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7452U -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7452U
CN219797452U CN202320049456.1U CN202320049456U CN219797452U CN 219797452 U CN219797452 U CN 219797452U CN 202320049456 U CN202320049456 U CN 202320049456U CN 219797452 U CN219797452 U CN 219797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lay
pin
coil
butt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94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ni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94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7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7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7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后壳、面板底壳,以及面板外壳;后壳与面板底壳之间设置有接线端子;面板底壳上设置有金属触点以及金属引脚,还包括露出于面板外壳的自复位按钮和显示器,所述自复位按钮至少包括电源按钮、空调按钮、新风按钮和地暖按钮,多个自复位按钮分别与不同的金属触点的位置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空调、新风、地暖的利用整合在一起,由一个控制装置集中控制,从而避免安装时预留空洞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安装线材的浪费,并提供三种接线方式,提供不同的开关方式,接法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家居中为保障一年四季室内的空气和温度以及湿度适宜通常同时配备空调、地暖以及新风,但是三种设备通常需要分别预留控制盒安装孔洞,三种设备独立运行采用不同的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发送指令,指令被分配给每一个电路的开关继电器,由开关继电器执行开关动作。专利号为202220410515.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对于空调、地暖以及新风三种设备进行整合的集成控制装置,但是控制不够智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空调、新风、地暖的利用整合在一起,由一个控制装置集中控制,从而避免安装时预留空洞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安装线材的浪费,并提供三种接线方式,提供不同的开关方式,接法灵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镶嵌在墙壁内的后壳、与后壳固定连接的面板底壳,以及与所述面板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外壳;所述后壳与面板底壳之间设置有与电源线和信号线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面板底壳上设置有金属触点以及分别与金属触点匹配贴合的金属引脚,所述金属引脚包括电源正输入引脚、电源负输入引脚、第一通信引脚、第二通信引脚、备用第一通信引脚、备用第二通信引脚、输出公共端引脚、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所述金属引脚与接线端子相接,所述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通过接线端子与新风系统相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通过接线端子与地暖系统相接,所述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通过接线端子与空调系统相接;还包括露出于面板外壳的自复位按钮和显示器,所述自复位按钮至少包括电源按钮、空调按钮、新风按钮和地暖按钮,多个自复位按钮分别与不同的金属触点的位置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所述地暖系统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
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公用继电器K3,所述地暖系统包括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另一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另一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所述地暖系统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定时器,所述显示器与处理器相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新风系统和地暖系统相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按钮包括风量增大按钮、风量减小按钮、制冷按钮、制热按钮、除湿按钮、送风按钮、模式切换按钮、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
上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级设置功能,高级设置功能包括实时温度修正、面板地址选择、背光亮度、休眠时间、低温保护阈值,所述高级设置功能通过同时长按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墙安装,将空调、新风、地暖的利用整合在一起,由一个控制装置集中控制,从而避免安装时预留空洞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安装线材的浪费,适用于具有空调、新风、地暖、风机盘管、电动阀、中央空调等相关设备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控制。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接线方式,提供不同的开关方式,接法灵活,适用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当室内有人,定时器开始计时,当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计时阈值,则处理器发出脉冲信号给新风风机驱动器,风机驱动器控制新风风机,使得新风系统开始工作,为室内换气,控制方式智能高效,使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空调、新风、地暖的利用整合在一起,由一个控制装置集中控制,从而避免安装时预留空洞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安装线材的浪费,并提供三种接线方式,提供不同的开关方式,接法灵活。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引脚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器; 2—自复位按钮; 3—面板外壳;
10—温度传感器; 11—湿度传感器; 12—红外传感器;
13—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拆卸地镶嵌在墙壁内的后壳8、与后壳8固定连接的面板底壳6,以及与所述面板底壳6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外壳3;所述后壳8与面板底壳6之间设置有与电源线和信号线连接的接线端子7;所述面板底壳6上设置有金属触点5以及分别与金属触点5匹配贴合的金属引脚4,所述金属引脚4包括电源正输入引脚、电源负输入引脚、第一通信引脚、第二通信引脚、备用第一通信引脚、备用第二通信引脚、输出公共端引脚、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所述金属引脚4与接线端子7相接,所述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新风系统相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地暖系统相接,所述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空调系统相接;还包括露出于面板外壳3的自复位按钮2和显示器1,所述自复位按钮2至少包括电源按钮、空调按钮、新风按钮和地暖按钮,多个自复位按钮2分别与不同的金属触点5的位置相适应。
