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6300U -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6300U
CN219776300U CN202320806680.0U CN202320806680U CN219776300U CN 219776300 U CN219776300 U CN 219776300U CN 202320806680 U CN202320806680 U CN 202320806680U CN 219776300 U CN219776300 U CN 219776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urnace body
zone
heat exchange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66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占松
郑玉生
王义冕
于世佳
申艳军
杨纹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and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and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and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and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66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6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6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6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包括混凝土基础、炉体风座、炉体、卸灰出灰装置、加料装置、助燃风管,包括烟气排放装置和换热室,所述炉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预热带、位于预热带下方的煅烧带、位于煅烧带下方的冷却带,预热带和煅烧带相互独立且通过中心喉管连通,煅烧带和冷却带连通且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炉体的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位置固定功能专一,预热带、煅烧带通过中心喉管连通,便于原料进入燃烧带并充分燃烧,避免了现有竖炉燃料不能集中快速燃烧,煅烧温度低,产量低活性差;换热室和烟气排放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换热室内使助燃风和高温烟气间接换热,便于提高助燃风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背景技术
竖炉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石灰煅烧炉型,其优点是投资省,见效快,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缺点是产量低,质量差,生过烧不易控制。其生产特点是炉料和燃料分别计量混合后从炉顶加入,助燃风从炉底送入。竖炉自上而下理论上分成三个带,即上部预热带、中间煅烧带、下部冷却带。预热带是冷炉料和高温烟气热交换,烟气变冷,炉料加热。在煅烧带燃料燃烧放热,石灰石吸热分解。冷却带助燃风和成品石灰热交换,助燃风变热,石灰变冷。理论上这三个带大致均分,但在实际生产上三个带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不同的操作理念和不同的操作人员却有很大的不同。
对传统竖炉的煅烧过程有如下分析,在煅烧带下部氧气充足,燃料燃尽,这叫作有氧没炭,在煅烧带上部,炭充足,氧气燃尽,这叫作有炭无氧,在煅烧带中部,氧和炭各消耗一半,这叫作半氧半炭。结论是竖炉中的炭不能集中快速燃烧,致使整个煅烧带温度不高,不能使石灰石快速分解,实际生产状况充分证明了这个判断。从分布在炉体上的热电偶显示的温度可以断定竖炉煅烧带温度大致在800℃上下,远没有达到石灰石“沸腾”状分解的温度910℃。即竖炉石灰窑实际上是处在“闷烧”状态,这也就是竖炉产量低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可靠,运行平稳,煅烧石灰活性高,产能大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运行平稳,煅烧石灰活性高,产能大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包括混凝土基础、位于混凝土基础上的炉体风座、位于炉体风座上的炉体、位于炉体底部的卸灰出灰装置、位于炉体顶部的加料装置、位于炉体顶部且使助燃气进入炉体内的助燃风管,包括位于炉体上且用于排放烟气的烟气排放装置、用于对助燃气和原料进行预热的换热室,所述炉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预热带、位于预热带下方的煅烧带、位于煅烧带下方的冷却带,预热带和煅烧带相互独立且通过中心喉管连通,煅烧带和冷却带连通且一体连接。
所述预热带的炉壁上设有换热室,助燃风管的底部经过换热室与煅烧带连通,预热带下部的炉体侧壁上设有进烟孔以使换热室内的烟气进入预热带,经过换热室和预热带的烟气由预热带的顶部排出,换热室和预热带均与烟气排放装置连通为换热室提供热量。
