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7375U -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7375U
CN219767375U CN202321014572.6U CN202321014572U CN219767375U CN 219767375 U CN219767375 U CN 219767375U CN 202321014572 U CN202321014572 U CN 202321014572U CN 219767375 U CN219767375 U CN 219767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uide rail
groove
oil groove
sof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45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强
张玥
耿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ay Cnc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ay Cnc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ay Cnc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ay Cnc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45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7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7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7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属于机床领域,包括导轨软带、深油槽,深油槽包括注油口与油槽,导轨软带设有用于与滑枕接触的刮铲面,深油槽设置在刮铲面上,注油口与油槽连通,深油槽还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腔,油腔一端与油槽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本结构使润滑油泵给油时起到泄压的效果,注油压力得到释放,且油腔也存储润滑油,使润滑油可以随运动部件的移动缓慢流入下方油槽中,这样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注油压力引起的滑枕法向微量位移,不会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振刀纹,保证产品成型质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机床。

Description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包括上述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机床。
背景技术
贴塑导轨是采用粘接剂将导轨软带粘接在导轨面上,使得传统导轨的摩擦形式变为铸铁-塑料摩擦副。传统导轨软带开设的油槽为封闭空间,润滑油泵给油时压力无法释放,会引起滑枕法向微量位移,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振刀纹,影响产品成型质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滑枕法向微量位移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滑枕法向微量位移的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包括导轨软带、深油槽,所述深油槽包括注油口与油槽,所述导轨软带设有用于与滑枕接触的刮铲面,所述深油槽设置在所述刮铲面上,所述注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深油槽还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一端与所述油槽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包括多个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部沿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之间,所述第二凹槽部位沿所述方向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部为圆形槽,所述第二凹槽部为条形槽,所述第二凹槽部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均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油腔为第一油腔,所述深油槽还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部且靠近所述注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油腔设置在所述导轨软带顶端,所述油腔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软带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深油槽的深度为0.5~1mm。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软带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为波浪形、M状或者栅栏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床,包括滑枕与导轨,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所述导轨软带粘贴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刮铲面与所述滑枕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包括导轨软带、深油槽,深油槽包括注油口与油槽,导轨软带设有用于与滑枕接触的刮铲面,深油槽设置在刮铲面上,注油口与油槽连通,深油槽还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腔,油腔一端与油槽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润滑油泵给油时起到泄压的效果,注油压力得到释放,且油腔也存储润滑油,使润滑油可以随运动部件的移动缓慢流入下方油槽中,这样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注油压力引起的滑枕法向微量位移,不会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振刀纹,保证产品成型质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机床加工过程中,滑枕与刮铲面之间相互摩擦,导轨软带发生挤压形变,深油槽内的润滑油溢出到刮铲面,滑枕与导轨软带直接面接触并可相对滑动,因此减少了滑枕与导轨之间的滑动磨损,提高滑枕使用寿命;导轨软带为软性材质,相比金属摩擦面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更好的耐磨性以及更强的表面弹性,因此导轨软带与滑枕之间具有更小的摩擦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增加二者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滑枕在运行规程中的高刚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因硬度较金属低得多,因此磨损主要在导轨软带上,维修时只需更换新的导轨软带即可,方便维修的同时大大降低金属材料成本。本结构控制原理简单,易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A-A向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滑枕;20、导轨;30、主轴;40、导轨软带;41、刮铲面;50、深油槽;51、注油口;52、第一油腔;53、油槽;531、第一凹槽部;532、第二凹槽部;54、第二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包括滑枕10、导轨20、主轴30、导轨软带40以及深油槽50。
在本实施例中:
滑枕10与导轨20均安装在横梁上,滑枕10与导轨20滑动连接,滑枕10可沿导轨20上下运动。
主轴30安装在滑枕10上且与滑枕10固定连接,用于装夹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
导轨软带40粘贴在导轨20上,用于连接滑枕10与导轨20,导轨软带40与滑枕10接触的面为刮铲面41,刮铲面41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深油槽50。导轨软带40含有丰富的固体润滑剂微粒,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滑枕10与刮铲面41之间相互摩擦,深油槽50内的润滑油溢出,润滑刮铲面41与滑枕10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了滑枕10运行规程中的高刚性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本实施例中,导轨软带40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减振性能以及工艺性能更好。导轨软带40的厚度为1~2mm,深油槽50的深度为0.5~1mm,深油槽50一般不允许穿透导轨软带40,否则机床还没有进行加工,导轨软带40还没有挤压形变,润滑油已经从深油槽50流出,不能有效地储存润滑油。优选的,深油槽50的深度为0.8mm,该深度能够保存一定量的润滑油的同时,恰好能够因导轨软带40的挤压形变而将润滑油溢出,从而润滑刮铲面41与滑枕10。
