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9749U -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9749U
CN219809749U CN202321021100.3U CN202321021100U CN219809749U CN 219809749 U CN219809749 U CN 219809749U CN 202321021100 U CN202321021100 U CN 202321021100U CN 219809749 U CN219809749 U CN 219809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ultra
shell
main body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1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小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1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9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9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9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体,能够响应于一检测区域内的触发条件而被触发,进而产生触发信号;安装部,至少部分部位凸出于所述检测主体的侧面,用于对外安装;所述安装部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一表面,所述检测主体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一预设间距,使得所述检测主体与外部安装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间距,其中,所述预设间距被设置为小于等于3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安装部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减小,整体厚度减薄。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智能感应装置的感应需求越来越高,只有获取了准确的感应结果,才能够为智能场景中的终端设备提供可靠的执行依据。
现有的感应装置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所谓暗装是指感应主体刚好能够嵌入天花板里,跟天花板融为一体,更加美观,但需要在天花板上开孔,预留嵌入的空间。而明装是指感应装置通过螺丝固定在天花板上,感应主体凸出于天花板,不需要在天花板内部预留空间,安装更加简单。
现有的明装感应装置,一般先将固定片安装到天花板上,再将感应主体安装至固定片上,由于固定片隐藏于感应主体内部,固定片需占用感应主体的空间,导致感应装置整体厚度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明装感应装置整体厚度较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安装部凸出于检测主体的侧面,使得安装部与检测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至少部分重叠,以减小安装部占用的空间,且通过控制所述预设间距,使得检测主体与外部安装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mm,让整体厚度减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安装部凸出于检测主体的侧面,使得检测装置更加方便安装至外部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安装孔构造为条形孔,以便于安装至外部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安装部与第二壳体一体成型,第一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使得安装部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空间更小,进一步减薄了整体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第一表面齐平于第二表面,当安装部安装于外部安装面时,检测主体的第二表面贴合于外部安装面,使得接线孔形成密闭空间,以提升超薄明装检测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中按压组件不仅能够被按压以触发检测开关,还可以透光,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检测环境光,而且还可以将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对外显示,将按键、指示灯和光感三个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结构,不仅精简结构,提高了整体美观性,而且将现有产品的壳体开孔数量由三个减少至一个,提高了壳体厚度的均匀度,进而可提高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的感应精度,减少了壳体开孔对人体检测模块感应效果的不良影响。
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之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体,能够响应于一检测区域内的触发条件而被触发,进而产生触发信号;安装部,至少部分部位凸出于所述检测主体的侧面,用于对外安装;所述安装部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一表面,所述检测主体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一预设间距,使得所述检测主体与外部安装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间距,其中,所述预设间距被设置为小于等于3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检测主体的两侧;所述安装部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孔对外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构造为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第一壳体,构造为类似杯状结构;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二表面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检测主体于所述接线孔对应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检测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外部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主体朝向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第二表面被设置为所述连接凸台的表面;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于一旋接环,所述旋接环于所述连接凸台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台相适配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连接凸台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旋接环通过所述连接通孔旋拧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台;所述第一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或者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超薄明装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检测主体内部;人体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能够响应于所述检测区域内有人存在而被触发。
