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9549U - 一种直流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9549U
CN219749549U CN202321062852.4U CN202321062852U CN219749549U CN 219749549 U CN219749549 U CN 219749549U CN 202321062852 U CN202321062852 U CN 202321062852U CN 219749549 U CN219749549 U CN 21974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module
outpu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28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
刘强
徐瑞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inch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Linch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Linch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Linch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28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9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涉及柜式直流充电桩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直流充电桩,包括桩体以及设于桩体内的功率模块和功率分配模块;功率模块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功率分配模块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两安装面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和连接铜排,任意一个连接铜排的两端连接有直流接触器;多个连接铜排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且呈并排布设;多个输出铜排分别与桩体的终端线缆相连接。上述设计得到的直流充电桩具有规整简洁的模块布局,能够减少功率分配模块所占桩体的内部空间,便于接线和维护,能够实现更多终端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柜式直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充电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充电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充电桩的功率迭代升级,将电力电子转换的功率单元模组和用户终端的充电单元模组分离开的分体式充电桩应用已经越来越多。
现有的直流充电桩大多数都连接有两个充电终端、三个充电终端和四个充电终端,分别设有四把充电枪、六把充电枪和八把充电枪。这样的连接方式对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电气结构布局具有较高的要求,具有所占桩内空间大、接线复杂、难以实现更多终端连接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输出端所占空间小、接线方便的直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占桩内空间大、接线复杂、难以实现更多终端连接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桩体以及设于桩体内的功率模块和功率分配模块;功率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交流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市电,直流输出端与功率分配模块相连接,功率模块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
功率分配模块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且两安装面上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和多个连接铜排,任意一个连接铜排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多个连接铜排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且多个输出铜排呈并排布设;多个输出铜排分别用于与桩体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相连接。
可选地,一个安装面的任意一个连接铜排与另一安装面的对应连接铜排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的正、负极相连接。
可选地,功率分配模块的相对两安装面均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直流接触器,任意两第一直流接触器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多个第一直流接触器和多个连接铜排依次连接以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可选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直流接触器和多个连接铜排,任意两第二直流接触器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第二输出单元一端的第二直流接触器和另一端的第二直流接触器分别与第一输出单元的任意两连接铜排相连接。
可选地,第二输出单元还包括第三直流接触器,第三直流接触器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上,另一端连接于两第二直流接触器之间的连接铜排上。
可选地,每个连接铜排上均设有接线孔,接线孔用于与功率模块的直流输出端的线缆相连接,以将功率模块内的直流电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内。
可选地,至少一个连接铜排上还设有输出接口,输出接口用于与输出铜排相连接,输出铜排用于实现对外充电。
可选地,多个输出铜排并排设置,输出铜排的输入点连接于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或第二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上,并且输出铜排的输出点均于功率分配模块的同一侧输出。
可选地,两安装面上还设有多个线桥,线桥用于扎绑直流接触器上的信号线,并依次接入直流充电桩的配电模块,以控制直流接触器。
可选地,功率分配模块与功率模块层叠设置,且功率分配模块设置于功率模块的下方。
可选地,直流充电桩还包括配电模块,配电模块包括与交流输入端连接的断路器,断路器用于连接外部市电;直流充电桩还设有底座,桩体置于底座上;桩体靠近底座的一面设有交流进线口,交流进线口用于穿设外部市电的线缆并与断路器相连接。
可选地,直流充电桩靠近底座的一面还设有第一终端进线口和第二终端进线口,第一终端进线口用于穿设终端线缆,并与功率分配模块的正极连接;第二终端进线口用于穿设终端线缆,并与功率分配模块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桩体设有前门和后门,前门和后门相对设置,功率分配模块设于前门和后门之间;前门设有进风口,后门设有系统风机和出风口,系统风机由进风口抽风并从出风口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充电桩包括桩体以及设于桩体内的功率模块和功率分配模块;功率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交流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市电,直流输出端与功率分配模块相连接,通过功率模块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使得该直流充电桩的工作过程完整可靠;