深油槽50包括注油口51、第一油腔52、油槽53以及第二油腔54。
注油口51与油槽53连通,润滑油泵通过注油口51向深油槽50注油,第一油腔52一端与油槽53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注油压力得到释放,润滑油可以随运动部件的移动缓慢流入下方油槽53,即使流出也会流到刮铲面41,不会进入滑枕10内部;油槽53包括多个第一凹槽部531与第二凹槽部532,第一凹槽部531与第二凹槽部532连通,第一凹槽部531沿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二凹槽部53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凹槽部531之间,第二凹槽部532沿同一方向交错分布;第二油腔54设置在第一凹槽部531内且靠近注油口51,第二油腔54先储存满润滑油,润滑油才会向第一油腔52、油槽53流动,进一步有效储存润滑油。本实施例中,注油口51设置在第一凹槽部531内,充分利用已铣深的油槽53的空间,能够节省一部分刮铲面41空间,第一油腔52设置在导轨软带40顶端,一端与第一凹槽部531连通,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注油压力得到释放,也可以使用其他专用泄压设备进行泄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会增加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结构较为简单,也方便快速使用。第一凹槽部531为圆形槽,第二凹槽部532为条形槽且与相邻两个第一凹槽部531均相切,这样油槽53覆盖面广,有利于润滑液在油槽53中流动,能够使润滑油更好的分布于刮铲面41与滑枕10之间,为两接触面提供润滑。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油槽53并不只限于上述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多种形状,如波浪形、M状或者栅栏状等。在对深油槽50进行加油时,还可以通过油管进行加油,同时用密封螺栓对油管进行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润滑油的挥发。
本申请中当润滑油泵通过注油口51注油时,润滑油先充满第二油腔54,可以先保证有效储存润滑油,由于导轨软带40顶端与外部相通,注油压力得到释放,且第一油腔52也存储润滑油,使润滑油可以随运动部件的移动缓慢流入下方油槽53中,即使流出也会流到刮铲面41,不会进入滑枕10内部,这样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注油压力引起的滑枕10法向微量位移,不会造成被加工零件出现振刀纹,保证产品成型质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机床加工过程中,滑枕10与刮铲面41之间相互摩擦,导轨软带40发生挤压形变,深油槽50内的润滑油溢出到刮铲面41与滑枕10的接触面,滑枕10与导轨软带40直接面接触并可相对滑动,因此减少了滑枕10与导轨20之间的滑动磨损,提高滑枕10使用寿命;导轨软带40为软性材质,相比金属摩擦面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更好的耐磨性以及更强的表面弹性,因此导轨软带40与滑枕10之间具有更小的摩擦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增加二者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滑枕10在运行规程中的高刚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因硬度较金属低得多,因此磨损主要在导轨软带40上,维修时只需更换新的导轨软带40即可,方便维修的同时大大降低金属材料成本。本结构控制原理简单,易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导轨软带油槽结构的机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包括导轨软带、深油槽,所述深油槽包括注油口与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软带设有用于与滑枕接触的刮铲面,所述深油槽设置在所述刮铲面上,所述注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深油槽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一端与所述油槽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包括多个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部沿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之间,所述第二凹槽部位沿所述方向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为圆形槽,所述第二凹槽部为条形槽,所述第二凹槽部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均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为第一油腔,所述深油槽还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部且靠近所述注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设置在所述导轨软带顶端,所述油腔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部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软带的厚度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油槽的深度为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软带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为波浪形、M状或者栅栏状。
10.一种机床,包括滑枕与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轨软带油槽结构,所述导轨软带粘贴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刮铲面与所述滑枕接触。
CN202321014572.6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Active CN219767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572.6U CN21976737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572.6U CN21976737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7375U true CN219767375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4572.6U Active CN21976737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7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6086U (zh) 一种具有供液结构的内冷车刀
CN101125371A (zh) 一种微池自润滑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88583U (zh) 一种带自润滑功能的直线导轨副
CN219767375U (zh) 一种导轨软带油槽结构以及机床
CN105965094B (zh) 基于仿生学的槽型结构带锯锯切装置
CN205927331U (zh) 一种具有仿生学结构的拉刀
CN205026047U (zh) 毛毡齿轮及毛毡齿轮组件
CN200985963Y (zh) 滚柱交叉直线导轨副的链式保持架
US4934056A (en) Sawblades for a power saw with reciprocating blades
US5620258A (en) Press die set and press machine for driving it
CN105945350B (zh) 具有仿生学结构的拉刀
CN208231555U (zh) 一种高效润滑导轨以及具有该导轨的磨床
CN214296595U (zh) 一种卷烟硬盒包装机烟支推进器的推烟板装置
CN214698796U (zh) 一种直线电机龙门加工直线导轨
CN204523811U (zh) 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
CN105215468B (zh) 一种快换式硬质合金精拉刀
CN213055182U (zh) 一种导轮架组件及曲线锯
CN211804822U (zh) 一种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滑动导轨
CN207982325U (zh) 一种滑枕部件
CN209664451U (zh) 一种加工易切削钢内孔的内冷阶梯铰刀
JP2000179397A (ja) オイルポケットを備えたシリンダ―ライナ
CN216729754U (zh) 一种后盖面加工刀具
CN212917888U (zh) 一种带润滑排屑功能的锯片结构
CN210588428U (zh) 一种机床拖板润滑结构
CN220178195U (zh) 一种内冷成型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