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9699U -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9699U
CN219759699U CN202321350932.XU CN202321350932U CN219759699U CN 219759699 U CN219759699 U CN 219759699U CN 202321350932 U CN202321350932 U CN 202321350932U CN 219759699 U CN219759699 U CN 219759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abin
controller
port
pipel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9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来胜
王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9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9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9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9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和电池组;控制设备与控制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漏液监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漏液监测传感器固定设置于预制舱的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用于检测预制舱内输液管道漏液的位置;水冷机组与控制器的第三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水冷机组设置于预制舱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与预制舱内输液管道的出入口位置匹配;电池组与控制器的第四端口通过线束连接,电池组与预制舱内输液管道匹配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池预制舱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集装箱式的电池预制舱逐渐成为各大储能厂家及相关技术人员去研究及应用的目标,而电池的温度控制及安全控制对于储能系统来说至关重要,温度的控制关系到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安全以及长期可靠性。
在现有技术中,特别是采用液冷对电池预制舱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方式,存在预制舱内漏液风险较大的问题,通常预制舱内发生大量冷却液泄露的情况下,相关人员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紧急处理。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电池预制舱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池预制舱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和电池组;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线束连接;
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漏液的位置;
所述水冷机组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的出入口位置匹配;
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匹配连接,所述电池组用于储存电能。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一子端口和第二子端口;
电池预制舱内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之间设置有转接管;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管路阀门和排液阀门,所述管路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排液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管路阀门设置于所述转接管的接口位置,所述管路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在管道中的流动,所述排液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的接口位置,所述排液阀门用于将冷却液排出预制舱。
可选地,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为绳状监测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包括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
所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分别接入信号总线,所述信号总线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管道接头插拔位置、管道压接位置、阀门连接位置以及预制舱底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预制舱底部的情况下,所述绳状监测传感器呈蛇形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底部。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气体监测传感器;
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六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用于采集特殊气体浓度;
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设置于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预制舱顶部、电池架以及固定板空隙位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位置为预制舱顶部的情况下,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等距设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为电池架或固定板空隙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在垂直方向上等距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报警。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平台;
所述远程控制平台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平台用于获取所述预制舱的实时状态。
可选地,所述管路阀门为电磁阀门;和/或
所述排液阀门为电磁阀门。
可选地,所述管路阀门为双向截止阀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和电池组,其中,控制器分别与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以及电池组通过线束进行连接,使得控制器能够对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以及电池组进行控制,漏液监测传感器设置在电池预制舱内并能监测到漏液的位置,在电池预制舱内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漏液监测传感器可以采集对应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定位漏液位置,并且还可以根据电信号对控制设备、水冷机组和电池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调整控制设备、水冷机组和电池组的工作状态,以此应对电池预制舱内发送漏液的情况。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对电池预制舱内的漏液提前进行预警,定位漏液点,减少了检修时间,从而提高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以及电池预制舱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证系统及电池预制舱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维持正常工作运转,且保证在出现漏液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避免漏液情况的严重化。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10、控制设备20、漏液监测传感器30、水冷机组40和电池组50;
控制设备20与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通过线束连接;
