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9018U -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9018U
CN219769018U CN202321160055.XU CN202321160055U CN219769018U CN 219769018 U CN219769018 U CN 219769018U CN 202321160055 U CN202321160055 U CN 202321160055U CN 219769018 U CN219769018 U CN 219769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ransmission shaft
piston
fixing piece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00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裔强
甘瑞丰
方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IM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IM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IM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IM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00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9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9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9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包括缸筒、传动轴、活塞、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密封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活塞的外部,且第一密封件抵于活塞和缸筒之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活塞的两侧,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套设于传动轴的外部;第一固定件套设于传动轴的外部,第一轴承抵于第一固定件和活塞之间,第二固定件套设于传动轴的外部,第二轴承抵于第二固定件和活塞之间,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活塞。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使得活塞仅相对于缸筒进行轴向移动,在提高油缸密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概率和更换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
现有注塑机的注射机构主要包括料筒、设置于料筒内的螺杆、驱动螺杆转动的传动轴、缸筒和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
在注塑机的注塑过程中,传动轴的转动带动螺杆的转动,从而将熔融物料从螺杆的后端推向螺杆的前端;由于一般情况下,活塞和传动轴紧密配合并相对静止,因此传动轴的转动同样会带动活塞的转动,造成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另外,在注塑机的注射过程中,压力油从缸筒内部的两个油腔的油口交错进入缸筒,实现活塞沿缸筒的轴向移动,同样会造成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
因此,在上述注塑过程中,活塞既能沿缸筒的轴向移动,又能沿缸筒进行周向转动,使得活塞与缸筒之间的密封件,既要承受旋转密封,又要承受径向密封,极容易造成密封件受损,而密封件的受损则会导致油缸出现内、外泄漏的现象,若通过更换密封件以解决泄漏问题,则容易造成注塑机维护成本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使得活塞仅相对于缸筒进行轴向移动,能有效避免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受到过度磨损,在提高油缸密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概率和更换频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包括缸筒、传动轴、活塞、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密封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抵于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之间;
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且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活塞可沿所述缸筒的轴向移动;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且所述活塞抵于所述缸筒与所述传动轴之间;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承抵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二轴承抵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轴承。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传动轴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形状均为封闭的环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的1/2~4/5,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的1/2~4/5。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厚度,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相对静止,所述活塞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容纳于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使活塞仅相对于缸筒进行轴向移动,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只需承受径向密封,有效避免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受到过度磨损,在提高油缸密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第一密封件的更换频率,降低注塑机维护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2、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对活塞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活塞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活塞与传动轴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3、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更稳固,防止在活塞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松动,影响其功能的实现;同时,由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更稳固,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对活塞支撑作用更稳定,进一步地使活塞与传动轴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一个角度局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另一个角度局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活塞剖视图。
其中:缸筒1;
传动轴2;
活塞3、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第三凹槽33、第四凹槽34、第五凹槽35;
第一轴承4;
第二轴承5;
第一密封件6、第一密封圈61、第二密封圈62;
第一固定件7;
第二固定件8;
第二密封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包括缸筒1、传动轴2、活塞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一密封件6、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所述第一密封件6套设于所述活塞3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6抵于所述活塞3和所述缸筒1之间;
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活塞3安装于所述缸筒1的内部,且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活塞3可沿所述缸筒1的轴向移动;所述传动轴2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3,且所述活塞3抵于所述缸筒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
所述第一轴承4和所述第二轴承5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塞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轴承4和所述第二轴承5套设于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件7套设于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承4抵于所述第一固定件7和所述活塞3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8套设于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所述第二轴承5抵于所述第二固定件8和所述活塞3之间,所述传动轴2通过所述第一轴承4和所述第二轴承5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3。
现有技术中,在注塑过程中,由于传动轴2的转动会带动活塞3相对缸筒1的转动,同时活塞3可带动传动轴2沿缸筒1轴向移动,使得活塞3与缸筒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6,既要承受旋转密封,又要承受径向密封,极容易造成第一密封件6受损,而第一密封件6的受损则会导致油缸出现内、外泄漏的现象,若通过更换第一密封件6以解决泄漏问题,则容易造成注塑机维护成本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极容易造成第一密封件6受损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如图1-4所示,包括缸筒1、传动轴2、活塞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一密封件6、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第一密封件6套设于活塞3的外部,且第一密封件6抵于活塞3和缸筒1之间,用于密封活塞和缸筒,防止油缸出现内、外泄漏的现象。
传动轴2和活塞3安装于缸筒1的内部,且传动轴2和活塞3可沿缸筒1的轴向移动,以当压力油从缸筒1内部的两个油腔的油口交错进入缸筒,实现活塞3沿缸筒1的轴向移动带动传动轴2沿缸筒1轴向移动;另外,传动轴2可转动地穿设于活塞3,且活塞3抵于缸筒1与传动轴2之间,使得在注塑机(图中未标注)的注塑过程中,传动轴2的转动带动螺杆(图中未标注)的转动,从而将熔融物料从螺杆的后端推向螺杆的前端,完成注塑过程。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分别设置于活塞3的两侧,传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转动地穿设于活塞3,使得活塞3仅相对于缸筒1进行轴向移动,活塞3与缸筒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6只需承受径向密封,有效避免活塞3与缸筒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6受到过度磨损,在提高油缸密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第一密封件6的更换频率,降低注塑机维护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对活塞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活塞3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活塞3与传动轴2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6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另外,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的设置,使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安装更稳固,在活塞3轴向移动的过程中,防止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松动,影响其功能的实现;同时,由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安装更稳固,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对活塞3支撑作用更稳定,进一步地使活塞3与传动轴2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6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轴承4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
