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0593U -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0593U
CN219760593U CN202320148364.9U CN202320148364U CN219760593U CN 219760593 U CN219760593 U CN 219760593U CN 202320148364 U CN202320148364 U CN 202320148364U CN 219760593 U CN219760593 U CN 219760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ile foundation
hinge line
hinge
cro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3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林攀
亢亚军
王建亚
曹盼盼
徐翔
王杰
高宁
杨新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3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0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0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0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所述桩基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连接锚拉支座,锚拉支座通过挂环和线夹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解决了现有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大跨度深沟时,线缆直接承受荷载,不能保证线缆在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降低线缆使用寿命,增加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延长了线缆使用寿命,减少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背景技术
山地光伏项目中,一般地块分散,不同光伏子阵通常排列在不同位置的山坡上,各子阵之间以及通往升压站的集电电缆和通信光缆,不可避免的面临从一个山坡到另外一个山坡跨越山沟的问题。当山沟坡度较陡或边坡土质是石质时,常规的直埋电缆方式无法正常实施。
需设计一种电缆和光缆跨沟装置,以经济合理的方案解决电缆和光缆从山沟一侧跨越至另一侧的工程问题。跨越过程应保证电缆和光缆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不增加连接接头,线缆不直接受力,跨越装置能够在光伏电站正常使用寿命期内可靠运行。
公开号为CN216390283U,公开日为2022年4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跨越装置。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包括底板;转动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上且能够从待跨越线路的上方穿过的架设机构,架设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架设杆、第二架设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架设杆和第二架设杆设置于支撑架,并且第一架设杆的轴线和第二架设杆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滚轮转动设置于第一架设杆,第二滚轮转动设置于第二架设杆,并且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能够使线缆穿过的缝隙,线缆的端部连接有配重块。该输电线路跨越装置通过架设机构使线缆跨越待跨越线路,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线缆的端部连接有配重块,导致线缆直接受理,影响线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跨沟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大跨度深沟时,线缆直接承受荷载,不能保证线缆在跨越过程中的连续性,降低线缆使用寿命,增加了线缆跨越建设成本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所述桩基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连接锚拉支座,锚拉支座通过挂环和线夹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
优选的,所述桩基采用群桩基础,桩基的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桩基的顶部设置连接有桩基承台,桩基承台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
优选的,所述铰线包括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并列连接在两侧待跨越起始点的桩基之间。
优选的,所述线缆跨沟装置还包括三分裂阻尼间隔棒,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间隔连接在铰线上,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下连接1个线缆悬吊夹。
优选的,所述锚拉支座上开设有吊孔。
优选的,所述线缆悬吊夹为可滑动线缆悬吊夹。
优选的,所述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包括左板、右板、滑块和螺栓连接副,左板和右板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左板上部和右板上部之间连接滑块,左板下部和右板下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副连接,滑块下连接主钢铰线。
优选的,所述左板和右板结构相同,左板的下部向左凸起,左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型。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中部凹陷且凹陷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铰线包括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即铰线采用了主副索的形式,主钢铰线、副钢铰线一和副钢铰线二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通过设置三分裂阻尼间隔棒,加强了结构抵抗不利风振的能力。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线缆悬吊夹内,即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主钢铰线下面的形式,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线缆悬吊夹采用下部与电缆夹紧和上部在钢铰线上滑动的方式,既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山地光伏项目中电缆和光缆跨越山沟的问题,也考虑了施工时悬挂电缆的操作性,实施方便,成本经济,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桩基、预埋地脚螺栓、锚拉支座、挂环、线夹、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的配合,解决了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深沟和山谷的工程问题。比之设计复杂的电缆跨越桥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采用杆塔转换为裸导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跨越两端的增加线缆接头和设立高耸杆塔,保证了集电电路的连续性,提高了运行维护稳定,也同样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拉盘锚固式结构,桩基锚固型式可承受更大拉力,提高了跨越结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线缆跨沟装置跨沟的结构总示意图;
图2是线缆跨沟装置跨沟的结构总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线缆跨沟装置的结构(图1中A)主视图;
图4是线缆悬吊夹的结构右视图;
图5是线缆悬吊夹的结构主视图;
