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9884U - 外转子电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外转子电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9884U
CN219779884U CN202320461245.9U CN202320461245U CN219779884U CN 219779884 U CN219779884 U CN 219779884U CN 202320461245 U CN202320461245 U CN 202320461245U CN 219779884 U CN219779884 U CN 219779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insulating support
wire
main body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12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12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9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9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9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包括:支撑座;定子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和缠绕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线;转子组件,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子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支撑座旋转;勾线架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勾挂所述定子线;其中,所述勾线架组件包括绝缘支撑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被配置为供所述定子线勾挂。

Description

外转子电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转子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
背景技术
外转子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装置,用于实现电动装置的各种功能。现有的外转子电机中,缠绕于定子绕线架的定子线直接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产线操作时,需要手工整理定子线,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手工整理不利于品质的把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包括:支撑座;定子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和缠绕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线;转子组件,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子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支撑座旋转;勾线架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勾挂所述定子线;其中,所述勾线架组件包括绝缘支撑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被配置为供所述定子线勾挂。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且三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同一轴向高度上。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定子组件的钩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且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连接部;其中,所述钩部折弯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埋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内;和/或所述安装端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连接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供导线穿设的通孔;或者,
所述连接部设置呈插接端,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过线部,其中,所述过线部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绕线架之间,并且,在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过线部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相间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支撑座包括端盖、设于所述端盖上的连接柱,所述绕线架和所述绝缘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固连;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在所述连接柱轴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绕线架在所述连接柱轴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绕线架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的其中一者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其中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凸棱配合的限位凹口。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子主体,所述转轴跟随所述转子主体转动;
其中,所述转轴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贯穿所述连接柱设置,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柱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转子主体包括固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定子组件外周的转子壳、设于所述转子壳内圆周面上的磁铁、设于所述转子壳内的风扇;
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固设于所述风扇主体外周的筋环,其中,所述筋环上设有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片,多个所述延伸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磁铁被限制于由相邻分布的一对所述延伸片形成的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所述绕线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第一轴承,所述绕线架远离所述勾线架组件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二收容槽,其中,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设置勾线架勾挂定子线,从而对定子线实现了固定,有利于电机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且利于把控整个外转子电机组件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座、绕线架和勾线架组件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勾线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在一应用场景中,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应用于电动工具。当然,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工具,还可以适用于清洁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
