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5361U - 侧混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侧混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5361U
CN219795361U CN202321403825.9U CN202321403825U CN219795361U CN 219795361 U CN219795361 U CN 219795361U CN 202321403825 U CN202321403825 U CN 202321403825U CN 219795361 U CN219795361 U CN 219795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guide cavity
cavity
bottom plate
divers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38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勋
陈智
黄庆立
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heim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heim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heim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heim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38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5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5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5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侧混混合器,包括导流腔底板、导流腔本体、喷嘴座总成、流管总成和分隔板,所述导流腔本体包含导流腔内腔和导流腔隔热罩,所述导流腔底板包含上端的进气端和下端的出气端,所述导流腔底板和导流腔本体的周缘连接而形成导流腔,所述分隔板设置于导流腔的中部以及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从而将整个导流腔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流管总成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其穿过分隔板以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导流腔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以固定喷嘴座总成;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消声器部件,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其排放性能好,抗结晶能力强,通用性和适用性更好,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侧混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催化消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尿素混合、水解、蒸发的侧混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排放法规不断升级,其越来越严苛以及当前国六排放法规的全面实施,机动车用催化消声器部件的集成度及结构越来越复杂,尤其当前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耗,部分发动机取消了EGR系统导致原排升高,造成催化消声器部件排放性能不稳定、易结晶,开发难度大,尤其在中、重型商用车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侧混混合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混混合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消声器部件,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其排放性能好,抗结晶能力强,通用性和适用性更好,结构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混混合器,包括导流腔底板、导流腔本体、喷嘴座总成、流管总成和分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腔本体包含导流腔内腔和导流腔隔热罩,所述导流腔内腔和导流腔隔热罩形状配合且焊接形成导流腔本体,导流腔内腔及导流腔隔热罩之间填充有导流腔隔热棉;
所述导流腔底板包含上端的进气端和下端的出气端,所述导流腔底板和导流腔本体的周缘连接且导流腔本体向内凹陷从而形成导流腔,所述分隔板设置于导流腔的中部以及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从而将整个导流腔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流管总成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其穿过分隔板以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导流腔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以固定喷嘴座总成,所述喷嘴座总成的位置对应流管总成的顶端开口。
其中:所述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与颗粒过滤器总成的出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者法兰连接,所述导流腔底板的出气端与SCR封装总成的进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法兰连接。
其中:所述喷嘴座总成包含喷嘴座和喷嘴底座,所述喷嘴座设置于喷嘴底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喷嘴座为与尿素喷嘴匹配的法兰座。
其中:所述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及出气端为喇叭口状或法兰状或驼峰接口。
其中:所述流管总成包含外旋流管、内旋流管及外混合管,所述外旋流管和外混合管上下设置且连接形成流管总成的外层结构,所述内旋流管设于外层结构内,所述内旋流管内设有孔板,所述外混合管的下部设有引流板。
其中:所述外旋流管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以形成旋流,整个外旋流管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
其中:所述外漩流管的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其中:所述内旋流管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整个内旋流管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
其中:所述内旋流管的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其中:所述外混合管上设有多个孔和/或槽以引导气流。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侧混混合器具有如下效果:
1、排放性能好,由于内部混合器空间较大非常容易调整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及氨分布均匀性,因此使用此混合器的催化消声器部件排放性能表现较好。
2、抗结晶能力强,混合器气流分布均匀有利于尿素的蒸发及水解,可以降低结晶风险;同时混合器内部空间较大,即便短时间内产生少量的结晶对混合器及催化消声器部件的性能无影响,车辆在高负荷时又很容易去除结晶;最后双层旋流增加了尿素溶液与废气的充分混合,进一步促进尿素的水解、蒸发等,所以此混合器部件的抗结晶能力很强;
3、通用性和适应性广泛,针对不同排放标定只需更换不同载体即可,零部件通用性非常高。
4、设计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这样在整车上需求的布置空间较小,背压低,对整车油耗有很大利好。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混混合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喷嘴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流腔底板;1.1、进气端;1.2、出气端;2、导流腔内腔;3、导流腔隔热棉;4、导流腔隔热罩;5、喷嘴座总成;5.1、喷嘴座;5.2、喷嘴底座;6、外旋流管;7、内旋流管;8孔板;9、引流板;10、分隔板;11、外混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混混合器。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混混合器包括导流腔底板1、导流腔本体、喷嘴座总成5、流管总成和分隔板10,所述导流腔本体包含导流腔内腔2和导流腔隔热罩4,所述导流腔内腔2和导流腔隔热罩4形状配合且焊接形成导流腔本体,且可将导流腔隔热棉3填充在导流腔内腔2及导流腔隔热罩4之间以提供隔热功能。
所述导流腔底板1包含上端的进气端1.1和下端的出气端1.2,所述进气端1.1可与颗粒过滤器总成的出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者法兰连接,所述出气端1.2可与SCR封装总成的进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法兰连接。
