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1212U -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1212U
CN219801212U CN202321100861.8U CN202321100861U CN219801212U CN 219801212 U CN219801212 U CN 219801212U CN 202321100861 U CN202321100861 U CN 202321100861U CN 219801212 U CN219801212 U CN 219801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ing
positive
post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0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效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da Wutong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oda Wutong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oda Wutong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oda Wutong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0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1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1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1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包括外壳、电芯、正极端和负极端等,主要是在正极端的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设有柱极耳,该柱极耳的两端分别定位固定在正极组合盖上和正极集流片上,且柱极耳两端的定位处于同一轴心线上。显然,本实用新型以独创的柱极耳作为正极电流引出,不但能通过柱极耳使得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形成定位安装和焊接固定,由此保证了极耳焊接后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能够处于对中位置,方便电流引出,提高使用可靠性,而且柱极耳的形状构造也利于实现电池生产的自动化;另外,采用柱极耳后更方便了焊接工艺的实施,从而较好得减少极耳焊接的生产工序和设备投入,并有效降低电池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结构,具体是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动力和储能使用的锂电池等各种电池结构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特别是应用全极耳技术的电池结构,由于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能和更可靠的使用质量,市场范围更是不断的扩大;然而,应用全极耳技术的电池结构,通常是由外壳、外壳内的电芯,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并将该电芯密封封闭在外壳内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等构成,其中的正极端主要包括由外壳的端口依次装入的正极集流片、正极绝缘圈和正极组合盖等,且正极集流片与电芯的正极耳焊接,正极绝缘圈设置在正极集流片上,正极组合盖设置在端口处,而在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还需额外设置一个引出极耳,以此来引出正极电流;但是,传统电池结构中的引出极耳都是片状极耳,该片状极耳分别焊接固定正极集流片和正极组合盖后,是很难保证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处于对中位置的,这会极大影响电池的电流引出和使用可靠性;另外,由于片状极耳的特殊形状关系,即又薄又轻,故为了适应这种特殊形状,使得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既会导致极耳焊接的生产工序又多又繁琐,又不利于生产自动化的实现,这些都会造成电池产品的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既能保证极耳焊接后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处于对中位置,又能减少极耳焊接的生产工序和设备投入,从而较好实现电池生产的自动化,并有效降低电池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的电芯,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并将所述电芯密封封闭在外壳内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该正极端包括由外壳的端口依次装入的正极集流片、正极绝缘圈和正极组合盖,且正极集流片与电芯的正极耳焊接,在正极集流片上设有注液孔,正极绝缘圈设置在正极集流片上,正极组合盖设置在端口处,所述的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设有柱极耳,该柱极耳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组合盖上,柱极耳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上,且柱极耳两端的定位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所述的正极组合盖是由正极集流盖和包覆在正极集流盖外圆周的绝缘压圈构成,该正极集流盖上设有若干个压力释放槽;所述的柱极耳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上。
所述的柱极耳下端在正极集流片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在正极集流片上设有向上冲压成型的柱极耳,并使该柱极耳下端与正极集流片形成连体结构,或柱极耳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上,或注液孔设置在正极集流片的轴心,该注液孔的孔口处设有圆周向上延伸的定位管,该柱极耳下端定位安装在该定位管上并焊接固定;所述的柱极耳上端在正极集流盖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柱极耳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的定位槽内,或正极集流盖的底面设有沿轴心线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的柱极耳上端穿过正极绝缘圈定位安装在该定位柱上并焊接固定。
所述的定位槽设置在正极集流盖的底面,并由该定位槽而在正极集流盖的顶面形成凸台,该柱极耳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的定位槽内,并经凸台从外侧焊接固定该柱极耳上端,或定位槽设置在正极集流盖的底面,在定位槽的槽底设有向上贯穿正极集流盖的顶孔,所述的柱极耳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的定位槽内并焊接固定,所述的柱极耳下端与正极集流片之间经顶孔穿入并作焊接固定。
