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2090U -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2090U
CN219752090U CN202320861434.5U CN202320861434U CN219752090U CN 219752090 U CN219752090 U CN 219752090U CN 202320861434 U CN202320861434 U CN 202320861434U CN 219752090 U CN219752090 U CN 219752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reverse osmosis
sewage treatment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14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梅
宋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Fushu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Fushu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Fushu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Fushu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14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2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2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2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插接有多个进水管,还包括:所述蓄水槽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端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槽一侧外壁靠近导流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外壁与导流机构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上均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上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使得污水内杂物在蓄水槽内部静置沉淀,然后通过导流机构给污水在过滤网处再次除杂,然后增压送入过滤机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的反渗透组件过滤污水。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反渗透式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一种,需要使用到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在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6799387U、专利名称为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包括底座、活动盘和刹车开关,底座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活动盘,通过设有过滤膜片当污水进行泥沙过滤后通过过滤膜片可以将污水中的污渍进行过滤。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未能对污水做出初步过滤,直接让污水通过反渗透膜滤瓶进行污水过滤,污水中杂质多,影响污水通过反渗透膜的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未能对污水做出初步过滤,直接让污水通过反渗透膜滤瓶进行污水过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插接有多个进水管,还包括:所述蓄水槽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端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槽一侧外壁靠近导流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外壁与导流机构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上均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上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一端与导流机构的一端相连通。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蓄水槽内壁靠近进水管的下方卡接有格栅。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插接有引水管。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位于蓄水槽的内部,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套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圆周内壁上卡接有过滤网。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头。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不锈钢外筒,所述不锈钢外筒插接在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上,所述不锈钢外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体,所述不锈钢外筒的两端卡接有端盖,靠近导流机构的端盖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头的圆周内壁上。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端盖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套筒,所述套筒位于端盖的中心。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两个所述套筒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多个圆形孔,所述中心管的圆周外壁上绕接有反渗透组件,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二产水隔网、膜片、进水隔网和第一产水隔网,所述第二产水隔网、膜片、进水隔网和第一产水隔网通过粘接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经进水管通入蓄水槽内部,经格栅除去大的浮渣,然后加入明矾等,使得污水内杂物在蓄水槽内部静置沉淀,然后通过导流机构给污水在过滤网处再次除杂,然后增压送入过滤机构内部,产水隔网可以在较高压力下避免膜片粘连而保持顺畅的产水通道,膜片与进水隔网组合,形成给水通道,使得水流均匀的流在膜片表面,通过膜片进行反渗透,使得清水透过产水通道、膜片经圆形孔进入中心管,然后由中心管排出清水,杂质等则由给水通道直接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芯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标:1、蓄水槽;2、挡板;3、进水管;4、格栅;5、安装板;6、固定环;7、不锈钢外筒;8、连接头;9、增压泵;10、支撑板;11、端盖;12、套筒;13、连接杆;14、中心管;15、导水管;16、过滤管;17、过滤网;18、引水管;19、圆形孔;20、第一产水隔网;21、进水隔网;22、膜片;23、第二产水隔网。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中未能对污水做出初步过滤,直接让污水通过反渗透膜滤瓶进行污水过滤。因此,发明人经研究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经格栅除去大的浮渣,然后加入明矾等,使得污水内杂物在蓄水槽内部静置沉淀,然后通过导流机构给污水在过滤网处再次除杂,然后增压送入过滤机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的反渗透组件过滤污水,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槽1,蓄水槽1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插接有多个进水管3,还包括:蓄水槽1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安装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机构,导流机构的一端与蓄水槽1的内部相连通,蓄水槽1一侧外壁靠近导流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底部外壁与导流机构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上均安装有固定环6,固定环6的圆周内壁上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一端与导流机构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蓄水槽1内壁靠近进水管3的下方卡接有格栅4,通过格栅4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浮渣。