需要说明的是,后壳8与传统的电源箱类似,后壳8上开设有电缆通道,电源线和信号线通过电缆通道进出后壳8。接线端子7为可插拔式连接器,可插拔式连接器的接口与金属引脚4具有对应关系。露出于面板外壳3的自复位按钮2与面板底壳6上设置的金属触点5一一对应,在外力的作用下,自复位按钮2的触点与金属触点5可接触,并因此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或导致对应电路的导通或截止。显示器1显示工作状态和提示信息。
电源正输入引脚、电源负输入引脚分别为DC24V正端输入引脚和DC24V负端输入引脚,DC24V正端输入引脚和DC24V负端输入引脚与电源连接。第一通信引脚、第二通信引脚分别为RS485总线的A端和B端,RS485总线的A端和B端通过RS485总线引出,以与外界通信。备用第一通信引脚、备用第二通信引脚分别为备用RS485总线的A端和B端,还包括输出公共端引脚、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用嵌墙安装,适用于具有空调、新风、地暖、风机盘管、电动阀、中央空调等相关设备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控制。长按电源按钮后,点击空调按钮、新风按钮和地暖按钮,即可打开或关闭某种模式。
金属引脚4以预定的接法与接线端子7连接,预定的接法包括双路双线阀接法、两路三线一控阀接法和一路三线二控阀接法。本实施例中,金属引脚4以双路双线阀接法与接线端子7连接。双路双线阀接法中的双线指的是,一根为控制线,一根为零线或公共线。两路指的是,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分别具有不同的控制电路。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分别具有不同的控制电路。
在图4所示,还包括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零线;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零线。冷阀继电器K2与冷阀相接,热阀继电器K1与热阀相接,冷阀与热阀电连接风机驱动器,新风风机安装在风机驱动器上。冷阀和热阀分别能够控制新风风机提供风源的温度,冷阀继电器K2接通,风机即进入制冷模式,热阀继电器K1接通,风机即进入制热模式。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实现对新风风机的开关控制。
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每组地暖盘管组件包括至少两套地暖盘管,至少两套地暖盘管并列且交叉设置,两套地暖盘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地暖盘管的流量,第一流量调节阀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相接。通过P1引脚和P2引脚控制第二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地暖盘管的流量,从而实现地暖的控制。
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任一引脚接通,即接通空调,进入送风模式,通过选择不同的引脚,可在低风、中风、高风三个档位上切换,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将空调、新风、地暖的利用整合在一起,由一个控制装置集中控制,从而避免安装时预留空洞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安装线材的浪费,避免多次走线,使用效果好,可用于宾馆、办公室和家庭内的空调、新风和地暖的集中控制。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处理器9,以及与所述处理器9相接的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红外传感器12和定时器13,所述显示器1与处理器9相接,所述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新风系统和地暖系统相接。
需要说明的是,后壳8不仅可以容纳接线端子7,还可以容纳处理器9。后壳8上开设有透气窗,可供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和红外传感器12接触检测环境。处理器9,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的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在显示器1上进行数字显示。
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2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当室内有人,定时器13开始计时,当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计时阈值,则处理器9发出脉冲信号给新风风机驱动器,风机驱动器控制新风风机,使得新风系统开始工作,为室内换气,控制方式智能高效,使用效果好。计时阈值的选取和空间大小以及人数多少有关,优选的,计时阈值为1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复位按钮2包括风量增大按钮、风量减小按钮、制冷按钮、制热按钮、除湿按钮、送风按钮、模式切换按钮、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
按一次风量增大按钮或风量减小按钮,数值加或减一,长按风量增大按钮或风量减小按钮键,则数值连续加或减。
同理,按一次温度增大按钮或温度减小按钮,数值加或减一,长按温度增大按钮或温度减小按钮,则数值连续加或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高级设置功能,高级设置功能包括实时温度修正、面板地址选择、背光亮度、休眠时间、低温保护阈值,所述高级设置功能通过同时长按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而实现。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热阀继电器K1、冷阀继电器K2、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
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采用两路三线一控阀接法,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为分开的两个,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也是分开的两个,即四个继电器分别连接控制开关。
两路三线一控阀接法中,三线指的是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的开、关控制分别由一根线来完成,即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和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三线分别是零线或公共线、火线或正极、控制线,控制线指的是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和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本申请的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均采用常闭接法,即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和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不通电时,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为关闭状态。两路指的是,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分别具有不同的控制电路。