所述的柱极耳为非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该正极组合盖装入外壳的端口内,并被端口的卷边抵住绝缘压圈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所述的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当柱极耳的高度未压缩,该正极组合盖高于外壳的端口,并在正极组合盖与外壳的端口之间形成焊接缝隙,所述的柱极耳上端定位安装在定位柱上,并由所述焊接缝隙处进入而作激光焊接固定,再压缩柱极耳的高度,使得正极组合盖装入外壳的端口内,并被端口的卷边抵住绝缘压圈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
所述的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直管,该中空直管两端的管口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经两端的管口分别定位固定在注液孔的定位管上和正极集流盖的定位柱上;所述的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支架,在中空支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孔,该上、下端面的定位孔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经上、下端面的定位孔分别定位固定在注液孔的定位管上和正极集流盖的定位柱上。
所述的中空直管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缺口,当中空直管被压缩,并带动若干个缺口变形而降低柱极耳的高度;所述的中空支架被压缩,并带动中空支架的侧边变形而降低柱极耳的高度。
所述的外壳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径向环绕的滚槽,并由该滚槽而在外壳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圈内凸圈;所述的内凸圈的下缘抵住正极绝缘圈的外圆周;所述的正极组合盖装入外壳的端口内,该正极集流盖的外圆周经绝缘压圈抵住内凸圈的上缘而形成密封。
所述的负极端为外壳底部未开口的封闭端,该负极端包括负极集流片,且负极集流片分别焊接固定电芯的负极耳和外壳底部,负极集流片的外圆周设有朝向电芯方向作圆周弯折的负极折边,该负极折边扣在外壳的内圆周面与电芯的外圆周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设有柱极耳,该柱极耳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组合盖上,柱极耳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上,且柱极耳两端的定位处于同一轴心线上。显然,本实用新型以独创的柱极耳代替传统电池结构中的片状极耳作为正极电流引出,不但能通过柱极耳使得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之间形成定位安装和焊接固定,由此保证了极耳焊接后正极集流片与正极组合盖能够处于对中位置,方便电流引出,提高使用可靠性,而且柱极耳的形状构造也利于实现电池生产的自动化;另外,采用柱极耳后更方便了焊接工艺的实施,从而较好得减少极耳焊接的生产工序和设备投入,并有效降低电池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柱极耳为非压缩高度的圆柱状中空极耳)。
图2为正极端的剖视图(柱极耳为非压缩高度的圆柱状中空极耳)。
图3为图2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正极集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正极端的剖视图(柱极耳为非压缩高度的倒锥台状中空极耳)。
图6为图5的立体图。
图7为图5中正极集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直管)
图9为正极端的剖视图(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直管)。
图10为图9的立体图。
图11为图9的俯视图。
图12为图9中柱极耳未压缩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柱极耳压缩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中柱极耳采用中空直管且未压缩高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正极端的剖视图(柱极耳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支架)。
图16为图15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5中柱极耳未压缩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柱极耳压缩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5中柱极耳采用中空支架且未压缩高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正极集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正极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正极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3为负极端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的立体图。
图25为柱极耳采用中空直管且未压缩高度的第二种样式参考图。
图26为柱极耳采用中空直管且未压缩高度的第三种样式参考图。
图27为柱极耳采用中空直管且未压缩高度的第四种样式参考图。
图28为柱极耳采用中空直管且未压缩高度的第五种样式参考图。
图29为柱极耳采用弹簧状且未压缩高度的样式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9所示,1.外壳、11.卷边、12.滚槽、13.内凸圈、131.上缘、132.下缘、14.端口、2.电芯、3.正极端、31.正极集流片、311.注液孔、312.正极折边、313.定位管、32.正极绝缘圈、33.正极组合盖、331.正极集流盖、332.绝缘压圈、333.压力释放槽、334.定位柱、335.定位槽、336.凸台、337.顶孔、338.孔塞、34.柱极耳、341.缺口、342.管口、343.定位孔、4.负极端、41.负极集流片、411.负极折边。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可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中主要作为动力和储能进行使用,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池结构主要是以锂电池结构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其包括外壳1、外壳内的电芯2,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并将电芯2密封封闭在外壳1内的正极端3和负极端4等。
