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5381U - 一种熔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5381U
CN219745381U CN202321138531.8U CN202321138531U CN219745381U CN 219745381 U CN219745381 U CN 219745381U CN 202321138531 U CN202321138531 U CN 202321138531U CN 219745381 U CN219745381 U CN 21974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stirring
heating
melting
mel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8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先华
林旭涛
谭武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uwuyo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uwuyo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uwuyo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uwuyo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8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胶机,属于沥青预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外壳、熔缸、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熔缸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熔缸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熔缸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第三加热元件和第四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沿高度方向逐层分布,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包括螺旋部和支撑部,所述螺旋部围绕所述搅拌装置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部相连,另一端顺着所述熔缸的侧壁引出到所述熔缸外,通过分区逐层加热和分层搅拌,使片状沥青材料加热迅速且吸热均匀,提高了沥青加热的效率,防止沥青与所述搅拌装置粘连。

Description

一种熔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预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胶机。
背景技术
非固化橡胶沥青是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它既不是水性涂料,也不是溶剂型或反应型涂料,而是无溶剂、不成膜的蠕变型涂料。非固化橡胶沥青在环境温度在80℃时无滑动、流淌、滴落,在环境温度在-20℃时不凝结、不开裂,当环境温度达到180℃时,非固化橡胶沥青会变成一种流动性非常好的流体,方便进行施工和塑形。在施工时,非固化橡胶沥青必须采用专用熔化设备进行熔化并挤出,以刮涂或者喷涂法进行施工,其中片状非固化沥青由于片状材料面积大,在材料进入熔缸时,不能很好的与热源充分接触,导致沥青的吸热效果差,熔化的效率低,极大影响施工及生产效率,并且加热过程消耗大量的热能。
现有公告号为CN20382071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预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非固化橡胶沥青熔化机。该熔化机包括一热熔釜,所述的热熔釜中设有一用于盛放沥青的料腔,料腔上开口处设有一缸盖,所述的料腔外表面设有一导热油层,所述的导热油层连接有一伸出于热熔釜外部的注油口,所述的导热油层外表面设有一燃烧层,所述的燃烧层连接有一安装于热熔釜外壁的燃烧机,所述的热熔釜内设有多层化料组件,多层化料组件底部通过搅拌料轴连接搅拌电机,所述的热熔釜外部设有控制燃烧机和搅拌电机的电控箱,该沥青预处理设备处理片状非固化橡胶沥青加热效率低,搅拌效率低且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胶机,解决了现有沥青加热设备对于片状非固化沥青加热效率低和耗能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熔胶机,包括外壳、熔缸、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熔缸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熔缸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熔缸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第三加热元件和第四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沿高度方向逐层分布,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包括螺旋部和支撑部,所述螺旋部围绕所述搅拌装置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部相连,另一端顺着所述熔缸的侧壁引出到所述熔缸外,通过分区逐层加热和分层搅拌,使片状沥青材料加热迅速且吸热均匀,提高了沥青加热的效率,还能防止沥青与所述搅拌装置粘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热床、第二热床和第三热床,所述第一热床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相连,所述第二热床与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相连,所述第三热床与所述第四加热元件相连,所述第