功率分配模块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且两安装面上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和多个连接铜排,两安装面能够便于功率分配模块分别接入正极和负极,使功率分配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设于相对的两安装面上;任意一个连接铜排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使正、负极所在的两相对安装面的安装结构和方式完全一致,以节省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减少组装工序和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连接铜排起到了电流导通的作用,相比于线缆而言,连接铜排的设置使得功率分配模块的元件布局更加整洁有序,同时也便于修理、检查过程;多个连接铜排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且多个输出铜排呈并排布设,这样的设置使功率分配模块的整体结构简洁有序,便于组装及修理、检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也更加便于增加连接终端线缆,以实现更多的终端连接;多个输出铜排分别用于与桩体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相连接,输出铜排的竖直并排设置,便于终端线缆的连接,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
上述设计得到的直流充电桩,其具有规整简洁的模块布局,能够减少功率分配模块所占桩体的内部空间,同时便于接线和维护,能够实现更多终端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充电桩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充电桩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分配模块(正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分配模块(负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流进线口、第一终端进线口和第二终端进线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分配模块连接四个充电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分配模块连接六个充电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直流充电桩;110-桩体;111-交流进线口;112-第一终端进线口;113-第二终端进线口;114-前门;1141-进风口;115-后门;1151-系统风机;1152-出风口;120-功率模块;130-功率分配模块;131-直流接触器;1311-第一直流接触器;1312-第二直流接触器;1313-第三直流接触器;132-连接铜排;1321-接线孔;1322-输出接口;133-安装面;134-线桥;135-输出铜排;140-配电模块;141-断路器;150-终端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100包括桩体110以及设于桩体110内的功率模块120、功率分配模块130和配电模块140;配电模块140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市电的断路器141;功率模块120包括: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交流输入端与断路器141连接,直流输出端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相连接,配电模块140用于通过功率模块120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130;
功率分配模块130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133,且两安装面133上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131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131;多个连接铜排132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135,且多个输出铜排135呈并排布设;多个输出铜排135分别用于与桩体110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150相连接。
具体的,该直流充电桩100包括桩体110,桩体110内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功率模块120、功率分配模块130和配电模块140。其中功率分配模块130与功率模块120上下层叠设置,功率模块120设置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上方;配电模块140上设有断路器141,外部市电经过断路器141后被接入直流充电桩100,并经过断路器141通过线缆与功率模块120的交流输入端进行电气连接;同时配电模块140能够对该直流充电桩100的各模块及部件实现控制功能。功率模块120能够将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由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输出;
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通过线缆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连接铜排132相连接,以即将直流电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130。功率分配模块130内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131和连接铜排132,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的相对两端都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131,以使直流输出端内的直流接触器131和连接铜排132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电路。其中直流接触器131能够分配功率,而连接铜排132则实现了直流电的传输。多个连接铜排132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135,用于将直流电输出。输出铜排135层叠于连接铜排132上且呈并排布设,其远离连接铜排132的一端通过绝缘柱固定,以便于与桩体110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150相连接,以将直流电输送至充电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功率分配模块130内有多个直流接触器131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且多个直流接触器131与多个连接铜排132依次连接以形成封闭电路,进而实现直流电的功率分配及流通;在连接铜排132上还连接有输出铜排135,多个输出铜排135用于输出直流电。输出铜排135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横排上,并且多个输出铜排135竖直并排布设,层叠于连接铜排132上,减少了个输出铜排135与连接铜排132之间的堆叠,既平整美观,又扩大了功率分配模块130内的接线空间,同时连接铜排132与输出铜排135之间留有许多间隙空间,还提高了散热效率。
