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2712U -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2712U
CN219742712U CN202320253784.3U CN202320253784U CN219742712U CN 219742712 U CN219742712 U CN 219742712U CN 202320253784 U CN202320253784 U CN 202320253784U CN 219742712 U CN219742712 U CN 219742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yoelectricity
signal receiving
receiving device
record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37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明
康浩
李君实
黄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umei Beijing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umei Beijing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umei Beijing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umei Beijing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37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2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2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可拆卸连接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以采集该区域肌电信号并传输给外部信号接收装置,肌电记录电极包括:柔性连接部,适于连接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柔性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位置,所述柔性电路上设置有电极点;插接部,通过引线与所述电极点相连接,所述插接部适于插入信号接收装置上。有效地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设备,同时无需将患者限制在设备旁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号的获取,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单位均可以进行测试,而且在夜间也可以直接睡眠时进行相关的测试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此外患者可以自行完成佩戴工作,避免需要医护人员协助穿戴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磨牙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经常在夜间入睡后出现磨牙动作。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异常磨损,引发牙齿酸痛、松动、折断、炎症等多种疾病。
在获取磨牙症的病症信息时,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患者主动描述和医生观察患者牙齿磨损情况来诊断,而不是对患者夜间磨牙活动的直接监测证据,上述的方式无法及时精确地表征出患者磨牙症的主要情况。为此现有技术中医院通常需要患者直接采用肌电图采集仪器来获取患者面部咬肌的相关电信号。但是,上述的方式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医院中使用的肌电图采集仪器通常为需要连接导联线使用的大型设备,患者被限制在设备旁边,无法满足夜间睡眠时咬肌肌电监测场景;其次,由于设备较为庞大,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睡眠监测,并同时进行相关的面部咬肌信号获取动作,上述的流程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大量额外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在对磨牙症进行监测时设备庞大、不易进行诊断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肌电记录电极,适于可拆卸连接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以采集该区域肌电信号并传输给外部信号接收装置,肌电记录电极包括:柔性连接部,适于连接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柔性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位置,所述柔性电路上设置有电极点;插接部,通过引线与所述电极点相连接,所述插接部适于插入信号接收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第一背胶,适于粘贴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所述电极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柔性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背胶,与所述第一背胶相连接,适于连接信号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电极点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点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背胶的两侧位置,两个所述电极点上分别连接有引线且所述电极点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电极点包括:两个采集电极,其上分别设置有引线,两个所述采集电极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一个驱动电极,其上设置有引线,所述驱动电极所采集的信号适于连接至信号接收装置的放大器中,放大器中的驱动输出端适于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插接部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和所述第二背胶之间;插接头,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所述引线进入到所述连接主体中,并与所述插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第二背胶上形成有缺口,所述插接头适于通过所述缺口并与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所述第一背胶和所述第二背胶的表面覆盖有离型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集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以及,信号接收装置,其上设置有电极接口,所述肌电记录电极的插接部适于与所述电极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磨牙诊断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可拆卸连接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以采集该区域肌电信号并传输给外部信号接收装置,肌电记录电极包括:柔性连接部,适于连接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柔性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位置,所述柔性电路上设置有电极点;插接部,通过引线与所述电极点相连接,所述插接部适于插入信号接收装置上。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方式,柔性连接部自身可以直接连接在待测试人员的面部咬肌区域,同时在柔性电路上设置有电极点,电极点自身可以收集待测试人员在面部咬肌区域的信号,得到的信号进一步通过柔性电路传递至插接部位置,通过插接部将该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装置上,从而完成对信号的收集以及传递操作。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设备,同时与现有技术中庞大复杂的测量设备相比,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无需将患者限制在设备旁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号的获取,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单位均可以进行测试,而且在夜间也可以直接睡眠时进行相关的测试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此外,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采用柔性结构,患者可以自行完成佩戴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需要医护人员协助穿戴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电极点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点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背胶的两侧位置,两个所述电极点上分别连接有引线且所述电极点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通过采用差分输入的方式,可以将两个输入端的差值作为信号,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电极点包括:两个采集电极,其上分别设置有引线,两个所述采集电极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一个驱动电极,其上设置有引线,所述驱动电极所采集的信号适于连接至信号接收装置的放大器中,放大器中的驱动输出端适于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