图6是三分裂阻尼间隔棒连接线缆悬吊夹的(图1中K-K)结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桩基;2、预埋地脚螺栓;3、锚拉支座;4、挂环;5、线夹;6、主钢铰线;7、副钢铰线一;8、三分裂阻尼间隔棒;9、线缆悬吊夹;10、副钢铰线二;9-1、左板;9-2、右板;9-3、滑块;9-4、螺栓连接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包括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1,所述桩基1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锚拉支座3,锚拉支座3通过挂环4和线夹5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缆跨沟装置,通过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的配合,解决了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线缆跨越深沟和山谷的工程问题。比之设计复杂的电缆跨越桥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采用杆塔转换为裸导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跨越两端的增加线缆接头和设立高耸杆塔,保证了集电电路的连续性,提高了运行维护稳定,也同样大幅度降低了结构和施工成本;比之拉盘锚固式结构,桩基锚固型式可承受更大拉力,提高了跨越结构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桩基1采用群桩基础,桩基1的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桩基1的顶部设置连接有桩基承台,桩基承台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
为确保受力可靠,桩基1采用群桩基础,顶部设桩基承台,上表面设置有预埋地脚螺栓2,预埋地脚螺栓2与桩基承台一起浇筑,桩基承台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固定锚拉支座3。
具体操作时,桩基1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根据受力可采用单桩、双桩和多桩,桩基1顶部带桩基承台,浇筑桩基承台时预埋预埋地脚螺栓2,以便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锚拉支座。上述桩基也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方便采用预制管桩型式。
所述预埋地脚螺栓2,材质为Q235,顶部配套双螺母,螺栓尺寸应与连接锚拉支座3开孔(吊孔)配套;可采用行业标准定型产品,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尺寸和材料,满足抗拉力要求即可。
优选的,所述铰线包括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并列连接在两侧待跨越起始点的桩基1之间。
铰线包括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即铰线采用了主副索的形式,锚拉支座3安装完成后,依次将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共3根控制一定的弧垂悬挂在待跨越山沟两侧锚拉支座上。
所述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是由多根钢丝绞合而成的行业定型产品,主钢铰线型号根据钢铰线拉力确定,长度根据跨度宽度、控制弧垂和两端连接点位置确定。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型号根据安装和运维需要选用较低型号的钢铰线。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可采用行业标准定型产品,也可选用其它满足抗拉要求的成熟产品。
优选的,所述线缆跨沟装置还包括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连接。
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连接,通过设置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加强了结构抵抗不利风振的能力。
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材质为铝合金,其型号可根据钢铰线型号选用,采用行业标准定型产品。选用带阻尼型产品,可防止钢铰线互相干扰、抑制微风振动和振荡。
优选的,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间隔连接在铰线上,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下连接1个线缆悬吊夹9。
沿铰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将3根钢铰线(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构成倒三角连接,增强结构的抗风振性能。最后,均匀竖向悬挂线缆悬吊夹9,将待跨越的线缆与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通过线缆悬吊夹9等距离均匀连接。通过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线缆悬吊夹9内,即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主钢铰线下面的形式,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
优选的,所述锚拉支座3上开设有吊孔。
锚拉支座3设吊孔,方便通过挂环4和线夹5与铰线连接固定。
所述锚拉支座3,材质为Q345钢板,锚拉支座的底板设螺栓连接孔与桩基承台上的预埋地脚螺栓配套安装,锚拉支座顶部设吊孔,吊孔与挂环4尺寸配套。锚拉支座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尺寸和材料,满足受力要求即可。
优选的,所述挂环4为U形挂环,材质为圆钢,挂环4配套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其型号可根据钢铰线型号选用,应与锚拉支座3的吊孔和线夹5尺寸配套。可采用行业标准定型产品,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尺寸和材料,满足抗拉力要求即可。
优选的,所述线夹5为UT型线夹,材质为可锻铸铁,采用楔形自锁结构,其型号可根据钢铰线型号选用,应与U形挂环连接尺寸配套,采用行业标准定型产品。
优选的,所述线缆悬吊夹9为可滑动线缆悬吊夹。
可滑动线缆悬吊夹主要材质为Q235钢板。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即线缆悬吊夹9采用下部与电缆夹紧和上部在钢铰线上滑动的方式,既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山地光伏项目中电缆和光缆跨越山沟的问题,也考虑了施工时悬挂电缆的操作性,实施方便,成本经济,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优选的,所述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包括左板9-1、右板9-2、滑块9-3和螺栓连接副9-4,左板9-1和右板9-2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左板9-1上部和右板9-2上部之间连接滑块9-3,左板9-1下部和右板9-2下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副9-4连接,滑块9-3下连接主钢铰线6。
螺栓连接副9-4的作用为紧固左板9-1和右板9-2,起到连接的作用,采用现有的螺栓连接即可,在此不对其结构做详细说明;通过滑块9-3使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在主钢铰线6上滑动,便于调整位置;调整位置后,通过螺栓连接副9-4便于固定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同时通过螺栓连接副9-4也可轻松完成拆卸。
优选的,所述左板9-1和右板9-2结构相同,左板9-1的下部向左凸起,左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型。
圆弧型的结构使其完全贴合线缆,一是摩擦力小,方便移动,二是紧固后不易移动,稳定性好。
优选的,所述滑块9-3的中部凹陷且凹陷形状为弧形。
弧形结构使滑块易于搭接在绞线上,方便移动,摩擦力小,同时避免移动时减少可滑动线缆悬吊夹晃动。