下文将主要以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应用于电动工具为例进行阐述。但基于上文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包括:支撑座100、定子组件、转子组件300和勾线架组件400。定子组件固定设于支撑座100上。转子组件300包括转轴310,转子组件300通过转轴310转动设于支撑座100上,转子组件300能够相对定子组件和支撑座100旋转。由此,支撑座100为定子组件提供支撑,转子组件300相对定子组件转动时输出扭矩。
支撑座100可以是所述外转子电机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电动工具机壳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撑定子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支撑座100包括端盖110、设于端盖110上的连接柱120。端盖110提供固定支撑,连接柱120呈空心柱状以供转轴310通过。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20位于端盖110的中央,整个外转子电机组件的结构规整。连接柱120固设于端盖110上,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
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200和缠绕于绕线架200的定子线(图未示)。绕线架200的中央设有沿轴向贯穿的中心孔,绕线架200通过中心孔套设于连接柱120上。在绕线架200套设于连接柱120上后,绕线架200不能相对连接柱120转动,也就是说,绕线架200与连接柱120固连,连接柱120固定支撑绕线架200。
其中,绕线架200为定子铁芯,定子线为漆包线。考虑到铁芯具有导电的能力,若将定子线直接缠绕于绕线架200上后会导致短路。绕线架200上还设有用于隔开定子线与绕线架200绝缘件,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省略了上述绝缘件。
绝缘件包括一对定子端套(图未示),一对定子端套分别从绕线架200的两端侧套设于绕线架200上。绕线时,定子线直接绕设在一对定子端套上,不与绕线架200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短路。
勾线架组件400固定设于支撑座100的连接柱120上,用于勾挂定子线。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勾线架组件400包括绝缘支撑件410、设于绝缘支撑件410上的导电端子420。绝缘支撑件410固设于连接柱120上,用于供导电端子420安装;导电端子420则用于勾挂定子线。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件410在连接柱120轴向上的投影与绕线架200在连接柱120轴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由此,能够减小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在轴向上的尺寸,以利于实现体积的小型化。上述“在连接柱120轴向上的投影”是指:经过连接柱120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
为了避免绕线架200与绝缘支撑件410之间存在相对转动的运动趋势。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绕线架200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一收容槽210,绝缘支撑件41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收容槽210内。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和第一收容槽210的槽壁的其中一者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棱412,其中另一者上设有与凸棱412配合的限位凹口211。在本实施例中,凸棱412设于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上,限位凹口211设于第一收容槽210的槽壁上。
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过线部411。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椭圆柱面,还可以是三角柱面等。优选的,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为圆柱面。
过线部411在轴向上位于导电端子420与绕线架200之间,并且,在绝缘支撑件410的周向方向上,过线部411与导电端子420之间相间分布。定子线在经过过线部411处时能够被支撑,有利于定子线过线。
过线部411周向分布、径向延伸,呈弧形凸块状。过线部411上还可以形成有止挡部(图未示),定子线在过线时能可靠地被过线部411支撑,由此,能够更好地过线。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7所示,导电端子420的数量为三个,导电端子420在绝缘支撑件410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且三个导电端子420位于绝缘支撑件的同一轴向高度上。三个导电端子与电机的相位数相同,可以用最少的端子实现勾挂定子线的效果。而三个导电端子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周向等间隔分布,结构规整且利于挂线。
导电端子420包括固设于绝缘支撑件410上的主体部421、设于主体部421的一端且靠近定子组件的钩部422、设于主体部421的另一端且远离定子组件的连接部423。其中,上述过线部411在轴向上位于钩部422与绕线架200之间。优选的,主体部421、钩部422和连接部423一体成型。
主体部421设有安装端424,导电端子420通过安装端424固设于绝缘支撑件410上。绝缘支撑件410由塑料注塑成型,在绝缘支撑件410成型过程中,导电端子420作为嵌件,主体部421上的安装端424嵌入绝缘支撑件410中。由上述可知,安装端424呈埋设于绝缘支撑件410内的状态,能够有效加强绝缘支撑件410与导电端子420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安装端424远离主体部421的表面与绝缘支撑件410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通过限定上述嵌入深度,以保证导电端子42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避免被击穿。上述距离可以为1mm、2mm、3mm、4mm、5mm等。
钩部422折弯成型于主体部421上。在一种情况下,如附图7所示,钩部422与主体部421之间呈夹角设置。具体地,钩部422与主体部421之间可以呈锐角夹角设置,也可以呈直角设置,还可以呈钝角设置。在另一种情况下,钩部422与主体部421之间大致平行设置,且钩部422与主体部421之间间隔分布,形成有一“U”字型的槽体。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状态中,钩部422远离主体部421的自由端与主体部421之间间隔设置。优选的,当定子线勾挂于钩部422与主体部421的连接处后,可以使钩部422远离主体部421的自由端进一步靠近主体部421甚至与主体部421贴合,从而使定子线可靠地固定于导电端子420上。也就是说,钩部422具有两个状态,在第一个状态,钩部422的自由端与主体部421间隔设置,从而方便定子线挂入钩部422与主体部421的连接处;在第二个状态,钩部422的自由端与主体部421之间的距离缩小,优选钩部422的自由端与主体部421贴合,从而防止定子线脱落。在第二状态下,还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使钩部422的自由端与主体部421相对固定,从而使定子线固定更可靠。
连接部423用于与控制组件(图未示)电连接。在一方案中,连接部423通过导线(图未示)与控制组件连接,连接部423上开设有用于供导线穿设的通孔4231,导线穿过通孔4231后焊接在通孔4231处,实现连接部423与导线的固定连接。在另一方案中,连接部423设置呈插接端,连接部423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控制组件实现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并结合8所示,转子组件300包括转动设于支撑座100上的转轴310、设于转轴310上的转子主体,当定子线通电后,转轴310在转子主体的带动下转动。转轴310沿连接柱120的轴向贯穿连接柱120设置,转轴310与连接柱12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防止转轴310与连接柱120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损耗,上述“连接柱120的内壁”是指贯穿孔的孔壁。
为了消除或是减小转轴310转动过程中在径向上的窜动量,以实现转轴310的稳定支撑。转轴310通过三个轴承进行支撑,三个轴承分别位于转轴310的中部和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将位于转轴310中部的轴承定义为第一轴承500、将位于转轴310一端的轴承定义为第二轴承510、将位于转轴310另一端的轴承定义为第三轴承520。
