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6813U -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6813U
CN219796813U CN202321135204.7U CN202321135204U CN219796813U CN 219796813 U CN219796813 U CN 219796813U CN 202321135204 U CN202321135204 U CN 202321135204U CN 219796813 U CN219796813 U CN 219796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upling portio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52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骅
罗子为
蓝艺彬
王明
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6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6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底座;旋转座,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支撑部;联接部,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通过将联接部分别与旋转座和支撑部的多方位转动设计,可实现支架的打开和关闭,打开时露出联接部,可将联接部夹持在指缝中实现手指夹持的功能,并且可利用支撑部实现支架的支撑功能。通过旋转座相对于底座转动既可实现调整手指夹持的方位,同时支撑部的方向也可随旋转座转动而转动,以调整支撑状态时支撑部可实现的支撑角度,具有使用调节更方便、舒适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在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电子设备时,为了更方便支撑通常会搭配支架,除此之外,有一些厂家还在支架上设置可供手指穿过或夹持的部位,但是现有的带手指夹持功能的支架通常通过将面盖翻转打开以露出手指夹带,通过面盖实现支撑作用,或者通过手指夹带实现供手指夹持,现有支架中面盖和指夹带仅可以相对于底座翻转打开和关闭,可实现的支撑角度受限于面盖可翻转打开的角度,且手指夹带的方向也不可调节,无法适用多种支撑角度或者多种手指夹持角度的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电子设备支架结构以实现支撑方向可调、手指夹持方式可调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和一种保护壳,可实现多种角度的支撑且可实现手指夹持方向的调节,调节更灵活,使用更舒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底座;旋转座,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支撑部;联接部,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架通过所述联接部和所述支撑部的转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和所述支撑部叠放在所述底座上;或者,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联接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的中间位;所述联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间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由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底座抵接或分离;或者,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由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旋转座抵接或分离;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收纳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底座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和所述联接部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所述联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以及,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间;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折痕远离所述第一折痕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转动件绕所述第二折痕转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可随所述固定件的转动相对于所述转动件转动;旋转座位于所述第一折痕远离所述第二折痕的一侧,且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折痕的一端可相对于所述旋转座绕所述第一折痕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柔性扣手件,所述联接部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所述联接部的外表面设有贯穿的缺口从而形成所述柔性扣手件,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开孔,所述柔性扣手件活动地穿设所述开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接部包括:旋转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可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相对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的一端转动;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硬质结构;所述连接件具有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有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打开状态包括支撑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联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底座之一上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底座之另一可与所述磁性件磁性吸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保护壳,包括:背板;侧板,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围合形成电子设备容纳腔;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电子设备支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背板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或者所述背板作为所述底座的构成部分,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背板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架收纳槽;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收纳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背板之间,且所述支撑部背向所述联接部的一表面与所述背板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表面平齐或者不平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架收纳槽;所述支架收纳槽内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联接部背向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支架收纳槽为圆形槽或环形槽,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支架收纳槽的外周与圆心之间。