第二,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连接铜排132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135,用于将直流电输出,其中每个连接铜排132上能够连接有一个输出铜排135,这样平整简洁的搭接方式能够便于提高组装效率。在实际组装过程中,能够增加或减少输出铜排135的搭接,以实现该直流充电桩100与充电终端之间的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四、一拖六个充电终端的切换,如图3、图6、图7所述,提高了该直流充电桩100的适用性与灵活性;根据实际需求对输出铜排135与充电终端的数量做灵活调整,也能够减少新机柜的重新布局及开发,节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充电桩100包括桩体110以及设于桩体110内的功率模块120、功率分配模块130和配电模块140;配电模块140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市电的断路器141,以实现直流充电桩100的配电;功率模块120包括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交流输入端与断路器141连接,直流输出端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相连接,配电模块140用于通过功率模块120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130,使得该直流充电桩100的工作过程完整可靠;
功率分配模块130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133,且两安装面133上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131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两安装面133能够便于功率分配模块130分别接入正极和负极,使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设于相对的两安装面133上;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131,使正、负极所在的两相对安装面133的安装结构和方式完全一致,以节省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减少组装工序和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连接铜排132起到了电流导通的作用,相比于线缆而言,连接铜排132的设置使得功率分配模块130的元件布局更加整洁有序,同时也便于修理、检查过程;多个连接铜排132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135,且多个输出铜排135呈并排布设,这样的设置使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整体结构简洁有序,便于组装及修理、检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也更加便于增加连接终端线缆150,以实现更多的终端连接;多个输出铜排135分别用于与桩体110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150相连接,输出铜排135的竖直并排设置,便于终端线缆150的连接,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
上述设计得到的基于分光技术的直流充电桩100,其具有规整简洁的模块布局,能够减少功率分配模块130所占桩体110的内部空间,同时便于接线和维护,能够实现更多终端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安装面133的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与另一安装面133的对应连接铜排132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的正、负极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该功率分配模块130具有两个安装面133,且两个安装面133相对设置。两个安装面133上均设有连接铜排132和直流接触器131,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的相对两端都分别连接有直流接触器131,以使直流输出端内的直流接触器131和连接铜排132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电路。其中一个安装面133的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与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另一个安装面133的任意一个连接铜排132与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以实现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和负极为相对两面。
通过将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和负极设为相对两安装面133,同时两安装面133上各连接铜排132与直流接触器131的安装方式与结构完全一致,这样的设置能够节省加工组装时间,同时也能够减少组装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功率分配模块130的相对两安装面133均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直流接触器1311,任意两第一直流接触器1311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132,多个第一直流接触器1311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依次连接以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任意两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132;第二输出单元一端的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和另一端的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分别与第一输出单元的任意两连接铜排132相连接。
第二输出单元还包括第三直流接触器1313,第三直流接触器13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132上,另一端连接于两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之间的连接铜排132上。
具体的,功率分配模块130的相对两安装面133均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共同连接形成封闭电路结构。其中第一单元包括多个直流接触器131和多个连接铜排132,且任意两直流接触器131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132,多个直流接触器131与多个连接铜排132依次连接,构成封闭环形结构;
第二输出单元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直流接触器131以及多个连接铜排132,且任意两个直流接触器131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铜排132,位于首尾两端的两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分别与第一输出单元的任意两连接铜排132相连接,以使第一输出单元与第二输出单元连通且形成封闭结构。
而第二输出单元还具有一类第三直流接触器1313,这类第三直流接触器1313的其中一个端口与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132相连接,另一端口则与两个第二直流接触器1312之间的连接铜排132相相连接,以使第一输出单元与第二输出单元相互连通。
通过这样的环形结构设置,能够使各直流接触器131与连接铜排13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简洁有序,避免了连接铜排132与直流接触器131连接后产生部分层叠或遮掩,为后续输出铜排135的搭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也使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美观平整,同时提高了搭接效率。
示例的,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连接铜排132上均设有接线孔1321,接线孔1321用于与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的线缆相连接,以将功率模块120内的直流电输入至功率分配模块130内。