所述烟气排放装置包括位于煅烧带下方的炉体侧壁上的排烟孔、位于炉体侧壁上且与排烟孔连通的烟道、使烟道的顶部和换热室连通的烟气管道,烟气从煅烧带进入烟道并通过烟气管道进入换热室和预热带对助燃风管和原料进行预热。
所述烟道的底部通过排尘管与卸灰出灰装置连接。
所述冷却带内设有中心冷却风座,中心冷却风座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冷却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冷却带的炉体位于炉体风座上,预热带的炉体与炉顶钢结构固定以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卸灰出灰装置包括位于冷却带底部的卸灰机、与卸灰机连接的出灰阀,卸灰机的进灰口与冷却带的底部连通以将产品进行收集。
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位于预热带顶部的布料机。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炉体的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位置固定功能专一,预热带、煅烧带通过中心喉管连通,便于原料进入燃烧带并充分燃烧,避免了现有竖炉燃料不能集中快速燃烧,煅烧温度低,产量低活性差;换热室和烟气排放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换热室内使助燃风和高温烟气间接换热,便于提高助燃风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炉体和烟气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卸灰出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混凝土基础1、出灰阀2、排尘管3、卸灰机4、炉体风座5、中心冷却风座6、冷却带7、排烟孔8、煅烧带9、耐材吊顶10、烟气管道11、助燃风管12、中心喉管13、14—换热室14、预热带15、布料器16、炉顶钢结构17,烟道18。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包括混凝土基础1、位于混凝土基础1上的炉体风座5、位于炉体风座5上的炉体、位于炉体底部的卸灰出灰装置、位于炉体顶部的加料装置、位于炉体顶部且使助燃气进入炉体内的助燃风管12,包括位于炉体上且用于排放烟气的烟气排放装置、用于对助燃气和原料进行预热的换热室14,所述炉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预热带15、位于预热带15下方的煅烧带9、位于煅烧带9下方的冷却带7,预热带15和煅烧带9相互独立且通过中心喉管13连通,煅烧带9和冷却带7连通且一体连接,煅烧带9的顶部设有耐材吊顶10,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位于预热带15顶部的布料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位置固定功能专一,预热带、煅烧带通过中心喉管连通,便于原料进入燃烧带并充分燃烧,避免了现有竖炉燃料不能集中快速燃烧,煅烧温度低,产量低活性差;换热室和烟气排放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换热室内使助燃风和高温烟气间接换热,便于提高助燃风的温度。
所述预热带15的炉壁上设有换热室14,助燃风管12的底部经过换热室14与煅烧带9连通,预热带15下部的炉体侧壁上设有进烟孔以使换热室14内的烟气进入预热带15,经过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的烟气由预热带15的顶部排出,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均与烟气排放装置连通为换热室14提供热量。
所述烟气排放装置包括位于煅烧带9下方的炉体侧壁上的排烟孔8、位于炉体侧壁上且与排烟孔8连通的烟道18、使烟道18的顶部和换热室14连通的烟气管道,烟气从煅烧带9进入烟道18并通过烟气管道11进入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对助燃风管和原料进行预热。所述烟道18的底部通过排尘管3与卸灰出灰装置连接,便于烟气中烟尘的收集,物料逐渐下移,下移过程中和上升的烟气进行对流式热交换。助燃风在炉顶助燃风管12内缓慢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和高温烟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加热之后进入煅烧带9。在煅烧带9助燃风和燃料混合燃烧,热量快速释放,石灰石吸热分解,高温烟气顺炉料下移,到达煅烧带9底部穿排烟孔8进入烟道18,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所述冷却带7内设有中心冷却风座6,中心冷却风座6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冷却带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冷却带7的炉体位于炉体风座5上,预热带15的炉体与炉顶钢结构17固定以起到支撑作用,冷却风从底部的炉体风座5进入,经中心冷却风座6进入下部的冷却带7,冷却风沿环状料道上移,和成品石灰对流换热,石灰降至50℃左右出炉,冷却风温度升至850℃左右经排烟孔8进入烟道18,和来自煅烧带9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在使用时石灰石和燃料分别称量混合后,由提升装置提升至炉顶,经布料器16进入炉膛,随着炉底的出灰,物料逐渐下移,下移过程中和上升的烟气进行对流式热交换。