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0117U - 光耦抗干扰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光耦抗干扰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0117U
CN219780117U CN202320378804.XU CN202320378804U CN219780117U CN 219780117 U CN219780117 U CN 219780117U CN 202320378804 U CN202320378804 U CN 202320378804U CN 219780117 U CN219780117 U CN 219780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optocoupl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switch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88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Baiyi Lighting Shanghai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88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0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0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0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光耦抗干扰电路。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包括一控制开关、一光耦、一抗干扰模块和一降流电阻。所述降流电阻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和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与一接地端。所述光耦包括一初级端和一次级端,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次级端光信号连接,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降流电阻,所述初级端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控制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接地端的导通状态,所述抗干扰模块被设置并联于所述初级端,所述抗干扰模块适于降低流过所述初级端的电流,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一供电端,所述次级端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一地线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

Description

光耦抗干扰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光耦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光敏电阻)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发光器电连接一输入回路,受光器电连接一输出回路,当输入回路输入电信号至发光器时,发光器发出光线,使得受光器接收光线之后就产生电流,从输出回路能够输出电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光—电”控制。以光为媒介把输入回路信号耦合到输出回路的光电耦合器,光耦在数字电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由于光耦的发光器多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的导通条件较低,较小的电信号也会使得二极管导通,使得受光器接收到光信号而被触发,受光器所在的输出回路能够输出高电平信号。有些光耦的发光器通过导线电连接至输入回路,并且该导线的长度较长,当外界环境出现电磁干扰时,在该导线中会形成较小电流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能够产生光信号,从而导致所述输出回路输出错误的高电平信号。
另外,输入回路中也会存在瞬时的高频干扰信号,高频干扰信号也会导致二极管导通,也使得所述输出回路输出错误的高电平信号,导致光耦无法根据输入回路的电信号准确的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光耦抗干扰电路,其中分流电阻适于降低由信号输入端流入初级端的电流,使得电流较小的电信号不会导通所述初级端,以避免所述初级端被电流较小的电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光耦抗干扰电路,其中滤波电容适于阻隔高频干扰电信号,以使高频干扰电信号不会导通初级端,以避免所述初级端被持续时间较短的电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光耦抗干扰电路,其中稳压二极管适于维持信号输入端流入初级端的电压,适于避免过高的电压损坏所述初级端。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光耦抗干扰电路,适于根据一信号输入端的电信号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至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包括:
一控制开关;
一光耦;
一抗干扰模块;
一降流电阻,所述降流电阻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和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与一接地端;
所述光耦包括一初级端和一次级端,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次级端光信号连接,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降流电阻,所述初级端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控制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接地端的导通状态,所述抗干扰模块被设置并联于所述初级端,所述抗干扰模块适于降低流过所述初级端的电流,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一供电端,所述次级端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一地线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在所述控制开关导通,且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电信号至所述初级端时,所述初级端发光导通所述次级端,使所述信号输出端接收一高电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控制开关被实施为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所述常开开关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初级端的一端,所述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控制开关被实施为一光耦的开关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初级端的一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至少一分流电阻,所述分流电阻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分流电阻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分流电阻的阻值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抗干扰模块还包括一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还包括一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被设置串联在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稳压模块适于维持输入至所述初级端电信号电压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稳压模块被实施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初级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为15V。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的系统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的控制开关被实施为常开开关的电路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的控制开关被实施为光耦开关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3,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光耦抗干扰电路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电连接于一信号输入端和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适于根据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电信号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至所述信号输出端。
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包括一控制开关10、一光耦20、一抗干扰模块30和一降流电阻40。
所述降流电阻40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20与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10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20与一接地端。
所述光耦20包括一初级端21和一次级端22,所述初级端21与所述次级端22光信号连接,所述初级端2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降流电阻40,所述初级端21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10,所述控制开关10被设置控制所述初级端21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的导通状态,所述抗干扰模块30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21并联,所述抗干扰模块30适于降低流过所述初级端21的电流,所述次级端22的一端电连接于一供电端,所述次级端22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一地线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
在所述控制开关10导通,且所述信号输入端未接收到电信号时,所述初级端21不会发光,所述次级端22不会接收到光信号,所述供电端无法通过所述次级端22,所述供电端与所述次级端22不会构成回路,所述次级端22与所述地线端电连接的一端便输出低电平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在所述控制开关10导通,且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一电信号至所述初级端21时,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初级端21以及所述接地端构成回路,所述初级端21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此时,所述次级端22接收到所述光信号,所述次级端22导通,对所述次级端22供电的所述供电端输出高电平至所述信号输出端,从而能够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所述信号输出端。
在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到较小电流的电信号时,所述抗干扰模块30与所述初级端21并联,所述抗干扰模块30会降低电信号流入所述初级端21的电流,以使该较小电流的电信号不会导通所述初级端21,能够避免所述初级端21被该较小电流的电信号点亮而发出光信号至所述次级端22,能够避免所述次级端22被光信号导通,以避免所述信号输出端接收到错误的高电平信号。
