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8317U -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8317U
CN219768317U CN202321042820.8U CN202321042820U CN219768317U CN 219768317 U CN219768317 U CN 219768317U CN 202321042820 U CN202321042820 U CN 202321042820U CN 219768317 U CN219768317 U CN 21976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e
port
rubber plug
bin
pla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28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宪德
鲜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kchi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kchi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kchi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kchi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28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塞上料机构,包括:无菌仓、放置板及消毒手套;无菌仓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用于流通层流风,无菌仓还开设有投放口、传送口及至少两个操作口;消毒手套置于无菌仓内,并与操作口密封连接;消毒手套的数量与操作口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放置板活动连接在无菌仓的外侧壁,以实现翻转支撑或收合折叠;利用放置板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并由投放口放置在无菌仓内;通过进风口流通的层流风对无菌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形成了一个洁净的拆封环境;采用消毒手套与操作口密封配合将胶塞从密封袋中取出,自传送口送至胶塞装配线,避免了胶塞直接拆包装配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沾染,保证了胶塞的洁净度。

Description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人们在治疗疾病中常用的一种工具,主要由针筒、推杆以及胶塞(活塞)组成;它为药物顺利注射人体内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式,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及安全性高的优点;因此,被人们广泛采用。
基于医药产品或医疗器械本身的特殊性,未使用前均会采用专用的外袋进行密封包装;注射器用的胶塞也不例外,通常利用密封袋对单个胶塞进行密封包装,再利用封装袋将单个密封包装的胶塞进行封装;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都是直接将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并拆除密封袋,送上装配线与推杆适配组装;这样一来便会使得胶塞与空气中的细菌或其他物质接触,导致胶塞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胶塞取用时容易被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包括:无菌仓、放置板及消毒手套;
所述无菌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流通层流风,
所述无菌仓还开设有投放口、传送口及至少两个操作口;所述消毒手套置于所述无菌仓内,并与所述操作口密封连接;所述消毒手套的数量与所述操作口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放置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无菌仓的外侧壁,以实现翻转支撑或收合折叠。
优选地,所述投放口与所述操作口设在同一侧壁,且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操作口的下方,
所述投放口设有至少两条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水平设置,
还包括投放门,所述投放门与所述第一滑轨滑移配合。
优选地,所述传送口设在与所述操作口相对的侧壁上,
所述传送口设有至少两条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竖直设置,
还包括屏蔽门,所述屏蔽门与所述第二滑轨滑移配合。
优选地,所述无菌仓为透明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无菌仓的底壁与所述放置板均开设有若干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无菌仓还包括至少两个耳部,
所述耳部设在所述无菌仓的外侧壁,且与所述投放口同侧设置,
所述耳部设有转轴,所述放置板的短边上对应所述转轴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孔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撑杆,
所述耳部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开设;
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的短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
所述撑杆的数量与所述耳部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滑槽朝向所述转轴的一端还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滑槽连通,
所述撑杆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所述卡口滑移卡接。
优选地,所述消毒手套为橡胶材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胶塞上料机构,利用放置板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并由投放口放置在无菌仓内;通过进风口流通的层流风对无菌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形成了一个洁净的拆封环境;采用消毒手套与操作口密封配合将胶塞从密封袋中取出,自传送口送至胶塞装配线,避免了胶塞直接拆包装配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沾染,保证了胶塞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上料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菌仓;11、进风口;12、投放口;121、第一滑轨;122、投放门;13、传送口;131、第二滑轨;132、屏蔽门;14、操作口;15、耳部;151、滑槽;1511、卡口;
