钢板等硬性支撑物分散腰椎受力,减轻腰椎受力的同时,也防止腰椎集中,最终达到护腰的目的。但是,现有护腰利用钢板支撑脊柱和侧腰部,造成用户穿戴舒适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护腰。
本公开的护腰包括:
束腰带,所述束腰带被构造为被穿戴时环绕人体的腰部;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束腰带上,并被构造为被穿戴时位于人体的脊柱处,并且所述支撑件的左右两侧均具有沿人体侧腰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的至少两个横向支撑条竖向间隔设置;
第一竖向支撑条,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位于所述支撑件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所述横向支撑条;
第二竖向支撑条,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的硬度高于所述横向支撑条的硬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条为氨纶双面磨毛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为PVC支撑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包裹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的硬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束腰带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由上部至中部左右方向上左右侧边缘向内平滑紧缩,由中部至下部左右侧边缘从紧缩处向外平滑扩张。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条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的边缘包括竖向直线以及由上部至下部先向靠近竖向直线侧收缩再向远离竖向直线侧扩张的平滑曲线,以及分别连接竖向直线和平滑曲线两个端部的两个圆弧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束腰带、所述横向支撑条和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中至少一组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
本公开的护腰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公开的护腰的束腰带上与脊柱配合处设置了支撑件,在支撑件左右两侧均设置了沿人体侧腰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沿竖向间隔,束腰带还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第一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位于支撑件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设置在支撑件。用户穿戴本公开的护腰后,第一竖向支撑条配合支撑件支撑人体脊柱,而第二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配合形成网状结构,将人体的侧腰部划分为多个片区,在由第一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支撑束紧这多个片区的周边赘肉。与现有护腰相比,透气性更好,穿戴舒适度更高,且能达到相当的束腰效果。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护腰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护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对应的组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束腰带;
2支撑件:20竖向中心线、21通气孔;
3 横向支撑条;
4 第一竖向支撑条;
5第二竖向支撑条:50竖向直线、51平滑曲线、52圆弧段;
6连接件:60底层、61粘接件;
7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另外,本文中对于同一名称的组件或区域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等加以区分,这些序数词并不限定这些组件或区域的重要程度或现有顺序。
为了改善现有护腰的穿戴舒适度,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护腰,本公开的护腰的束腰带上与脊柱配合处设置了支撑件,在支撑件左右两侧均设置了沿人体侧腰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沿竖向间隔,束腰带还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第一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位于支撑件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第二竖向支撑条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设置在支撑件。
显然,用户穿戴本公开的护腰后,第一竖向支撑条配合支撑件支撑人体脊柱,而第二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配合形成网状结构,将人体的侧腰部划分为多个片区,在由第一竖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支撑束紧这多个片区的周边赘肉。与现有护腰相比,透气性更好,穿戴舒适度更高,且能达到相当的束腰效果。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参见图1和图2,结合一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护腰的具体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图1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护腰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护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本公开的护腰的束腰带1呈长带状结构,其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件6,穿戴时,用户手持束腰带1的两个端部使其环绕人体腰部,再由端部的连接件6固定连接即可,束腰带1可以束紧人体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6的底层60为200G经编锦纶搭扣布和PU膜的组合件,以及设置在底层60上的粘接件61,相应地,粘接件61则为200G软手感搭扣布对贴和PU膜的组合件。
