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3127U -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3127U
CN219773127U CN202320875815.9U CN202320875815U CN219773127U CN 219773127 U CN219773127 U CN 219773127U CN 202320875815 U CN202320875815 U CN 202320875815U CN 219773127 U CN219773127 U CN 21977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ainage
irrigation
drainage ditch
d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58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更生
陈启会
王平
田靓
查星星
吕清
张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58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3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矿渣堆外边界靠近自然山体处的纵向环场排水沟以及设置于矿渣堆表面的若干横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纵向环场排水沟相连;纵向环场排水沟沿途设置有若干多功能水池,多功能水池通过灌溉取水阀门与灌溉输水管道相连,灌溉输水管道在植被复绿区附近预留有灌溉取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环场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将雨水分流,防止其淋滤矿渣堆产生大量酸性矿井水,有效减轻终端废水处理站的水量负荷;通过在纵向环场排水沟沿途设置若干多功能水池,雨季用作洪水消能池,旱季将分流的清水作为矿渣堆顶部复绿植被的灌溉用水,防植被退化。

Description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采矿事业飞速发展,在为国家经济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也给矿山及周边区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
我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量巨大,当前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实践普遍重视矿渣堆整形复绿和终端酸性矿井水处理,而忽视了酸性矿井水的源头减量,导致终端废水处理量大,处理效率及效果难以满足要求。同时,生态复绿后的矿渣堆缺乏稳定的灌溉水源,导致植被易退化,重构的生态系统难以持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通过清污分流从源头上减少矿渣堆酸性矿井水水量,同时将分流的清水作为复绿矿山持续稳定的水源供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矿渣堆外边界靠近自然山体处的纵向环场排水沟以及设置于矿渣堆表面的若干横向排水沟,所述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相连;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沿途设置有若干多功能水池,所述多功能水池通过灌溉取水阀门与灌溉输水管道相连,所述灌溉输水管道在植被复绿区附近预留有灌溉取水口。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靠近自然山体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迎水平台。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靠近自然山体一侧的外侧面设置有接水平台,沟壁中预埋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伸至所述接水平台和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接水平台包括土工布以及包裹于所述土工布中的砾石、卵石或碎石。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横向排水沟自中间至两端分别以0.5%~3%的坡度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设置跌水,跌差为0.5~1.0m。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的宽度为0.8~2.0m,所述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为0.3~0.5m。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矿渣堆同一侧的相邻所述多功能水池的所述灌溉输水管道相连通。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多功能水池设置有灌溉出水口,所述灌溉出水口与所述灌溉输水管道连通且前端设置有滤网。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每隔20-40m设一个所述多功能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环场排水沟拦截矿渣堆周边雨水,通过横向排水沟收集矿渣堆表面雨水并导排至纵向环场排水沟,防止其淋滤矿渣堆产生大量酸性矿井水,从而有效减轻终端废水处理站的水量负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纵向环场排水沟沿途设置若干多功能水池,在雨季可以用作洪水消能池,防冲刷侵蚀,在旱季可以将分流的清水作为矿山复绿区持续稳定的水源,为矿渣堆顶部复绿植被提供灌溉用水,防植被退化,助力构建矿山复绿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环场排水沟的横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水池的平面图;
图中:1、纵向环场排水沟;2、横向排水沟;3、多功能水池;4、酸性矿井水收集管网;5、矿渣堆;6、植被复绿区;7、灌溉输水管道;8、灌溉取水阀门;9、废水处理站;10、山体汇水;11、自然山体;12、迎水平台;13、砾石;14、排水管道;15、土工布;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包括用于拦截矿渣堆5周边雨水的纵向环场排水沟1以及用于收集矿渣堆5表面雨水的若干横向排水沟2,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设置于矿渣堆5外边界靠近自然山体11处,若干所述横向排水沟2设置于矿渣堆5表面且分别平行于等高线设置,各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两端分别与矿渣两侧的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相连;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沿途设置有若干多功能水池3,所述多功能水池3通过灌溉取水阀门8与灌溉输水管道7相连,所述灌溉输水管道7在植被复绿区6附近预留有灌溉取水口。本实施例的矿渣堆5表面已施做防渗措施,通过纵向环场排水沟1拦截矿渣堆5周边雨水,通过横向排水沟2收集矿渣堆5表面雨水并导排至两侧纵向环场排水沟1,防止其淋滤矿渣堆5新生成酸性矿井水,从源头上减少矿渣堆5酸性矿井水水量,减轻终端废水处理站9的水量负荷,同时在纵向环场排水沟1沿途设置若干多功能水池3,在雨季可以用作洪水消能池,防冲刷侵蚀,在旱季可以将分流的清水作为复绿矿山持续稳定的水源,提供矿山复绿区的灌溉用水,防植被退化。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靠近自然山体11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迎水平台12,便于将自然山体11表面雨水引入纵向环场排水沟1中。更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靠近自然山体11一侧的外侧面设置有接水平台,沟壁中预埋有自接水平台至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内向下倾斜设置的排水管道14,所述排水管道14的两端分别伸至所述接水平台和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内。通过接水平台将自然山体11浅层地下水导排至纵向环场排水沟1内,防止其从底部越过纵向环场排水沟1进入矿渣堆5。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接水平台包括土工布15以及包裹于所述土工布15中的砾石13、卵石或碎石。具体的,在纵向环场排水沟1靠近自然山体11一侧的外侧及迎水平台12下方设置凹槽,在凹槽的底面以及靠近自然山体11的侧面铺设土工布15,在土工布15、迎水平台12与纵向环场排水沟1围成的空间中填充粒径3-5cm的砾石13、卵石或碎石;土工布15可以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