具体的,每一个连接铜排132上均设有一个接线孔1321,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能够通过线缆连接至连接铜排132上的接线孔1321内,以实现功率模块120至功率分配模块130的直流电输送。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直流电通过线缆与连接铜排132连接输送,使装配过程更加简便,提高了装配过程中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功率分配模块130内因线缆过多而导致内部空间杂乱、接线困难的不良影响。
示例的,如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一个连接铜排132上还设有输出接口1322,输出接口1322用于与输出铜排135相连接,输出铜排135用于实现对外充电。
具体的,连接铜排132除设有一个接线孔1321外,还设有一输出接口1322,且输出接口1322与接线孔132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输出接口1322用于与输出铜排135相连接,以通过输出铜排135输出直流电。多个输出铜排135并排设置,每个输出铜排135都具有一个输入点和一个输出点。输出铜排135的输入点连接于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132或第二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132上,而输出铜排135的输出点均于功率分配模块的同一侧输出,即输出铜排135的输出点均于直流充电桩的底座处连接有充电枪,使该直流充电桩的桩内布局更加整洁,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输出接口1322的设置,能够使连接铜排132与输出铜排135之间的连接更加简便,提高了装配过程中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功率分配模块130内因线缆过多而导致内部空间杂乱、接线困难的不良影响。而输出接口1322与接线孔132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能够使输出接口1322与接线孔1321在接线过程中不互相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示例的,如图4所述,两安装面133上还设有多个线桥134,线桥134用于扎绑直流接触器131上的信号线,并依次接入配电模块140,以控制直流接触器131。
具体的,功率分配模块130的相对两安装面133上均设有多个线桥134,多个线桥13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线桥134用于扎绑各直流接触器131上的信号线,并将信号线依次接入配电模块140内,以通过配电模块140控制直流接触器131的开合、功率分配等。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配合功率模块120与功率分配模块130,实现功率模块120向下输送直流电至功率分配模块130,直流输出端通过信号线接入右侧的配电模块140,使功率分配模块130以及直流充电桩100的布局更加规整。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功率分配模块130与功率模块120层叠设置,且功率分配模块130设置于功率模块的下方。
具体的,功率分配模块130与功率模块120上下层叠设置,且功率分配模块130设置于功率模块的下方。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通过线缆从上方接入至下方的功率分配模块130。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功率模块120的直流输出端的线缆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连接铜排132连接,且走线距离较短,减小了线缆长度,进而使整体布局更加简洁美观,也减少了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直流充电桩100还设有底座,桩体110置于底座上;桩体110靠近底座的一面设有交流进线口111,交流进线口111用于穿设外部市电的线缆并与断路器141相连接。
具体的,直流充电桩100的桩体110置于底座上,如图5所示,桩体110靠近底座的一面开设有交流进线口111,交流进线口111的设置位置与桩体110内部的断路器141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使外部市电的线缆由该交流进线口111穿设进桩体110内部并与断路器141相连接。通过交流进线口111的设置,实现了外部市电与直流充电桩100的连通,同时置于底座一面的设置,提高了直流充电桩100的外观美观性。
示例的,如图5所示,直流充电桩100靠近底座的一面还设有第一终端进线口112和第二终端进线口113,第一终端进线口112用于穿设终端线缆150,并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连接;第二终端进线口113用于穿设终端线缆150,并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负极连接。
具体的,直流充电桩100靠近底座的一面除设有交流进线口111外,还设有第一终端进线口112和第二终端进线口113,且第一终端进线口112和第二终端进线口113的设置位置与桩体110内部的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所在的安装面133以及负极所在的安装面133相对应,以使终端线缆150分别通过第一终端进线口112和第二终端进线口113穿设进桩体110内部,并分别与功率分配模块130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通过第一终端进线口112和第二终端进线口113的设置,实现了充电终端与直流充电桩100的连通,同时置于底座一面的设置,提高了直流充电桩100的外观美观性,同时距离功率分配模块130的距离较近,也减少了走线距离和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方案中,如图8所示,桩体110设有前门114和后门115,前门114和后门115相对设置,功率分配模块130设于前门114和后门115之间;前门114设有进风口1141,后门115设有系统风机1151和出风口1152,系统风机1151由进风口1141抽风并从出风口1152排出。
具体的,桩体110还设有前门114和后门115,且前门114和后门115相对设置,功率分配模块130设置于前门114与后门115之间的容置腔内。前门114设有一面进风口1141,后门115设于系统风机1151和出风口1152,当系统风机1151启动时,能够由前门114的进风口1141抽风并经过后门115从出风口1152排出,带动外部冷风穿过功率分配模块130,并将热量从后门115的出风口1152带走。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风阻,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功率分配模块130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也延长了内部连接铜排132、输出铜排135、直流接触器131和线缆等元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以及设于所述桩体内的功率模块和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交流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市电,所述直流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相连接,所述功率模块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入至所述功率分配模块;
