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1851U -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1851U
CN219801851U CN202321376738.9U CN202321376738U CN219801851U CN 219801851 U CN219801851 U CN 219801851U CN 202321376738 U CN202321376738 U CN 202321376738U CN 219801851 U CN219801851 U CN 219801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group
pipe
upper cover
group
communic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67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宇
梁健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67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1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1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1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包括弯管主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弯管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弯管主体包括弯槽组和连接于所述弯槽组两端的多管接头,所述多管接头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连接管段,所述弯槽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多个连接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弯线槽一一对应连通设置,另一端用于与通信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弯管主体安装简便,多管接头的设置能够便于弯管与多根通信管密封连接,弯管整体装配完成后可完全包覆线缆,保护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背景技术
在铺设用于保护线缆的地下通信管道时,难以避免地需要绕开各种障碍物,同时因为地下通信管道通常采用刚性材料,所以需要在通信管道的转弯处设置专门用于管道转向的弯管配件。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现场接线的多轨道可转弯线槽,其中若干个直线线槽与若干个弧形线槽沿接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线槽上设置有接线卡扣件和端部连接件,接线卡扣件能够用于固定接线,端部连接件能够将直线线槽和弧线线槽可拆卸连接,弧线线槽的设置能够让线槽转向。
但以上技术方案线槽主体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安装不够便利,线槽为开放式设计,不能完全覆盖线缆,且线槽与通信管相连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安装方便,可完全覆盖线缆,并且能够便于与通信管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包括弯管主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弯管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弯管主体包括弯槽组和连接于所述弯槽组两端的多管接头,所述多管接头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连接管段,所述弯槽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多个连接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弯线槽一一对应连通设置,另一端用于与通信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安装便利,通过上盖与弯管主体可拆卸连接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线缆的完全覆盖保护;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能够在线缆铺装完成之后,方便地统一检修多个第一弯线槽中的线缆;多个连接管段的其中一端用于与通信管连通,能够提高组合多排式弯管与通信管的连接密封性和连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多管接头在靠近所述弯槽组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组,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组,所述第一连接件组和第二连接件组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组为设于所述连接管段的第一卡接件组,所述第二连接件组为设于所述上盖两端位置的第二卡接件组,所述第一卡接件组与第二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每个连接管段上的多个第一公卡扣,所述第二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上的多个第一母扣位,通过所述第一公卡扣与第一母扣位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无需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将弯管主体和上盖进行安装或拆卸。
优选地,所述弯槽组的两侧连接有中框,所述中框沿所述弯槽组的延伸方向进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三连接件组,所述上盖设有第四连接件组,所述第三连接件组与第四连接件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组为连接于所述中框上的第三卡接件组,所述第四连接件组为连接于所述上盖上的第四卡接件组,所述第三卡接件组与第四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接件组包括多个沿所述中框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母扣位,所述第四卡接件组包括多个沿所述上盖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公卡扣,通过所述第二母扣位与第二公卡扣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强化所述弯管主体与上盖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弯线槽,多个第二弯线槽与所述第一弯线槽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弯槽组之间设有隔离骨位,所述隔离骨位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二弯线槽之间的公止口,所述隔离骨位还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一弯线槽之间的母止口,通过所述公止口与所述母止口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对安装于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中的线缆隔开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安装便利,通过上盖与弯管主体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对线缆的完全覆盖保护;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能够在线缆铺装完成之后,方便地统一检修多个第一弯线槽中的线缆;多个连接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弯线槽一一对应连通设置,另一端可方便地与通信管连通,连接管段的设置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与通信管的连接密封性和连接强度;通过第一母扣位和第一公卡扣的卡接,作业人员能够在无需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安装和拆卸弯管主体和上盖;第二母扣位和第二公卡扣的设置能够提高弯管主体和上盖的可拆卸连接强度;公止口和母止口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对安装于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中的线缆隔开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管主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J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K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装配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弯管主体,11-多管接头,111-连接管段,112-第一公卡扣,113-承口,12-弯槽组,121-第一弯线槽,13-中框,131-第二母扣位,14-隔离骨位,141-公止口,142-母止口,2-上盖,21-第一母扣位,22-第二公卡扣,23-第二弯线槽,3-通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配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弯管主体1、上盖2,上盖2与弯管主体1可拆卸连接,弯管主体1包括弯槽组12和连接于弯槽组12两端的多管接头11,多管接头11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连接管段111,相邻的连接管段111之间固定连接,弯槽组12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弯线槽121,相邻的第一弯线槽12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连接管段111的一端与第一弯线槽121一一对应连接且相连通设置,另一端用于与通信管3连通。