进一步地,所述超薄明装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按压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于所述按压组件对应位置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按压组件能够响应于外部按压力而基于所述第一壳体运动,进而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光照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与所述按压组件的位置相对,能够响应于光照度的变化而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所述按压组件的对应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部位可透光。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相对位置设置有导光柱,所述第一壳体外部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传递至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之间的间距小于一预设值,使得所述发光模块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传递至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键,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按键盖,覆盖于所述按键的外表面,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按键盖对应位置凹设有与所述按键盖形状相适配的按键容纳槽,所述按键容纳槽的槽底倾斜于所述按键盖。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主体与安装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盖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三维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检测主体;11、第一壳体;111、转轴孔;112、卡接轴;113、按键容纳槽;12、第二壳体;122、接线孔;123、第二连接孔;124、连接凸台;13、接线端子;14、第一电路板;141、人体检测模块;142、检测开关;143、光照度检测模块;15、第二电路板;18、按压组件;181、导光柱;182、触发筋;183、转轴;184、按键;185、按键盖;186、弹性臂;1861、卡接孔;19、第二表面;
2、安装部;21、安装孔;22、旋接环;23、第一表面;3、检测区域;4、外部安装面;5、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水平”、“竖直”、“上”、“下”、“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被具体阐释。如图1-图2和图8-图9所示,其中图1和图2分别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图8和图9分别为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和三维剖视图。所述的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体1,能够响应于一检测区域3内的触发条件而被触发,进而产生触发信号;安装部2,至少部分部位凸出于所述检测主体1的侧面,用于对外安装;所述安装部2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3的第一表面23,所述检测主体1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3的第二表面19,所述第一表面23与所述第二表面19齐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表面23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19一预设间距,使得所述检测主体1与外部安装面4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间距,其中,所述预设间距被设置为小于等于3mm。其中,所述检测主体1可以是人体红外传感器、微波人体存在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者是其它传感器等,也可以是摄像头等具有指向性的监控设备,还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检测设备,在本实施中,以微波人体存在传感器为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主体1可以是其它检测设备。所述检测区域3可以理解为能够触发传感器的感应范围,所述检测区域3已在图2中示意。所述触发信号可以理解为电信号、无线信号、模拟信号或者其它形式的信号,该触发信号可以对外发送,也可以不对外发送而是响应于触发信号执行控制指令。信号的发送方式可以是无线发送,也可以通过导线发送,通过声音、灯光发送或者是通过其它方式发送。所述外部安装面4可以理解为用于安装超薄明装检测装置的面,可以是墙面、吊顶面、桌面、门面等。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2凸出于检测主体1的侧面,使得安装部2与检测主体1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至少部分重叠,以减小安装部2占用的空间,且通过控制所述预设间距,使得所述检测主体1与外部安装面4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mm,让整体厚度减薄。另外,由于安装部2凸出于检测主体1的侧面,使得检测装置更加方便安装至外部安装面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被设置为所述安装部2朝向所述检测区域3的方向,第一方向已在图2中标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表面23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19,当安装部2安装于外部安装面4时,检测主体1的第二表面19贴合于外部安装面4,安装部2在第一方向上不占用检测主体1的空间,使得整体厚度减薄,同时,由于第二表面19贴合于外部安装面4,使得安装主体顶部的密封性更好,以提升超薄明装检测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表面23略高于第二表面19,两者高度差小于等于3mm,当安装部2安装于外部安装面4时,所述第二安装面与外部安装面4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mm,使得整体厚度较薄。
进一步地,如图1-图9所示,所述安装部2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检测主体1的两侧;所述安装部2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部2通过所述安装孔21对外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21构造为条形孔,以便于安装至外部安装面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21的形状为跑道圆形。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所述检测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11,构造为类似杯状结构;第二壳体12,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3的一端;所述第二表面19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12的表面,所述安装部2与所述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表面23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19。使得所述安装部2在第一方向上占用空间更小,进一步减薄了整体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1-图9所示,所述第二壳体12开设有接线孔122,所述检测主体1于所述接线孔122对应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子13,所述检测主体1通过所述接线端子13连接外部导线。由于第一表面23齐平于第二表面19,当安装部2安装于外部安装面4时,检测主体1的第二表面19贴合于外部安装面4,使得接线孔122形成密闭空间,以提升超薄明装检测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检测主体1朝向远离所述检测区域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台124,所述第二表面19被设置为所述连接凸台124的表面;所述安装部2一体成型地设置于一旋接环22,所述旋接环22于所述连接凸台124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台124相适配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连接凸台124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旋接环22通过所述连接通孔旋拧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台124。本实施例将安装部2与检测主体1分体设计,安装部2能够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从而提高安装部2的强度,而检测主体1的壳体可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使得壳体更加容易制造成型,降低制造成本;检测主体1通过连接凸台124螺纹连接于旋接环22,能够减小连接结构占用的厚度。