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2281U -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2281U
CN219802281U CN202321323421.9U CN202321323421U CN219802281U CN 219802281 U CN219802281 U CN 219802281U CN 202321323421 U CN202321323421 U CN 202321323421U CN 219802281 U CN219802281 U CN 219802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heat exchanger
gen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34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婧
赵为
琚洋
邹海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Zero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Zero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Zero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Zero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34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2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2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2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热泵具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接于热泵的循环回路;热回收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连通于热回收循环回路,且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换热;控制器,控制器适于与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热泵和热回收循环回路以及两者的配合使用,可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减少光伏发电系统中热量的损失,减小能耗。

Description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热能和电能是家庭中的两大主要能源流,能源的充分和高效利用,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节能减排。目前各个领域对制冷及热量的利用要求较高,尤其是大型光伏电站、核电站的热量利用,但是目前能源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为直接排放,导致热量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可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减少光伏发电系统中热量的损失,减小能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热泵,所述热泵具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接于所述热泵的循环回路;
热回收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连通于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且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换热;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热泵的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通,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给所述电气设备供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热泵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通,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给所述电气设备供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适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值与目标阈值比较;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比较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热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包括:
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路与所述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的第三换热器布置在靠近所述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为多个,多个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并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用于与另一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蓄热器,所述蓄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该光伏发电系统包括:
光伏发电模块;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电连接;
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热泵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的热量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积雪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且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充电桩换热。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
热泵100、第一换热器110、压缩机120、第二换热器130、节流装置140;
第三换热器200、电气设备300、电能监控模块400、光伏发电模块500、热能监控模块600、控制器700、储能单元800、直流充电单元900、直流负荷1000、直流母线1100、逆变器1200、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交流负荷1400、交流充电单元1500、电网1600、蓄热器1700、交流母线1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100、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和控制器700。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热泵100具有压缩机120、第一换热器110、节流装置140和第二换热器130,节流装置140可以为膨胀阀,第一换热器110和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连接于热泵100的循环回路,热泵100的循环回路由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压缩机120、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和节流装置140顺次连接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换热器130可以为单通道的蒸发器,也可以为两条换热通路的热交换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连通于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且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用于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300换热,电气设备300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逆变器1200、变压器柜、电气柜或者其他的电力转换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具有第三换热器200,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由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连接组成,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与电气设备300的散热部连接,其中,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可以通入电气设备300周围的空气。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换热器200可以为水箱、热回收式空调、热交换器,鼓风交换器,冷却交换器等设备,第三换热器200的容量大小可以根据整个系统能源调度率以及最大功率设计来制定,第三换热器20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气设备300的距离及数量来设定,电气设备300较多或者电气设备300产生的热量较多,或者各个电气设备300之间的距离较远时,第三换热器200可以设置多个。