本实施例中,多管接头11与弯槽组12一体成型,能够省去传统需要人工加热软化通信管3,然后放到弯管模具中进行弯管的工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121,能够在线缆铺装完成之后,方便地统一检修多个第一弯线槽121中的线缆;连接管段111和第一弯线槽121内部光滑,当通信管3铺设完成后,能够便于线缆穿过通信管3以及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连接管段111上用于与通信管3连接的一端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承口113,承口113的设置能够省去传统大弧度弯管配件人工扩口的工序,便于连接管段111与通信管3之间的搭接,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弯管主体1上的两个多管接头11之间所呈角度可为60°、90°、120°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两个多管接头11之间所呈角度的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弯管主体1上的两个多管接头11之间所呈角度为90°,该设置使得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线槽121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半圆形、方形、倒梯形、倒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弯线槽121横截面形状设为半圆形,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第一弯线槽121能够使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更高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3所示,多管接头11在靠近弯槽组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组,上盖2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组,第一连接件组和第二连接件组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组为设于连接管段111的第一卡接件组,第二连接件组为设于上盖2两端位置的第二卡接件组,第一卡接件组与第二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每个连接管段111上的第一公卡扣112,如图4所示,第二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上盖2上的多个第一母扣位21,通过第一公卡扣112与第一母扣位21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使作业人员在无需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弯管主体1和上盖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公卡扣112位于连接管段111上靠近第一弯线槽12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公卡扣112为勾体结构,第一母扣位21为缺口结构,具体地,为矩形缺口结构,勾体结构和矩形缺口结构相配合能够便于上盖2和连接管段111的拆卸和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个多管接头11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管段111,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连接管段111数量的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每个多管接头11包括四个排列设置的连接管段111,相应地,弯槽组12包括四个第一弯线槽121,四个第一弯线槽121与四个连接管段111一一对应连接且相连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个连接管段1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公卡扣112,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第一公卡扣112数量的选择,第一母扣位21的数量则能够根据第一公卡扣112的数量选择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一个连接管段111上的第一公卡扣112设一个,相应地,上盖2处设置有对应数量的第一母扣位21,第一公卡扣112和第一母扣位21一一对应卡接,能够使上盖2和弯管主体1实现可拆卸卡接,可拆卸上盖2的设置能够便于作业人员后期检修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内部的线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转向弧度设置为大弧度,当通信管3铺设完成后,大弧度的转向弧度设计能够便于线缆穿过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弯槽组12的两侧连接有中框13,中框13沿弯槽组12的延伸方向进行设置,中框13的设置能够为上盖2提供安装空间,并且能够用于引导上盖2与弯管主体1之间的组装。
中框13上设有第三连接件组,上盖2上设有第四连接件组,第三连接件组与第四连接件组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件组为连接于中框13上的第三卡接件组,第四连接件组为连接于上盖2上的第四卡接件组,第三卡接件组与第四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
如图4、6所示,第三卡接件组包括沿中框13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母扣位131,第四卡接件组包括沿上盖2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公卡扣22,通过第二母扣位131与第二公卡扣22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提高弯管主体1与上盖2的可拆卸连接强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公卡扣22为与第一公卡扣112相似或完全相同的勾体结构,第二母扣位131为与第一母扣位21相似或完全相同的矩形缺口结构,勾体结构和矩形缺口结构相配合能够便于第三卡接件组和第四卡接件组的拆卸和组装。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弯槽组12两侧的中框13上各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母扣位131,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第二母扣位131数量的选择,第二公卡扣22的数量则能够根据第二母扣位131的数量选择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每个中框13上设有五个第二母扣位131,相应地,上盖2的两侧各设置有五个第二公卡扣22,第二公卡扣22与第二母扣位131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提高弯管主体1与上盖2的可拆卸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上盖2的两侧指的是沿上盖2弯曲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盖2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弯线槽23,相邻的第二弯线槽23之间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弯线槽23与第一弯线槽121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第二弯线槽23的数量能够根据第一弯线槽121的数量选择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上盖2包括四个排列设置的第二弯线槽23,第二弯线槽23与第一弯线槽121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母扣位21在上盖2的两端各设四个,其中,每个第二弯线槽23两端各设一个,第一母扣位21与第一公卡扣112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第二公卡扣22在靠近外侧的两个第二弯线槽23的外壁上各设置有五个,第二公卡扣22与第二母扣位131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需要说明的是,上盖2的两端指的是上盖2延伸方向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弯线槽23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半圆形、方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弯线槽23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半圆形,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第一弯线槽121和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第二弯线槽23一一相对应配合,能够使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更高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7所示,上盖2与弯槽组12之间设有隔离骨位14,隔离骨位14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二弯线槽23之间的公止口141,隔离骨位14还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一弯线槽121之间的母止口142,公止口141与母止口142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公止口141为突起结构,具体地,为条状突起结构,母止口142为凹槽结构,通过条状突起结构与凹槽结构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能够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隔开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工作原理为:
