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3655U -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3655U
CN219743655U CN202321300014.6U CN202321300014U CN219743655U CN 219743655 U CN219743655 U CN 219743655U CN 202321300014 U CN202321300014 U CN 202321300014U CN 219743655 U CN219743655 U CN 219743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easuring
guide wire
cavity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00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远东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bo Hechuang Medical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00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3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3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3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所述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包括:导丝本体以及测量组件;所述导丝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导丝本体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组件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互相抵接的测量管和光纤,所述测量管中设有感应膜片,所述测量管在感应膜片的两侧形成应力测量腔和干涉腔,所述干涉腔位于所述测量管靠近所述光纤的一侧;当施加在所述导丝上的作用力使所述应力测量腔发生变形时,所述应力测量腔与所述干涉腔的压强差使所述感应膜片发生形变,导致所述光纤端面与所述感应膜片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改变。本申请通过一种导丝同时测量应力测量腔的端部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侧向障碍物使导丝本体弯曲的力。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是将导管、导丝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方法;当导丝引入人体后,导丝会受到尖端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侧向障碍物使导丝弯曲的力,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测量这两种力,导致进行介入手术时,医生难以判断导丝的受力情况,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无法同时测量尖端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侧向障碍物使导丝弯曲的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包括:导丝本体以及测量组件;
所述导丝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导丝本体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组件上;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互相抵接的测量管和光纤,所述测量管中设有感应膜片,所述测量管在所述感应膜片的两侧形成应力测量腔和干涉腔,所述干涉腔位于所述测量管靠近所述光纤的一侧;
当施加在所述导丝上的作用力使所述应力测量腔发生变形时,所述应力测量腔与所述干涉腔的压强差使所述感应膜片发生形变,导致所述光纤的端面与所述感应膜片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包括互相连接的主管和中空管,所述主管为半封闭结构,所述主管靠近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和所述中空管之间,所述感应膜片与所述主管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应力测量腔,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所述光纤抵接,所述感应膜片、所述中空管的内壁和所述光纤的端面围合形成所述干涉腔。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内,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开口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内,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开口插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尺寸,所述主管的开口尺寸与所述中空管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主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光纤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中空管与所述主管插接时,所述主管一端与所述光纤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和所述中空管同轴线设置,所述感应膜片沿所述主管的径向方向与所述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测量腔与所述干涉腔的长度比值为200~12000。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测量腔内填充有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弹簧管和海波管,所述弹簧管对应于所述应力测量腔设置,所述弹簧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管上,所述海波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光纤上。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弹簧管远离所述海波管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感应膜片的两侧设置应力测量腔和干涉腔,当应力测量腔的端部触碰到障碍物或者导丝本体侧向受力弯曲时,应力测量腔发生变形,应力测量腔与干涉腔之间的压强差使感应膜片发生形变,导致光纤的端面与感应膜片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后续通过分析干涉光谱的变化得到应力测量腔的端部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障碍物使导丝本体弯曲的力,便于医生判断导丝的受力情况,确保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的示意图;