一热床、所述第二热床和所述第三热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床包括骨架、多个通孔和多个挡板,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穿过所述骨架,多个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床上,所述挡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孔的边延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热床垂直,起到支撑加热元件和向下层筛选分流沥青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均与所述电加热器相连,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熔缸的顶部,利用所述电加热器使得熔胶机能够在施工场地内灵活移动,缩短了沥青的移动距离,施工更加高效。
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第三搅拌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熔缸的顶部,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且所述搅拌轴伸入到所述熔缸内,所述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和所述第三搅拌桨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一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之间,所述第三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之间,通过不同搅拌桨的分层搅拌,可以控制不同区域内的沥青流动状态,使沥青的受热均匀而迅速。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桨叶、多根搅拌杆和套环,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环套接在所述搅拌轴上,多根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桨叶上,且朝向所述熔缸顶部,多根所述搅拌杆以所述搅拌轴为中心向所述熔缸的侧壁扩张,可以将刚投入的片状沥青向所述熔缸的侧壁推动,防止沥青与所述搅拌装置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是由电热管弯曲制成,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还包括发热芯,所述发热芯嵌套于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中,利用电热管将所述发热芯发出的热量分布到沥青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包括加热部和连接部,所述加热部平行于所述熔缸的底面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加热部相连,另一端与贴着所述熔缸的侧壁向上伸延到所述熔缸的顶端,加热元件沿水平面分布在所述熔缸内,可以对沥青进行均匀的分层加热。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桨和所述第三搅拌桨结构相同,从所述搅拌轴的方向看,所述第二搅拌桨与所述第三搅拌桨错开,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扇叶,所述扇叶绕所述搅拌轴的径向扭转,所述第三搅拌桨的叶片与所述搅拌轴垂直,通过搅拌桨对不同分层的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受热均匀且方向向外排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熔缸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附着在所述熔缸的外侧壁上,用于防止所述熔缸内的热量外泄,降低能耗。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进料口和出料阀,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进料口朝外一端敞开,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熔缸内,所述出料阀设置在所述熔缸的底部,方便随时在施工处进行直接排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熔胶机上设有内置于外壳中的熔缸,熔缸中安装有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用于熔化和搅拌片状非固化沥青,加热装置分为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第三加热元件和第四加热元件,第一加热元件围绕搅拌轴布置,可以对靠近搅拌轴的沥青进行加热熔化,防止片状沥青粘覆在搅拌轴上形成阻碍,降低加热效果,其余的加热元件沿搅拌轴的高度方向逐层分布,将熔缸分为不同的加热区域,搅拌轴上同样设有多层搅拌桨,每个加热区域内均配置有搅拌桨,用于搅拌动沥青使沥青均匀,上层的加热区内对沥青进行加热和搅拌后,沥青向下流动,通过逐层加热和搅拌使片状沥青能够充分的加热,片状沥青的吸热快速,进入到熔缸后能够迅速搅碎,得到的沥青更加均匀,下层的加热区域温度更高,沥青进入到下层加热区域后迅速达到出料温度,提高了沥青的出料效率。
(2)该熔胶机上内设有多层热床,除搅拌轴上的加热元件外,其余加热元件均安装在热床上,热床上设有多个通孔和挡板,加热成流动状态的沥青由挡板阻挡后经过通孔向下层流动,可以对沥青进行筛选,让得到充分碎化和加热的沥青逐层向下流动,提高了加热和搅拌的效率,另外该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桨,第一搅拌桨上设有多根搅拌杆,搅拌杆以搅拌轴为中心向外扩张,第一搅拌桨布置在上层加热区域内,可以充分的将片状非固化沥青打碎,并防止碎片化的沥青向搅拌轴附着。
(3)该熔胶机上的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加热器安装在熔缸顶部,加热元件是弯曲的热管,加热元件弯曲后贴着熔缸的一侧壁向上与加热器相连,加热管中布置有发热芯用于放热,电加热的控制器安装在熔缸的两侧,使得整机轻量化,可以在施工场地内进行移动,使用起来方便。