优选的,所述左凸起右侧设置连接有垫块;左板9-1和右板9-2内侧与电缆夹紧位置通过设置垫块(橡皮垫块)或其它具有绝缘防滑性能的材料;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左板9-1和右板9-2设计应与上部钢铰线和下部悬挂线缆的尺寸配套。也可采用市场具有类似功能的成熟产品,满足连接和受力要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山地光伏项目中,当线缆(各子阵通往升压站的集电电缆和通信光缆)跨越山沟时,在待跨越点两侧按设计方案各自完成桩基1(混凝土灌注桩和桩基承台)和预埋地脚螺栓2的施工和安装,当桩基承台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固定锚拉支座3,锚拉支座3设吊孔,通过挂环4和线夹5与铰线连接固定;锚拉支座3安装完成后,依次将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共3根控制一定的弧垂悬挂在待跨越山沟两侧锚拉支座3上。沿铰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将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构成倒三角连接,增强结构的抗风振性能。最后,均匀竖向悬挂线缆悬吊夹9,将待跨越的线缆与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通过线缆悬垂线夹9等距离均匀连接并夹紧,通过依次牵引使滑动线缆悬吊夹9从跨越点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从而完成线缆的跨越。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跨沟装置能够通过桩基锚固和铰线牵引规避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避免了复杂的跨越结构,巧妙的解决了具有一定重量和截面的绝缘线缆跨越深沟的工程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铰线采用了主副索的形式,通过设置三分裂阻尼型间隔棒,加强了结构抵抗不利风振的能力。通过将待跨越电缆悬吊在主钢铰线下面的形式,避免了大跨越线缆直接受力,保证了跨越过程中线缆的连续性,悬吊夹采用下部与电缆夹紧和上部在钢铰线上滑动的方式,既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山地光伏项目中电缆和光缆跨越山沟的问题,也考虑了施工时悬挂电缆的操作性,实施方便,成本经济,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预埋地脚螺栓(2)、锚拉支座(3)、挂环(4)、线夹(5)、铰线和多个线缆悬吊夹(9),所述沟的两侧待跨越起始点各设置一个桩基(1),所述桩基(1)的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预埋地脚螺栓(2)连接锚拉支座(3),锚拉支座(3)通过挂环(4)和线夹(5)连接铰线一端,铰线的线体上连接多个线缆悬吊夹(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采用群桩基础,桩基(1)的下部埋入地面以下,桩基(1)的顶部设置连接有桩基承台,桩基承台上面连接预埋地脚螺栓(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线包括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并列连接在两侧待跨越起始点的桩基(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跨沟装置还包括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主钢铰线(6)、副钢铰线一(7)和副钢铰线二(10)线体之间通过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间隔连接在铰线上,每个三分裂阻尼间隔棒(8)下连接1个线缆悬吊夹(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支座(3)上开设有吊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悬吊夹(9)为可滑动线缆悬吊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动线缆悬吊夹包括左板(9-1)、右板(9-2)、滑块(9-3)和螺栓连接副(9-4),左板(9-1)和右板(9-2)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左板(9-1)上部和右板(9-2)上部之间连接滑块(9-3),左板(9-1)下部和右板(9-2)下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副(9-4)连接,滑块(9-3)下连接主钢铰线(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9-1)和右板(9-2)结构相同,左板(9-1)的下部向左凸起,左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跨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3)的中部凹陷且凹陷形状为弧形。
CN202320148364.9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Active CN219760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364.9U CN219760593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364.9U CN219760593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0593U true CN219760593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0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364.9U Active CN219760593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05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0888A (zh) * 2023-12-15 2024-01-1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牵引的跨山沟电缆敷设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0888A (zh) * 2023-12-15 2024-01-1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牵引的跨山沟电缆敷设方法及系统
CN117410888B (zh) * 2023-12-15 2024-03-19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牵引的跨山沟电缆敷设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9005B1 (ko) 가설케이블을 이용한 무장력 사재케이블 상태의 사장교 시공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가설케이블
CN219760593U (zh) 一种线缆跨沟装置
CN106099757A (zh)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跨越桥架及其施工工艺
CN212025936U (zh) 用于斜拉桥塔端连续型钢绞线斜拉索安装的设备
CN218958505U (zh) 一种片拉盘锚固式山地光伏项目电缆和光缆跨沟装置
CN110629996A (zh) 型钢悬挑免穿墙加高锚固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3806373B (zh) 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斜拉索锚固系统
CN106948263B (zh) 一种斜拉桥混凝土索塔用锚拉板
CN111535159A (zh) 盖板式索道桥桥台
CN116169931A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的抗风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68178B (zh) 一种斜拉式吊桥主梁施工方法
CN113216590B (zh) 一种悬挑结构上挂座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5925647U (zh) 一种用于塔扣合一的拱肋扣索锚固梁
CN210458987U (zh) 一种吊杆更换软性临时兜吊装置
CN211369471U (zh) 一种型钢悬挑免穿墙加高锚固支撑体系
CN211691355U (zh) 一种用于高边坡施工用的施工平台
CN114934441A (zh) 一种抗滑移临时吊索索夹结构
CN200967424Y (zh) 斜拉线
CN210105440U (zh) 一种电杆加高装置
CN113832829A (zh) 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下弦梁施工方法
CN202450838U (zh) 一种拼装式铁塔基站
CN108824477B (zh) 一种输电线路铁塔锚索基础
CN214303136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提前或延后架线段铁塔拉线装置
CN201649114U (zh) 一种钢制防旋转角塔架基础
CN101787705B (zh) 一种钢制防旋转角塔架基础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