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以达成以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通过将联接部分别与旋转座和支撑部的多方位转动设计,可实现支架的打开和关闭,打开时露出联接部,可将联接部夹持在指缝中实现手指夹持的功能,并且可利用支撑部实现支架的支撑功能。通过旋转座相对于底座转动既可实现调整手指夹持的方位,同时支撑部的方向也可随旋转座转动而转动,以调整支撑状态时支撑部可实现的支撑角度,具有使用调节更方便、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与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组装结构中电子设备支架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组装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组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联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组装结构中电子设备支架另一支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组装结构中电子设备支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8所示的组装结构中电子设备支架另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支架;200:保护壳;300:电子设备;10:底座;11:底盖;12:限位腔;20:联接部;21:旋转座;22:连接件;221:转动件;222:固定件;223:第一连接端;224:第二连接端;225:开口;23:第一折痕;24:第二折痕;30:支撑部;301:第一自由端;302:第二自由端;31:面盖;32:固定环;33:支撑环;331:第一铰接位;332:第二铰接位;333:容纳台阶;201:背板;202:侧板;203:支架收纳槽;311:开孔;2221:柔性扣手件;2222:缺口;40: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相互引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100以及一种保护壳200。保护壳200上包括电子设备支架100。
保护壳200包括背板201和侧板202,侧板202在背板201的一侧围合形成电子设备容纳腔。
电子设备支架100包括底座10、联接部20、旋转座21和支撑部30。
其中,可以将电子设备支架100固定在背板201上以得到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200。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支架100可以为独立的整体,可直接固定在背板201背离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以与背板201和侧板202组合形成保护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01可以作为底座10的构成部分,支撑部30位于背板201背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00以及带电子设备支架100的保护壳200的使用原理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通过带电子设备支架100的保护壳200与电子设备300组装后的组装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子设备支架100的保护壳200与电子设备300组装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支架100中,旋转座21旋转连接于所述底座,联接部20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2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0,联接部20一端通过旋转座21连接底座10,因此支撑部30、联接部20和旋转座21可相对于底座10绕第一轴线转动。联接部20可以相对于旋转座21转动,也可以理解为联接部20可相对于旋转座21绕第二轴线转动,以使联接部20远离底座10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底座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交叉。支撑部30转动连接于联接部20远离底座10的一端。支撑部30远离联接部20的一端可相对于联接部2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联接部20。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支架100中,以背板201背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表面作为参考面,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例如为该参考面的垂线方向,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参考面。使用时电子设备支架100时,通过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可以使联接部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通过支撑部30相对于联接部20的转动,可以使支撑部30相对于联接部20的夹角发生变化,结合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时可调整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可以通过手指夹持联接部20实现手指夹持功能,通过支撑部30实现支撑功能。再结合联接部20相对于底座10绕第二轴线转动时,支撑部30和联接部20整体均可相对于底座10转动,由此可实现可夹持方向和可支撑方向的灵活可调。
以下将进一步结合图1~图7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原理和效果进行说明。
具体地,电子设备支架100通过联接部20和支撑部30的转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参照图1和图2,在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和支撑部30叠放在底座10上,使得关闭状态下电子设备支架100整体较为平整,具体地,在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收纳于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以在关闭状态下隐藏联接部20。参照图3至图5、图7,在打开状态下,联接部20分别与底座10和支撑部30之间形成夹角。
更进一步地,支撑部30包括相对的第一自由端301和第二自由端302,以及位于第一自由端301和第二自由端302之间的中间位。联接部20与支撑部30转动连接于中间位。由此,使得在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可以被收纳在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实现隐藏效果。
其中,支撑部30可绕连接位相对于联接部20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自由端301靠近联接部20时,第二自由端302远离联接部20。第一自由端301远离联接部20时第二自由端302靠近联接部20。在打开状态下,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底座10抵接或分离。或者在关闭状态下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联接部20靠近底座10的一端抵接或分离。当第一自由端301与底座10抵接或者与联接部20靠近底座10的一端抵接时,此时将第二自由端302抵接于桌面等位置,可实现支撑效果。当第一自由端301与底座10分离且与联接部20靠近底座10的一端分离时,可以通过手指夹持联接部20实现手指夹持功能。也即本实施例中打开状态包括支撑状态,图3至图5、图7具体为支撑状态。