所述导流腔底板1和导流腔本体的周缘连接且导流腔本体向内凹陷从而形成导流腔,所述分隔板10设置于导流腔的中部以及导流腔底板1的进气端1.1和出气端1.2之间,从而将整个导流腔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流管总成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其穿过分隔板10以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导流腔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以固定喷嘴座总成5,所述喷嘴座总成5的位置对应流管总成的顶端开口。
如图2所示,所述喷嘴座总成5是由喷嘴座5.1和喷嘴底座5.2焊接而成,所述喷嘴座5.1设置于喷嘴底座5.2的容置空间内。
其中,所述导流腔底板1的进气端1.1及出气端1.2为喇叭口状,也可设为法兰状或驼峰接口,以便于混合器部件的维护安装。
其中,所述导流腔隔热棉3为一种保温隔热棉,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厚度及选择不同材质。
其中,所述导流腔隔热罩4是一种压型腔,为了隔热或用于安装防护罩在其外围。
其中,所述喷嘴座5.1为是与尿素喷嘴匹配的法兰座,可根据尿素喷嘴的接口尺寸进行匹配。
其中,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了流管总成,其包含外旋流管6、内旋流管7及外混合管11,所述外旋流管6和外混合管11上下设置且连接形成流管总成的外层结构,所述内旋流管7设于外层结构内,所述内旋流管7内可设有孔板8,所述外混合管11的下部可设有引流板9。
其中,所述外旋流管6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以形成旋流,整个外旋流管6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可选的是,所述外漩流管6可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其中,所述内旋流管7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其位置可对应外旋流管6中翅片的位置,整个内旋流管7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可选的是,所述内旋流管7可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其中,所述孔板8上设有多个孔。
其中,所述外混合管11上可设有多个孔和/或槽,以引导气流。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内外旋流管的设计更容易调整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及氨分布均匀性,因此使用此混合器的催化消声器部件排放性能表现较好。
2、抗结晶能力强,通过流管总成来便于尿素的蒸发及水解,可以降低结晶风险;同时混合器内部空间较大,即便短时间内产生少量的结晶对混合器及催化消声器部件的性能无影响,车辆在高负荷时又很容易去除结晶;最后双层旋流增加了尿素溶液与废气的充分混合,进一步促进尿素的水解、蒸发等,所以此混合器部件的抗结晶能力很强。
3、通用性和适应性广泛,针对不同排放标定只需更换不同载体即可,零部件通用性非常高。
4、设计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这样在整车上需求的布置空间较小,背压低,对整车油耗有很大利好。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侧混混合器,包括导流腔底板、导流腔本体、喷嘴座总成、流管总成和分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腔本体包含导流腔内腔和导流腔隔热罩,所述导流腔内腔和导流腔隔热罩形状配合且焊接形成导流腔本体,导流腔内腔及导流腔隔热罩之间填充有导流腔隔热棉;
所述导流腔底板包含上端的进气端和下端的出气端,所述导流腔底板和导流腔本体的周缘连接且导流腔本体向内凹陷从而形成导流腔,所述分隔板设置于导流腔的中部以及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从而将整个导流腔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流管总成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其穿过分隔板以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导流腔本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以固定喷嘴座总成,所述喷嘴座总成的位置对应流管总成的顶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与颗粒过滤器总成的出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者法兰连接,所述导流腔底板的出气端与SCR封装总成的进气端通过V型卡箍或法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总成包含喷嘴座和喷嘴底座,所述喷嘴座设置于喷嘴底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喷嘴座为与尿素喷嘴匹配的法兰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底板的进气端及出气端为喇叭口状或法兰状或驼峰接口。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管总成包含外旋流管、内旋流管及外混合管,所述外旋流管和外混合管上下设置且连接形成流管总成的外层结构,所述内旋流管设于外层结构内,所述内旋流管内设有孔板,所述外混合管的下部设有引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流管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以形成旋流,整个外旋流管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流管的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流管的周缘设有多个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翅片,整个内旋流管为呈锥形或圆柱形的混合器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流管的一部分为具有翅片的旋流结构,另一部分为孔管或无孔的组合管道以对应的调整气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混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混合管上设有多个孔和/或槽以引导气流。
CN202321403825.9U 2023-06-05 2023-06-05 侧混混合器 Active CN219795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3825.9U CN219795361U (zh) 2023-06-05 2023-06-05 侧混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3825.9U CN219795361U (zh) 2023-06-05 2023-06-05 侧混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5361U true CN21979536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3825.9U Active CN219795361U (zh) 2023-06-05 2023-06-05 侧混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5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724B (zh) Scr催化消声器及其混合管装置
CN103334818B (zh) Scr催化消声器及其混合管装置
WO2018068667A1 (zh) 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03452874U (zh) Scr催化消声器及其混合管装置
CN203347898U (zh) 一种集成式scr催化消声器
CN204646380U (zh) 双层混合管及其排气处理装置
CN211116205U (zh) 混合器及包括其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CN219795361U (zh) 侧混混合器
CN102410069A (zh) 一种scr催化转化消声器
CN111271166A (zh) 一种紧凑型箱式后处理器及其尿素混合器
CN201513225U (zh) 重型天然气汽车发动机氧化净化消声器
CN210217875U (zh)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及汽车
CN214741574U (zh) 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旋流式混合器
CN103758616A (zh) 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12459884B (zh) 一种柴油国六b结构催化器
CN213450557U (zh) 混合腔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3928499U (zh) 后处理尿素混合装置
US9670816B2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device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CN211230590U (zh) 柴油机后处理的侧置回转腔混合器
CN204113403U (zh) 一种助燃催化剂配送装置
CN209637861U (zh) 一种尾气进口导流装置
CN203626931U (zh) 柴油汽车scr排放装置的混合器
CN203452873U (zh) Scr催化消声器及其混合管装置
CN2818812Y (zh) 一种电喷汽油汽车净化消声器
CN213870013U (zh) 一种蜗壳式尿素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