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5127U -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5127U
CN219805127U CN202222389093.4U CN202222389093U CN219805127U CN 219805127 U CN219805127 U CN 219805127U CN 202222389093 U CN202222389093 U CN 202222389093U CN 219805127 U CN219805127 U CN 219805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alloy
bending
room temperature
hot roll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90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冬
梅静
文仁兴
刘惺
吴胜
易小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3890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5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5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5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属于镁合金板材技术领域,其包括双辊热轧机和弯曲模具,在弯曲模具上设置有弯曲通道,在双棍热轧机上设置有热轧通道,所述热轧通道与弯曲通道连接,所述弯曲通道上设置有两个转角。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装置对镁合金板材塑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高强度镁合金板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镁合金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及其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工程材料”。特别是变形镁合金板材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用作笔记本电脑、手机、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壳体,以及汽车蒙皮等零部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受镁合金自身晶体结构的限制,其较差的室温塑性及成形性能至今仍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问题。其根源:镁合金大多为密排六方结构,室温下滑移系少,且通过常规轧制获得的镁合金板材具有强烈的基面织构,使其后续成形困难,这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板材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削弱或抑制镁合金板材基面织构是提高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重要手段。
发明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装置加入了连续弯曲模具,对镁合金板材塑性要求较高,一般只适用于塑性相对较好的、强度较低的镁合金板材,对于高强度镁合金板材,通常难以顺利完成该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装置对镁合金板材塑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高强度镁合金板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包括双辊热轧机和弯曲模具,在弯曲模具上设置有弯曲通道,在双棍热轧机上设置有热轧通道,所述热轧通道与弯曲通道连接,所述弯曲通道上设置有两个转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弯曲通道的入口与出口均为水平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在弯曲通道上转角的角度为120°至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角为半径8mm至10mm的圆弧转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弯曲模具包括弯曲上模具和弯曲下模具,所述弯曲上模具和弯曲下模具组合形成弯曲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在弯曲模具上设置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沿着弯曲通道设置,在加热孔内设置有加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双辊热轧机包括等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组合形成热轧通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双辊热轧机和弯曲模具,弯曲模具上的弯曲通道设置有两个转角,相比现有装置的多级连续转角,本实用新型对镁合金板材塑性要求较低,不容易导致开裂。通过双辊热轧机轧制产生的剪切作用使镁合金板材晶粒发生一定的偏转实现板材织构控制,再通过弯曲变形工艺产生大量孪晶细化晶粒,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弯曲上模具、2弯曲下模具、3弯曲通道、4加热管、5上轧辊、6下轧辊、7热轧通道、8镁合金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包括:弯曲上模具1、弯曲下模具2、弯曲通道3、加热管4、上轧辊5、下轧辊6、热轧通道7和镁合金板材8。
所述双辊热轧机包括:上轧辊5、下轧辊6和热轧通道7,所述上轧辊5和下轧辊6的辊径相等,所述上轧辊5和下轧辊6上下相对的设置,并组合形成热轧通道7。
所述弯曲模具包括:弯曲上模具1、弯曲下模具2和弯曲通道3。所述弯曲上模具1和弯曲下模具2上下相对设置,并组合形成弯曲通道3。所述弯曲通道3与热轧通道7平滑连接,能够使镁合金板材8依次通过热轧通道7和弯曲通道3。所述弯曲通道3的入口和出口均在水平方向上,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在弯曲通道3上设置有两个转角,对镁合金板材8进行剪切和弯曲,相比连续弯曲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弯曲模具成本低,加工和装配容易,生产效率较高。
所述转角为120°至150°,且转角是半径为8mm-10mm的圆弧形转角,所述弯曲通道3的宽度为1.3mm。在弯曲模具上还设置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沿着弯曲通道3均匀设置,所述加热孔内安装有加热管4,对弯曲模具进行加热,在制备镁合金板材8的过程中,能够对板材温度进行控制。
制备过程:
首先,将镁合金板材8在400℃条件下,经6个道次由4.0mm轧制成1.3mm厚,再在高温500℃条件下轧制成1.2mm,便于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最终等径角-单道次弯曲工艺。
然后将镁合金板材8通过最终热轧变形,轧制压下量7%,轧制温度500℃,轧制速度为0.4m/s,轧制变形产生的摩擦力,给镁合金板材8提供动力,使其连续通过轧制通道和弯曲通道3,进行剪切和单道次弯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等径角轧制产生的剪切作用使镁合金板材8晶粒发生一定的偏转实现板材织构控制,再通过弯曲变形工艺产生大量孪晶细化晶粒。通过轧制、剪切和弯曲复合变形,共同实现镁合金板材8织构控制与晶粒细化,从而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
该装置对镁合金板材8适应性强,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性能镁合金板材8进行轧制-剪切-单道次弯曲变形,从而实现晶粒细化与织构协同控制,提升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辊热轧机和弯曲模具,在弯曲模具上设置有弯曲通道,在双棍热轧机上设置有热轧通道,所述热轧通道与弯曲通道连接,所述弯曲通道上设置有两个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通道的入口与出口均为水平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弯曲通道上转角的角度为120°至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为半径8mm至10mm的圆弧转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模具包括弯曲上模具和弯曲下模具,所述弯曲上模具和弯曲下模具组合形成弯曲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弯曲模具上设置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沿着弯曲通道设置,在加热孔内设置有加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辊热轧机包括等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组合形成热轧通道。
CN202222389093.4U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Active CN219805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9093.4U CN21980512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9093.4U CN21980512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5127U true CN219805127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9093.4U Active CN21980512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5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0201B (zh) 一种高成型性能微合金化镁合金薄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0174B (zh) 兼具混晶结构与非基面织构的变形镁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2814325B (zh) 一种大规格细晶镁合金板材的轧制方法
CN112718861B (zh) 一种可控边裂的轻合金轧制复合成形工艺方法
CN106119615A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2269A (zh) 一种抑制镁合金板材边裂的方法
CN106140813A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用中铬铁素体不锈钢的冷轧生产方法
CN105234174A (zh) 一种镁及镁合金极薄带的轧制方法
CN101474745B (zh) Az31b镁合金冲压板材制备方法
CN104226684B (zh) 一种0.1mm厚Ti2AlNb基合金箔材的冷轧工艺
CN101947689B (zh) 铜铝复合板的连续复合成形方法及其复合成形装置
CN219805127U (zh) 一种改善镁合金室温成形性能的装置
CN105195549A (zh) 一种显著改善az31镁合金板材室温成形性能的工艺
CN110819921A (zh) 一种改变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
CN102965604A (zh) 一种az31b镁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
CN104388652B (zh) 一种高速钢冷轧薄板的制造方法和高速钢冷轧薄板
CN109136593A (zh) 一种电子产品中板用宽幅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4443A (zh) 一种矩形坯料的极限锻造法
CN201475627U (zh) 中空管
CN110773566B (zh) 一种制备冷轧极薄钢带的异步冷连轧方法
CN209792256U (zh) 一种镁合金热轧板材的在线保温矫直装置
CN201807624U (zh) 一种铜铝复合板的连续复合成形装置
CN102513484A (zh)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锻造开坯方法
CN114749481B (zh) 一种铁塔用60°角钢的热轧生产工艺
CN110860559A (zh) 一种改变镁合金板材织构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