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2674U -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2674U
CN219812674U CN202320956842.9U CN202320956842U CN219812674U CN 219812674 U CN219812674 U CN 219812674U CN 202320956842 U CN202320956842 U CN 202320956842U CN 219812674 U CN219812674 U CN 219812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incubator
incubator
sides
plant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68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梦真
陈远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yux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yux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yux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yux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68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2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2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2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培养箱,所述恒温培养箱背面的顶板固定安装有恒温风机,所述恒温风机后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齿板和驱动电机,由于驱动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带动转动臂发生偏转,进而可以使得固定轴带动活动板和齿板发生上下位置活动,以便将会带动两个齿轮、圆轴和吹风箱整体发生偏转,同时可以启动恒温风机,使得抽气管抽取外界气体,并将其转化热气流,再通过输送管和连接管导入至吹风箱内部,最终可以通过吹风箱偏转摆动吹风,从而恒温培养箱内部快速充满热气,大大的提高了恒温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科技是指利用生物体,即为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来生产出有用的物质或者改良生物的特性以及创新物种的一种科学技术,现有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的恒温装置上都设置有恒温机构,利用风机对装置内壁吹热风,保持装置内部的恒温干燥,便于后续植物培养,而其恒温机构在吹热风时通常是在一个指定方向吹气,从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热气充满装置内部,达到恒温的目的,降低了装置内部的恒温速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具有便于加快恒温速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培养箱,所述恒温培养箱背面的顶板固定安装有恒温风机,所述恒温风机后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恒温风机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位于恒温培养箱内壁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前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延伸至恒温培养箱两侧的内壁且正面活动套接有吹风箱,所述吹风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圆轴,所述圆轴的前端贯穿恒温培养箱且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恒温培养箱的正面活动安装有位于齿轮之间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齿轮内侧的齿板,所述齿板的外侧与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恒温培养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板顶部前方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活动板内壁的固定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箱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培养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箱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管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箱两侧的前后方均活动安装有位于通风管外侧的挡壳,所述通风管正面和背面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恒温培养箱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位于连接板内侧下方的限位槽,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槽内壁的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箱顶端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右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左侧延伸至支撑块左端的内壁且与其活动套接,所述丝杠外表面的中部螺纹套接有矩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前后方均铰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内侧的中部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箱正面的底部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所述活动门正面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齿板和驱动电机,由于驱动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带动转动臂发生偏转,进而可以使得固定轴带动活动板和齿板发生上下位置活动,以便将会带动两个齿轮、圆轴和吹风箱整体发生偏转,同时可以启动恒温风机,使得抽气管抽取外界气体,并将其转化热气流,再通过输送管和连接管导入至吹风箱内部,最终可以通过吹风箱偏转摆动吹风,从而恒温培养箱内部快速充满热气,大大的提高了恒温速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壳、动力电机和活动臂,首先可以启动动力电机,由于动力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丝杠发生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矩形块整体向右移动,此时将会使得两个活动臂同时发生偏转,从而可以使得两个活动臂拉动两个连接板和挡壳相向,直至挡壳对两个通风管进行完全封闭遮挡,从而可以避免闲置时,外界灰尘和潮气进入内壁,破坏恒温培养箱内部的恒温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恒温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恒温培养箱;2、恒温风机;3、抽气管;4、输送管;5、连接管;6、吹风箱;7、圆轴;8、齿轮;9、活动板;10、齿板;11、驱动电机;12、转轴;13、固定轴;14、固定夹;15、培养架;16、通风管;17、挡壳;18、连接板;19、限位槽;20、限位块;21、支撑块;22、动力电机;23、丝杠;24、矩形块;25、活动臂;26、活动门;27、透明玻璃;28、把手;29、转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培养箱1,恒温培养箱1背面的顶板固定安装有恒温风机2,恒温风机2后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抽气管3,恒温风机2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位于恒温培养箱1内壁的输送管4,输送管4的前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两侧延伸至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内壁且正面活动套接有吹风箱6,吹风箱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圆轴7,圆轴7的前端贯穿恒温培养箱1且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8,恒温培养箱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位于齿轮8之间的活动板9,活动板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齿轮8内侧的齿板10,齿板10的外侧与齿轮8的外表面相啮合,恒温培养箱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板9顶部前方的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12,转轴12后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臂29,转动臂2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活动板9内壁的固定轴13。
首先,可以启动驱动电机11,此时由于驱动电机11的运行,将会使得转轴12发生旋转,进而将会带动转动臂29发生偏转,然后将会使得固定轴13带动活动板9和齿板10上下移动,同时由于齿板10的外侧与齿轮8外表面相啮合的关系,随后将会带动两个齿轮8、圆轴7和吹风箱6整体偏转,再启动恒温风机2,使得抽气管3抽取外界气体,并将其转化热气流,最终通过输送管4和连接管5导入至吹风箱6内部,此时可以通过吹风箱6对恒温培养箱1内部摆动快速吹气恒温处理。
参考图2,恒温培养箱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4,固定夹14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培养架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夹14,操作人员可以将需要植物幼苗放置在培养架15内部,在将培养架15放置在固定夹14位置卡住固定,以便后续进行恒温处理。
参考图2,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通风管16,通风管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风管16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通风管16,由于两个通风管16的设计,从而可以使得内部热气排出,实现热循环恒温处理。