用户穿戴护腰时,将一个端部的连接件6搭接在另一个端部的连接件6,以使一个连接件6上的粘接件61粘接在另一个连接件6的底层60上即可。
当然,护腰的连接件6并不仅限于上述粘接结构,其也可以为子母扣、拉链等纺织品常用的连接方式,本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束腰带1的宽度从与脊柱配合部向两个端部逐渐递减。
如此设置,护腰在保证束紧人体侧腰部赘肉的同时,能更好地为人体脊柱提供较强的支撑力,以在用户在跑步、健身等剧烈运动时能保护脊柱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护腰带保护相互贴合的里层和面层,其中,用户穿戴护腰时,里层用于与人体接触,而面层则位于人体相对侧。
为了提高护腰的穿戴舒适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束腰带1的里层为网布,面层为双面提孔布。
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护腰的穿戴舒适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束腰带1的里层和面层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而成。与现有技术中束腰带1的里层和面层通过缝线连接相比,两者使用热压贴合工艺不会形成凸起的接缝处,穿戴时能更好地与人体贴合,具有更好地穿戴舒适度。
当然,为了能进一步地改善护腰的穿戴舒适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连接件6的底层60也可以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在束腰带1上,同理粘接件61也可以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在底层60上。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的护腰还包括支撑件2,支撑件2设置在束腰带1上,且护腰被穿戴时支撑件2被构造为支撑人体的脊柱。
此外,支撑件2的左右两侧均具有沿人体侧腰部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3,且支撑件2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3间隔设置。
详细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2的左侧具有四条横向支撑条3,同样支撑件2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四条横向支撑条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支撑件2和横向支撑条3一体成型。当然,在满足护腰被穿戴时支撑件2支撑人体脊柱,横向支撑件2束紧人体侧腰部赘肉的功能,以及加工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支撑件2和横向支撑条3可以分体加工成型,再由粘接、缝接等方式连接即可,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的护腰还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第一竖向支撑条4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支撑件2同一侧的横向支撑条3,第二竖向支撑条5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设置在支撑件2上,护腰被穿戴时第二竖向支撑条5支撑人体脊柱。
参见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护腰的透视结构示意图,用户穿戴本公开的护腰后,第一竖向支撑条4配合支撑件2支撑人体脊柱,而第二竖向支撑条5和横向支撑条3配合形成网状结构,将人体的侧腰部划分为多个片区,比如图1中六个片区,在由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横向支撑条3支撑束紧这六个片区的周边赘肉。与现有护腰相比,本公开的护腰透气性更好,穿戴舒适度更高,且能达到相当的束腰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支撑件2、横向支撑条3一体成型且硬度低于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硬度。
由于与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相比,支撑件2、横向支撑条3整体结构的面积较大,且更贴近人体侧,两者在起到束紧侧腰部赘肉的同时能保证用户穿戴时的舒适度,而硬度相对较大的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能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在横向支撑条3束紧赘肉的同时提供主要的支撑力,两者完美配合后既能保证护腰的穿戴舒适度,又能给人体侧腰部赘肉提供足够的束紧作用。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横向支撑条3为氨纶双面磨毛布,本公开的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均为PVC支撑条。
当然,本文在此仅是示例性的说明了横向支撑条3、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一种具体材质。可以理解,在满足竖向支撑条的硬度大于横向支撑条3的硬度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横向支撑条3、第一竖向支撑条4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具体材质,本文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护腰的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包裹有保护层7,其保护层7的硬度低于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硬度。
如此设置,硬度较低的保护层7能避免竖向支撑条太过于靠近人体而造成穿戴不适感。此外,横向支撑条3、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之间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保护层7可以采用与横向支撑条3直接热压贴合工艺连接,能更好地体现热压贴合效果。
而,横向支撑条3和第一竖向支撑条4,支撑件2和第二竖向支撑条5使用热压贴合工艺连接,可以改善护腰的穿戴舒适度。
继续参见图1,本公开的支撑件2由上部至中部左右两侧边缘向内平滑紧缩,由中部至下部左右侧边缘从紧缩处向外平滑扩张。
如此设置,支撑件2能更好地与人体脊柱形状匹配,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本公开的护腰包括两个第二竖向支撑条5,且两个第二竖向支撑条5相对于支撑件2的竖向中心线20对称设置在支撑件2上。