2、放置板;21、抵接柱;
3、撑杆;
4、贯穿孔;4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塞上料机构,如图1所示的,包括:无菌仓1、放置板2及消毒手套;具体的,无菌仓1顶部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用于流通层流风,层流风为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单向流风;无菌仓1还设有投放口12、传送口13及至少两个操作口14;其中,操作口14、投放口12及传送口13均设置在无菌仓1的侧壁上,而消毒手套置于无菌仓1内,并与操作口14密封连接,以保证无菌仓1内空气的洁净性;且消毒手套的数量与操作口14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放置板2活动连接在无菌仓1的外侧壁,且放置板2能够相对无菌仓1实现翻转支撑或收合折叠,以优化装配空间。
具体的,位于该上料机构上方的层流风机会持续向无菌仓1的进风口11和放置板2位置吹出层流风,用以对无菌仓1内及放置板2周边空气进行净化,工作人员将放置板2相对无菌仓1翻转调整至支撑状态,将封装完好的胶塞放在放置板2上,同时在放置板2上将用于封装胶塞的封装袋拆开,并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由投放口12放置在无菌仓1内,随后工作人员的手部可通过操作口14伸入无菌仓1内的消毒手套中,继而将放置在无菌仓1内的胶塞的密封袋拆开,将胶塞从密封袋内取出,并从传送口13送至胶塞装配线进行上料;待完成上料后,工作人员通过投放口12将用于密封胶塞的密封袋取出;此外,胶塞在拆解封装袋和密封袋时,层流风机由进风口11向无菌仓1吹入的层流风自投放口12或传送口13排出;且消毒手套为橡胶材质。
利用放置板2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并由投放口12放置在无菌仓1内;通过进风口11流通的层流风对无菌仓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形成了一个洁净的拆封环境;采用消毒手套与操作口14密封配合将胶塞从密封袋中取出,自传送口13送至胶塞装配线,避免了胶塞直接拆包装配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沾染,保证了胶塞的洁净度。
优选地,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将投放口12与操作口14设在同一侧壁,即,工作人员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由投放口12放置在无菌仓1内后,不用走动换位便可直接通过操作口14将胶塞从密封袋内取出;且为了便于放置,投放口12位于操作口14的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的,投放口12还设有至少两条第一滑轨121,为了避免外部带有细菌或粉尘的空气自投放口12进入无菌仓1,该上料机构还设有投放门122,且投放门122与第一滑轨121滑移配合,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沿水平方向左右拉拽投放门122相对第一滑轨121滑移,以实现投放口12的打开或遮蔽;为了使投放门122在开合时更为省力,第一滑轨121水平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完成胶塞上料,传送口13设在与操作口14相对的侧壁上,即,当工作人员在无菌仓1内将胶塞从密封袋内取出后,便可直接通过传送口13将胶塞送至胶塞装配线上完成上料;进一步的,传送口13设有至少两条第二滑轨131,为了避免外部带有细菌或粉尘的空气自传送口13进入无菌仓1,该上料机构还设有屏蔽门132,屏蔽门132与所述第二滑轨131滑移配合;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沿竖直方向上下拉拽屏蔽门132相对第二滑轨131滑移,以实现传送口13的打开或遮蔽;为了进一步节省装配空间、优化装配布局,第二滑轨131竖直设置。
优选地,为了避免屏蔽门132上拉开启后向下滑落,在第二滑轨131还设有固定件;具体的,当传送口13需要打开时,工作人员上拉屏蔽门132相对第二滑轨131滑移,待传送口13完全开启后,通过固定件将开启的屏蔽门132锁止固定,且固定件包括卡扣或锁扣等锁止固定组件;且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无菌仓1为透明材质制成,如玻璃等;进一步的,当投放门122和屏蔽门132关闭时,为了便于层流风流通,无菌仓1的底壁与放置板2均开设有若干贯穿孔4。
此外,在投放门122和屏蔽门132上均设置有把手41,以便工作人员操作;且投放门122上的把手41设置在投放门122背向无菌仓1的一侧,屏蔽门132上的把手41设置在于操作口14相对的一侧。
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位于该上料机构上方的层流风机会持续向无菌仓1的进风口11和放置板2位置吹出层流风,用以对无菌仓1内及放置板2周边空气进行净化;即,层流风机持续向无菌仓1的进风口11和放置板2位置吹出层流风从无菌仓1的底壁与放置板2所开设的若干贯穿孔4流通;工作人员将放置板2相对无菌仓1翻转调整至支撑状态,将封装完好的胶塞放在放置板2上,并在放置板2上将用于封装胶塞的封装袋拆开,并将带有密封袋的胶塞从封装袋中取出,同时打开投放门122,由投放口12放置在无菌仓1内,再将投放门122关闭;随后工作人员的手部可通过操作口14伸入无菌仓1内的消毒手套中,继而将放置在无菌仓1内的胶塞的密封袋拆开,将胶塞从密封袋内取出,然后将屏蔽门132打开,并利用固定件对开启状态下的屏蔽门132进行锁止固定,随后从传送口13将交塞送至装配线进行上料;待完成上料后,通过固定件解锁将屏蔽门132关闭,而后从投放口12的无菌手套内退出,并再次开启投放门122,以通过投放口12将用于密封胶塞的密封袋取出。
为了便于放置板2连接,无菌仓1还包括至少两个耳部15;具体的,耳部15设在无菌仓1的外侧壁;进一步的,在耳部15上设有转轴,而放置板2的短边对应转轴位置设有连接孔,转轴与连接孔铰接;即,放置板2通过连接孔与耳部15上的转轴铰接,以使放置板2能够相对无菌仓1实现翻转支撑或收合折叠。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耳部15与投放口12同侧设置;并且,放置板2配合耳部15翻转形成支撑状态时放置板2的上表面与投放口12的下沿齐平。