优化上述实施例,所述横向排水沟2自中间至两端分别以0.5%~3%的坡度倾斜向下设置,以便于横向排水沟2中收集的雨水自动流入纵向环场排水沟1中。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设置跌水,可降低流速,抑制冲刷,跌差可以根据具体地形坡度确定,可以取0.5~1.0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的宽度可以根据周边山体汇水面积和当地降雨强度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可以取0.8~2.0m;所述横向排水沟2的宽度可以根据矿渣堆5汇水面积和当地降雨强度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可以取0.3~0.5m。
优化地,矿渣堆5同一侧的相邻所述多功能水池3的所述灌溉输水管道7相连通,在每级植被复绿区6预留灌溉取水口,灌溉取水口的个数可以根据每级植被复绿区6的面积进行确定,提供干旱条件下的植被灌溉用水,且高处多功能水池3未利用的雨水可用于低处植被灌溉。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多功能水池3设置有灌溉出水口,所述灌溉出水口与所述灌溉输水管道7连通且前端设置有滤网16,防止杂质进入灌溉输水管道7,避免造成管道堵塞。
优化地,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1每隔20-40m设一个所述多功能水池3。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矿渣堆5外边界外侧的纵向环场排水沟1和设置于矿渣堆5表面的两道横向排水沟2,纵向环场排水沟1和横向排水沟宽度分别为1.5m和0.4m。纵向环场排水沟1沿矿渣堆5两侧以及上方连续布置,纵向环场排水沟1靠近自然山体11且位于酸性矿井水收集管网4外侧,用于拦山体汇水10,防止其淋滤矿渣堆新生成酸性矿井水;纵向环场排水沟1沿途每隔30m设一多功能水池3,雨季用作洪水消能池,防冲刷侵蚀;旱季提供矿山复绿区的灌溉用水,防植被退化;多功能水池3设置灌溉出水口通过灌溉取水阀门8灌溉输水管道7连接,在每级植被复绿区6附近预留灌溉取水口,提供干旱条件下的植被灌溉用水。同时灌溉出水口前端设滤网16,防止杂质进入灌溉输水管道7内部造成堵塞。
纵向环场排水沟1靠近自然山体11一侧上表面设迎水平台12,迎水平台12采用混凝土结构,宽度1m;外侧面设接水平台,由长丝无纺土工布15和粒径3-5cm砾石13组成;沟壁预埋塑料排水管道14,将自然山体浅层地下水导排至纵向环场排水沟1内,防止其从底部越过纵向环场排水沟1进入矿渣堆5。纵向环场排水沟1沿途设置跌水,跌差0.5m,可降低洪水流速,抑制冲刷。
横向排水沟2大致平行于等高线设置,以1%的坡度倾向两侧的纵向环场排水沟1,用于收集矿渣堆5上表面的雨水,并导排至两侧纵向环场排水沟1。
同一侧的各级多功能水池3的灌溉输水管道7相互连通,高处多功能水池3未利用的雨水可用于低处植被灌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矿渣堆外边界靠近自然山体处的纵向环场排水沟以及设置于矿渣堆表面的若干横向排水沟,所述横向排水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相连;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沿途设置有若干多功能水池,所述多功能水池通过灌溉取水阀门与灌溉输水管道相连,所述灌溉输水管道在植被复绿区附近预留有灌溉取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靠近自然山体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迎水平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靠近自然山体一侧的外侧面设置有接水平台,沟壁中预埋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伸至所述接水平台和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平台包括土工布以及包裹于所述土工布中的砾石、卵石或碎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沟自中间至两端分别以0.5%~3%的坡度倾斜向下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设置跌水,跌差为0.5~1.0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的宽度为0.8~2.0m,所述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为0.3~0.5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矿渣堆同一侧的相邻所述多功能水池的所述灌溉输水管道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池设置有灌溉出水口,所述灌溉出水口与所述灌溉输水管道连通且前端设置有滤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环场排水沟每隔20-40m设一个所述多功能水池。
CN202320875815.9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Active CN21977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5815.9U CN2197731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5815.9U CN2197731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3127U true CN21977312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5815.9U Active CN2197731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3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665B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入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29326A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209779370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10827513U (zh) 一种自适应边坡排水防渗结构
CN208649827U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211283925U (zh)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CN106087648B (zh) 一种城市道路专用快速排水与灌溉系统
CN206337082U (zh) 缓坡地稻田排水循环利用与氮磷梯级渗滤拦截去除系统
CN205557763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
CN205313248U (zh) 高硫煤区酸性水处理的渗水过滤系统
CN219773127U (zh) 一种废弃矿山清水导排及引水灌溉系统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214709317U (zh) 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CN113243281B (zh) 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
CN215122670U (zh) 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
CN104328836A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14775511A (zh) 一种尾矿库就地治理消库隔水泄洪系统
CN21149902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再利用系统
CN113718932A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集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4225257U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
CN220644311U (zh) 一种用于解决边坡涌水的集排系统
CN212582591U (zh) 一种沟头回填措施用的综合护坡结构
CN218233719U (zh) 一种用于矿山生态修复中的隐蔽排水沟
CN215053477U (zh) 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
CN219710364U (zh) 一种基坑内坑中坑降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