控制器700适于与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当电气设备300自身温度较高时,控制器700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的工作状态,并与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配合与电气设备300换热,以使电气设备300降温,并使从电气设备300上换来的热量经过热泵100后用于空调或地暖等需要供热的设备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以及两者的配合使用,可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气设备300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减少光伏发电系统中热量的损失,减小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压缩机120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相连,热泵100的压缩机120的进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连通,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用于给电气设备300供热。
其中,如图1所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入口与压缩机120的出口相连,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出口与节流装置140的入口相连,节流装置140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出口与压缩机120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可以通入空气,也可以与其他的设备相连,以吸收其他设备产生的热量,比如电池、逆变器1200、储能单元800等。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图1所示,当电气设备300自身温度较低时,控制器700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此时第二换热器130吸收空气中或者其他设备中的低品位热能,通过压缩机120做工,将循环回路中的低品位热能压缩成高品位热能,并通过第一换热器110将获得的高品位热能传递至第一换热器110第二路中的介质,介质可以为水,通过介质在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流动,将高品位热能通过第三换热器200传递至电气设备300处,从而使电气设备300升温。
通过设置热管理系统的第一工作模式,可在电气设备300温度较低时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对电气设备300进行加热,避免电气设备300自身温度过低导致停机或者其他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压缩机120的进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相连,热泵100的压缩机120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连通,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用于给电气设备300供冷。
其中,如图2所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出口与压缩机120的入口相连,压缩机120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第一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第一路的出口与节流装置140的入口相连,节流装置140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第一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可以与空调或地暖等设备相连。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图2所示,当电气设备300自身温度较高时,控制器700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处于反向工作状态,此时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的第三换热器200吸收电气设备300散发的低品位热能,并将该低品位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110传递至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在压缩机120的作用下,循环回路中的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第二换热器130将转换得到的高品位热能传递至空调或地暖等设备,从而利用空调或地暖等设备实现室内供暖。
通过设置热管理系统的第二工作模式,可在电气设备300温度较高时通过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和热泵100吸收电气设备300散发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气设备300自身的温度,避免电气设备300自身温度过高发生爆炸或其他的危险事故,同时热泵100可以将从电气设备300中吸收的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热能后供室内取暖或者用于其他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700包括比较器和处理器。
其中,比较器适于与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传感器的检测值与目标阈值比较,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比较器型号,比如,TLV3801、TLV3604和TLV90xx等。
处理器与比较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热泵10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当传感器采集到相应的检测值后,发送信号至比较器,比较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检测值与目标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向处理器发送对应的信号,处理器根据比较器发送的信号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热泵100处于对应的工作状态。
通过设置比较器和处理器,使控制器700中各个处理区域分工明确,结构简单,且处理结果较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包括第三换热器200,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与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与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连通。
如图1所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可以通入电气设备300附近的空气,也可以与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相连。
如图2所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可以通入电气设备300附近的空气,也可以与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相连。
通过在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设置第三换热器200,可便于将热泵100产生的高品位热能传递至电气设备300中,或者便于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吸收电气设备300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的第三换热器200布置在靠近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一侧。
其中,在散热量较大的电气设备附近可以增加多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系统设计时,综合将高热量的散热与高需求的热负荷就近放置,增加热量传递通道,以降低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体积及成本。
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的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靠近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一侧设置,以便于第三换热器200吸收电气设备300散热装置散发的热量,以充分利用电气设备300散发的热量,减少热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为多个,多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并联设置。
其中,多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可以均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连通,且多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并联设置,每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均设有第三换热器200,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均可以与一个电气设备300相连。
也可以在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设置多个并联的第一换热器110,每个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均与一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相连,以使多个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并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可在转换一次高品位热能之后同时为多个电气设备300供热,且可同时吸收多个电气设备300的热量,转换之后进行储存,从而可减少热泵100的数量,以减小热泵100所占用的空间以及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用于与另一电气设备300的散热装置相连。