为了确保放置板2翻转支撑的稳固性,该上料机构还包括撑杆3;具体的,在耳部15还设有滑槽151,且滑槽151沿竖直方向开设;继而撑杆3的一端与放置板2的短边铰接,另一端与滑槽151滑移配合;当放置板2翻转支撑时,撑杆3位于滑槽151的一端由滑槽151的底部滑移至滑槽151的顶部,继而通过铰接配合关系将放置板2调整至支撑状态;为了确保翻转的稳固性,撑杆3的数量与耳部15一一对应设置;当放置板2收合折叠时,撑杆3位于滑槽151的一端由滑槽151的顶部滑移至滑槽151的底部,继而通过铰接配合关系将放置板2调整至收折状态;为了防止放置板2收合时嵌设在两耳部15之间不便再次翻转支撑,在放置板2的短边上还设有抵接柱21,当放置板2收合折叠时,抵接柱21与耳部15相抵接,以便放置板2相对无菌仓1之间留出空隙供工作人员再次翻转;优选地,本申请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收折,将抵接柱21设置在放置板2短边远离连接孔的一端,且抵接柱21的数量与耳部15一一对应设置,以避免抵接柱21与耳部15长时间抵接导致放置板2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为了对调整至支撑状态后的放置板2进行固定,在滑槽151朝向转轴的一端还设有卡口1511,卡口1511与滑槽151连通,撑杆3远离放置板2的一端与卡口1511滑移卡接;当放置板2需要调整至支撑状态时,工作人员可将放置板2未与耳部15铰接的一端向上托起,以使放置板2能够相对耳部15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撑杆3位于滑槽151的一端便会由滑槽151的底部向滑槽151的顶部滑移,待撑杆3位于滑槽151的一端滑移至滑槽151顶部后,工作人员便可将撑杆3位于滑槽151的一端顺势拨入与滑槽151连通的卡口1511中,以完成卡接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胶塞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仓、放置板及消毒手套;
所述无菌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流通层流风,
所述无菌仓还开设有投放口、传送口及至少两个操作口;所述消毒手套置于所述无菌仓内,并与所述操作口密封连接;所述消毒手套的数量与所述操作口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放置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无菌仓的外侧壁,以实现翻转支撑或收合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与所述操作口设在同一侧壁,且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操作口的下方,
所述投放口设有至少两条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水平设置,
还包括投放门,所述投放门与所述第一滑轨滑移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口设在与所述操作口相对的侧壁上,
所述传送口设有至少两条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竖直设置,
还包括屏蔽门,所述屏蔽门与所述第二滑轨滑移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为透明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的底壁与所述放置板均开设有若干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还包括至少两个耳部,
所述耳部设在所述无菌仓的外侧壁,且与所述投放口同侧设置,
所述耳部设有转轴,所述放置板的短边上对应所述转轴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孔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杆,
所述耳部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开设;
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的短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
所述撑杆的数量与所述耳部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朝向所述转轴的一端还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滑槽连通,
所述撑杆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所述卡口滑移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手套为橡胶材质。
CN202321042820.8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Active CN21976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2820.8U CN2197683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2820.8U CN2197683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8317U true CN21976831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5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2820.8U Active CN2197683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8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3377B (zh) 医用临床输液无菌自动配药工作台
ES2393124T3 (es) Aparato para transferir y mover elementos de una máquina de trabajo
CN106315068A (zh) 一种适用于医疗废弃物的分类系统
ITAN20060044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manipolazione di sostanze tossiche
CN206297971U (zh) 一种医疗垃圾分类系统
CN203089692U (zh) 多功能消毒治疗车
CN219768317U (zh) 一种胶塞上料机构
CN211301252U (zh) 感染病房消毒装置
CN202314088U (zh) 多功能消毒治疗车
CN109939002A (zh) 智能化生物安全配药机器人
CN214650963U (zh) 一种化疗科室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N112245184A (zh) 一种危重症科室用护理交接装置
CN209951415U (zh) 一种肝病内科检查设备
CN210339336U (zh) 一种感染科用物品传送装置
CN218520228U (zh) 一种用于药瓶生产的新型多功能存储设备
CN112076049A (zh) 一种全自动消毒的医用推车
CN215938111U (zh) 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配置准备车
CN214342636U (zh) 一种社区护理用便携式护理箱
CN219089668U (zh) 一种伤口造口护理会诊箱
CN217244807U (zh) 一种防交叉感染组合核酸采样车
CN214129279U (zh) 一种便携式战地静脉用药配制舱
CN212973374U (zh) 一种医疗护士用医疗盒
CN220558316U (zh) 一种奶瓶消毒装置
CN211325657U (zh) 一种硬膜外麻醉穿刺包
CN214435108U (zh) 一种用于内科专业的医疗器具放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