漏液监测传感器30与控制器10的第二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漏液监测传感器30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漏液的位置;
水冷机组40与控制器10的第三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水冷机组40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的出入口位置匹配;
电池组50与控制器10的第四端口通过线束连接,电池组50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匹配连接,电池组50用于储存电能。
在该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0分别与控制设备20、漏液监测传感器30、水冷机组40以及电池组50通过线束进行连接,使得控制器10能够对控制设备20、漏液监测传感器30、水冷机组40以及电池组50进行控制,漏液监测传感器30设置在电池预制舱内并能监测到漏液的位置,在电池预制舱内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漏液监测传感器30可以采集对应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可以定位漏液位置,并且还可以根据电信号对控制设备20、水冷机组40和电池组50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调整控制设备20、水冷机组40和电池组50的工作状态,以此应对电池预制舱内发送漏液的情况。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对电池预制舱内的漏液提前进行预警,定位漏液点,减少了检修时间,从而提高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以及电池预制舱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证系统及电池预制舱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维持正常工作运转,且保证在出现漏液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避免漏液情况的严重化。
其中,控制器10可以是以盒装结构设置于预制舱的内部或是外部,对于具体的设置位置,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预制舱的实际工况进行选择,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漏液监测传感器30用于液体导电,可以是利用电极监测是否有水的存在,然后再用漏液监测传感器30把其转化为干接点的输送,一个主体传感器可以带几个副的,相当于同时多个漏水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漏液监测传感器30可以是任意适用于电池预制舱管道的型号,例如:点式漏液监测器、线式漏液检测器以及绳式漏液检测器等,并且漏液监测传感器30是全部密封的,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保障了产品的准确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很高,使用方便便于安装,在另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漏液监测传感器30不但可以与控制器10配合使用,通过输入后的信号,就可以完成远程控制等设备,也可以是单独进行安装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预制舱漏液中可能存在挥发性气体,例如:乙二醇,因此,上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中还可以是设置气体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漏液中的发挥气体,从而监测预制舱内是否发生漏液情况,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扩大了监测范围,保证了监测精准度,进而提高了预制舱的安全性。
水冷机组40和电池组50为电池预制舱内的常规设备,水冷机组40主要用于完成对电池组50的冷却换热工作,电池组50即为储能组件,相关人员可以将水冷机组40和电池组50设置于预制舱内的任意合适位置。
可选地,控制器10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一子端口和第二子端口;
电池预制舱内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之间设置有转接管;
控制设备20包括管路阀门21和排液阀门22,管路阀门21与控制器10的第一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排液阀门22与控制器10的第二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管路阀门21设置于所述转接管的接口位置,管路阀门21用于控制冷却液在管道中的流动,排液阀门22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的接口位置,排液阀门22用于将冷却液排出预制舱。
在该实施方案中,控制设备20设置有管路阀门21和排液阀门22,管路阀门21可以是设置于分级转接管的接口位置,管路阀门21用于控制冷却液在管道中的流动,例如:在预制舱内的某一管道位置发送漏液的情况下,控制器10可以选择控制漏液位置上一级的管路阀门21至关闭状态,从而阻止冷却液向漏液位置的流动,避免漏液情况的严重化。
另外,排液阀门22设置于排液管道的接口位置,排液阀门22用于将冷却液排出预制舱,在漏液严重的情况下,控制器10可以选择将预制舱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管路阀门21和排液阀门22需要根据预制舱内的管道数量而定,因此对于管路阀门21和排液阀门22的设置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漏液监测传感器30为绳状监测传感器。
在该实施方案中,漏液监测传感器30采用绳状监测传感器的型号,预制舱内设置的管路较多,因此管道之间的接口也就越多,发生漏液的位置液越多,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中的绳子可以是缠绕经过每一个监测点位,将采集的电信号传输至绳状监测传感器中的传感器,相较于点式传感器的设置,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在满足对所有监测点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传感器的布置,通过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来实时监测预制舱内是否有漏水情况发生,实现对所有漏水事故的预警,避免形成重大损失,提高预制舱内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具有强韧的机械性能与耐腐蚀、耐磨损性能;使用寿命长,可在恶劣环境下反复使用。除此之外,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还具有耐高温、防静电、抗电磁干扰等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制舱内管道的布置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例如:在一根主管道和多个支管道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选择对应支管道数量的上述绳状监测传感器,每一个绳状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对应位置的支管道漏液情况,最后,每一个绳状监测传感器中的传感器可以通过线束接入一根总线,总线再与控制器10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器10对所有监测点电信号的获取,当然,每一个绳状监测传感器也可以是各自与控制器10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包括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
所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分别接入信号总线,所述信号总线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在该实施方案中,上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中每一个绳状监测传感器可以监测若干个点位,上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中的传感器都连接至上述信号总线,从而统一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0。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在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前提下,减少了预制舱内线路的布置数量,优化了布线,从而减小了对原有预制舱内部结构的影响。