(4)该熔胶机的熔缸外壁上还附着有保温层,在熔缸的顶部装有盖板,可以防止热量大量外汇,提高熔缸加热沥青的能力,减少整机耗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胶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胶机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胶机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胶机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胶机的侧视图;
图6为图3上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4上沿B-B线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装置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装置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上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15为图14上沿D-D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进料口;12、顶盖;2、熔缸;21、排料管;22、保温层;3、搅拌装置;31、驱动电机;32、搅拌轴;33、第一搅拌桨;331、桨叶;332、搅拌杆;333、套环;34、第二搅拌桨;341、扇叶;342、桨套;35、第三搅拌桨;36、盖板;4、加热装置;41、电加热器;42、第一加热元件;421、螺旋部;422、支撑部;423、发热芯;43、第二加热元件;431、加热部;432、连接部;44、第三加热元件;45、第四加热元件;46、第一热床;461、骨架;462、通孔;463、挡板;47、第二热床;48、第三热床;5、控制箱;6、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胶机,包括外壳1、熔缸2、搅拌装置3和加热装置4,熔缸2设置在外壳1内,搅拌装置3设置在熔缸2的上方,加热装置4设置在熔缸2内,加热装置4包括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沿高度方向逐层分布,第一加热元件42包括螺旋部421和支撑部422,螺旋部421围绕搅拌装置3设置,支撑部422的一端与螺旋部421相连,另一端顺着熔缸2的侧壁引出到熔缸2外,熔缸2内由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分为上、下两层加热区域,即熔化区和熔融区,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的加热温度逐层增加,上层加热区域内,用于片材投入后与流动状态的沥青材料充分接触而快速升温,并在搅拌桨的搅动下快速熔化成流动状态,下层加热区域,将向下流动的沥青进行升温,使其达到设定的使用温度,再从下端的出料阀6释放出进行施工使用,通过两层加热区域对片状沥青进行碎化和加热,提高了沥青的熔化效率。
优选地,加热装置4还包括第一热床46、第二热床47和第三热床48,第一热床46与第二加热元件43相连,第二热床47与第三加热元件44相连,第三热床48与第四加热元件45相连,第一热床46、第二热床47和第三热床48的结构相同,第一热床46包括骨架461、多个通孔462和多个挡板463,第二加热元件43穿过骨架461,骨架461起到支撑第二加热元件43的作用,防止第二加热元件43受到沥青的压力作用而变形,多个通孔462设置在第一热床46上,挡板46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通孔462的边延上,挡板463与第一热床46垂直,挡板463用于阻挡部分沥青流动,将其向下引导通过通孔462逐渐向下层流动,挡板463贴着通孔462设置,可以让流动性强的沥青向下移动,逐层提高温度,起来提高沥青加热效率的作用。
优选地,加热装置4还包括电加热器41和控制箱5,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均与电加热器41相连,电加热器41设置在熔缸2的顶部,升温快且加热效率高,控制箱5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用于控制搅拌速度及加热温度的分布。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搅拌轴32、第一搅拌桨33、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驱动电机31设置在熔缸2的顶部,搅拌轴32与驱动电机31相连,第一搅拌桨33、且搅拌轴32伸入到熔缸2内,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搅拌轴32上,第一搅拌桨33设置在第二加热元件43的上方,第二搅拌桨34设置在第二加热元件43和第三加热元件44之间,第三搅拌桨35设置在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之间,其中驱动电机31是减速电机,每层加热元件上均布置有搅拌桨,用于均匀化沥青并提高沥青的流动性。
优选地,在搅拌轴32上还套设有盖板36,盖板36处于第一加热元件42的上方,盖板36沿搅拌轴32的方向遮挡住螺旋部421的上端,使得片状沥青不会直接进入到螺旋部421内进而粘着到搅拌轴32上。
优选地,第一搅拌桨33包括桨叶331、多根搅拌杆332和套环333,桨叶331设置在套环333的侧壁上,套环333套接在搅拌轴32上,通过套环33可以调节桨叶331的高度位置,保证桨叶311在加热区域内的搅动顺畅,多根搅拌杆332设置在桨叶331上,且朝向熔缸2顶部,多根搅拌杆332以搅拌轴32为中心向熔缸2的侧壁扩张,可以将片状沥青向熔缸2的内壁推动,防止沥青与搅拌轴32粘连。
优选地,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和第三加热元件44是由电热管弯曲制成,第一加热元件42还包括发热芯423,发热芯423嵌套于于第一加热元件42中,发热芯423发出热量经过加热元件扩散到沥青中,实现对沥青的大面积均匀加热,保证沥青加热的均匀性,避免沥青成团。