第一轴承500设于绕线架200上。具体的,绕线架200远离勾线架组件400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二收容槽,第一轴承500设于第二收容槽内。支撑座100远离勾线架组件400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三收容槽,第三收容槽用于收容第二轴承510。第三轴承530设于所述外转子电机组件或是电动工具上。
转子主体包括固设于转轴310上且位于定子组件外周的转子壳320、设于转子壳320内圆周面上的磁铁330、设于转子壳320内的风扇340,其中,风扇340用于散热、降温。
请参阅图9所示,风扇340包括风扇主体341、固设于风扇主体341外周的筋环342,其中,筋环342上设有沿转轴310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片3421,多个延伸片3421沿转轴310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磁铁330被限制于由相邻分布的一对延伸片3421形成的限位槽内。由此,在安装磁铁330时,磁铁330的安装位置既定,有利于提高磁铁330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定子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和缠绕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线;
转子组件,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子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支撑座旋转;
勾线架组件,固定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用于勾挂所述定子线;
其中,所述勾线架组件包括绝缘支撑件、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被配置为供所述定子线勾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且三个所述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同一轴向高度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定子组件的钩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且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连接部;
其中,所述钩部折弯成型于所述主体部上;
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埋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内;和/或
所述安装端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供导线穿设的通孔;或者,
所述连接部设置呈插接端,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过线部,其中,所述过线部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绕线架之间,并且,在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过线部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相间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包括端盖、设于所述端盖上的连接柱,所述绕线架和所述绝缘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固连;
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在所述连接柱轴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绕线架在所述连接柱轴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架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壁的其中一者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其中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凸棱配合的限位凹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子主体,所述转轴跟随所述转子主体转动;
其中,所述转轴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贯穿所述连接柱设置,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柱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主体包括固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定子组件外周的转子壳、设于所述转子壳内圆周面上的磁铁、设于所述转子壳内的风扇;
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固设于所述风扇主体外周的筋环,其中,所述筋环上设有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片,多个所述延伸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磁铁被限制于由相邻分布的一对所述延伸片形成的限位槽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转子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第一轴承,所述绕线架远离所述勾线架组件的端部轴向凹陷形成有第二收容槽,其中,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CN202320461245.9U 2023-03-13 2023-03-13 外转子电机组件 Active CN219779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1245.9U CN219779884U (zh) 2023-03-13 2023-03-13 外转子电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1245.9U CN219779884U (zh) 2023-03-13 2023-03-13 外转子电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9884U true CN21977988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1245.9U Active CN219779884U (zh) 2023-03-13 2023-03-13 外转子电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9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9001B2 (e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 with nested radially stepped busbars
US4818911A (en) Stator of electric motor
US9172283B2 (en) Electric motor
US10892658B2 (en) Motor with bus-bar assembly
US20110062808A1 (en) Motor
US20170133902A1 (en) Motor with bus-bar assembly
CN106972684B (zh) 定子绕组出线结构、定子组件和电机
US10256693B2 (en) Motor with bus-bar assembly
JP2018113848A (ja) 電気モ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
KR102241110B1 (ko)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동식 펌프
CN102457120B (zh) 马达及其构成的散热风扇
US6617742B2 (en) Star connected rotor
CN219779884U (zh) 外转子电机组件
WO2019041510A1 (zh) 电机的定子及电机及飞行器
CN107887998B (zh) 直流电机和具有其的流体驱动装置
CN211089271U (zh) 绝缘结构、定子总成、电机及家用电器
JPH0787687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9639008B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CN109391066B (zh) 一种电机
JP4603590B2 (ja) 回転電機
JP2020089128A (ja) モータ
CN113036979A (zh) 一种电机及其接线架
US20230275487A1 (en) Brushless motor
CN218352276U (zh) 一种组合定子式防爆电机
CN212588154U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