所述控制开关10具体可被实施为一光耦的开关端或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当所述控制开关10导通时,所述初级端21才能够与所述信号输入端构成回路,所述控制开关10能够控制所述初级端21的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导通状态,能够改变所述次级端22接收的光信号。
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控制开关10被实施为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所述常开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初级端21的一端,所述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从而将所述初级端21与所述接地端导通。具体地,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一供电电源,通过供电电源对所述线圈供电,以导通所述常开开关。
如图3所示,对应地,所述控制开关10还可被实施为一光耦的开关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初级端21的一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在所述光耦开关端接收到光信号时,所述光耦开关端闭合,从而将所述初级端21与所述接地端导通。具体地,所述光耦开关端接收的光信号来自所述光耦的发光端,从而使得所述光耦开关端导通,所述光耦的发光端电连接于一供电电源,通过供电电源对所述光耦的发光端进行供电,从而能够控制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是否导通。
具体地,所述抗干扰模块30包括至少一分流电阻31,所述分流电阻31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21并联。在有电信号流过所述降流电阻40并流入所述初级端21时,该电信号的电流会分为两部分对应流入所述初级端21和所述分流电阻31,从而降低流入所述初级端21的电流。当流过所述降流电阻40的电流较小时,所述分流电阻31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流入所述初级端21的电流,使得所述初级端21不会被触发,以避免所述光耦20被外界信号干扰。
所述分流电阻31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
所述分流电阻31的数量可被实施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在所述初级端21上并联多个所述分流电阻31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流入所述初级端21的电流。当干扰电信号的电流过大时,可以在所述初级端21上并联多个所述分流电阻31,从而确保所述初级端21不会被干扰电信号触发。
本实用新型一变形实施例,所述分流电阻31可被实施为可调电阻,调节所述分流电阻31的阻值大小,使得所述分流电阻31能够降低不同电流大小的干扰信号。具体地,在干扰电信号的电流较大,为了使该干扰电信号不影响所述初级端21,可使所述分流电阻31的阻值较小;若干扰电信号的电流较小,为了使该干扰电信号不影响所述初级端21,可使所述分流电阻31的阻值较大。
所述抗干扰模块30还包括一滤波电容32,所述滤波电容32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21并联,所述滤波电容32适于过滤瞬时的干扰信号,避免瞬时的干扰电信号流入所述初级端21,能够避免所述初级端21被瞬时的干扰电信号触发,从而避免所述光耦20被瞬时的信号干扰。
在所述分流电阻31和所述滤波电容32的作用下,即使有较小电流的干扰电信号以及瞬时的干扰电信号流入所述降压电阻40时,所述初级端21也不会导通,所述分流电阻31和所述滤波电容32能够很好地降低电路受到的干扰,能够确保所述光耦20准确地将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至所述光耦20的电信号稳定地转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并输入至所述信号接收端。
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还包括一稳压模块50,所述稳压模块50被设置串联在所述初级端21与所述控制开关10之间,所述稳压模块50适于维持输入至所述初级端21电信号电压的稳定。
所述稳压模块50被实施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初级端21,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10。当所信号输入端的电信号输入所述初级端21时,该电信号会流过所述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能够维持输入至所述初级端21电信号的稳定,能够避免电压过大的电信号损坏所述初级端21。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为15V。
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中,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电流较小的电信号时,其中所述分流电阻31能够阻值该电信号导通所述初级端21;当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持续时间较短的电信号时,所述滤波电容32能够阻值该电信号导通所述初级端21;当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电压较大的电信号时,所述稳压二极管能够降低该电信号的电压,使得该电信号稳定地导通所述初级端21,从而确保所述初级端21平稳地发送光信号至所述次级端2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光耦抗干扰电路,适于根据一信号输入端的电信号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至一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包括:
一控制开关;
一光耦;
一抗干扰模块;
一降流电阻,所述降流电阻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和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电连接所述光耦与一接地端;
所述光耦包括一初级端和一次级端,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次级端光信号连接,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降流电阻,所述初级端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控制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接地端的导通状态,所述抗干扰模块被设置并联于所述初级端,所述抗干扰模块适于降低流过所述初级端的电流,所述初级端的一端电连接于一供电端,所述次级端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一地线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以在所述控制开关导通,且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电信号至所述初级端时,所述初级端发光导通所述次级端,使所述信号输出端接收一高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被实施为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所述常开开关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初级端的一端,所述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被实施为一光耦的开关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初级端的一端,所述光耦开关端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至少一分流电阻,所述分流电阻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的阻值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模块还包括一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被设置与所述初级端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还包括一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被设置串联在所述初级端与所述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稳压模块适于维持输入至所述初级端电信号电压的稳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被实施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初级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光耦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为15V。
CN202320378804.XU 2023-03-02 2023-03-02 光耦抗干扰电路 Active CN219780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804.XU CN219780117U (zh) 2023-03-02 2023-03-02 光耦抗干扰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804.XU CN219780117U (zh) 2023-03-02 2023-03-02 光耦抗干扰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0117U true CN21978011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5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8804.XU Active CN219780117U (zh) 2023-03-02 2023-03-02 光耦抗干扰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0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29992A1 (en)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signaling light provided with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P1230683A2 (en) I2c opto-isolator circuit
CN207456562U (zh) 现场设备、储罐计量系统、以及用于现场设备的端子块
CN113991610B (zh) 星载电源开关机使能及欠压锁定电路
CN219780117U (zh) 光耦抗干扰电路
CN113606761A (zh) 电流环通讯电路和空调
US6407402B1 (en) I2C opto-isolator circuit
CN110324943A (zh) 发光二极管灯串控制系统
CN210444288U (zh) 一种数据传输单元的通信接口电路
EP4116725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211606512U (zh) 一种基于高速光耦的隔离接口电路
CN203104454U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
CN215809187U (zh) 电流环通讯电路和空调
CN205405841U (zh) 用于火灾报警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
CN216599583U (zh) 一种通信电路、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N220709309U (zh) 开关检测电路和设备
CN217883395U (zh) 隔离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281012U (zh) 一种冗余并机装置
CN218549500U (zh) 一种高压隔离通信电路
CN216352009U (zh) 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小信号特征电流激发电路
CN220190460U (zh) 一种接口保护电路、接口保护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8276658U (zh) 驱动电路和驱动器
CN114371645B (zh) 控制电路及装置
CN213693169U (zh) 供电装置及电池保护板
CN220207761U (zh) 门店多硬件设备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