由于推力球轴承可承受轴向载荷,但不能承受径向载荷,圆锥滚子轴承能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而第一轴承4只需承受轴向载荷,第二轴承5需同时承受径向与轴向载荷,且传动轴2的转速比较低,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4为推力球轴承,第二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活塞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轴承4,所述活塞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轴承5。
活塞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31,第一凹槽31用于容纳第一轴承4,活塞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用于容纳第二轴承5,使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与活塞3之间的安装更牢固,进一步确保了活塞3相对缸筒1只进行轴向移动,降低活塞3与缸筒1之间第一密封件6的损耗;同时,由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与活塞3之间的安装更牢固,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52对活塞3支撑作用更稳定,进一步地使活塞3与传动轴2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6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4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5卡设于所述第二凹槽32的内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件7与所述传动轴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件8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与传动轴2一体成型,对活塞3起到位置标识作用,当更换活塞3时,不需再重新确认活塞3的安装位置,且第二固定件8可拆卸地套设于传动轴2的外部,只需拆卸第二固定件8即可完成活塞3的更换,简单高效。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固定件8与所述传动轴2螺纹连接。
与其他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相比,螺纹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因此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8与传动轴2螺纹连接,使第二固定件8与传动轴2之间的安装拆卸更方便快捷,连接更可靠。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件7和所述第二固定件8的形状均为封闭的环形。
与其他固定件相比,由于封闭的环形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因此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的形状均为封闭的环形,使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安装进一步稳固,进一步防止在活塞3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松动,影响其功能的实现;同时,由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安装更稳固,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对活塞3支撑作用更稳定,进一步地使活塞3与传动轴2之间保持同心,降低第一密封件6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可以为固定板等,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件7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轴承4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件8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轴承5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轴承4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第二固定件8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轴承5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确保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分别对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固定夹紧作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件7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轴承4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1/2~4/5,所述第二固定件8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轴承5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1/2~4/5。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更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7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第一轴承4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1/2~4/5,第二固定件8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第二轴承5沿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1/2~4/5,确保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8对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固定夹紧作用,同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7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轴承4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2/3,所述第二固定件8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轴承5沿所述传动轴2方向的长度的2/3。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密封件6包括第一密封圈61和第二密封圈62,所述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62的厚度,所述活塞3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33和第四凹槽34,所述第一密封圈61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33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圈62安装于所述第四凹槽34的内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6包括第一密封圈61和第二密封圈62,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大于第二密封圈62的厚度,活塞3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33和第四凹槽34,第一密封圈61安装于第三凹槽33的内部,第二密封圈62安装于第四凹槽34的内部,加强活塞3与缸筒1之间的密封,防止油缸出现内、外泄漏的现象。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9,所述第二密封件9套设于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且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第二密封件9相对静止,所述活塞3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凹槽35,所述第二密封件9容纳于所述第五凹槽35的内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9,第二密封件9套设于传动轴2的外部,且传动轴2和第二密封件9相对静止,活塞3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凹槽35,第二密封件9容纳于第五凹槽35的内部,确保活塞3与传动轴2之间的密封,防止缸筒1内部的两个油腔的压力油相互蹿动,同时,由于传动轴2和第二密封件9相对静止,第二密封件9容纳于第五凹槽35的内部,使活塞3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活塞3与传动轴2同步地轴向移动,进一步地降低密封件6的磨损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9卡设于所述第五凹槽35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件可以为密封圈等,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传动轴、活塞、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密封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抵于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之间;
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且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活塞可沿所述缸筒的轴向移动;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且所述活塞抵于所述缸筒与所述传动轴之间;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承抵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二轴承抵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活塞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传动轴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传动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形状均为封闭的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的1/2~4/5,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传动轴方向的长度的1/2~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厚度,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缸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相对静止,所述活塞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容纳于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
CN202321160055.X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Active CN219769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0055.XU CN21976901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0055.XU CN21976901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9018U true CN219769018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0055.XU Active CN21976901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9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69018U (zh) 一种注塑机油缸组件
CN214137149U (zh) 一种具有防移位结构的调模装置
CN110091203B (zh) 一种快装型丝杠预拉伸结构
CN210548043U (zh) 偏心挤压结构
CN115246203A (zh) 一种新型电动射台装置
CN208131393U (zh) 一种用于磁钢粘贴的涂胶机构
CN210013934U (zh) 一种耐磨耐压的抗变形橡胶辊
CN111022431A (zh) 一种活塞杆的密封装置
CN204921761U (zh) 新型液压分离轴承总成
CN212219087U (zh) 用于注塑机料筒的支撑结构
CN216199477U (zh) 一种分体法兰式导向套结构
CN214384219U (zh) 细胞培养转瓶机的轴承安装座
CN210561069U (zh) 一种具有检修口的储纱器
CN219062117U (zh) 单缸射台油封结构及具有单缸射台油封结构的单缸射台
CN217674990U (zh) 一种转载机滚筒及煤矿用带式转载机
CN219672987U (zh) 一种防内轴杆联转的油缸
CN216831936U (zh) 一种注塑机液压缸的浮动连接结构
CN211994054U (zh) 注塑机线式螺杆
CN204604817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单缸注射装置
CN213795252U (zh) 一种液体静压转台
CN219337094U (zh) 一种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CN216582619U (zh) 一种带有润滑系统的输送带托辊
CN209990786U (zh) 一种新型注油式轴承
CN212455470U (zh) 一种高精度辊筒
CN216430037U (zh) 一种适用于砂浆泵的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