驱动电机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通过驱动电极输回人体,抵消两个采集电极的共模噪声,以显著提升信号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2中提供的信号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中提供的磨牙诊断装置在人体头部的佩戴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3、肌电记录电极;31、第二背胶;32、插接部;321、缺口;322、插接头;33、第一背胶;34、柔性电路;341、电极点;342、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肌电记录电极3,其可以用来测试肌电信号,本实施例中肌电信号是众多肌纤维中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其可以反应如人体口腔咬肌的受力情况,进而可以反应出磨牙病等病症,本实施例中,肌电记录电极能够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电连接,所述肌电记录电极适于可拆卸连接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以采集该区域肌电信号并传输给所述信号接收装置。
如图1-图4所示,包括:
柔性连接部,适于连接待测试人员以及所述壳体;
以及柔性电路34,其上设置有电极点341;
插接部32,通过引线342与所述电极点341相连接,所述插接部32适于插入所述线路板上的电极接口。
具体地,肌电记录电极自身的作用是实现对待测目标信号的获取,并进一步通过插接部发送至电极接口内部。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将整个设备充分作用在待测试人员上,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柔性连接部这一结构,该结构与待测试人员相连后,可以直接贴覆在人体表面位置。对柔性连接部自身的结构不进行限定:
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第一背胶33,适于与待测试者相连;第二背胶31,与所述第一背胶33相连接,适于连接所述肌电记录电极3,所述电极点341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33中。
具体地,第一背胶和第二背胶包括基部以及胶水部,对基部自身的材质不进行限定,其可以采用柔性橡胶材质、塑料材质等现有技术中作为胶水载体的常见材质。胶水部自身直接置于基部上,其可以呈液体状设置,也可以设置为类似双面胶的结构,不管采用哪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其他结构的粘结操作即可。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使用安全性,胶水部自身采用医学胶带制成,从而避免发生过敏、起泡等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胶水部在非使用状态下与周围环境接触,造成胶水部自身发生污染,在第一背胶33的下表面设置有离型膜,使用时撕去离型膜与面部咬肌区域皮肤粘贴;在第二背胶的上表面同样设置有离型膜,第二背胶31用于粘贴信号接收装置等用来存储或处理电信号的结构,在第二背胶未使用时表面覆盖有离型膜,使用时撕去离型膜与壳体粘贴。
进一步地,对柔性电路自身的结构不进行限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点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点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背胶的两侧位置,两个所述电极点上分别连接有引线且所述电极点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两个电极点设置在第二背胶的左右两侧,在测试过程中,两个电极点可以获取面部区域中两个位置的信号。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差分的方式将两个电信号输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此时将两个输入端的差值作为信号,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点包括:两个采集电极,其上分别设置有引线,两个所述采集电极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一个驱动电极,其上设置有引线,所述驱动电极所采集的信号适于连接至信号接收装置的放大器中,放大器中的驱动输出端适于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
驱动电机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通过驱动电极输回人体,抵消两个采集电极的共模噪声,以显著提升信号的信噪比。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插接部32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和所述第二背胶之间;插接头322,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所述引线进入到所述连接主体中,并与所述插接头相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背胶33中设置的电极点341在完成信号采集操作后,需要将信号进一步传递至第二背胶位置处,此时需要在第一背胶和第二背胶之间设置连接主体,引线进入到连接主体内部,然后再从连接主体中引出并于插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胶上形成有缺口321,所述插接头适于通过所述缺口并与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通过设置缺口,插接头可以通过转动并在经过缺口后与信号接收装置进行插接,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方式,当需要将插接头与信号接收装置进行插接时,无需将插接部进行弯折,仅需要通过简单的转动操作即可以运动至信号接收装置位置,插接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背胶和第二背胶之间可以设置连接部(图中未示出),通过连接部可以将第一背胶和第二背胶连接为一体,从而方便对整个设备的转移。进一步地,连接部、第一背胶和第二背胶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收集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肌电记录电极;以及,信号接收装置,其上设置有电极接口,所述肌电记录电极的插接部适于与所述电极接口相连接。
具体地,对信号接收装置自身的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及存储操作即可。进一步地,电极接口自身安装在信号接收装置上,其作用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同时,为了实现对电极接口的漏出,实现对电极接口的稳定插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号接收装置为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与肌电记录电极相连的电极接口。具体的,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
肌电采集模块,接收并处理所述肌电记录电极3采集的肌电信号;
具体地,肌电采集模块插接在记录仪上的柔性肌电记录电极直接采集原始肌电信号并输入记录仪,进一步经过放大、滤波、模数转换采样等信号处理;
体动采集模块,包括采集用户头部运动信息的加速度计,用于判别肌电信号波动是否为头部活动引入的伪迹;
具体地,首先提取同一时段内(如5秒)的加速度数据,若加速度变化显著,则表明该动作可能是由身体活动引入的伪迹;
举例来说,如在5秒内,加速度的变化率为50%甚至更高,可以认为加速度变化显著,此时可以认为身体变化产生了伪迹。
