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0037U - 拉筋及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拉筋及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0037U
CN219780037U CN202320427675.9U CN202320427675U CN219780037U CN 219780037 U CN219780037 U CN 219780037U CN 202320427675 U CN202320427675 U CN 202320427675U CN 219780037 U CN219780037 U CN 219780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end
split
lacing wire
photovoltaic bracke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7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继恒
杨颖�
徐星伦
万政
张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7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0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0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0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筋,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外端和第二内端,所述第二分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三内端和第四外端。当所述第一外端定位在其中一个立柱且所述第四外端定位在另外一个立柱时,所述第二内端和所述第三内端被配置为靠近设置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能够在延伸方向上成为一个直线形的整体。本实用新型还有关于一种光伏支架,括主梁、若干立柱和如上所述的拉筋。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拉筋便于制造及运输的同时,减少了拉筋在光伏支架项目现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拉筋及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是一种拉筋及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正常平地安装环境下,光伏支架的立柱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将相邻立柱之间用拉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更稳定。但是现有拉筋结构大多为单根,制造困难,运输不便,且安装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拉筋及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筋及光伏支架,其便于制造及运输且减少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拉筋,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外端和第二内端,所述第二分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三内端和第四外端;当所述第一外端定位在其中一个立柱且所述第四外端定位在另外一个立柱时,所述第二内端和所述第三内端被配置为靠近设置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能够在延伸方向上成为一个直线形的整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一种光伏支架,包括主梁和若干立柱,每一个所述立柱固定于安装面上,所述主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上方,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拉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还包括花篮螺栓,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三内端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三内端之间通过所述花篮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第二内端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三内端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另外一种;所述花篮螺栓的相反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内端、所述第三内端两者中的正、反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分体,所述第三分体的相反两端都设置有螺纹,所述花篮螺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三分体的其中一端通过其中一个花篮螺栓形成连接,所述第三内端与所述第三分体的另外一端通过另外一个花篮螺栓形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还包括紧固元件与垫片元件;在通过所述花篮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前,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中的每一个,均能够通过所述紧固元件与所述垫片元件配合形成的定位结构定位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紧固元件是螺母,所述垫片元件是圆形垫圈;还包括调节元件,所述垫片元件位于所述调节元件与所述紧固元件之间,所述调节元件包括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基板的相反两侧,每一个所述侧板均为圆弧形,两个所述侧板面对面设置,且两个所述侧板的圆弧形边缘均与所述垫片元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每一个所述立柱设有腰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拉筋至少包括两组内拉筋,两组所述内拉筋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呈交叉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拉筋还包括边拉筋,所述边拉筋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将拉筋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即拉筋至少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便于制造及运输;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分别独立组装至各自对应的立柱上之后,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之间还能够通过花篮螺栓调节拉筋的张紧度,减少了拉筋在光伏支架项目现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固定于安装面上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固定于安装面上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固定于安装面上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拉筋通过花篮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拉筋与花篮螺栓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拉筋的一端与定位用的元件安装完成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用的部分元件的立体分解状态图;