其中,上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的部分绳状监测传感器可以设置于预制舱内,对管道接头插拔位置、管道压接位置、阀门连接位置等位置进行漏液监测,上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的另一部分绳状监测传感器还可以设置于预制舱的底部,因为当预制舱内发生漏液情况下,漏液会向预制舱底部的方向流动,因此将绳状监测传感器设置于预制舱的底部也可以起到监测漏液情况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管道接头插拔位置、管道压接位置、阀门连接位置以及预制舱底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预制舱底部的情况下,所述绳状监测传感器呈蛇形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底部。
管道接头插拔位置、管道压接位置、阀门连接位置为发生漏液的主要位置,当管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金属管道的焊接位置也有可能发生漏液,因此,绳状监测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金属管道的焊接位置,为了保证监测区域的广度,在上述预制舱底部也可以是设置有绳状监测传感器,并且采用蛇型固定设置于上述预制舱底部,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满足了绳状监测传感器对底部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扩大了监测范围,保证了监测精度。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气体监测传感器60;
气体监测传感器60与控制器10的第六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气体监测传感器60用于采集特殊气体浓度;
气体监测传感器60设置于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预制舱顶部、电池架以及固定板空隙位置。
在该实施方案中,上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可以是设置有气体监测传感器60,以此来监测冷却液泄露后易挥发的特殊气体,例如:乙二醇等,通过气体监测传感器60的设置,使得上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多种采集类别对漏液信号进行采集,并且在漏液监测传感器30和气体监测传感器60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0后,控制器10可以根据漏液程度做出不同应对,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扩大了监测范围,保证了监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泄露后易挥发的特殊气体会向预制舱顶部的方向挥发,因此,气体监测传感器60大多可以设置于预制舱中部靠上的位置,例如:预制舱顶部、电池架以及固定板空隙位置。
另外,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区域的划分对气体监测传感器60的数量进行选择,即可以理解为一个区域设置一个气体监测传感器60,因此对于气体监测传感器60设置在预制舱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选地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2所示,在预制舱内容易发生漏液的位置设置了漏液监测传感器(绳状),例如:管道接头插拔位置、压接位置、金属管路焊接位置、阀门连接处等,并将布置与管道上的监测区域定义为A区。
请继续参见图2,在预制舱顶部同样设置有气体监测传感器以监测冷却液泄露后易挥发的特殊气体,如乙二醇等,并将集装箱顶部的监测区域划分为D区。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在预制舱底部易于承载泄露冷却液的区域设置漏液监测传感器(绳状),且将绳状的漏液监测传感器按照蛇形布置,并将该区域定义为B区。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在预制舱内电池架或固定板空隙处也增加特殊气体监测传感器,并将该区域定义为C区。
在上述实施例中,A区、B区、C区以及D区可以将采集到的漏液数据(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可以根据不同的漏液程度,控制水冷机组40、管路阀门21、排液阀门22、电池组50做出不同的对应措施。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位置为预制舱顶部的情况下,气体监测传感器60在水平方向上等距设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为电池架或固定板空隙位置的情况下,气体监测传感器60在垂直方向上等距设置。
在该实施方案中,设置于预制舱顶部的气体监测传感器60在水平方向上等距设置,设置于预制舱内的气体监测传感器60在垂直方向上等距设置,通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等距设置气体监测传感器60,使得预制舱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从而扩大监测范围,保证监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预制舱顶部的气体监测传感器60以第一距离等距设置,设置于预制舱内的气体监测传感器60以第二距离等距设置,上述第一距离和上述第二距离可以由相关人员根据预制舱的结构(管道间距、管道数量等)进行设定,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器70;
报警器70与控制器10的第七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报警器70用于接收控制器1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报警。
控制器10在接收到对应漏液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向报警器70发送控制信号,用于将报警器70的状态调整为报警状态,用于提示在预制舱现场的相关人员,预制舱内发生漏液情况,通过报警器70的设置,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根据报警提示,采取合理的对应措施针对预制舱的漏液情况。
其中,报警器70可以是通过声音或是灯光发出警报。
可选地,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平台80;
远程控制平台80与控制器10通讯连接,远程控制平台80用于获取所述预制舱的实时状态。
在该实施方案中,远程控制平台80可以理解为云平台或是外部数据平台,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平台80获取上述预制舱的实时状态,例如:查看上述预制舱是否发生漏液情况以及发生漏液的具体位置,当然,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平台80对上述预制舱内的控制设备20进行控制,例如:在预制舱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对漏液位置对应的管路阀门21进行关闭,对排液阀门22进行开启,防止发生更严重的漏液事故。通过远程控制平台80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对于上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的管理效果,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在远端口对上述预制舱的状态进行查询,以及针对漏液情况进行对应设备的控制,进一步地提高了预制舱的安全性。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漏液监测传感器30或是气体监测传感器60采集到漏液信号时,控制器10开始进行判断,控制器10可进行如下几种情况的判断:
一、在控制器10仅判断存在单个分区采集到的单点漏液信号,则控制器10可以将漏液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平台80,由远程控制平台80发出提醒,提示上述预制舱内可能存在漏液情况;
二、在控制器10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例如:5分钟),在单个区域内采集到了多个点的泄露信号,则控制器10将漏液点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平台80,由远程控制平台80发出漏液警告,提醒相关人员在预制舱的某个区域可能存在小规模的冷却液泄露;
三、在控制器1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例如:30秒),在两个区域内采集到了漏液信号,则说明此时预制舱内的管路泄漏量较大,控制器10可以控制预制舱内的水冷机组40停止运行,并且关闭管路阀门21,最后控制器10将漏液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平台80,多次发出警报,直至漏液情况被处理;
四、在控制器1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例如:30秒),在三个及以上区域内采集到了漏液信号,则说明此时预制舱内出现大规模冷却液泄露情况,漏液问题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此时控制器10可以控制预制舱内的水冷机组40停止运行,并且关闭管路阀门21,开启排液阀门22,排出管路内部冷却液,最后将信号进行上传至远程控制平台80并发出警告,现场报警器70启动,提示现场无关人员远离,等候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可选地,管路阀门21为电磁阀门;和/或
排液阀门22为电磁阀门。
