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105U -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105U
CN219740105U CN202321107193.1U CN202321107193U CN219740105U CN 219740105 U CN219740105 U CN 219740105U CN 202321107193 U CN202321107193 U CN 202321107193U CN 219740105 U CN219740105 U CN 21974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ction box
protection switc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pe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71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东旭
乔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Xu's Moto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Xu's Moto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Xu's Moto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Weihai Xu's Moto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2023211071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它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的接线盒座以及覆盖在接线盒座上部敞口处的接线盒盖,接线盒座一侧的侧墙上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电容器出线开孔、电源进线开孔,接线盒盖覆盖在内腔上的内表面形成有说明书加工区,接线盒盖远离内腔一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预留加工定位孔;本实用新型达到IP55防护等级,集成过流保护开关,方便操作过流保护开关的复位微动按钮,避让缺口使其与电机安装更贴合、更牢固,电容器出线开孔、电源进线开孔能螺纹连接端子及其连接座,使外部连接线规整,内部连接线空间优化的同时方便后期高效利用,说明书加工区上可印刻接线说明,非常便捷还能优化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电机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前置接线,接线后是电机通电进而转动,而接线通常归整放置在连接与电机表面的接线盒中,是连接电机内外部电源的接口,也是对接线盒内部电气元件进行防护的构件。
现有的接线盒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通常不具备防护等级或防护等级低(IP44),不能适应当代电机配套的发展需要;
其次,接线盒内的线缆和接线端子等构件,例如:电容、电源,由于没有单独接线口及其空间布置,不仅接线盒内部空间杂乱,利用率不高,于是无奈只能加大接线盒大小,浪费制作成本,接线盒外部裸露连接的线材也还非常杂乱,容易绞在一起不仅影响美观程度,长期使用还容易发生漏电风险;
再次,接线盒与电机的连接部位没有相适应的配合设计,二者硬连接,连接处容易不平整,进而使接线盒在电机上歪歪扭扭,影响美观程度;
最后,接线盒内部通常不能安装过流保护开关,需要外置连接,使得连接结构更加混乱,影响美观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的接线盒座以及覆盖在接线盒座上部敞口处的接线盒盖,接线盒座一侧的侧墙上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电容器出线开孔、电源进线开孔;
接线盒盖覆盖在内腔上的内表面形成有说明书加工区,接线盒盖远离内腔一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预留加工定位孔。
进一步地,接线盒座的底部开设有配合前端电机安装形状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外周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避让缺口靠近过流保护开关开孔处的边界线为直线边。
进一步地,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的侧墙衔接的两侧侧墙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一凸柱、第二凸柱分别位于其各自侧墙的中部且二者相互对称,第一凸柱、第二凸柱上还均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接线盒座的上部敞口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外凸缘,接线盒座的上部敞口处还向垂直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圈凸止口。
进一步地,电容器出线开孔、电源进线开孔均为贯通接线盒座内外两侧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接线盒盖内表面的外周上形成有一圈与凸止口密封配合的凹侧墙,凹侧墙的侧墙延伸高度与凸止口的侧墙延伸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预留加工定位孔为开口在接线盒盖外表面的盲孔且其开设在远离说明书加工区的位置。
进一步地,接线盒盖外表面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凸柱、第二凸柱开孔对应的沉头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具备IP55防护等级,过流保护开关开孔及其内部对应的空间可以巧妙集成过流保护开关,并且方便人员对过流保护开关的复位微动按钮进行操作,此外,避让缺口能够适应前端电机安装处的形状,能够穿过电机的连接线材,使接线盒座与前端电机之间更好贴合,牢固连接,电容器出线开孔、电源进线开孔还能螺纹连接端子及其连接座,使外部连接线规整,内部连接线空间优化的同时方便后期高效利用,说明书加工区上可印刻接线说明,非常便捷还能优化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内侧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外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接线盒座;11、内腔;12、避让缺口;13、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4、电容器出线开孔;15、电源进线开孔;16、第一凸柱;17、第二凸柱;18、凸止口;19、外凸缘;
20、接线盒盖;21、凹侧墙;22、说明书加工区;23、沉头孔;24、预留加工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关于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它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11的接线盒座10以及覆盖在接线盒座10上部敞口处的接线盒盖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接线盒座10一侧的侧墙上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电容器出线开孔14、电源进线开孔15,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用于穿过并露出过流保护开关的复位微动按钮部分,也就是说,过流保护开关通过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贯穿安装在接线盒座10的内外两侧,过流保护开关的集成体部分配置在接线盒座10的内部,过流保护开关的复位微动按钮部分露出在接线盒座10的外部。
优选的,电容器出线开孔14、电源进线开孔15均为贯通接线盒座10内外两侧的螺纹孔,不需要解释的是,电容器出线开孔1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电容接线的端子及其连接座,电源进线开孔1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电源接线的端子及其连接座,如此设置,接线盒座10的接线方式整齐,有利于内部空间优化,集成度高,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端子及其连接座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并非本申请的保护点,故此没有进行展示,也不再赘述。
优选的,接线盒座10的底部开设有配合前端电机安装形状的避让缺口12,避让缺口12还能够穿过电机与接线盒内部连接的线材,避让缺口12的外周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螺丝固定孔用于与前端电机安装位置进行对位连接,不仅如此,避让缺口12靠近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处的边界线为直线边。