图11是可变形实施例中拉筋与花篮螺栓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支架100包括主梁2和若干立柱1。每一个所述立柱1固定于安装面200上,所述主梁2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上方。这里的安装面200呈倾斜状,用于模拟有坡度的地形环境。因为安装面200有坡度即倾斜,因此,还需要通过拉筋3将两个立柱1之间固定或立柱1与安装面200之间固定,以防止立柱1倾斜;但是现有拉筋结构大多为单根,制造困难,运输不便,且安装效率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筋3,能够应用于两个立柱1之间,用于加强立柱1的稳定性,防止立柱1倾斜的同时,以解决上述的制造困难,运输不便,且安装效率低等问题。
请参考图6至图8,所述拉筋3包括第一分体31和第二分体32。所述第一分体31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外端311和第二内端312,所述第二分体32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三内端321和第四外端322。所述第二内端312和所述第三内端321被配置为靠近设置;当所述第一外端311定位在其中一个立柱1且所述第四外端322定位在另外一个立柱1时,所述第一分体31和所述第二分体32通过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内端321之间的连接在所述拉筋3的延伸方向上成为一个直线形的整体。本实用新型将拉筋3分成两个部分,除了便于制造、运输外,还可以预先在公司将拉筋3一端与定位用的元件(如下所述的垫片、螺母等)安装完成后,再运输到项目现场与立柱1进行安装,大大缩短了项目现场的安装时间。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请参考图6至图8,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还包括花篮螺栓4。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内端321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内端321之间通过所述花篮螺栓4连接。花篮螺栓4连接拉筋3的两个分体31、32,通过转动花篮螺栓4可以将两个所述分体31、32相对伸缩,从而能够对拉筋3的张紧力进行调节。通过花篮螺栓4调节拉筋3的张紧度是本实用新型可选择的较优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分体31、32还可以通过其他实施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挂钩固定等,只不过挂钩固定的方式不能对张紧力进行调节。
具体的,所述第二内端312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三内端321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另外一种;所述花篮螺栓4的相反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内端312、所述第三内端321两者中的正、反螺纹连接。所述花篮螺栓4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习知的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分体33。具体的,所述第三分体33的相反两端(例如第五端331和第六端332)都设置有螺纹,所述花篮螺栓4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分体33的其中一端(例如第五端331)通过其中一个花篮螺栓4(例如第一花篮螺栓41)形成连接,所述第三内端321与所述第三分体33的另外一端(例如第六端332)通过另外一个花篮螺栓4(例如第二花篮螺栓42)形成连接。即,当所述第一外端311定位在其中一个立柱1且所述第四外端322定位在另外一个立柱1时,所述第一分体31和所述第二分体32之间还可以是通过两个所述花篮螺栓4(第一花篮螺栓41和第二花篮螺栓4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花篮螺栓4(第一花篮螺栓41和第二花篮螺栓42)之间又通过所述第三分体33连接。
综上所述,在进一步的拓展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的并不限定为只是两个分体(第一分体31和第二分体32),还可以是由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多个分体(第一分体31、第二分体32、第三分体33......)将两个立柱1之间的稳定性加强,防止立柱1倾斜。多个分体形态的拉筋3,可以使得拉筋3的每个分体(也可以称之为单个的拉筋3)的长度变得更短,从而便于运输。
请参考图2、图4和图9,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还包括紧固元件5与垫片元件6。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元件5是螺母,所述垫片元件6首选是圆形垫圈。在通过所述花篮螺栓4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前,所述第一分体31和所述第二分体32中的每一个,均能够通过所述紧固元件5与所述垫片元件6配合形成的定位结构定位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因此,拉筋3的生产厂商预先可以在公司将拉筋3一端与定位用的元件组装完成后,再运输到客户项目现场与立柱1进行安装,大大缩短了现场的安装时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还可以包括调节元件7。所述垫片元件6位于所述调节元件7与所述紧固元件5之间。所述紧固元件5设有第一通孔50、所述垫片元件6设有第二通孔60以及所述调节元件7设有第三通孔70,第一通孔50、第二通孔60和第三通孔70均用于使得所述拉筋3从中穿过。所述调节元件7包括基板71和侧板72,所述第三通孔70位于所述基板71上,所述侧板72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72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基板71的相反两侧。每一个所述侧板72均为圆弧形,两个所述侧板72面对面设置,两个所述侧板72的圆弧形边缘均与所述垫片元件6抵接。垫片元件6与紧固元件5配合形成的定位结构可预先将拉筋3与立柱1实现安装;调节元件7设置在上述定位结构与立柱1之间,调节元件7具有的弧形侧板72便于将拉筋3安装在立柱1上时进行自适应角度调整。
每一个所述立柱1设有腰型孔10,所述腰型孔10在所述立柱1延伸的竖向上延伸一定的高度。因此,当预先将拉筋3与立柱1安装时,所述腰型孔10能够配合且自适应地调整拉筋3的角度。
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拉筋3至少包括两组内拉筋301。两组所述内拉筋301在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呈交叉状设置。交叉状设置的所述拉筋3,更能够起到加强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了立柱1的倾斜。
请参考图3,所述拉筋3还包括边拉筋302。所述边拉筋302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面200上。所述边拉筋302也能够起到加强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防止了位于边缘上的立柱1倾斜。