且,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边缘包括竖向直线50以及由上部至下部先向靠近竖向直线50侧收缩再向远离竖向直线50侧扩张的平滑曲线51,以及分别连接竖向直线50和平滑曲线51两个端部的两个圆弧段52。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支撑件2、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形状时所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以支撑件2的竖向中心线20为基准设定,靠近竖向中心线20一侧为内,反之,远离竖向中心线20一侧为外。
如此设置,可以使两个第二竖向支撑条5能更好地与支撑件2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排布第二竖向支撑条5,进而更好地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本公开的支撑件2上还开设有通气孔21,且通气孔21具有多个,多个通气孔21均位于支撑件2的竖向中心线20上。
如此设置,在满足安装两个竖向支撑条的基础上,还可以使支撑件2具有透气功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护腰的穿戴舒适度。
具体地,本公开的通气孔21具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为圆孔,另一种为方形。
此外,如前文所述,本公开的束腰带1包括相互贴合的里层和外层,支撑件2设置在里层和外层之间。
且,支撑件2与里层、外层通过热压贴合方式连接,以提高护腰的穿戴舒适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腰包括:
束腰带(1),所述束腰带(1)被构造为被穿戴时环绕人体的腰部;
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设置在所述束腰带(1)上,并被构造为被穿戴时位于人体的脊柱处,并且所述支撑件(2)的左右两侧均具有沿人体侧腰横向延伸的至少两条横向支撑条(3),所述支撑件的同一侧的至少两个横向支撑条(3)竖向间隔设置;
第一竖向支撑条(4),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连接位于所述支撑件(2)同一侧的至少两条所述横向支撑条(3);
第二竖向支撑条(5),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5)沿竖向延伸,且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硬度高于所述横向支撑条(3)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条(3)为氨纶双面磨毛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5)为PVC支撑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包裹有保护层(7),所述保护层(7)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带(1)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支撑件(2)位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由上部至中部左右方向上左右侧边缘向内平滑紧缩,由中部至下部左右侧边缘从紧缩处向外平滑扩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条相对于所述支撑件(2)的竖向中心线(20)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5)的边缘包括竖向直线(50)以及由上部至下部先向靠近竖向直线(50)侧收缩再向远离竖向直线(50)侧扩张的平滑曲线(51),以及分别连接竖向直线(50)和平滑曲线(51)两个端部的两个圆弧段(5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和所述束腰带(1)、所述横向支撑条(3)和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条(4)、所述支撑件(2)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条(5)中至少一组通过热压贴合工艺连接。
CN202321089124.2U 2023-05-08 2023-05-08 护腰 Active CN219813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9124.2U CN219813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护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9124.2U CN219813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护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3258U true CN21981325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9124.2U Active CN219813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护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3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55971B1 (en) Back support panel with convex surfaces for muscle support
US5452477A (en) Item of swimming wear
US8235925B2 (en) Back brace
US9155651B2 (en) Back support system
JP3974690B2 (ja) 骨盤矯正ベルト
EP1452155A2 (en) Back support pad
US8827940B2 (en) Lumbar support belt
EP0619103A1 (en) Support Stay
US20190038006A1 (en) A Posture Support
CN219813258U (zh) 护腰
US11813187B2 (en) Wearable device to reduce pain and promote healing of lower back problems
CN211583712U (zh) 用于护腰带上的护腰板
CN211583699U (zh) 一种支条可调整弹性围腰
CN209808921U (zh) 一种医用坐位康复功能锻炼辅助用具
CN211583711U (zh) 用于护腰带上的压腹板
CN210138225U (zh) 一种护腰带
CN215228965U (zh) 一种弹性护腰带
CN217119301U (zh) 一种仿生骨曲线弹力支撑腰部保护装置
CN216822444U (zh) 一种靠垫固定装置及其靠垫
CN110538016A (zh) 腰椎减负护套
CN205547491U (zh) 背部支撑坐立腰带
JP4026932B2 (ja) 姿勢補整用被服
CN111419508B (zh) 一种胸腰骶椎骨折外固定夹板与骨盆兜支具
CN217218244U (zh) 一种内穿护腰
CN214214990U (zh) 一种四合一毛面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