助燃风在炉顶助燃风管12内缓慢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和高温烟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加热之后进入煅烧带9。在煅烧带9助燃风和燃料混合燃烧,热量快速释放,石灰石吸热分解,高温烟气顺炉料下移,到达煅烧带9底部穿排烟孔8进入烟道18,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石灰石在环境温度为1150℃~1200℃的煅烧带9停留约4.5小时,完全分解。冷却风从底部炉体风座5进入,经中心冷却风座6进入下部的冷却带7,冷却风沿环状料道上移,和成品石灰对流换热,石灰降至50℃左右出炉,冷却风温度升至850℃左右经排烟孔8进入烟道18,和来自煅烧带9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包括混凝土基础1、位于混凝土基础1上的炉体风座5、位于炉体风座5上的炉体、位于炉体底部的卸灰出灰装置、位于炉体顶部的加料装置、位于炉体顶部且使助燃气进入炉体内的助燃风管12,包括位于炉体上且用于排放烟气的烟气排放装置、用于对助燃气和原料进行预热的换热室14,所述炉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预热带15、位于预热带15下方的煅烧带9、位于煅烧带9下方的冷却带7,预热带15和煅烧带9相互独立且通过中心喉管13连通,煅烧带9和冷却带7连通且一体连接,煅烧带9的顶部设有耐材吊顶10,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位于预热带15顶部的布料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位置固定功能专一,预热带、煅烧带通过中心喉管连通,便于原料进入燃烧带并充分燃烧,避免了现有竖炉燃料不能集中快速燃烧,煅烧温度低,产量低活性差;换热室和烟气排放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换热室内使助燃风和高温烟气间接换热,便于提高助燃风的温度。
所述预热带15的炉壁上设有换热室14,助燃风管12的底部经过换热室14与煅烧带9连通,预热带15下部的炉体侧壁上设有进烟孔以使换热室14内的烟气进入预热带15,经过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的烟气由预热带15的顶部排出,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均与烟气排放装置连通为换热室14提供热量。
所述烟气排放装置包括位于煅烧带9下方的炉体侧壁上的排烟孔8、位于炉体侧壁上且与排烟孔8连通的烟道18、使烟道18的顶部和换热室14连通的烟气管道,烟气从煅烧带9进入烟道18并通过烟气管道11进入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对助燃风管和原料进行预热。所述烟道18的底部通过排尘管3与卸灰出灰装置连接,便于烟气中烟尘的收集,物料逐渐下移,下移过程中和上升的烟气进行对流式热交换。助燃风在炉顶助燃风管12内缓慢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和高温烟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加热之后进入煅烧带9。在煅烧带9助燃风和燃料混合燃烧,热量快速释放,石灰石吸热分解,高温烟气顺炉料下移,到达煅烧带9底部穿排烟孔8进入烟道18,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所述冷却带7内设有中心冷却风座6,中心冷却风座6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冷却带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冷却带7的炉体位于炉体风座5上,预热带15的炉体与炉顶钢结构17固定以起到支撑作用,冷却风从底部的炉体风座5进入,经中心冷却风座6进入下部的冷却带7,冷却风沿环状料道上移,和成品石灰对流换热,石灰降至50℃左右出炉,冷却风温度升至850℃左右经排烟孔8进入烟道18,和来自煅烧带9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如图3所示,所述卸灰出灰装置包括位于冷却带7底部的卸灰机4、与卸灰机4连接的出灰阀2,卸灰机4的进灰口与冷却带6的底部连通以将产品进行收集。
在使用时石灰石和燃料分别称量混合后,由提升装置提升至炉顶,经布料器16进入炉膛,随着炉底的出灰,物料逐渐下移,下移过程中和上升的烟气进行对流式热交换。助燃风在炉顶助燃风管12内缓慢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和高温烟气进行间接热交换,被加热之后进入煅烧带9。在煅烧带9助燃风和燃料混合燃烧,热量快速释放,石灰石吸热分解,高温烟气顺炉料下移,到达煅烧带9底部穿排烟孔8进入烟道18,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石灰石在环境温度为1150℃~1200℃的煅烧带9停留约4.5小时,完全分解。冷却风从底部炉体风座5进入,经中心冷却风座6进入下部的冷却带7,冷却风沿环状料道上移,和成品石灰对流换热,石灰降至50℃左右出炉,冷却风温度升至850℃左右经排烟孔8进入烟道18,和来自煅烧带9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经烟气管道11进入炉顶部换热室14和预热带15。
本实用新型炉体的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位置固定功能专一,预热带、煅烧带通过中心喉管连通,便于原料进入燃烧带并充分燃烧,避免了现有竖炉燃料不能集中快速燃烧,煅烧温度低,产量低活性差;换热室和烟气排放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换热室内使助燃风和高温烟气间接换热,便于提高助燃风的温度。