优选地,第二加热元件43和第三加热元件44结构相同,第二加热元件43包括加热部431和连接部432,加热部431平行于熔缸2的底面设置,连接部432的一端与加热部431相连,另一端与贴着熔缸2的侧壁向上伸延到熔缸2的顶端,连接部432同样处于熔缸2内,充分利用加热元件上热量,第二加热元件43设置成连续的U形,通过调节加热部431分布的密度来调节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可以根据实际加热容量来加热沥青。
优选地,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结构相同,从搅拌轴32的方向看,第二搅拌桨34与第三搅拌桨35错开,第二搅拌桨34包括扇叶341和桨套342,扇叶341绕搅拌轴32的径向扭转,扇叶341相对固定在桨套342的外侧壁上,桨套342套设于搅拌轴32上,第三搅拌桨35的叶片与搅拌轴32垂直,第二搅拌桨34转动用于加快沥青的向下流动,第三搅拌桨35转动用于推动沥青在平面内流动,通过不同搅拌桨的转动配合,调节不同区域内的沥青的流动状态,提高沥青的熔化效率,通过桨套342可以调节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在搅拌轴32上的位置,可以划分加热区域的空间大小,保证沥青的加热均匀程度。
优选地,熔缸2还包括保温层22,保温层22附着在熔缸2的外侧壁上,保温层22是玻璃纤维棉,具有防火、保温和吸声降噪的作用,配合封闭熔缸2的顶盖12起到防止熔缸2内热量外泄的作用,降低能耗和搅拌发生的噪音。
优选地,在外壳1上还设有进料口11、排料管21和出料阀6,进料口11有两个,进料口11设置在外壳1的顶部,进料口11朝外一端敞开,另一端伸入到熔缸2内,呈斗状,可以适应施工现场的左、右侧同时进料使用,缩短上料的时间,出料阀6设置在熔缸2的底部,出料阀6的一端伸出到外壳1的外部,用于控制排出沥青的流量,可以在熔缸2内的沥青加热完成后,直接向外排出,排料管21与熔缸2相连,用于向外排出沥青使用。
优选地,该熔胶机的底部还设有脚轮,方便熔胶机在施工场地内移动,使用和维护起来方便。
该熔胶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移动熔胶机到待施工处,启动加热装置4和搅拌装置3,由两个进料口11向熔缸2内化合片状沥青材料,沥青材料进入到熔化区,由第一加热元件42和第二加热元件43对片状沥青材料进行初步加热熔化,同时第一搅拌桨33对片状沥青进行搅拌和硫化,片状沥青加热到流动状态后,经过第一热床46上的通孔462向下层加热区域流动,由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进行强化加热,提高沥青的流动性,同时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对流动的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得到均匀化的加热,将沥青加热到出料温度后持续进行搅拌,持续向熔缸2内进行投料,通过流动化的沥青来对新加入的沥青进行均热,将沥青加热到出料温度后,由排料管21向外排出,调节出料阀6的开度大小控制排沥青的流量,使投入的片状沥青和加热释放的沥青量相同,保证熔缸2内总是具有一定的流动状态的沥青。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参照实施例一相同特征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外壳1的一侧还布置有燃烧器,加热装置4采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元件采用是导热管,导热管与燃烧器相连,燃烧器可以循环加热导热管中的导热油来传递热量,通过导热油来加热片状沥青材料,长期使用成本低且均热程度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熔胶机,包括外壳(1)、熔缸(2)、搅拌装置(3)和加热装置(4),所述熔缸(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所述熔缸(2)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熔缸(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第三加热元件(44)和第四加热元件(45),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第二加热元件(43)、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45)沿高度方向逐层分布,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包括螺旋部(421)和支撑部(422),所述螺旋部(421)围绕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所述支撑部(422)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部(421)相连,另一端顺着所述熔缸(2)的侧壁引出到所述熔缸(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4)还包括第一热床(46)、第二热床(47)和第三热床(48),所述第一热床(46)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相连,所述第二热床(47)与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相连,所述第三热床(48)与所述第四加热元件(45)相连,所述第一热床(46)、所述第二热床(47)和所述第三热床(4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床(46)包括骨架(461)、多个通孔(462)和多个挡板(463),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穿过所述骨架(461),多个所述通孔(462)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床(46)上,所述挡板(46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孔(462)的边延上,所述挡板(463)与所述第一热床(46)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4)还包括电加热器(41),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45)均与所述电加热器(41)相连,所述电加热器(41)设置在所述熔缸(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