在需要转向的多根排列的通信管3接口处,确保每根通信管3的截断处平齐,然后把通信管3一一对应接入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每个连接管段111处的承口113,使用粘胶固定通信管3与承口113,然后再将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另一个多管接头11的承口113接入其他四根通信管3,同样使用粘胶固定,然后再将连接管段111上的第一公卡扣112与上盖2上的第一母扣位21一一对应卡接上,以及将中框13上的第二母扣位131与上盖2上的第二公卡扣22一一对应卡接上,即可完成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安装,最后可将线缆穿过通信管3的内部和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的内部,如图9所示。需要检修线缆时,将第一公卡扣112和第一母扣位21逐一拆卸,再将第二母扣位131和第二公卡扣22一一拆卸,即可取下上盖2随后进行线缆检修,检修完毕后再以上述安装方式将上盖2安装在弯管主体1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主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与弯管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弯管主体(1)包括弯槽组(12)和连接于所述弯槽组(12)两端的多管接头(11),所述多管接头(11)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连接管段(111),所述弯槽组(12)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一弯线槽(121),多个连接管段(111)的一端与第一弯线槽(121)一一对应连通设置,另一端用于与通信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接头(11)在靠近所述弯槽组(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组,所述上盖(2)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组,所述第一连接件组和第二连接件组之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组为设于所述连接管段(111)上的第一卡接件组,所述第二连接件组为设于所述上盖(2)两端位置的第二卡接件组,所述第一卡接件组与第二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每个连接管段(111)上的第一公卡扣(112),所述第二卡接件组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2)上的多个第一母扣位(21),所述第一公卡扣(112)与第一母扣位(21)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槽组(12)的两侧连接有中框(13),所述中框(13)沿所述弯槽组(12)的延伸方向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3)上设有第三连接件组,所述上盖(2)设有第四连接件组,所述第三连接件组与第四连接件组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组为连接于所述中框(13)上的第三卡接件组,所述第四连接件组为连接于所述上盖(2)上的第四卡接件组,所述第三卡接件组与第四卡接件组可拆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件组包括沿所述中框(13)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母扣位(131),所述第四卡接件组包括沿所述上盖(2)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公卡扣(22),所述第二母扣位(131)与第二公卡扣(22)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弯线槽(23),多个第二弯线槽(23)与所述第一弯线槽(121)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弯槽组(12)之间设有隔离骨位(14),所述隔离骨位(14)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二弯线槽(23)之间的公止口(141),所述隔离骨位(14)还包括设于相邻的第一弯线槽(121)之间的母止口(142),所述公止口(141)与所述母止口(142)一一对应可拆卸卡接。
CN202321376738.9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Active CN219801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738.9U CN21980185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738.9U CN21980185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1851U true CN21980185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3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6738.9U Active CN21980185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1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2462C2 (ru) Компенс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абельного канала,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ого по периметру поверхности
US5971035A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ducting system with branch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s, and branch element for use in that method
US20080217056A1 (en) Duct Assemblies for Housing Service Cables, Pipes and the Lik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219801851U (zh) 一种通信管用组合多排式大弧度弯管
WO2012057808A1 (en) Lighting connector devic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5196249A1 (en) Modular pipe systems and components
KR100822219B1 (ko) 관 커플러
GB2543909A (en) Ventilation ducts and connectors therefor
KR102098578B1 (ko) 파이프 곡선 라인의 클래드
CN107269958B (zh) 一种法兰式蒸汽伴行管及其安装方法
CN215981377U (zh) 一种缠绕结构壁-b型结构壁塑料管道接口结构
CN108930855B (zh) 一种适用于紧凑空间的液压管道柔性连接结构和方法
JP2009030698A (ja) コーナー配管用断熱カバーおよび冷媒用配管の施工方法
CN219140072U (zh) 一种钢带管承插式电热熔连接结构
CN208816907U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道抱环密封联接结构
CN11336386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电工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706275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气快装转接装置
CN218845336U (zh) 一种防火改进型套管
CN219954688U (zh) 一种分体式管道保温套
CN212509953U (zh) 一种新风系统管道连接结构
AU2021271276B2 (en) A multi-conduit system
KR200275715Y1 (ko) 매립관을 포함하는 분리형 에어컨의 배관구조
KR20150005067A (ko) 나선파형관의 연결구조
CN213521141U (zh) 一种地埋式组装电缆导管
CN210517682U (zh) 一种开合式保护扣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