优选的,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的侧墙衔接的两侧侧墙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分别位于其各自侧墙的中部且二者相互对称,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上还均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结构,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至第二凸柱17位置的长度以及避让缺口12靠近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处直线边到接线盒座10侧墙位置的宽度便是过流保护开关的配置位置,如此优化过流保护开关具体的集成位置,进一步优化接线盒座10的内部空间,提升空间集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线盒座10的上部敞口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外凸缘19,再如图3所示,接线盒座10的上部敞口处还向垂直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圈凸止口18,外凸缘19有效增加其与操作人员手部接触的摩擦力,方便取用。
接线盒盖20内表面的外周上形成有一圈与凸止口18密封配合的凹侧墙21,凹侧墙21的侧墙延伸高度与凸止口18的侧墙延伸高度相同,通过凸止口18和凹侧墙21的配合,使组合后的接线盒具备IP55的防护等级,进而具备更强的场景适应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共同所示,接线盒盖20覆盖在内腔11上的内表面形成有说明书加工区22,接线盒盖20远离内腔11一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预留加工定位孔24。
优选的,预留加工定位孔24为开口在接线盒盖20外表面的盲孔且其开设在远离说明书加工区22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预留加工定位孔24是为了方便后期对接线盒的适应性改造,进而能够以预留加工定位孔24为基准进行深加工,使接线盒的集成能力更强。
优选的,说明书加工区22优选设置为左右两块区域,分别用于将具体的接线说明印刻在说明书加工区22中,进而方便操作人员安装,便捷且优化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此外,接线盒盖20外表面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开孔对应的沉头孔23,利用自攻螺丝自上而下分别螺纹连接沉头孔23、第一凸柱16以及沉头孔23、第二凸柱17,如此便可使接线盒座10和接线盒盖20安装在一起,沉头孔23与自攻螺丝配合,使得外部的灰尘、液体不容易顺着孔隙进入到内腔11中,确保接线盒的防护能力。
如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具备IP55防护等级,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及其内部对应的空间可以巧妙集成过流保护开关,并且方便人员对过流保护开关的复位微动按钮进行操作,此外,避让缺口12能够适应前端电机安装处的形状,能够穿过电机的连接线材,使接线盒座10与前端电机之间更好贴合,牢固连接,电容器出线开孔14、电源进线开孔15还能螺纹连接端子及其连接座,使外部连接线规整,内部连接线空间优化的同时方便后期高效利用,说明书加工区22上可印刻接线说明,非常便捷还能优化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它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11)的接线盒座(10)以及覆盖在所述接线盒座(10)上部敞口处的接线盒盖(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座(10)一侧的侧墙上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电容器出线开孔(14)、电源进线开孔(15);
所述接线盒盖(20)覆盖在内腔(11)上的内表面形成有说明书加工区(22),接线盒盖(20)远离内腔(11)一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预留加工定位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座(10)的底部开设有配合前端电机安装形状的避让缺口(12),所述避让缺口(12)的外周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避让缺口(12)靠近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处的边界线为直线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设有过流保护开关开孔(13)的侧墙衔接的两侧侧墙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所述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分别位于其各自侧墙的中部且二者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上还均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座(10)的上部敞口处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外凸缘(19),所述接线盒座(10)的上部敞口处还向垂直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圈凸止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出线开孔(14)、电源进线开孔(15)均为贯通接线盒座(10)内外两侧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盖(20)内表面的外周上形成有一圈与凸止口(18)密封配合的凹侧墙(21),所述凹侧墙(21)的侧墙延伸高度与凸止口(18)的侧墙延伸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加工定位孔(24)为开口在接线盒盖(20)外表面的盲孔且其开设在远离说明书加工区(22)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盖(20)外表面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凸柱(16)、第二凸柱(17)开孔对应的沉头孔(23)。
CN202321107193.1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Active CN21974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193.1U CN21974010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193.1U CN21974010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105U true CN21974010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4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7193.1U Active CN21974010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3639A1 (en) Device for adapting an electrical mechanism to a raceway means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CN219740105U (zh) 一种可携带过流保护开关的防护接线盒
CN211743849U (zh) 一种直流屏用的电气控制柜
US5004942A (en) Power and control chamber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CN206060105U (zh) 一种配电箱的出线装置
CN216086357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防爆电机测温专用接线盒
CN217281645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金属配电箱导线安装装置
CN210273183U (zh) 一种户外智能化配电箱
CN210326602U (zh) 一种可调节安装深度的配电箱
CN212412530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5772118U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暗装式智能配电箱
CN216981252U (zh) 组装式门明装配电箱
CN210745705U (zh) 电控盒、热切换装置及制冷装置
CN216696429U (zh) 一种电力防虫表箱
CN110650600A (zh) 一种框架式通用控制柜
CN220066467U (zh) 一种柜子及配电箱
CN210867477U (zh) 一种电梯驱动电源装置
CN215929885U (zh) 一种电抗盒结构及空调器
JPH07297585A (ja) 屋外用通信装置の構造
CN212085539U (zh) 一种电箱防护装置
CN213027260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维护的电缆桥架
CN215773885U (zh) 除湿机用插座箱
CN218040236U (zh) 柜内转角处用线槽
CN216312476U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柜
CN220822550U (zh) 一种带电流监控器的暗装式金属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