再图1~图7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被收纳在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当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使支撑部30绕联接部20转动,同时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使得联接部20分别与支撑部30和底座10支架形成夹角,可以将联接部20夹持在指缝间,手掌朝向背板201,支撑部30位于手背一侧,可以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抓持。继续调整支撑部30和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的转动,使得支撑部30的第一自由端301与底座10或者背板201或者设置在底座10上的其他结构(例如联接部20靠近底座10的一端)相抵,第二自由端302可以与桌面相抵,则可支撑电子设备300与桌面呈特定角度,实现其支撑功能。当电子设备支架100打开为图3至图5的角度时,可以实现电子设备300的竖向支撑。若需要实现电子设备300的横向支撑,则需要调节联接部20绕第一轴线转动,此时支撑部30无需相对于联接部20转动,直至转动到图7所示的角度,可实现横向支撑。同理的,当电子设备支架100打开为图3至图5的角度时,调整支撑部30的角度以将联接部20夹在指缝中时,指缝方向只能沿电子设备300的宽度方向。使得联接部20转动到图7的角度时,此时指缝方向可以沿电子设备300的长度方向。当然,以上角度仅为特定角度的举例说明,通过联接部20绕第一轴线的转动可以实现联接部20以及支撑部30绕第一轴线的360度旋转。
更具体地,联接部20包括连接件22,旋转座21转动连接于底座10,且可相对于底座10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件22一端转动连接于旋转座21,且连接件22远离旋转座21的一端可绕连接件22与旋转座21连接的一端转动,即连接件22可相对于旋转座21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件22远离旋转座21的一端(也即连接件相对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部3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联接部20和旋转座21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具体可以为TPU(Thermoplastic Urethane,聚氨酯)材质的柔性材质。参照图4或者图7,联接部20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折痕23和第二折痕24。联接部20包括位于第一折痕23和第二折痕24之间的转动件221,以及位于第二折痕24远离第一折痕23的一侧的固定件222。转动件221和固定件可以作为前述连接件22。固定件222可相对于转动件221绕第二折痕24转动。固定件222与支撑部30固定连接,支撑部30可随固定件222的转动相对于转动件221转动。联接部20上第一折痕23远离第二折痕24的一侧作为旋转座21,且转动件221远离第一折痕23的一端可相对于旋转座21绕第一折痕23转动。也即第一折痕23的延伸方向为第二轴线方向。本实施例中利用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作为联接部20,便于联接部20的收纳,可提供更舒适的手指夹持,且同时能保证支撑部30多方位转动。本实施例中,其他实施方式中,联接部20为不同材料的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例如旋转座21、转动件221为硬质结构,固定件222为柔性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打开支撑部30,支撑部30或者联接部20上可以设置扣手位,扣手位可以是柔性扣手件2221,柔性扣手件2221可以由固定件222的柔性结构延伸出来。
具体地,旋转座21或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限位件211,在支撑状态下,支撑部30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与限位件211限位连接。具体可参照图6,限位件211例如为旋转座21上的一凸块,支撑状态下,支撑部30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与该凸块抵接,可以限制支撑部30的支撑角度。并且,限位件211在旋转座21上使得即使支撑部30在不同支撑方式(例如横向支撑或竖向支撑时)均可被限位件211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30包括面盖31,面盖31具有第一表面。固定件222贴合在第一表面上。其中,打开状态下,旋转座21与固定件222之间形成夹角。关闭状态下,旋转座21与第一表面贴合、并与固定件222平齐,固定件222和旋转座21被收纳在面盖31与底座10之间。其中第一表面例如为关闭状态下面盖31朝向底座10的一面。支撑部30具体设置成面盖结构可以提供以固定件222更好的支撑,且可实现关闭状态下对联接部20的隐藏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盖31上例如还设置有开孔311,固定件222上形成有外表面设有贯穿的缺口2222从而形成所述柔性扣手件2221,柔性扣手件2221可通过开孔311伸出至面盖31背向第一表面一侧,方便使用者通过拉手2221拉开支撑部30。通过在固定件222上直接形成所述柔性扣手件2221,无需额外设置单独的扣手位,且开孔311可以收容所述柔性扣手件2221,使得面盖31的外表面可以处于平整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30和底座10之一上设置有磁性件40,支撑部30和底座10之另一可与磁性件40磁性吸附连接。磁性件40例如具体为磁铁,或者可以与磁铁吸附的磁性材料例如铁片等。其中磁性件40可以由多个模块排列拼接形成,也可以为整体磁环结构等。其中可以在支撑部30和底座10上均设置磁性件40。也可参照图2和图4在底座10上设置磁铁作为磁性件40,在支撑部30上设置可与磁性件40相吸附的铁片或者直接将支撑部30设置为铁质的结构,使得底座10与支撑部30可磁性吸附连接。或者也可以在支撑部30上设置磁铁作为磁性件40,在底座10上设置铁片来实现底座10与支撑部30的磁性吸连接,使得关闭状态下支撑部30可稳定吸附在底座10上不会随意打开。例如参照图2所示的,支撑部30例如还包括固定环32,固定环32可以为环形磁铁,也可以为环形铁片。
【第二实施例】
如图8至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子设备支架100的保护壳200与电子设备300组装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支架100中,旋转座21旋转连接于所述底座,联接部20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2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0,联接部20一端通过旋转座21连接底座10,因此支撑部30、联接部20和旋转座21可相对于底座10绕第一轴线转动。联接部20可以相对于旋转座21转动,也可以理解为联接部20可相对于旋转座21绕第二轴线转动,以使联接部20远离底座10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底座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交叉。支撑部30转动连接于联接部20远离底座10的一端。支撑部30远离联接部20的一端可相对于联接部2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联接部20。
其中,电子设备支架100通过联接部20和支撑部30的转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参照图8和图9,在关闭状态下,支撑部30叠放在底座10上,且联接部20收纳于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参照图10和图11,在打开状态下,联接部20分别与底座10和支撑部30之间形成夹角。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支架100中,以背板201的背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表面作为参考面,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例如为该参考面的垂线方向,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平行于该参考面。使用时电子设备支架100时,通过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可以使联接部20与底座10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通过支撑部30相对于联接部20的转动,可以使支撑部30相对于联接部20的夹角发生变化,结合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时可调整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角度。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可以通过手指夹持联接部20实现手指夹持功能,通过支撑部30实现支撑功能。再结合联接部20相对于底座10绕第二轴线转动时,支撑部30和联接部20整体均可相对于底座10转动,由此可实现可夹持方向和可支撑方向的灵活可调。