具体的,第二壳体12顶部凸设有所述连接凸台124,连接凸台124设置有与旋接环22相适配的螺纹,在安装部2安装之前,先将旋接环22旋拧固定于连接凸台124,再将安装部2安装于外部安装面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23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19,或者所述第一表面23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19,使得在安装时,第一表面23能够贴合于外部安装面4,所述接线孔122被密封于外部安装面4、第二壳体12和旋接环22之间,以提升超薄明装检测装置的防水防尘性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检测主体1包括第一电路板14和第二电路板15,所述第一电路板14被设置为弱电板,第二电路板15被设置为强电板,接线端子13焊接在第二电路板15上,第二电路板15通过接线端子13连接220V家用交流电,并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用于给第一电路板14提供电能;同时,检测主体1可将检测信号通过接线端子13传输至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14设置于所述检测主体1内部;还包括人体检测模块1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4的远离所述安装部2的一侧,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41能够响应于所述检测区域3内有人存在而被触发。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41被设置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能够根据红外光的变化而判断是否有人存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41被设置为微波人体传感器,即通过微波传感器对感应区域内发射感应波束,再对活动物体反馈的回波进行检测,得到感应结果,从而判断感应区域内是否有人存在。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13还连接有执行设备,例如灯、窗帘电机、新风机等,第二电路板15上设置有继电器,当人体检测模块141被触发时,可通过继电器控制执行设备切换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4-图7所示,所述超薄明装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电路板1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按压组件18,与所述第一壳体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4于所述按压组件18对应位置设置有检测开关142,所述按压组件18能够响应于外部按压力而基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运动,进而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142;光照度检测模块14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4,且与所述按压组件18的位置相对,能够响应于光照度的变化而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所述按压组件18的对应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的部位可透光。其中,所述活动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滑动连接、柔性连接或者是其它可活动的连接方式。所述检测开关142可以是微动开关、轻触开关、薄膜开关、霍尔开关或者其它类型的检测开关142。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18朝向检测开关142凸设有触发筋182,所述按压组件18通过触发筋182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142。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按压组件18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相对位置设置有导光柱181,所述第一壳体11外部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181传递至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所述第一电路板14设置有发光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之间的间距小于一预设值,使得所述发光模块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181传递至所述第一壳体11外部。其中,将导光柱181正对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设置,可以提高光照度检测准确性。所述预设值可以理解为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可对外传递的最大间距值,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与光照度检测模块143之间的间距具体为1mm。所述发光模块具体为LED灯,优选的,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143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发光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按压组件18,不仅能够被按压以触发检测开关142,还可以透光,使得光照度检测模块143检测环境光,而且还可以将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对外显示,将按键184、指示灯和光感三个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结构,不仅精简结构,提高了整体美观性,而且将现有产品的壳体开孔数量由三个减少至一个,提高了壳体厚度的均匀度,进而可提高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41的感应精度,减少了壳体开孔对人体检测模块141感应效果的不良影响;另外,在黑暗环境中,当检测主体1检测到有人存在时,所述发光模块发出光亮,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地获取所述按压组件18的位置,进而能够准确操作所述按压组件18触发所述检测开关142。
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具体为一顶部开口的杯状的结构,第一壳体11的顶部盖设有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第一电路板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内部,第二电路板15通过排针和排母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4,第一壳体11设置有电路板支撑筋位,抵接于第二电路板15的下表面,用于支撑第二电路板15,第二壳体12设置有筋位抵接于第二电路板15上表面,从而将第二电路板15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按压组件18通过转轴183与所述第一壳体11转动连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检测开关142、所述转轴183和所述导光柱181顺次分布,所述第二方向被设置为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4且垂直于所述转轴183的方向。其中,所述转动连接可以理解为可产生旋转运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轴与孔的配合来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限位的方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还可以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或者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83可以是实体轴,也可以是轴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83具体为按压组件18两侧向外凸设的半轴。所述第二方向已在图5和图6中标出,本实施例将检测开关142、转轴183和导光柱181顺次分布,按压组件18在运动时,触发筋182抵压检测开关142,导光柱181朝向远离光照度检测模块143的方向运动,防止导光柱181压坏光照度检测模块143。