其中,外壳1通常采用钢制壳体,也可以选用适合电池使用的其它材质壳体,外壳1的形状也有多种,但本实施例仅选择最通用的圆柱形外壳,且以图1所示为例,外壳1底部完全封闭,也就是外壳1底部为未开口的封闭端,并作为负极端3;外壳1顶部具有敞开的端口14,并作为正极端3。
所述的正极端3包括由外壳1的端口14依次装入的正极集流片31、正极绝缘圈32和正极组合盖33,并且为了适应圆柱形的外壳1,该正极集流片31、正极绝缘圈32和正极组合盖33也需适应性的选择圆片状、圆环状和圆盘状。
其中,正极集流片31从端口14装入外壳1内,需要使正极集流片31的平面处与电芯2的正极耳焊接固定,正极集流片31的外圆周设有背向电芯2方向、也就是朝向上方作圆周弯折的正极折边312,正极集流片31上还设有注液孔311,则通过该注液孔311可将电解液注入电芯2内。
所述的正极绝缘圈32设置在正极集流片31上,具体结构为:外壳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径向环绕的滚槽12,并由该滚槽而在外壳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圈内凸圈13,该内凸圈的下缘132直接抵住正极绝缘圈32的外圆周,并使得正极绝缘圈的外圆周能够完全嵌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与正极集流片31的正极折边312之间,由此就形成了绝缘,同时也保证了正极集流片31能够更好的接触电芯2的正极耳。
所述的正极组合盖33设置在端口14处,该正极组合盖33是由正极集流盖331和包覆在正极集流盖外圆周的绝缘压圈332构成,在正极集流盖331上可设有若干个压力释放槽333,如本实施例的图12~图13、图17~图18所示是在正极集流盖331底面设有一个圆槽作为压力释放槽333,则通过该压力释放槽能够削薄正极集流盖331上的某处厚度,以便电芯2的内压超过极限时,可通过该压力释放槽333处的破裂来达到释放压力、保证电池安全使用的目的。
所述的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该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经绝缘压圈332抵住内凸圈13的上缘131而形成密封。
所述的正极集流片31与正极组合盖33之间设有柱极耳34,该柱极耳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组合盖33上,柱极耳34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31上,具体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331上,且柱极耳34两端的定位处于同一轴心线上,故通过柱极耳34就能使正极集流盖331带正极。
其中,柱极耳34下端在正极集流片31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在正极集流片31上设有向上冲压成型的柱极耳34,并使该柱极耳34下端与正极集流片31形成连体结构,或柱极耳34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31上,或注液孔311设置在正极集流片31的轴心,该注液孔311的孔口处设有圆周向上延伸的定位管313,该柱极耳34下端定位安装在该定位管313上并焊接固定。
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在正极集流盖331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柱极耳34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或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设有沿轴心线向下延伸的定位柱334,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穿过正极绝缘圈32定位安装在该定位柱334上并焊接固定。
同时,定位槽335设置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可由该定位槽335而在正极集流盖331的顶面形成凸台336,该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可经凸台336从外侧焊接固定该柱极耳34上端,为了保证焊接牢固度,可将凸台与柱极耳34选择熔点不同的金属材质,或定位槽335设置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在定位槽335的槽底设有向上贯穿正极集流盖331的顶孔337,当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并焊接固定,该柱极耳34下端则与正极集流片31之间经顶孔337穿入并作焊接固定,待完成焊接后,该顶孔337内需通过孔塞338封闭。
本实施例中还选择了两种类型的柱极耳34,这两种类型的柱极耳34不但结构设计不同,而且配合结构焊接的方式也存在不同,一种如图2~图7所示为非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另一种如图9~图19所示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
所述的柱极耳34为非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其形状可以是图2所示镂空的圆柱状极耳或图5所示镂空的倒锥台状极耳,当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就会直接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
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当柱极耳34的高度未压缩,该正极组合盖33高于外壳1的端口14,并在正极组合盖33与外壳1的端口14之间形成焊接缝隙,则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定位柱334上,可由该焊接缝隙处进入而作激光焊接固定,再压缩柱极耳34的高度,使得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即可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
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可选择能够压缩高度的中空直管,该中空直管两端的管口34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34经两端的管口342分别定位套装在定位管313上和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柱334上,再对结合处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也可选择能够压缩高度的中空支架,在中空支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孔343,该上、下端面的定位孔343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34经上、下端面的定位孔343分别定位套装在定位管313上和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柱334上,再对结合处进行焊接固定。
当柱极耳34选用中空直管,为了能够实现高度压缩,通常会在柱极耳3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三角形状的缺口341,并且这若干个缺口分成两组,以柱极耳34的轴心线为中心分别设置在柱极耳两侧的外圆周面上,则柱极耳34被压缩时,就会带动若干个缺口341变形,从而降低柱极耳34的高度。
