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8369U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8369U
CN219808369U CN202321121820.7U CN202321121820U CN219808369U CN 219808369 U CN219808369 U CN 219808369U CN 202321121820 U CN202321121820 U CN 202321121820U CN 219808369 U CN219808369 U CN 219808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block
main part
screw hole
prestressed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1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1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8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8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8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位于主体的下面,所述下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位于主体的上面,所述上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同时满足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与钢筋或钢丝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混凝土桩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两类。
实用新型专利202123031867.8,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包括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第二管桩连接在第一管桩的一侧,可以将第一管桩一侧的T型插块插入第二管桩一侧的连接块中间,这时T型插块将插在连接块中间的限位凹槽内侧进行限位,同时定位卡块也将卡入定位卡槽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块和T型插块将被两侧的定位钢板加强固,同时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贯穿定位钢板的内侧,使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在中心孔的内侧呈X型结构,不仅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同时设置的加强筋可以对钢筋网片进行支撑,加强筋呈三角形结构安装,从而使得第一管桩与第二管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应力。
然而上述混凝土管桩,在安装后由于T型插块上的定位卡块卡入定位卡槽内侧,内部的弹性件使定位卡块在定位卡槽内部固定,导致安装后无法将定位卡块移动,使得管桩无法拆除,因此当混凝土管桩出现损坏时,无法对已安装的混凝土管桩进行更换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主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混凝土管桩在安装后可将其拆除以便更换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位于主体的下面,所述下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所述下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位于主体的上面,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所述上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根管桩按顺序放在一起,使一根管桩的第一连接块与另一根管桩的第二连接块相互配合,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将其连接,使两根管桩之间可以连接固定,同时在其中一根管桩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将其拆除进行更换,下连接板放置于地面上,通过第三螺纹孔将第二螺栓打入地面,增强固定效果,上连接板可以与其他结构连接,增加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面与第二连接块的前面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后可以使管桩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使管桩可以更好地使用,两个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线方便将管桩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螺纹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竖直分布的螺纹孔为管桩提供了稳定的连接,使管桩之间连接更稳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螺纹孔在下连接板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将管桩与地面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管桩的稳定性,使管桩不容易偏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内部开设中心孔可以为管桩减重,内部的钢筋层可以保持管桩的整体结构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筋层的数量有多个,所述钢筋层沿主体竖直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分布的钢筋层可以提高管桩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增加管桩的预应力,延长管桩的使用寿命。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螺栓,可以使管桩之间能够快速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当其中一根管桩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可以拧下螺栓,将管桩旋转半圈,使两个连接板分离,将损坏的管桩移出,再将新的管桩移到损坏的管桩的原位置,将两个连接板对齐,拧紧螺栓,就可以完成管桩的拆除更换。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通过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可以将管桩更好的固定,提高了管桩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将两个管桩竖直连接在一起,加长管桩的高度,使管桩能够满足不同的高度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的第三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的第三视角俯视图。
图例说明:
1、主体;2、下连接板;21、下加强筋;22、第三螺纹孔;23、第二螺栓;3、上连接板;31、上加强筋;32、第四螺纹孔;4、第一连接块;41、第一螺纹孔;42、第一螺栓;43、螺母;5、第二连接块;51、第二螺纹孔;6、中心孔;7、钢筋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位于主体1的左侧,第一连接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1,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5位于主体1的右侧,第二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1,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2,下连接板2位于主体1的下面,下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21,下连接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2,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3,上连接板3位于主体1的上面,上连接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31,上连接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32,将多根管桩按顺序放在一起,使一根管桩的第一连接块4与另一根管桩的第二连接块5相互配合,通过第一螺纹孔41和第二螺纹孔51将其连接,使两根管桩之间可以连接固定,同时在其中一根管桩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将其拆除进行更换,下连接板2放置于地面上,通过第三螺纹孔22将第二螺栓23打入地面,增强固定效果,上连接板3可以与其他结构连接,增加稳定性,第一连接块4的后面与第二连接块5的前面位于同一直线,第一螺纹孔41与第二螺纹孔51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连接后可以使管桩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使管桩可以更好的使用,两个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线方便将管桩连接在一起,第一螺纹孔4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42,第一螺栓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3,第一螺纹孔41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多个竖直分布的螺纹孔为管桩提供了稳定的连接,使管桩之间连接更稳固,第三螺纹孔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23,第三螺纹孔22在下连接板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螺栓23将管桩与地面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管桩的稳定性,使管桩不容易偏移,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孔6,中心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层7,管桩内部开设中心孔6可以为管桩减重,内部的钢筋层7可以保持管桩的整体结构稳定,钢筋层7的数量有多个,钢筋层7沿主体1竖直方向分布,多层分布的钢筋层7可以提高管桩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增加管桩的预应力,延长管桩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个管桩并排放置,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对齐,通过第一螺栓和螺母将两个管桩连接,将第二螺栓通过第三螺纹孔打入地面,使管桩更稳定,当管桩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将第一螺栓拧下,再将管桩旋转半圈,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开,再将管桩移出,将新的管桩放入损坏的管桩原位置处,将两个连接块对齐,再将第一螺栓和螺母拧上,即可完成管桩的安装或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位于主体(1)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1),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所述第二连接块(5)位于主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51),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2),所述下连接板(2)位于主体(1)的下面,所述下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21),所述下连接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2),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3),所述上连接板(3)位于主体(1)的上面,所述上连接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31),所述上连接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后面与第二连接块(5)的前面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螺纹孔(41)与第二螺纹孔(51)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4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42),所述第一螺栓(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3),所述第一螺纹孔(41)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孔(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23),所述第三螺纹孔(22)在下连接板(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中心孔(6),所述中心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层(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钢筋层(7)沿主体(1)竖直方向分布。
CN202321121820.7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Active CN219808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820.7U CN2198083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820.7U CN2198083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8369U true CN219808369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1820.7U Active CN2198083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8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4320B (zh) 一种满足新旧桥沉降差的桥梁拼宽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4005338A (zh) 一种大跨斜拉桥塔梁三向临时固结结构
CN112411348A (zh) 一种施工栈桥
CN21980836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支护结构
CN1087801C (zh) 快装式公路、铁路、江河汽车桥
CN110396917B (zh) 一种立交桥拼接式墩柱
CN109773960B (zh) 一种多尺寸装配式t梁齿块钢筋预绑扎装置
CN210105373U (zh) 一种混凝土建筑剪力墙置换加固支撑装置
KR100499978B1 (ko) 강판을 이용한 단위 교량승상 브라켓 및 이를 이용한교량승상 시공방법
CN114032784B (zh) 用于顶进铁路框架桥的横抬轻型便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152442U (zh) 拼装式钢管立柱系统
CN214170072U (zh) 一种基于裸露基础的钢结构厂房结构
CN112211098B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桥面板间的栓接装置
CN210507799U (zh) 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体
CN210262920U (zh) 一种多功能水利护坡网
CN206015530U (zh)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钢管立柱支架支撑结构
CN21171593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防护装置
CN219195922U (zh) 一种方便拆卸安装的钢板桩支护结构
CN213173740U (zh) 一种快速钢板桩支护装置
CN220598191U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桥墩施工平台
CN219671225U (zh) 一种用于水利施工的河道截流装置
CN212896521U (zh)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纠偏结构
CN214882981U (zh) 一种市域铁路贝雷梁支架整体卸落装置
CN21837336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支架结构
CN220724862U (zh) 一种无腹板束挂篮悬浇梁悬臂施工用滞后张拉锚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