参考图3和图5,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前后方均活动安装有位于通风管16外侧的挡壳17,通风管16正面和背面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8,恒温培养箱1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位于连接板18内侧下方的限位槽19,连接板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槽19内壁的限位块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槽19和限位块20,由于限位槽19和限位块20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对连接板18和挡壳17整体活动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
参考图1和图2,恒温培养箱1顶端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1,支撑块21右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22,动力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丝杠23,丝杠23的左侧延伸至支撑块21左端的内壁且与其活动套接,丝杠23外表面的中部螺纹套接有矩形块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动力电机22,由于动力电机22的运行,将会使得丝杠23发生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矩形块24整体向右运动。
参考图2和图3,矩形块24的前后方均铰接有活动臂25,活动臂2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8内侧的中部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活动臂25,当矩形块24整体向右移动时,将会是两个活动臂25同时偏转拉动两个连接板18和挡壳17整体发生相向运动。
参考图1、图3和图4,恒温培养箱1正面的底部铰接有活动门26,活动门2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27,活动门26正面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有透明玻璃27,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玻璃27来观察恒温培养箱1内壁以及培养架15内部的植物培养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操作人员可以拉动把手28将活动门26翻转打开,然后可以将培养架15放置在固定夹14位置卡住固定,再关上活动门26,随后可以启动驱动电机11,将会使得转轴12旋转带动转动臂29发生转动,进而可以使得固定轴13拉动活动板9整体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齿轮8、圆轴7和吹风箱6整体发生摆动偏转,同时可以启动恒温风机2,使得抽气管3抽取外界气体,并将其转化成热气流,最终通过输送管4和连接管5导入至吹风箱6的内部,利用吹风箱6摆动吹气,快速将恒温培养箱1内部充满热气,实现恒温目的。
而当恒温培养箱1整体闲置时,此时可以启动动力电机22,将会使得丝杠23旋转带动矩形块24的整体向右移动,然后将会使得两个活动臂25同时偏转拉动两个连接板18和挡壳17相向运动,直至挡壳17完全将两个通风管16分别封闭阻挡住时,此时可以良好的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潮气通过通风管16进入恒温培养箱1内部,影响恒温培养箱1内部植物培养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背面的顶板固定安装有恒温风机(2),所述恒温风机(2)后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抽气管(3),所述恒温风机(2)正面的中部固定连通有位于恒温培养箱(1)内壁的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的前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两侧延伸至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内壁且正面活动套接有吹风箱(6),所述吹风箱(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圆轴(7),所述圆轴(7)的前端贯穿恒温培养箱(1)且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8),所述恒温培养箱(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位于齿轮(8)之间的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齿轮(8)内侧的齿板(10),所述齿板(10)的外侧与齿轮(8)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恒温培养箱(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板(9)顶部前方的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后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臂(29),所述转动臂(29)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活动板(9)内壁的固定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4),所述固定夹(14)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培养架(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通风管(16),所述通风管(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管(16)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两侧的前后方均活动安装有位于通风管(16)外侧的挡壳(17),所述通风管(16)正面和背面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8),所述恒温培养箱(1)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位于连接板(18)内侧下方的限位槽(19),所述连接板(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槽(19)内壁的限位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顶端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1),所述支撑块(21)右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22),所述动力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丝杠(23),所述丝杠(23)的左侧延伸至支撑块(21)左端的内壁且与其活动套接,所述丝杠(23)外表面的中部螺纹套接有矩形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24)的前后方均铰接有活动臂(25),所述活动臂(2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8)内侧的中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培养箱(1)正面的底部铰接有活动门(26),所述活动门(2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27),所述活动门(26)正面右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8)。
CN202320956842.9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Active CN219812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6842.9U CN219812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6842.9U CN219812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2674U true CN219812674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6842.9U Active CN219812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2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8603A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菌剂的培养箱
CN208395173U (zh) 一种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箱
CN207259521U (zh) 干细胞培养箱
CN219812674U (zh) 一种生物科技植物培养用恒温装置
CN21124106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通风控制装置
CN209268140U (zh) 一种水稻栽培用实验室秧苗培育箱
CN219174507U (zh) 一种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2111377B (zh) 一种能自动去除冷凝水的恒温箱
CN210641729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食用菌培养箱
CN113293098A (zh) 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组织的培养设备
CN112940936A (zh) 一种具有便携式无菌细胞培养箱
CN218921179U (zh) 一种具有蒸汽供热功能的菌菇培养室
CN214853435U (zh) 一种信前胡愈伤组织再生装置
CN210584895U (zh) 一种能够加速皮肤循环的燃脂因子的培养仪
CN218596430U (zh) 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装置
CN112640618B (zh) 一种便于调控基础环境因素的生物育种对比试验装置
CN212487797U (zh) 一种用于植物无土栽培的补光装置
CN111849757A (zh) 多功能微生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N220888026U (zh) 一种棉毡定型烘箱
CN220520464U (zh) 一种新型桑屑营养基孕育用生态菌培育箱
CN114313613A (zh) 一种自动开合疫苗保存箱
CN216513880U (zh) 一种化学研究用微生物培养箱
CN2141262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通风控制装置
CN219174510U (zh) 一种淋巴细胞培养装置
CN213127328U (zh) 一种中药育苗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