其中,当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300为多个时,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的配合,可实现多个电气设备300之间的能源交换,比如,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与其中一个电气设备300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与另一电气设备300相连,判断两个电气设备300热量值,当其一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值低于另一电气设备300热量值时,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吸收热量值较高的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并将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热能后传递至热量值较低的电气设备300中,以进行电气设备300间的热量转换,从而可将具有高热量散热的电气设备30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另一个具有高需求热负荷的电气设备300中。
通过将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与另一电气设备300相连,可将高热量散热的电气设备300散发的热量作为热能源再利用,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将该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热能后传递至高需求热负荷的电气设备300中,进一步减少光伏发电系统中热量的损失,减小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热器1700,蓄热器1700与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连接。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当热管理系统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的第三换热器200吸收电气设备300散发的低品位热能,并将该低品位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110传递至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在压缩机120的作用下,循环回路中的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第二换热器130将转换得到的高品位热能传递至蓄热器1700中,从而通过蓄热器1700将得到的高品位热能储存,以在需要使用时释放。
通过蓄热器1700的设置,可将得到的高品位热能储存,从而在需要时才使用,避免热能在不需要使用时使用而导致热能的浪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如图3-图5所示,该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500、逆变器1200和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其中,如图3-图5所示,逆变器1200的输入端与光伏发电模块500电连接,逆变器1200可以为正常功率大小的逆变器1200,也可以为微型逆变器1200,设置在阳台光伏,充分利用楼宇阳台光伏,以使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应用于家庭中,逆变器1200将光伏发电模块500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入电网1600,形成直流母线1100和交流母线1800。
如图3-图5所示,热管理系统的热泵100与逆变器1200的输出端电连接,热泵100连接在交流母线1800上,可以使用电力转换系统的交流电源来实现热泵100的供电。
如图3-图5所示,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电能监控模块400和热能监控模块600,可预测或监测系统的发电量、用电量、发热量和用热量等,通过综合调度,实现最优能源利用。
控制器700可以以通信协议或接口实现各模块之间数据传输和调控指令接受和发送。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可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气设备300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减少光伏发电系统中热量的损失,减小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300的热量信息,控制器700与第一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检测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值,并将多个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值进行比较,当其一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值低于其他电气设备300热量值时,系统控制器700发送指令,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进行电气设备300间的热量转换,将高热量值的电气设备300的热量转移到低热量值的电气设备300上。
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可精确判断各个电气设备300的热量值,从而使控制器700对热泵100进行精确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伏发电模块500的积雪信息,控制器700与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热泵100。
其中,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第二传感器可以分别为厚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光伏发电模块500可以包括光伏组件,且此时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的第三换热器200可以与光伏组件相连,第二传感器可以安装于光伏组件的正面,以检测光伏组件上的积雪厚度和光伏组件承受的压力。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过第二传感器检测光伏组件上的积雪厚度和光伏组件承受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700,控制器700判断厚度检测值和压力检测值是否满足相应的阈值,当厚度检测值和压力检测值至少一个满足相应阈值时,控制器700控制热泵100处于正向工作状态,即,热管理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此时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与光伏组件相连,热泵100吸收空气或其他部位的低品位热能并将其转换成高品位热能,通过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将高品位热能传递至光伏组件处,以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对光伏组件加热,从而使光伏组件上的积雪融化。
当控制器700判断厚度检测值和压力检测值不满足相应阈值时,此时光伏组件上雪量可以自然融化,控制器700控制热泵100停机。
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器,可精确判断光伏组件上的积雪情况,从而使控制器700对热泵100进行精确控制,在防止光伏组件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使光伏组件上的积雪融化,避免积雪过厚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充电桩,充电桩与逆变器1200的输出端电连接,且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用于与充电桩换热。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直流母线1100、储能单元800、充电单元和交流母线1800,直流母线1100与储能单元800、充电单元和直流负荷1000相连,直流负荷1000为家用各种电器直流用电负荷,中间可以设置可控开关。
如图4和图5所示,储能单元800可以为蓄电池,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电能流向为双向,储能单元800中可以包括DCDC变换器,以实现电压转换及各种不同场景的应用。
如图4和图5所示,充电单元可以包括直流充电单元900,直流充电单元900可以为直流充电桩,用于产生直流电供给电动车及其他电器设备充电,电能流为单向。
如图4和图5所示,交流母线1800连接在逆变器1200和电网1600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间接可以有变换器及可控开关等,中间可以设置可控开关,充电单元还可以包括交流充电单元1500,交流充电单元1500可以为交流充电桩,用于产生交流电供给电动车及其他电器设备充电,电能流为单向,交流负荷1400为家用各种功率等级的电器交流用电负荷。
当电气设备300为充电桩时,充电桩可以是多个,一个家庭中设置多个或一个区域设置多个,充电桩冬天在室外会有结冰结霜、冷启动的问题,因此可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为充电桩加热,同时充电桩的热量也可以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回收。
充电桩可以是移动充电桩,利用其移动便捷性,使系统热量及电量利用可以就近放置。
如图5所示,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蓄热器1700,通过蓄热器1700与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配合以储存热量。
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为充电桩加热,同时也可以吸收充电桩的热量用于室内供暖或其他方面,且热泵100与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结合可利用谷电产生热量并蓄存,帮助电力系统进行调峰,同时降低供热运行费用。
另外,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光伏电池板,当电气设备300为光伏电池板时,可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将光伏电池板的热量回收且转化成高品位热能使用,从而降低光伏电池板的温度,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可以安装在光伏电池板的背面。