当然,选用中空直管的柱极耳压缩结构也有很多种,甚至也可以不作缺口341设计,只需将柱极耳34的管壁做得很薄,也能达到压缩高度目的,例如波纹管设计或伸缩套管设计等。只是本实施例中选用缺口341设计能够较好实现中空直管的柱极耳34的高度压缩,并且该缺口341的数量、形状和大小都是不受限制的,如图25~图29所示,缺口341可以在柱极耳34的外圆周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或一边设置两个,另一边设置一个,两边缺口341的位置可以如图25所示处在非对称位置或如图26~图28所示处在对称位置,而缺口341形状也可以选择矩形状或半圆状,甚至如图29所示选择类似弹簧形状形成的缺口也可以,只要能够实现柱极耳34的高度压缩即可。
当柱极耳34选用中空支架,则中空支架的样式也可以选择很多种,例如本实施例选用的“[”型,也可以是“]”型或口字型等,当柱极耳34被压缩,就会带动中空支架的侧边变形而降低柱极耳34的高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以独创的柱极耳34代替传统电池结构中的片状极耳作为正极电流引出,不但能通过柱极耳34使得正极集流片31与正极组合盖33之间形成定位安装和焊接固定,由此保证了极耳焊接后正极集流片31与正极组合盖33处于对中位置,方便电流引出,提高使用可靠性,而且柱极耳34的形状构造也利于实现电池生产的自动化;另外,柱极耳34的可压缩高度更方便了焊接工艺的实施,从而较好得减少极耳焊接的生产工序和设备投入,并有效降低电池产品的生产成本。
所述的负极端4包括负极集流片41,且负极集流片分别焊接固定电芯2的负极耳和外壳1底部,故通过负极集流片41使得外壳1带负极,而负极集流片41的外圆周还设有朝向电芯2方向,也就是朝向上方作圆周弯折的负极折边411,该负极折边扣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与电芯2的外圆周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负极集流片41的平面处与电芯2的负极耳焊接固定,并在负极集流片41的外圆周设有朝向电芯2方向作圆周弯折的负极折边411;
步骤二、将焊接有负极集流片41的电芯2装入外壳1,该外壳底部封闭作为负极端4,外壳1顶部具有敞开的端口14作为正极端3,焊接有负极集流片41的电芯2一端由端口14装入外壳1内,并使负极折边411扣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与电芯2的外圆周面之间;
步骤三、将正极集流片31从端口14装入外壳1内,并使正极集流片31的平面处与电芯2的正极耳焊接固定,该正极集流片31的外圆周设有背向电芯2方向作圆周弯折的正极折边312,正极集流片31上设有注液孔311,并将电解液经注液孔311注入电芯2内;
步骤四、将正极绝缘圈32设置在正极集流片31上,在外壳1的外圆周面上进行滚槽12,并由该滚槽而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圈内凸圈13,该内凸圈的下缘132抵住正极绝缘圈32的外圆周,并使正极绝缘圈的外圆周嵌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与正极集流片31的正极折边312之间而形成绝缘;
步骤五、将负极集流片41与外壳1底部焊接固定;
步骤六、将正极集流盖331外圆周包覆绝缘压圈332形成正极组合盖33;
步骤七、正极集流片31与正极组合盖33之间设有柱极耳34;若柱极耳34为非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将柱极耳34的两端分别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片31上和正极组合盖33的正极集流盖331上并进行焊接固定,则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直接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若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则先不压缩柱极耳34的高度,以使正极组合盖33高于外壳1的端口14,并在正极组合盖33与外壳1的端口14之间形成焊接缝隙,再由该焊接缝隙处进入而将柱极耳34上端与正极集流盖331之间进行激光焊接固定,然后压缩柱极耳34的高度,以使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并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
步骤八、采用柱极耳34的电池结构制造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内的电芯(2),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两端,并将所述电芯(2)密封封闭在外壳(1)内的正极端(3)和负极端(4),该正极端(3)包括由外壳(1)的端口(14)依次装入的正极集流片(31)、正极绝缘圈(32)和正极组合盖(33),且正极集流片(31)与电芯(2)的正极耳焊接,在正极集流片(31)上设有注液孔(311),正极绝缘圈(32)设置在正极集流片(31)上,正极组合盖(33)设置在端口(14)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集流片(31)与正极组合盖(33)之间设有柱极耳(34),该柱极耳(34)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组合盖(33)上,柱极耳(34)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31)上,且柱极耳(34)两端的定位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组合盖(33)是由正极集流盖(331)和包覆在正极集流盖外圆周的绝缘压圈(332)构成,该正极集流盖(331)上设有若干个压力释放槽(333);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3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极耳(34)下端在正极集流片(31)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在正极集流片(31)上设有向上冲压成型的柱极耳(34),并使该柱极耳(34)下端与正极集流片(31)形成连体结构,或柱极耳(34)下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片(31)上,或注液孔(311)设置在正极集流片(31)的轴心,该注液孔(311)的孔口处设有圆周向上延伸的定位管(313),该柱极耳(34)下端定位安装在该定位管(313)上并焊接固定;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在正极集流盖(331)上的定位固定结构是柱极耳(34)上端定位固定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或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设有沿轴心线向下延伸的定位柱(334),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穿过正极绝缘圈(32)定位安装在该定位柱(334)上并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335)设置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并由该定位槽(335)而在正极集流盖(331)的顶面形成凸台(336),该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