在该实施方案中,管路阀门21可以是为电磁阀门,同样,排液阀门22也可以为电磁阀门,首先,电磁阀门是用电磁力作用于密封在电动调节阀隔磁套管内的铁芯完成,不存在动密封,所以外漏易堵绝,所以电磁阀门的安全性更高,更加适用于腐蚀性、有毒或高低温的介质。另外,管路阀门21和排液阀门22都由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门本身结构简单,价格也低,比起调节阀等其它种类执行设备易于安装维护,更显著的是所组成的自控系统简单,由于电磁阀是开关信号控制,与控制器10的连接也十分方便。
另外,电磁阀门响应时间较短,由于自成回路,比其它自控阀反应更灵敏。
可选地,管路阀门21为双向截止阀式结构。
在该实施方案中,管路阀门21可以是采用双向截止阀式结构,通过采用双向截止阀式结构能够提高维护和维修程序的安全性和快速周转,另外该结构具有高密封性,从而防止冷媒或是冷却液的泄露。
另外,双向截止阀式结构具有抗振动、抗压力变化的能力,并具有防静电和防爆裂功能,有利于上述电池预制舱水冷控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应理解,双向截止阀式结构可以减少支架的安装,可以理解一个单独的安装单元,并且可以使用螺钉或螺栓安装至管道上,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于按所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控制设备、漏液监测传感器、水冷机组和电池组;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线束连接;
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漏液的位置;
所述水冷机组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水冷机组设置于所述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的出入口位置匹配;
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预制舱内输液管道匹配连接,所述电池组用于储存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一子端口和第二子端口;
电池预制舱内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之间设置有转接管;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管路阀门和排液阀门,所述管路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排液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子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管路阀门设置于所述转接管的接口位置,所述管路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在管道中的流动,所述排液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液管道的接口位置,所述排液阀门用于将冷却液排出预制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为绳状监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监测传感器包括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
所述N个绳状监测传感器分别接入信号总线,所述信号总线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管道接头插拔位置、管道压接位置、阀门连接位置以及预制舱底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预制舱底部的情况下,所述绳状监测传感器呈蛇形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舱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气体监测传感器;
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六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用于采集特殊气体浓度;
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设置于预制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如下至少一项:预制舱顶部、电池架以及固定板空隙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为预制舱顶部的情况下,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等距设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为电池架或固定板空隙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在垂直方向上等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端口通过线束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平台;
所述远程控制平台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平台用于获取所述预制舱的实时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阀门为电磁阀门;和/或
所述排液阀门为电磁阀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阀门为双向截止阀式结构。
CN202321350932.X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Active CN219759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932.XU CN21975969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932.XU CN21975969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9699U true CN219759699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932.XU Active CN21975969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9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2600B2 (en) Pipeline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ystem through pressure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soil
CN111207204B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润滑油在线监控预警处置方法
CN110413030A (zh) 一种加氢站主控柜的管理系统
CN208673735U (zh)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泄漏收集系统
CN219759699U (zh) 一种电池预制舱管理系统
CN209148213U (zh) 一种发电厂氢气泄漏监测装置
CN109357165A (zh) 一种输气管道主管线压降速率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
CN202756726U (zh) 油气输送管道上的气液联动截断阀控制系统
CN103867775A (zh) 大型罐区管道紧急切断系统
CN207180946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高低旁路阀泄漏预警检测系统
CN116216100A (zh) 一种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储罐
CN110044500B (zh) 一种电缆接头温度检测及故障预警因子测评方法
CN203200886U (zh) 药厂洁净区设备用排水防倒灌系统
CN203285435U (zh) 套管气定点在线监测系统
CN210159239U (zh) 一种自控式液化气两级切水器
CN109058769B (zh) 一种变压器油泄漏在线监测、应急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489839A (zh) 一种发电机排氢装置
CN216079349U (zh) 一种燃气密闭空间监测系统
CN110906168A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复位防泄漏煤气排水监测系统
CN210813615U (zh) 一种用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充氮灭火装置
CN115518406B (zh) 烟气提水系统调试方法和装置
CN216591098U (zh) 高压天然气体向中压天然气体降压系统的泄漏检查装置
CN216901909U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天然气阀门智能监控系统
CN216559544U (zh) 一种发电站的雨淋阀漏水监测系统
CN217384574U (zh) 一种热网系统加热器泄漏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