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加强相邻立柱1稳定性的拉筋3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即拉筋3至少包括第一分体31和第二分体32,便于制造及运输;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100包括上述分体形态的拉筋3,加强了立柱1的稳定性,防止立柱1倾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筋(3),能够应用于两个立柱(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3)包括第一分体(31)和第二分体(32),所述第一分体(31)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外端(311)和第二内端(312),所述第二分体(32)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三内端(321)和第四外端(322);
当所述第一外端(311)定位在其中一个立柱(1)且所述第四外端(322)定位在另外一个立柱(1)时,所述第二内端(312)和所述第三内端(321)被配置为靠近设置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一分体(31)和所述第二分体(32)能够在延伸方向上成为一个直线形的整体。
2.一种光伏支架(100),包括主梁(2)和若干立柱(1),每一个所述立柱(1)固定于安装面(200)上,所述主梁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花篮螺栓(4),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内端(321)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内端(321)之间通过所述花篮螺栓(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端(312)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三内端(321)处的螺纹为正、反螺纹的另外一种;所述花篮螺栓(4)的相反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内端(312)、所述第三内端(321)两者中的正、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分体(33),所述第三分体(33)的相反两端都设置有螺纹,所述花篮螺栓(4)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内端(312)与所述第三分体(33)的其中一端通过其中一个花篮螺栓(4)形成连接,所述第三内端(321)与所述第三分体(33)的另外一端通过另外一个花篮螺栓(4)形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元件(5)与垫片元件(6);在通过所述花篮螺栓(4)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前,所述第一分体(31)和所述第二分体(32)中的每一个,均能够通过所述紧固元件(5)与所述垫片元件(6)配合形成的定位结构定位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元件(5)是螺母,所述垫片元件(6)是圆形垫圈;还包括调节元件(7),所述垫片元件(6)位于所述调节元件(7)与所述紧固元件(5)之间,所述调节元件(7)包括基板(71)和侧板(72),所述侧板(72)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72)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基板(71)的相反两侧,每一个所述侧板(72)均为圆弧形,两个所述侧板(72)面对面设置,且两个所述侧板(72)的圆弧形边缘均与所述垫片元件(6)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立柱(1)设有腰型孔(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3)至少包括两组内拉筋(301),两组所述内拉筋(301)在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呈交叉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3)还包括边拉筋(302),所述边拉筋(302)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面(200)上。
CN202320427675.9U 2023-03-08 2023-03-08 拉筋及光伏支架 Active CN219780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7675.9U CN219780037U (zh) 2023-03-08 2023-03-08 拉筋及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7675.9U CN219780037U (zh) 2023-03-08 2023-03-08 拉筋及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0037U true CN21978003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7675.9U Active CN219780037U (zh) 2023-03-08 2023-03-08 拉筋及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0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0569B2 (en) Solar array support structure, mounting rail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813440B2 (en) Solar canopy connector system
US9188366B2 (en) Erection system for solar panels
KR200403785Y1 (ko) 태양전지모듈 거치대
JP3171824U (ja) 太陽光パネル用架台
US20120025038A1 (en) Mounting Bracket
JP5365937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取付装置
US11817615B2 (en) Universal remote radio unit mounting assemblies
KR102142064B1 (ko) 태양광 패널 지지구조
KR102211102B1 (ko) 독립지주방식의 영농형 태양광 발전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농형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CN219780037U (zh) 拉筋及光伏支架
WO2017044951A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erodynamic coupling of solar panel racking systems
CN218449934U (zh) 一种防风柔性光伏支架
JP607244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14212177A (ja) 太陽電池アレイの据付装置
CN116707399B (zh)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JP3182262U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架台
CN201355631Y (zh) 一种安装天线的立柱座系统
CN116707398B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10469166U (zh) 一种大跨度光伏组件固定支架
CN220457329U (zh) 安装支架组件
CN219420650U (zh) 光伏支架及屋顶光伏系统
CN219592302U (zh) 一种防止受力偏斜的拼接结构
CN210780633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20291901U (zh) 光伏阵列和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