声音采集模块,由麦克风采集周围环境声音,用于判别肌电信号波动是否伴随磨牙音,辅助判定肌电信号是否由磨牙产生。
微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肌电采集模块和所述体动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
三个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均输入至微控制器,由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压缩、分包等处理,进一步输入至无线通信模块并向外发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磨牙诊断装置,包括实施例2中提供的信号收集设备。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电池,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之间设置有电流导通结构,适于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进行供能。以及壳体1,用在形成放置电池以及信号接收装置的空间。如图2所示,其中给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磨牙诊断装置在佩戴到人体口腔位置时的示意图。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肌电记录电极,适于可拆卸连接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以采集该区域肌电信号并传输给外部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肌电记录电极包括:
柔性连接部,适于连接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
柔性电路(34),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部位置,所述柔性电路(34)上设置有电极点(341);
插接部(32),通过引线(342)与所述电极点(341)相连接,所述插接部(32)适于插入信号接收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第一背胶(33),适于粘贴至人体的面部咬肌区域,所述电极点(341)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3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背胶(31),与所述第一背胶(33)相连接,适于连接信号接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341)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点(34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背胶(31)的两侧位置,两个所述电极点(341)上分别连接有引线(342)且所述电极点(341)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341)包括:
两个采集电极,其上分别设置有引线(342),两个所述采集电极的信号适于通入差分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信号接收装置中;
一个驱动电极,其上设置有引线(342),所述驱动电极所采集的信号适于连接至信号接收装置的放大器中,放大器中的驱动输出端适于将放大器采集的共模噪声信号反相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2)包括: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背胶(33)和第二背胶(31)之间;
插接头,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上,所述引线(342)进入到所述连接主体中,并与所述插接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胶(31)上形成有缺口,所述插接头适于通过所述缺口并与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胶(33)和所述第二背胶(31)的表面覆盖有离型膜。
9.一种信号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肌电记录电极;以及,
信号接收装置,其上设置有电极接口,所述肌电记录电极的插接部(32)适于与所述电极接口相连接。
10.一种磨牙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收集设备。
CN202320253784.3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Active CN219742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784.3U CN2197427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784.3U CN2197427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2712U true CN21974271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3784.3U Active CN2197427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2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8897B2 (ja) 腹部の電気生理学的信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パッチ、読出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202650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uterine emg signals and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the same
KR101902594B1 (ko) 무선 태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JP5124602B2 (ja) 生体信号測定装置
US7672714B2 (en) Miniature wireless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
US20060047215A1 (en) Combined sensor assembly
US20090247835A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adapting eeg measurement signals
WO2006009767A1 (en) Wireless electrode for biopotential measurement
WO2013019941A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onitor, detect, diagnose and predict the separation/rupture of the uterine scar associated with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procedures
JP3697628B2 (ja)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およびホルタ心電計
CN113274038B (zh) 一种联合肌电和压力信号的唇形传感器装置
JPH03502893A (ja) モジュール式生理モニタ
JP2019509151A (ja) 自立型eeg記録システム
US20220133213A1 (en) Multi-Sensor Patch
ITMI20110957A1 (it) Sistema portatile ed indossabile per la acquisizione, visualizzazione, memorizzazione ed elaborazione prossimale del segnale elettrocardiografico (ecg), per il riconoscimento di eventi aritmici ed ischemici, con trasmissione a distanza
CN219742712U (zh) 一种肌电记录电极、信号收集设备及磨牙诊断装置
CN207604942U (zh) 多参数生命体征测量背夹及系统
Priya et al.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 using wireless technique
WO2020133339A1 (zh) 一种监护系统、数据采集端、数据接收显示端及监护方法
CN112089441A (zh) 一种无线胎心监护设备
CN219250195U (zh) 一种可穿戴记录仪和磨牙诊断装置
CN213758221U (zh) 一种宫压监测装置
CN213640934U (zh) 电子听诊器
CN215128779U (zh) 一种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成套设备
CN113951905B (zh) 一种用于日常动态监测的多通道胃电采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