以下将进一步结合图8~图1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原理和效果进行说明。
具体地,电子设备支架100通过联接部20和支撑部30的转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参照图8和图9所示的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被收纳在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当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使支撑部30绕联接部20转动,同时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转动,使得联接部20分别与支撑部30和底座10支架形成夹角,成图10~图11的打开状态,此时可以将联接部20夹持在指缝间,手掌朝向背板201,支撑部30位于手背一侧,可以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抓持。
更进一步地,支撑部30包括相对的第一自由端301和第二自由端302,以及位于第一自由端301和第二自由端302之间的中间位。联接部20与支撑部30转动连接于中间位。由此,使得在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可以被收纳在支撑部30与底座10之间,实现隐藏效果。
其中,支撑部30可绕连接位相对于联接部20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自由端301靠近联接部20时,第二自由端302远离联接部20。第一自由端301远离联接部20时第二自由端302靠近联接部20。在打开状态下,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底座10抵接或分离。或者在关闭状态下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联接部20靠近底座10的一端抵接或分离。
由图10至图11所示的打开状态继续调整支撑部30和联接部20绕第二轴线的转动,使得支撑部30的第一自由端301与底座10或者背板201相抵或者与设置在底座10上的其他结构相抵,第二自由端302可以与桌面相抵,则可支撑电子设备300与桌面呈特定角度,实现其支撑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同理,调节联接部20绕第一轴线转动,可以实现电子设备300的竖向支撑或横向支撑等多种支撑方式。
更具体地,联接部20包括连接件22,旋转座21转动连接于底座10,且可相对于底座10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件22一端转动连接于旋转座21,且连接件22远离旋转座21的一端可绕连接件22与旋转座21连接的一端转动,即连接件22可相对于旋转座21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件22远离旋转座21的一端(也即连接件相对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部30。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22一体成型的硬质结构。连接件22具有分别连接于支撑部20的第一连接端223和第二连接端224,第一连接端223和第二连接端224之间形成开口225。使得连接件22中还形成一个可供手指穿过的空间,使得抓持更方便。例如参照图10,此时支撑部30可以包括支撑环33,支撑环33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铰接位331和第二铰接位332。支撑环33上形成有位于第一铰接位331和第二铰接位332之间的容纳台阶333。连接件22远离底座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铰接位331和第二铰接位332铰接。关闭状态下,连接件22收纳于容纳台阶333和底座10之间。
本实施例中,容纳台阶333可以为半环形台阶。连接件22可以为近似半环形结构,且联接部20为硬质结构时,旋转座21与连接件22之间可以通过设置阻尼转动连接等方式以限制支撑部30的支撑角度。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30和底座10之一上设置有磁性件40,支撑部30和底座10之另一可与磁性件40磁性吸附连接。磁性件40例如具体为磁铁,或者可以与磁铁吸附的磁性材料例如铁片等。其中可以在支撑部30和底座10上均设置磁性件40。也可在底座10上设置磁铁作为磁性件40,在支撑部30上设置可与磁性件40相吸附的铁片或者直接将支撑部30设置为铁质的结构使得底座10与支撑部30可磁性吸附连接。或者也可以在支撑部30上设置磁铁作为磁性件40,在底座10上设置铁片来实现底座10与支撑部30的磁性吸连接,使得关闭状态下支撑部30可稳定吸附在底座10上不会随意打开。例如参照图9所示的,磁性件40为固定在底座10(背板201)上的环形磁体,可以由多块磁性件排列形成。支撑环33可以为铁环或者磁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保护壳200中,背板201背向电子设备容纳槽的一侧例如形成有支架收纳槽203,背板201背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架收纳槽203。关闭状态下,联接部20收纳在支撑部30与背板201之间,且支撑部30背向联接部20的一表面与背板201背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表面平齐。使得当无需使用电子设备支架100的支撑或手指夹持功能时可以不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并且例如当电子设备支架100内还设置有磁性件40时,搭配magsafe磁环的尺寸,关闭状态还可实现magsafe磁吸功能。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200中,当背板201作为底座10的构成部分时,支架收纳槽203内例如形成由连接孔12,联接部20背向支撑部30的一端与底座10转动连接于连接孔12。其中支架收纳槽203例如为圆形槽或环形槽,连接孔12位于支架收纳槽203的外周与圆心之间,也即连接孔12在支架收纳槽203内偏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100例如还包括底盖11,底盖11设置在背板201靠近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底盖11和背板201之间形成限位腔,联接部20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孔12内并且限位在所述限位腔内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以实现联接部20绕第一轴线的转动。当然上述只是实现联接部20与底座10转动连接的一个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旋转座(21),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
支撑部(30);
联接部(20),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21),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100)通过所述联接部(20)和所述支撑部(30)的活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20)和所述支撑部(30)叠放在所述底座(10)上;或者,
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联接部(20)分别与所述底座(10)和所述支撑部(30)之间形成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0)包括相对的第一自由端(301)和第二自由端(30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自由端(301)和所述第二自由端(302)之间的中间位;所述联接部(20)与所述支撑部(30)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间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底座(10)抵接或分离;或者,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由端(301)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旋转座(21)抵接或分离;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20)收纳于所述支撑部(30)和所述底座(1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21)和所述联接部(20)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所述联接部(20)包括相对的第一折痕(23)和第二折痕(24);以及,