进一步地,如图5-图7所示,所述按压组件18包括:按键184和按键盖185,所述按键184与所述第一壳体11转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所述导光柱181、转轴183和所述触发筋182均设置于所述按键184,具体的,按键184两侧向外凸设有所述转轴183,第一壳体11对应设置有与转轴183相配合的转轴孔111,所述转轴183卡入所述转轴孔111,以实现按键18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转动连接。按键184于触发筋182对应位置的两侧分别水平地向外延伸出弹性臂186,弹性臂186的末端开设卡接孔1861,所述第一壳体11对应设置有卡接轴112,所述卡接孔1861套入所述卡接轴112,并将卡接轴112和卡接孔1861热熔固定,使得按键184弹性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所述弹性臂186为按键184提供复位力,当按压力撤去时,按键184在弹性臂18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所述按键盖185覆盖于所述按键184的外表面,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所述第一壳体11于所述按键盖185对应位置凹设有与所述按键盖185形状相适配的按键容纳槽113(如图7所示),所述按键容纳槽113的槽底倾斜于所述按键盖185,具体的,按键容纳槽113的朝向触发筋182的一端的深度比另一端深度更深,用于为按键盖185提供按压空间,使得按键盖185能够带动按键184触发检测开关142,同时,按键容纳槽113支撑按键盖185的朝向导光柱181的一端,防止按键184按压导光柱181造成光照度检测模块143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盖185采用透光材质一体成型,在按键盖185内侧覆盖有遮光片(图中未示出),遮光片在导光柱181对应的位置开设透光孔,导光柱181穿过所述透光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主体,能够响应于一检测区域内的触发条件而被触发,进而产生触发信号;
安装部,至少部分部位凸出于所述检测主体的侧面,用于对外安装;
所述安装部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一表面,所述检测主体具有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一预设间距,使得所述检测主体与外部安装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间距,其中,所述预设间距被设置为小于等于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有两个,分设于所述检测主体的两侧;所述安装部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孔对外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构造为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包括:
第一壳体,构造为类似杯状结构;
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二表面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检测主体于所述接线孔对应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检测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外部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朝向远离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第二表面被设置为所述连接凸台的表面;
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于一旋接环,所述旋接环于所述连接凸台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台相适配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连接凸台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旋接环通过所述连接通孔旋拧安装于所述连接凸台;所述第一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表面,或者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检测主体内部;
人体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能够响应于所述检测区域内有人存在而被触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
按压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于所述按压组件对应位置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按压组件能够响应于外部按压力而基于所述第一壳体运动,进而抵压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光照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与所述按压组件的位置相对,能够响应于光照度的变化而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所述按压组件的对应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的部位可透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相对位置设置有导光柱,所述第一壳体外部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传递至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光照度检测模块之间的间距小于一预设值,使得所述发光模块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柱传递至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键,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
按键盖,覆盖于所述按键的外表面,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按键盖对应位置凹设有与所述按键盖形状相适配的按键容纳槽,所述按键容纳槽的槽底倾斜于所述按键盖。
CN202321021100.3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809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00.3U CN21980974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100.3U CN21980974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9749U true CN219809749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100.3U Active CN21980974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9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96410A (en) Two-state Hall element proximity sensor device with lamp indicator
US8724331B2 (en) Intelligent wall-mounted switch module
EP3015033A1 (e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CN219809749U (zh) 一种超薄明装检测装置
CN219954784U (zh) 一种明装检测装置
KR20240011190A (ko) 직접 구동 모터 및 지능형 장치
CN220152217U (zh) 一种高安装精度的检测装置
CN112011965B (zh) 一种防止生物窒息的居家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422036U (zh) 安装角度可调的双鉴探测器
CN211959387U (zh) 隐私保护智能监控摄像设备
CN109040716A (zh) 一种物联网服务器的监控装置
CN212749597U (zh) 控制开关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20710180U (zh) 一种旋转按压触发装置以及旋钮控制系统
CN210930681U (zh) 一种具有侦查针孔摄像头功能的水杯
CN220752334U (zh) 一种家用雨水报警装置
CN220584733U (zh) 具有照明效果的无线门铃接收器
CN116994904A (zh) 一种旋转按压触发装置以及旋钮控制系统
CN215181638U (zh) 一种旋钮屏装置
CN218587654U (zh) 功能组件及割草设备
CN210609110U (zh) 一种显板总成以及家用电器
CN219956565U (zh) 温湿度器
CN217510337U (zh) 一种双向光效的电动搅拌杯用底座及搅拌杯
CN215986927U (zh) 智能家居安防控制设备
KR200376924Y1 (ko) 화재감지기용 케이스 어셈블리
CN213452980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