并经凸台(336)从外侧焊接固定该柱极耳(34)上端,或定位槽(335)设置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底面,在定位槽(335)的槽底设有向上贯穿正极集流盖(331)的顶孔(337),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槽(335)内并焊接固定,所述的柱极耳(34)下端与正极集流片(31)之间经顶孔(337)穿入并作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极耳(34)为非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该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并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极耳,当柱极耳(34)的高度未压缩,该正极组合盖(33)高于外壳(1)的端口(14),并在正极组合盖(33)与外壳(1)的端口(14)之间形成焊接缝隙,所述的柱极耳(34)上端定位安装在定位柱(334)上,并由所述焊接缝隙处进入而作激光焊接固定,再压缩柱极耳(34)的高度,使得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并被端口的卷边(11)抵住绝缘压圈(332)而圆周压制在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以形成绝缘密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直管,该中空直管两端的管口(34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34)经两端的管口(342)分别定位固定在注液孔(311)的定位管(313)上和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柱(334)上;所述的柱极耳(34)为压缩高度的中空支架,在中空支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孔(343),该上、下端面的定位孔(343)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柱极耳(34)经上、下端面的定位孔(343)分别定位固定在注液孔(311)的定位管(313)上和正极集流盖(331)的定位柱(33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直管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缺口(341),当中空直管被压缩,并带动若干个缺口(341)变形而降低柱极耳(34)的高度;所述的中空支架被压缩,并带动中空支架的侧边变形而降低柱极耳(3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径向环绕的滚槽(12),并由该滚槽而在外壳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圈内凸圈(13);所述的内凸圈的下缘(132)抵住正极绝缘圈(32)的外圆周;所述的正极组合盖(33)装入外壳(1)的端口(14)内,该正极集流盖(331)的外圆周经绝缘压圈(332)抵住内凸圈(13)的上缘(131)而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端(4)为外壳(1)底部未开口的封闭端,该负极端(4)包括负极集流片(41),且负极集流片分别焊接固定电芯(2)的负极耳和外壳(1)底部,负极集流片(41)的外圆周设有朝向电芯(2)方向作圆周弯折的负极折边(411),该负极折边扣在外壳(1)的内圆周面与电芯(2)的外圆周面之间。
CN202321100861.8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Active CN219801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0861.8U CN21980121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0861.8U CN21980121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1212U true CN21980121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0861.8U Active CN21980121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1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35868A1 (en) Circular lithium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3905545U (zh) 一种圆形锂电池
CN113300033A (zh) 一种简易型锂电池端部封口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16315476A (zh)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93491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CN112054236A (zh) 一种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3225174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
CN115566253A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及其组装工艺
CN215342666U (zh) 一种防焊穿锂电池端部封口结构
CN114300734A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19801212U (zh) 一种采用柱极耳的电池结构
CN216928670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结构
CN217158237U (zh) 一种改进型锂电池正极端封口结构
CN113299921A (zh) 一种防焊穿锂电池端部封口结构
CN111900452B (zh) 垂直封口型圆柱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9457815U (zh) 高密封型圆柱电池
CN220544059U (zh) 一种装配式电池端盖及电池
CN215342752U (zh) 一种简易型锂电池端部封口结构
CN219144424U (zh) 一种新型圆柱形电池结构
CN214754058U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端封口结构
CN218299991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20474851U (zh) 一种负极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
CN214957083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19811576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
CN219717024U (zh) 圆柱电池及包含其的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