转动件(221),位于所述第一折痕(23)和所述第二折痕(24)之间;
固定件(222),位于所述第二折痕(24)远离所述第一折痕(23)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转动件(221)绕所述第二折痕(24)转动;所述固定件(222)与所述支撑部(3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30)可随所述固定件(222)的转动相对于所述转动件(221)转动;
所述旋转座(21)位于所述第一折痕(23)远离所述第二折痕(24)的一侧,且所述转动件(221)远离所述第一折痕(23)的一端可相对于所述旋转座(21)绕所述第一折痕(23)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柔性扣手件(2221),所述联接部(20)为一体成型的柔性结构,所述联接部(20)的外表面设有贯穿的缺口(2222)从而形成所述柔性扣手件(2221),所述支撑部(30)上设有开孔(311),所述柔性扣手件(2221)活动地穿设所述开孔(3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20)包括:
连接件(22),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21),相对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0)、且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旋转座(21)连接的一端转动;所述连接件(22)为一体成型的硬质结构;所述连接件(22)具有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30)的第一连接端(223)和第二连接端(224);所述第一连接端(223)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24)之间形成有开口(22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21)或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限位件(211),在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部(30)远离所述联接部(2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211)限位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0)和所述底座(10)之一上设置有磁性件(40),所述支撑部(30)和所述底座(10)之另一可与所述磁性件(40)磁性吸附连接。
10.一种保护壳(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201);
侧板(202),在所述背板(201)的一侧围合形成电子设备容纳腔;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电子设备支架(100),所述电子设备支架(100)的所述底座(10)固定在所述背板(201)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或者
所述背板(201)作为所述底座(10)的构成部分,所述支撑部(30)位于所述背板(201)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壳(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01)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架收纳槽(203);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联接部(20)收纳在所述支撑部(30)与所述背板(201)之间,且所述支撑部(30)背向所述联接部(20)的一表面与所述背板(201)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表面平齐或者不平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壳(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01)背向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架收纳槽(203);所述支架收纳槽(203)内形成有连接孔(12),所述联接部(20)背向所述支撑部(3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12);所述支架收纳槽(203)为圆形槽或环形槽,所述连接孔(12)位于所述支架收纳槽(203)的外周与圆心之间。
CN202321135204.7U 2023-04-26 2023-05-11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Active CN2197968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219 2023-04-26
CN202321004219X 2023-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6813U true CN219796813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5204.7U Active CN219796813U (zh) 2023-04-26 2023-05-11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6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171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ccessori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JP6425105B2 (ja) 携帯用電子・電気機器のアクセサリー
US8382059B2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WO2014089367A1 (en) Covering, protecting, and position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543820B1 (en) Electronic product protection sleeve
CN219796813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CN216565231U (zh) 一种指环支架
AU201520020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ccessori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10662B1 (en) Movement, tilt, and securement features for a structure, particularly a wearable article
CN220383092U (zh) 带支架的保护壳
TWM430805U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f the cover support structure
CN220570558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保护壳
CN221003500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辅助装置和电子设备系统
CN216715761U (zh) 一种旋转调节机构、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13177557U (zh) 一种移动终端提手支架两用结构
CN220891689U (zh) 一种支撑架
CN219643951U (zh) 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19655080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673796U (zh) 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
JPH04314245A (ja) 携帯用電話機の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