搅拌轴(32)、第一搅拌桨(33)、第二搅拌桨(34)和第三搅拌桨(35),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所述熔缸(2)的顶部,所述搅拌轴(32)与所述驱动电机(31)相连,且所述搅拌轴(32)伸入到所述熔缸(2)内,所述第一搅拌桨(33)、所述第二搅拌桨(34)和所述第三搅拌桨(35)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搅拌轴(32)上,所述第一搅拌桨(33)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桨(34)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之间,所述第三搅拌桨(35)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和所述第四加热元件(4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桨(33)包括桨叶(331)、多根搅拌杆(332)和套环(333),所述桨叶(331)设置在所述套环(333)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环(333)套接在所述搅拌轴(32)上,多根所述搅拌杆(332)设置在所述桨叶(331)上,且朝向所述熔缸(2)顶部,多根所述搅拌杆(332)以所述搅拌轴(32)为中心向所述熔缸(2)的侧壁扩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是由电热管弯曲制成,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还包括发热芯(423),所述发热芯(423)嵌套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和所述第三加热元件(44)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43)包括加热部(431)和连接部(432),所述加热部(431)平行于所述熔缸(2)的底面设置,所述连接部(432)的一端与所述加热部(431)相连,另一端与贴着所述熔缸(2)的侧壁向上伸延到所述熔缸(2)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桨(34)和所述第三搅拌桨(35)结构相同,从所述搅拌轴(32)的方向看,所述第二搅拌桨(34)与所述第三搅拌桨(35)错开,所述第二搅拌桨(34)包括扇叶(341),所述扇叶(341)绕所述搅拌轴(32)的径向扭转,所述第三搅拌桨(35)的叶片与所述搅拌轴(32)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缸(2)还包括保温层(22),所述保温层(22)附着在所述熔缸(2)的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熔胶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料口(11)和出料阀(6),所述进料口(11)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所述进料口(11)朝外一端敞开,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熔缸(2)内,所述出料阀(6)设置在所述熔缸(2)的底部。
CN202321138531.8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熔胶机 Active CN21974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31.8U CN219745381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熔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31.8U CN219745381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熔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5381U true CN219745381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8531.8U Active CN219745381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熔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5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2959A (zh) 一种空气热流烘炒机
CN219745381U (zh) 一种熔胶机
CN206598514U (zh) 一种耐高温petgf材料的挤出机
CN203665740U (zh) 一种微管式冷混机
CN209287340U (zh) 一种热熔胶生产用双反应釜
CN112321733A (zh) 一种淀粉糊化系统
CN207872166U (zh) 新式沥青氧化反应釜
CN209076504U (zh) 一种加热型润滑油搅拌罐
CN106708131B (zh) 一种胶水恒温系统
CN207862742U (zh) 标线涂料导热油双循环热熔罐
CN106675599B (zh) 用于连续制备生物炭的设备及方法
CN206996494U (zh) 一种加热搅拌系统
CN116396772A (zh) 一种沥青分层熔化方法和熔胶机
CN214758997U (zh) 溏心蛋生产设备
CN211389902U (zh) 一种塑料管材成型装置
CN214599077U (zh) 一种苯并三氮唑制备用搅拌反应装置
CN210415407U (zh) 用于无卤阻燃材料制备的注塑装置
CN211026029U (zh) 一种胶水生产系统
CN110624493B (zh) 一种熔融缩聚反应器
CN211120688U (zh) 一种膨胀珍珠岩生产预热装置
WO2023284207A1 (zh) 一种整体式三段式热熔系统
CN209355668U (zh) 一种空气热流烘炒机
CN207079225U (zh) 有机物高效节能发酵设备
CN210004730U (zh) 一种绿色无污染环保水性涂料的烘干设备
CN205205065U (zh) 一种松香连续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