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具有相对的两安装面,且两所述安装面上均设有多个直流接触器和多个连接铜排,任意一个所述连接铜排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直流接触器;每个所述连接铜排上分别连接有输出铜排;多个所述输出铜排分别用于与所述桩体的终端进线口的终端线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安装面的任意一个所述连接铜排与另一所述安装面的对应所述连接铜排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负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相对两安装面均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直流接触器,任意两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铜排,多个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和多个所述连接铜排依次连接以形成封闭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直流接触器和多个所述连接铜排,任意两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铜排;所述第二输出单元一端的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和另一端的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任意两所述连接铜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还包括第三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三直流接触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所述连接铜排上,另一端连接于两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之间的所述连接铜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铜排上均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用于与所述功率模块的直流输出端的线缆相连接,以将所述功率模块内的直流电输入至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铜排上还设有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输出铜排相连接,所述输出铜排用于实现对外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输出铜排并排设置,所述输出铜排的输入点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或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连接铜排上,并且所述输出铜排的输出点均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同一侧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多个线桥,所述线桥用于扎绑所述直流接触器上的信号线,并依次接入所述直流充电桩的配电模块,以控制所述直流接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与所述功率模块层叠设置,且所述功率分配模块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还包括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包括与所述交流输入端连接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用于连接外部市电;所述直流充电桩还设有底座,所述桩体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桩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交流进线口,所述交流进线口用于穿设外部市电的线缆并与所述断路器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靠近所述底座的一面还设有第一终端进线口和第二终端进线口,所述第一终端进线口用于穿设所述终端线缆,并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进线口用于穿设所述终端线缆,并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负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设有前门和后门,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相对设置,所述功率分配模块设于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前门设有进风口,所述后门设有系统风机和出风口,所述系统风机由所述进风口抽风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CN202321062852.4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直流充电桩 Active CN21974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2852.4U CN21974954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直流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2852.4U CN21974954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直流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9549U true CN219749549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1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2852.4U Active CN21974954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直流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9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1420A1 (en) Photovoltaic inverter
CN105356304A (zh) 输出配电模块及配电柜
CN219749549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
CN204633078U (zh) 一种纵、横双向式汇流排及光伏汇流箱
CN216672602U (zh) 多电源系统分配单元
CN2017811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系统
CN204497576U (zh) 一种机柜配电器固定支架、机柜配电器组件和机柜
CN210212105U (zh) 一种集成式控制器及采用该控制器的直流充电桩
CN209823503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集成化ups配电装置
CN107634583A (zh) 一种储能控制模块
CN209592171U (zh) 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7150481U (zh) 电机驱动器
CN112366527A (zh) 小型化模块集成式400v低压开关柜
CN205754199U (zh) 一种光伏汇流箱
CN217589784U (zh) 电源柜
CN218387246U (zh) 变流器功率模块
CN205811953U (zh)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光伏汇流箱
CN214154349U (zh) 一种基于t型三电平单元式变频器的提升机电控系统
CN210607663U (zh) 多层连接器
CN212012309U (zh) 一种百万千瓦机组发电机主出线连接结构
CN211181921U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三相多功能互感器的一体式接线模块
CN217720786U (zh) 一种双向充放电机
CN203119802U (zh) 一种智能光伏防雷汇流箱
CN220475118U (zh) 逆变器和光伏系统
CN215378865U (zh) 分流箱、光伏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