图2是图1隐藏导丝本体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1隐藏导丝本体后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导丝本体;11、弹簧管;12、海波管;2、测量组件;21、测量管;211、主管;212、中空管;22、光纤;23、感应膜片;24、应力测量腔;25、干涉腔。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包括:导丝本体1以及测量组件2。所述导丝本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导丝本体1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组件2上。所述测量组件2包括互相抵接的测量管21和光纤22。所述测量管21中设有感应膜片23,所述测量管21在所述感应膜片23的两侧形成应力测量腔24和干涉腔25,所述干涉腔25位于所述测量管21靠近所述光纤22的一侧。当施加在所述导丝上的作用力使所述应力测量腔24发生变形时,所述应力测量腔24与所述干涉腔25的压强差使所述感应膜片23发生形变,导致所述光纤22的端面与所述感应膜片23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的工作原理为:光纤22用于传递光信号,光纤22端面与感应膜片23为两个反射面,当光纤22中的光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个反射面时,两个反射面反射的光会形成干涉光谱,干涉光谱与两个反射面之间的距离有关。在介入手术中,将导丝引入人体,当应力测量腔24的端部触碰到障碍物,或者导丝本体1受力弯曲使所述应力测量腔24发生变形时,应力测量腔24内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内部压强发生变化,而干涉腔25内压强不变,处于两个腔体之间的感应膜片23因压强差从而发生形变,感应膜片23发生形变后两个反射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光纤22的端面与感应膜片23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最后通过光谱的变化分析出应力测量腔24端部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障碍物使导丝弯曲的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的有益效果为:应力测量腔24的端部触碰到障碍物(即受到沿导丝轴向的压力),或者导丝本体1受力弯曲(即受到沿导丝径向的压力)时,均使应力测量腔24发生变形,而干涉腔25形成一个稳定的气压环境与应力测量腔24进行对比,通过应力测量腔24与干涉腔25之间压强差使感应膜片23发生形变,使光纤22的端面与感应膜片23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终实现了通过一种导丝同时测量应力测量腔24的端部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以及障碍物使导丝本体1弯曲的力,便于医生判断导丝的受力情况,确保手术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21包括互相连接的主管211和中空管212,所述主管211为半封闭结构,所述主管211靠近所述中空管212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感应膜片23设于所述主管211和所述中空管212之间,所述感应膜片23与所述主管211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应力测量腔24,所述中空管212的一端与所述光纤22抵接,所述感应膜片23、所述中空管212的内壁和所述光纤22的端面围合形成所述干涉腔25。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测量管21分为主管211和中空管212,一方面是,采用两个管材易于实现应力测量腔24和干涉腔25的制造,减少生产难度;另一方面是,中空管212的壁体可以防止导丝本体1弯曲时干涉腔25发生形变,使干涉腔25具有稳定的气压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211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医用橡胶、聚合材料等。医用橡胶、聚合材料等弹性材料具有对人体无害的特点,提高了导丝的安全性,且可以满足主管211受力时发生形变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212的材料为与能够与光纤22连接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蓝宝石、水晶石英、硅等。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膜片23的材料包括弹性材料和/或韧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医用橡胶、聚合材料、塑料等,所述韧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英薄片、金属薄片等。医用橡胶、聚合材料、塑料等弹性材料以及石英薄片、金属薄片等韧性材料具有灵敏度,以满足感应膜片23因压强差从而发生形变的需求。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感应膜片23设于所述主管211内,所述中空管2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211的开口插接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不仅使本申请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还可以防止中空管212发生位移,提高了导丝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212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光纤22的外径尺寸,所述主管211的开口尺寸与所述中空管212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主管211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光纤22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中空管212与所述主管211插接时,所述主管211一端与所述光纤22的端面抵接。通过中空管212与主管211的尺寸限制,实现了中空管212与主管211的过盈配合,有效固定了中空管212;通过主管211与光纤22的尺寸限制,防止主管211与光纤22的抵接处出现断层,有利于提高导丝引入或退出人体时的流畅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膜片23设于所述主管211内,所述中空管2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211的开口端面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主管211和所述中空管212同轴线设置,所述感应膜片23沿所述主管211的径向方向与所述主管211的内壁固定连接。感应膜片23与主管211的壁体以及中空管212的壁体垂直设置,即感应膜片23与光纤22端面平行设置,即初始状态光纤22端面与感应膜片23两个反射面的间距在不同位置均保持相同。当感应膜片23因应力测量腔24与干涉腔25压强差发生形变时,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可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光纤22的端面与感应膜片23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不精准而影响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测量腔24与所述干涉腔25的长度比值为200~12000。
具体地,所述干涉腔25的长度为50微米至500微米,所述应力测量腔24的长度为105微米至6×10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测量腔24内填充有液体。所述液体可以增加压力的传递效率。具体地,所述液体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生理盐水等。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丝本体1包括互相连接的弹簧管11和海波管12,所述弹簧管11对应于所述应力测量腔24设置,所述弹簧管11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管21上,所述海波管12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光纤22上。
当导丝引入人体时,弹簧管11在阻力作用下适应性的发生弯曲,满足主管211受力时发生形变的需求,以实现测量障碍物使导丝弯曲的力的效果;海波管12较硬,起到了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21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弹簧管11远离所述海波管12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应力测量腔24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弹簧管11远离所述海波管12的一端。
