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3141U -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3141U
CN219793141U CN202320897829.0U CN202320897829U CN219793141U CN 219793141 U CN219793141 U CN 219793141U CN 202320897829 U CN202320897829 U CN 202320897829U CN 219793141 U CN219793141 U CN 219793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preheating
new
scrap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78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哲
冯晓强
李淮
朱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78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3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3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3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极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炉,所述预热炉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并设置导风机构,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处设置空气进口,所述新阳极输送通道中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设置有残极入口、残极出口和残极输送机构,所述新阳极预热通道包括新阳极入口、新阳极出口和新阳极输送机构。该阳极预热装置具有利用残极余热对新阳极进行预热、残极和新阳极的转移过程都更加灵活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铝冶炼过程中,阳极会有消耗,需要及时的对阳极进行更换。
但是新阳极无法直接更换使用,需要逐步升温到设定温度后才能使用,若直接投入使用将会大幅影响阳极的工作效率。
因此,在新阳极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预热,目前,针对新阳极设计的有专用的预热设备,如申请号为:201520233541.9的电解铝用阳极预热装置,采用加热元件或燃烧室对新阳极进行预热,但是,这种阳极预热过程需要消耗能源,在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下,节能性能有限。
而替换下来的残阳极又储备有比较多的热量,如何将残阳极的热量充分利用起来,也是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目前,如申请号为201420713682.6公开的一种铝电解槽阳极预热装置中,将新阳极和采集上下分布的放置在保温箱中,进行预热的方式来实现残极余热用于新阳极预热的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中对于新阳极和残极的转移灵活性存在制约,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利用残极余热对新阳极进行预热、残极和新阳极的转移过程都更加灵活的阳极预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极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炉,所述预热炉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并设置导风机构,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处设置空气进口,所述新阳极输送通道中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设置有残极入口、残极出口和残极输送机构,所述新阳极预热通道包括新阳极入口、新阳极出口和新阳极输送机构。
基上所述,所述导风机构为引导风机。
基上所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一块,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也为至少一条。
基上所述,所述残极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
基上所述,所述新阳极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
基上所述,所述残极输送机构和新阳极输送机构彼此平行。
基上所述,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或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大于一条时,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与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处设置有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所述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与各个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通过支路连通。
基上所述,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为水平阵列分布或垂直阵列分布或水平与垂直集合立体分布。
基上所述,所述预热炉的结构为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回收利用残极的余热,对新阳极进行预热,充分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避免引入外部热能,降低消耗,节能环保。
2.对于残极的余热回收,使用动态输送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伴随冷空气将热量通过气流带走,然后在行走至终点时将残极转移走;新阳极也同样的使用动态输送的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伴随热空气将新阳极加热,然后行走至终点时预热好的新阳极被转移安装使用,更方便搭建生产线,与生产线的生产流程更加契合。
3.残极余热回收和新阳极预热集成在一个预热炉内,封闭性更好,热能传递更直接。
4.可根据量级,通过分配隔板数量进行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的扩展,简单易行,适合规模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阳极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热炉;2.隔板;3.残极余热回收通道;4.新阳极预热通道;5.空气进口;6.空气出口;7.残极入口;8.残极出口;9.残极输送机构;11.新阳极入口;12.新阳极出口;13.新阳极输送机构;14.新阳极;15.残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阳极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炉1,所述预热炉1的结构为保温结构,所述预热炉1包括由隔板2分隔开的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和新阳极预热通道4,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和新阳极预热通道4的气路连通并设置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引导风机,引导风机的位置既可以外置也可以内置,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处设置空气进口5,所述新阳极输送通道4中设置有空气出口6,形成换热风道。
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设置有残极入口7、残极出口8和残极输送机构9,所述新阳极预热通道4包括新阳极入口11、新阳极出口12和新阳极输送机构13。所述残极输送机构9和所述新阳极输送机构13可以选用输送带,或其它链式传输机构,所述残极输送机构9和新阳极输送机构13彼此平行,以方便新阳极14和残极15的转移输送。
所述残极输送机构9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所述新阳极输送机构13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反向流通的方式能够使残极/新阳极与气流对冲,换热效率更高。
工作原理:
通过转运车将新阳极14和残极15分别放入预热炉1的新阳极预热通道4中和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中,冷空气从残极余热回收通道3的空气进口5引入,空气与残极15充分接触吸收热量,形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气路引导进入新阳极预热通道4中,热空气再与新阳极预热通道4中的新阳极14接触并将热能传递至新阳极14,将新阳极14预热至合适的温度,然后消耗热量后的气流从新阳极预热通道4的空气出口6排走。
新阳极输送机构13和残极输送机构9的转移速度可调整,也可以暂停留存,这些具体的控制参数与整个预热炉1内的温度、规模等参数相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块,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也为至少两条,根据残极和新阳极的规模可相应的进行扩展,例如:
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或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大于一条时,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与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处设置有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所述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与各个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通过支路连通。
或者是: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为水平阵列分布或垂直阵列分布或水平与垂直集合立体分布。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炉,所述预热炉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并设置导风机构,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处设置空气进口,所述新阳极输送通道中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设置有残极入口、残极出口和残极输送机构,所述新阳极预热通道包括新阳极入口、新阳极出口和新阳极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为引导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一块,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也为至少一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极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阳极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极输送机构和新阳极输送机构彼此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或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数量大于一条时,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与新阳极预热通道的气路连通处设置有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所述气路的汇集和分配机构与各个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通过支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极余热回收通道和新阳极预热通道为水平阵列分布或垂直阵列分布或水平与垂直集合立体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的阳极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炉的结构为保温结构。
CN202320897829.0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Active CN219793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829.0U CN21979314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829.0U CN21979314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3141U true CN21979314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7829.0U Active CN21979314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3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2540U (zh) 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增加壁温装置的输送石油管道
CN206235019U (zh) 一种余热回收熔盐储能热风系统
CN207975841U (zh) 谷电蓄热装置
CN202511638U (zh)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CN101434901A (zh) 中高温厌氧发酵罐的太阳能恒温辅助加热系统
CN219793141U (zh) 一种阳极预热装置
CN202485467U (zh) 一种熔池熔炼炉高温烟气余热直接利用装置
CN102020276B (zh)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的方法
CN102538493A (zh) 一种熔池熔炼炉高温烟气余热直接利用装置
CN212533052U (zh) 双预热通道的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
CN211667845U (zh) 一种环保高效型燃气锅炉
CN113161577A (zh)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预热装置和方法
CN209957796U (zh) 沼气池升温系统
CN102589306B (zh)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CN208667504U (zh) 一种利用回收二氧化碳发电的电烧石灰窑
CN203024620U (zh) 一种废热回收装置
CN106643231A (zh) 一种用于污泥碳化工艺的热交换装置
CN206235226U (zh) 一种导热油熔盐储能应用系统
CN202157087U (zh) 一种高效电炉炼钢系统
CN205079635U (zh) 一种翅片管冷却水蒸汽热回收系统
CN216432538U (zh) 一种石墨电极石墨化炉用节能装置
CN219869184U (zh) 一种锂电负极窑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912520A (zh) 高效板节式换热器
CN103759438B (zh) 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加热原油系统
CN110567286A (zh) 一种基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0 No.1, floor 1, unit 1, building Y11, No.11, Changchun Road, high tech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No.1, floor 1, unit 1, building Y11, No.11, Changchun Road, high tech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JINGWEI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