进一步的,蓄水槽1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安装口,安装口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2,通过打开挡板2便于清理蓄水槽1内部沉淀的杂质。
进一步的,导流机构包括增压泵9,增压泵9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0的顶部外壁上,通过增压泵9给污水增加压力,便于后续利用过滤机构过滤污水。
进一步的,增压泵9的输入端插接有导水管15,增压泵9的输出端插接有引水管18。
进一步的,导水管15的一端位于蓄水槽1的内部,导水管15的一端套接有过滤管16,过滤管16的圆周内壁上卡接有过滤网17,通过设置的过滤网17,在污水进入过滤机构之前进行再次过滤。
进一步的,引水管18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头8,通过设置的连接头8,方便导流机构与过滤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不锈钢外筒7,不锈钢外筒7插接在固定环6的圆周内壁上,不锈钢外筒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体,不锈钢外筒7的两端卡接有端盖11,靠近导流机构的端盖11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头8的圆周内壁上,通过设置的不锈钢外筒7,将过滤机构置于内部,便于进行污水处理的工作。
进一步的,端盖11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多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套筒12,套筒12位于端盖11的中心,通过设置的套筒12,便于固定过滤芯体。
进一步的,两个套筒12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中心管14,中心管14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多个圆形孔19,中心管14的圆周外壁上绕接有反渗透组件,反渗透组件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二产水隔网23、膜片22、进水隔网21和第一产水隔网20,第二产水隔网23、膜片22、进水隔网21和第一产水隔网20通过粘接成型。
综上,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在蓄水槽1拦截浮渣,静置沉淀后,然后通过导流机构给污水在过滤网17处再次除杂,然后增压送入过滤机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的反渗透组件过滤污水。
工作原理:将污水通过进水管3送入蓄水槽1的内部,在格栅4的拦截下,除去大的浮渣,然后加入明矾等,让污水静置在蓄水槽1内,杂质沉淀,然后启动增压泵9,通过导水管15将污水抽出,经过滤管16内的过滤网17再次除杂,然后经引水管18将处理后的污水送入过滤机构的过滤芯体内,第一产水隔网20和第二产水隔网23可以在较高压力下避免膜片22粘连而保持顺畅的产水通道,膜片22与进水隔网21组合,形成给水通道,使得水流均匀的流在膜片22表面,通过膜片22进行反渗透,使得清水透过产水通道、膜片22经圆形孔19进入中心管14,然后由中心管14的一端排出清水,杂质等则由给水通道直接排出,在中心管14和端盖11处分别接入两个管道,一个用于清水的排出,一个用于污水的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水平插接有多个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蓄水槽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一端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水槽一侧外壁靠近导流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外壁与导流机构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上均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上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一端与导流机构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内壁靠近进水管的下方卡接有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插接有引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位于蓄水槽的内部,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套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圆周内壁上卡接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不锈钢外筒,所述不锈钢外筒插接在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上,所述不锈钢外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芯体,所述不锈钢外筒的两端卡接有端盖,靠近导流机构的端盖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头的圆周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套筒,所述套筒位于端盖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多个圆形孔,所述中心管的圆周外壁上绕接有反渗透组件,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二产水隔网、膜片、进水隔网和第一产水隔网,所述第二产水隔网、膜片、进水隔网和第一产水隔网通过粘接成型。
CN202320861434.5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752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1434.5U CN21975209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1434.5U CN21975209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2090U true CN21975209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6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1434.5U Active CN21975209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2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0985B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微滤净化处理设备
CN219752090U (zh) 一种反渗透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9934198U (zh) 柔性可变孔径反冲洗过滤器
CN209740776U (zh) 一种中空纤维超滤膜水处理设备
CN209872600U (zh) 一种反冲洗净水器
CN209890292U (zh) 一种立式超浸润性膜材料油水分离装置
CN219929725U (zh) 反渗透净水机
CN212523242U (zh) 一种易于清洁的净水机
CN2168251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5886391U (zh) 一种全自动反冲洗净水器
CN219384941U (zh) 一种水处理工程用超滤装置
CN110217924A (zh) 一种实验室用纯水机
CN211676667U (zh) 一种污水循环过滤装置
CN205216331U (zh) 一种水处理用袋式过滤装置
CN209612347U (zh) 一种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
CN212982733U (zh) 一种兼氧mbr膜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N213294908U (zh) 一种超滤过滤装置
CN220098824U (zh) 一种单户生态渗滤设备
CN211419790U (zh) 一种含油污水超滤处理环保装置
CN211486677U (zh) 过滤板及过滤结构
CN22014304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超滤膜过滤器
CN210419546U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设备
CN214972141U (zh) 一种新型环保净水器
CN219929724U (zh) 一种纯水制造反渗透过滤装置
CN211885708U (zh) 快速流通式防堵塞型的使用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