当导丝引入人体时,使应力测量腔24的端部可以触碰到障碍物,以实现测量应力测量腔24端部触碰障碍物时的阻力的效果。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本体以及测量组件;
所述导丝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导丝本体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组件上;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互相抵接的测量管和光纤,所述测量管中设有感应膜片,所述测量管在所述感应膜片的两侧形成应力测量腔和干涉腔,所述干涉腔位于所述测量管靠近所述光纤的一侧;
当施加在所述导丝上的作用力使所述应力测量腔发生变形时,所述应力测量腔与所述干涉腔的压强差使所述感应膜片发生形变,导致所述光纤的端面与所述感应膜片之间形成的干涉光谱发生相应的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包括互相连接的主管和中空管,所述主管为半封闭结构,所述主管靠近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和所述中空管之间,所述感应膜片与所述主管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应力测量腔,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所述光纤抵接,所述感应膜片、所述中空管的内壁和所述光纤的端面围合形成所述干涉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内,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开口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膜片设于所述主管内,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开口插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尺寸,所述主管的开口尺寸与所述中空管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主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光纤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所述中空管与所述主管插接时,所述主管一端与所述光纤的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和所述中空管同轴线设置,所述感应膜片沿所述主管的径向方向与所述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测量腔与所述干涉腔的长度比值为200~120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测量腔内填充有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弹簧管和海波管,所述弹簧管对应于所述应力测量腔设置,所述弹簧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测量管上,所述海波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光纤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接触力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弹簧管远离所述海波管的一端。
CN202321300014.6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Active CN219743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14.6U CN21974365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14.6U CN21974365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3655U true CN21974365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0014.6U Active CN219743655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3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14258A1 (en) Dual pressure sensing catheter
Poeggel et al. Fiber-optic EFPI pressure sensors for in vivo urodynamic analysis
EP2780681A1 (en) An optical sensing apparatus
US20230364381A1 (en) Vascular Access Device Assembly Facilitating Single-Handed Patency Probe Advancement
Poeggel et al. Differential in vivo urodynamic measurement in a single thin catheter based on two optical fiber pressure sensors
CN111001075B (zh) 具有形态及位置显示的导管及其方法
CN219743655U (zh) 一种测量接触力的导丝
CN105738028A (zh) 一种非介入式管道内流体压力测量方法
CN105854159A (zh) 一种具有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体腔内压力的导管
CN109431481B (zh) 微型光纤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压力传感系统
RU2620305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ий проводник датчика
CN110507295B (zh) 光纤感应组件及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CN208926453U (zh) 输尿管导引鞘及输尿管结石手术设备
CN220104350U (zh) 一种三维力检测导丝
CN114028692A (zh) 一种辅助光学导航的导引装置
Yang et al. A miniature force sensor for catheter based on optical micro deformation detection
Hikma et 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activity using single-mode fiber and fiber Bragg grating
CN2599557Y (zh) 双向扭转光纤传感器
CN220490551U (zh) 测量弯曲与扭转度的柔性传感器
CN218211732U (zh) 一种医用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Saktioto et al. Airflow vibration of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using optical biosensor
CN112326094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及尿动力检测装置
CN211912437U (zh) 具有液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腔道引导组件
CN220824246U (zh) Fbg传感器装置
CN200963140Y (zh) 一次性微量采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801-806, building 12,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bo Hechuang Medical Robo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1-806, building 12,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keng community, Jihua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ibo medical robo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