通过两路三线一控阀接法,实现了地暖和新风风机的统一控制。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公用继电器K3和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另一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另一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采用一路三线二控阀接法,热阀继电器和冷阀继电器采用公用继电器K3。一路三线二控阀接法中,三线指的是一根为开阀线、一根为关阀线,另外一根为零线或公共线。本实施例中,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充当开阀线,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充当关阀线,另外一根为零线。
公用继电器K3和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分别采用过流继电器或过热继电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其它附加的控制回路。
通过一路三线二控阀接法,实现了地暖和新风风机的统一控制。
其中,说明书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镶嵌在墙壁内的后壳(8)、与后壳(8)固定连接的面板底壳(6),以及与所述面板底壳(6)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外壳(3);
所述后壳(8)与面板底壳(6)之间设置有与电源线和信号线连接的接线端子(7);所述面板底壳(6)上设置有金属触点(5)以及分别与金属触点(5)匹配贴合的金属引脚(4),所述金属引脚(4)包括电源正输入引脚、电源负输入引脚、第一通信引脚、第二通信引脚、备用第一通信引脚、备用第二通信引脚、输出公共端引脚、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
所述金属引脚(4)与接线端子(7)相接,所述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新风系统相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地暖系统相接,所述空调风机低线引脚、空调风机中线引脚、空调风机高线引脚通过接线端子(7)与空调系统相接;
还包括露出于面板外壳(3)的自复位按钮(2)和显示器(1),所述自复位按钮(2)至少包括电源按钮、空调按钮、新风按钮和地暖按钮,多个自复位按钮(2)分别与不同的金属触点(5)的位置相适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所述地暖系统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
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第三端与接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公用继电器K3,所述地暖系统包括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另一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公用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另一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公用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热阀继电器K1和冷阀继电器K2,所述地暖系统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热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热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与冷阀继电器控制端引脚相接,冷阀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1相接,第一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5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控制引脚P2相接,第二流量调节阀继电器K6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9),以及与所述处理器(9)相接的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红外传感器(12)和定时器(13),所述显示器(1)与处理器(9)相接,所述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新风系统和地暖系统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按钮(2)包括风量增大按钮、风量减小按钮、制冷按钮、制热按钮、除湿按钮、送风按钮、模式切换按钮、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级设置功能,高级设置功能包括实时温度修正、面板地址选择、背光亮度、休眠时间、低温保护阈值,所述高级设置功能通过同时长按温度增大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而实现。
CN202320049456.1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797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456.1U CN21979745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456.1U CN21979745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7452U true CN21979745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9456.1U Active CN21979745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7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2645A1 (en) Multipurpose multifunction device
MX2007016376A (es) Termostato apilable.
JPS6333170B2 (zh)
CN219797452U (zh) 一种用于空调、新风、地暖的一体化控制装置
CN216871030U (zh) 一种全屋控制系统
CN110543119A (zh) 一种多功能的新型控制面板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794897U (zh) 住宅一键式节能控制开关系统
CN104216309A (zh) 一种具有智能待机通断电功能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1903220U (zh) 一种远程节能空调控制系统
CN210861570U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控制装置
CN211603881U (zh) 一种智能建筑的集成管理控制装置
TWM542228U (zh) 可增加功能的觸控開關
CN11130044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家居中央控制机器人
CN109375663A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室内温控器
CN220852493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集控器及中央空调系统
WO2020172847A1 (zh) 智能设备及其取电电路与方法
CN213069531U (zh) 一种脱离系统主机实现智能家居场景控制的开关系统
CN2510958Y (zh) 语音声控家电控制器
CN212777982U (zh) 供暖洗浴燃气壁挂炉
CN210377076U (zh) 一种工业级家居控制系统
CN212083930U (zh) 一种新智能模块主机
CN214122750U (zh) 一种用于电器的物联控制系统
CN218820891U (zh) 空调感应节电系统
CN210839618U (zh) 一种基于远程信息传输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15724020U (zh) 多功能温控器面板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