Claims (7)

1.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包括混凝土基础、位于混凝土基础上的炉体风座、位于炉体风座上的炉体、位于炉体底部的卸灰出灰装置、位于炉体顶部的加料装置、位于炉体顶部且使助燃气进入炉体内的助燃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炉体上且用于排放烟气的烟气排放装置、用于对助燃气和原料进行预热的换热室,所述炉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预热带、位于预热带下方的煅烧带、位于煅烧带下方的冷却带,预热带和煅烧带相互独立且通过中心喉管连通,煅烧带和冷却带连通且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带的炉壁上设有换热室,助燃风管的底部经过换热室与煅烧带连通,预热带下部的炉体侧壁上设有进烟孔以使换热室内的烟气进入预热带,经过换热室和预热带的烟气由预热带的顶部排出,换热室和预热带均与烟气排放装置连通为换热室提供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排放装置包括位于煅烧带下方的炉体侧壁上的排烟孔、位于炉体侧壁上且与排烟孔连通的烟道、使烟道的顶部和换热室连通的烟气管道,烟气从煅烧带进入烟道并通过烟气管道进入换热室和预热带对助燃风管和原料进行预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的底部通过排尘管与卸灰出灰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带内设有中心冷却风座,中心冷却风座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冷却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冷却带的炉体位于炉体风座上,预热带的炉体与炉顶钢结构固定以起到支撑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出灰装置包括位于冷却带底部的卸灰机、与卸灰机连接的出灰阀,卸灰机的进灰口与冷却带的底部连通以将产品进行收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位于预热带顶部的布料机。
CN202320806680.0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Active CN219776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6680.0U CN21977630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6680.0U CN21977630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6300U true CN219776300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6680.0U Active CN21977630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6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4336A (zh) 一种采用循环热风的石灰窑装置
CN101269919B (zh) 一种煅烧物料的竖窑装置
CN101792837B (zh) 高温低氧顶燃式热风炉
CN101597145B (zh) 一种烧制石灰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74523B (zh) 一种气化炉高温煤气热送直接燃烧的石灰窑
CN102557492A (zh) 一种蓄热式双膛石灰窑
CN113372024A (zh) 一种低热值燃料煅烧石灰的双膛窑及煅烧方法
CN108675655A (zh) 一种采用热风的石灰窑装置
CN102001837A (zh) 低热值燃料煅烧物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19776300U (zh) 一种三带固定的煅烧带顺燃式石灰竖炉
CN101748230B (zh) 高温低氧外燃式热风炉
CN214693917U (zh) 一种外燃环形套筒窑系统
CN103482889B (zh) 蓄热式物料煅烧装置
CN202182629U (zh) 煤气顶燃式高温节能连环窑
CN212375177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塔式混燃轻烧镁竖窑
CN113072310B (zh) 一种石灰窑及石灰制备方法
CN108793781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双炉膛石灰窑炉
CN101307389B (zh) 一种煅烧、热还原炼镁的装置
CN208776590U (zh) 一种采用热风的石灰窑装置
CN113215393A (zh) 烧结混合料预热干燥点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73380U (zh) 转底炉热废气循环的利用系统
CN209685619U (zh) 一种气化炉高温煤气热送直接燃烧的石灰窑
CN208234790U (zh) 一种采用循环热风的石灰窑装置
CN102092967B (zh) 节能环保自动化石灰竖窑
CN2876087Y (zh) 新式环保节能煅烧石灰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