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包括储能电池,当电气设备300为储能电池时,可通过热泵100和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对储能电池的热量充分利用,同时可以实现反向给储能电池加热,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与储能电池的散热装置综合设计,物理位置邻近。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系统中,可增加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当电气设备300为燃料电池SOFC时,燃料电池SOFC的废气可以作为热源,参与控制环节中,从而使燃料电池SOFC的尾气热量实现再回收利用。
为保证系统安全,电能流中电气设备接地连接,热能流中如有电气设备,比如热泵、热源发电机等,此电气设备需要共地连接。
上述所述的热能相关,均不仅限定热,同时限定冷,很多电气设备的冷热是可以双向流通,因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下面分别从两种不同的实现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入口与压缩机120的出口相连,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出口与节流装置140的入口相连,节流装置140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一路出口与压缩机120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可以通入空气,也可以与其他的设备相连。
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可以与电气设备300、光伏组件或充电桩等设备相连。
第二换热器130吸收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并通过压缩机120将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高品位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110传递至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通过第三换热器200将高品位热能传递至电气设备300、光伏组件或充电桩等设备处。
二、如图2所示,热管理系统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一路出口与压缩机120的入口相连,压缩机120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30第一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第一路的出口与节流装置140的入口相连,节流装置140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第一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130的第二路可以与空调或地暖等设备相连。
热回收循环回路1300中,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一路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0的第二路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200的第二路可以与电气设备300、光伏组件或充电桩等设备相连。
第三换热器200吸收电气设备300、光伏组件或充电桩等设备中的低品位热能,并通过第一换热器110传递至热泵100的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20将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高品位热能通过第二换热器130将高品位热能传递至空调或地暖等设备处。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泵,所述热泵具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接于所述热泵的循环回路;
热回收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连通于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且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换热;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热泵的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通,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给所述电气设备供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热泵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路连通,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给所述电气设备供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适于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值与目标阈值比较;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比较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热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包括:
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路与所述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的第三换热器布置在靠近所述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为多个,多个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并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用于与另一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热器,所述蓄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路连接。
10.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发电模块;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热泵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的热量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积雪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热泵。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且所述热回收循环回路用于与所述充电桩换热。
CN202321323421.9U 2023-05-24 2023-0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Active CN219802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3421.9U CN21980228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3421.9U CN21980228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2281U true CN21980228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3421.9U Active CN21980228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2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1217B1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886856B (zh) 节能三联热水及空调综合运用装置
CN101617431B (zh) 热电联产系统
CN109461952B (zh)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CN10847096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13851670B (zh) 一种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冷热电联供方法
CN203823962U (zh) 带热水供应的家用光伏直流变频空调器
JP2011217590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100922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11153813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07677039U (zh) 一种水冷式电池温度调节装置
CN11365423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和空气能热水器的联合系统和方法
CN219802281U (zh) 光伏发电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CN203386864U (zh) 一种锂电池组内置热管理系统
US20230118671A1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7426798U (zh) 一种复合电源热电联供系统及控制单元
KR20240032473A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
CN216308059U (zh) 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4361509A (zh) 一种复合电源供应系统、控制单元及控制方法
CN114593454A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耦合柔性蓄供暖系统
US20240023294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7985000U (zh) 综合光伏发电散热系统
CN216958212U (zh) 一种基于板式热交换器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
CN214152990U (zh) 一种具备组网扩展功能的新能源电池热管理机组
CN216418647U (zh) 沥青站除尘系统及沥青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