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8375U -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 Google Patents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8375U
CN219738375U CN202321124052.0U CN202321124052U CN219738375U CN 219738375 U CN219738375 U CN 219738375U CN 202321124052 U CN202321124052 U CN 202321124052U CN 219738375 U CN219738375 U CN 219738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ronchus
lung
chest
teaching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40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爱平
刘丽峰
张德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1240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8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8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8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包括胸腔模型、双肺模型、充气组件、漏孔模型,胸腔模型的前端为透明板,其上设有门板;双肺模型设于胸腔模型内,双肺模型包括右肺叶、左肺叶、气管、与气管连接的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分布于右肺叶中,并与右主支气管连接的右肺支气管、分布于左肺叶中,并与左主支气管连接的左肺支气管;充气组件可通过气管向双肺模型中充气;漏孔模型包括出气管、可拆卸的安装于出气管头部的密封盖;出气管的尾部安装于右肺支气管或左肺支气管上并与其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结构简单、演示方式简洁易懂,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理解效率。

Description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背景技术
支气管胸膜瘘是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核性脓胸、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及术后感染等,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腔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
在新护士、护生在学习支气管胸膜瘘相关知识时,由于缺少相应模型教具,新护士、护生无法快速理解什么是支气管胸膜瘘,影响新护士、护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模拟演示何为支气管胸膜瘘的模型教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演示方式简洁易懂,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理解效率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包括:
胸腔模型,所述胸腔模型的前端为透明板,可通过透明板看到所述胸腔模型的内腔,其上设有可开闭的门板;
双肺模型,所述双肺模型设置于所述胸腔模型内,所述双肺模型包括右肺叶、左肺叶、气管、与气管连接的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分布于所述右肺叶中,并与所述右主支气管连接的右肺支气管、分布于所述左肺叶中,并与所述左主支气管连接的左肺支气管;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可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双肺模型中充气;
漏孔模型,所述漏孔模型包括出气管、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出气管头部的密封盖;所述出气管的尾部安装于所述右肺支气管或所述左肺支气管上并与其内腔连通。
气体经过充气组件可进入气管内,流经气管,再流经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进入右肺支气管和左肺支气管,流入右肺叶和左肺叶(右肺叶和左肺页可采用弹性材质,以优化演示效果,可演示出肺扩张收缩的状态)内;当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上出现漏孔,气体会从漏孔出流出进入胸腔。通过漏孔模型模拟支气管上出现漏孔,正常情况下密封盖紧密的盖合在出气管上,气体无法经支气管流到胸腔内,为无漏孔状态;当将密封盖取下时,进入支气管的气体会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胸腔内,为有漏孔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组件为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胸腔模型外;所述气囊包括按压式气囊球和与所述气囊球连接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尾部与所述气管的顶部连接。通过按压气囊球将空气送入双肺模型中,取下密封盖时,支气管上出现漏孔,气体会从漏孔中流出进入胸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密封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内设有密封垫;在正常状态下,密封盖将出气管密封,不会有气体从漏孔中流出;取下密封盖,则出现漏孔,气体会从支气管上的漏孔中流出,进入胸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胸腔模型内设有支撑所述双肺模型的支撑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右肺叶和所述左肺叶均为透明材质,采用透明材质可观察到分布的支气管,有利于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漏气检测组件;所述漏气检测组件包括胸瓶和引流管;所述胸瓶设于所述胸腔模型的外侧;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胸瓶内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胸腔模型内腔连通。
为了进一步展示出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时,有气体从漏孔中流到胸腔内,可通过漏气检测组件演示,当密封盖打开后,有气体从支气管中流出进入胸腔模型内,此时流入胸腔内的气体进入引流管,流入胸瓶中,胸瓶为透明材质,其内盛放有水,有引流管送入的气体进入水中后,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从而可形象的展示出胸腔模型内有由漏孔流出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开闭阀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右肺支气管或左肺支气管上设置漏孔模型,通过漏孔模型的启闭,展示支气管胸膜瘘,演示方式简洁易懂,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理解效率,帮助新护士、护生更好得理解和学习支气管胸膜瘘的机制,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胸腔模型;
2-双肺模型,21-右肺叶,22-左肺叶,23-气管,24-右主支气管,25-左主支气管,26-右肺支气管,27-左肺支气管;
3-充气组件,31-气囊球,32-充气管;
4-漏孔模型,41-出气管,42-密封盖,43-密封垫;
5-漏气检测组件,51-胸瓶,52-引流管,53-开闭阀门;
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到3所示,一种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包括胸腔模型1、双肺模型2、充气组件3、漏孔模型4、漏气检测组件5;
其中,胸腔模型1的前端为透明板,可通过透明板看到胸腔模型的内腔,其上设有可开闭的门板;
双肺模型2设置于胸腔模型1内,由支撑座6支撑;双肺模型2包括右肺叶21、左肺叶22、气管23、与气管23连接的右主支气管24和左主支气管25、分布于右肺叶21中,并与右主支气管24连接的右肺支气管26、分布于左肺叶22中,并与左主支气管25连接的左肺支气管27;右肺叶22和左肺叶21均为透明弹性材质制成;
充气组件3为气囊,气囊设置于胸腔模型1外;气囊包括按压式的气囊球31和与气囊球31连接的充气管32,充气管32的尾部与气管23的顶部连接,可通过按压向双肺模型2中充气;
漏孔模型4包括出气管41、可拆卸的安装于出气管41头部的密封盖42;出气管41的尾部安装于左肺支气管27上并与其内腔连通;出气管41和密封盖4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密封盖42内设有密封垫43;在正常状态下,密封盖42将出气管41密封,不会有气体从漏孔中流出;取下密封盖42,则出现漏孔,气体会从左肺支气管27上的漏孔中流出,进入胸腔模型1内;
漏气检测组件5包括胸瓶51和引流管52;胸瓶51设于胸腔模型1的外侧,胸瓶51与引流52管的一端连接,胸瓶51为透明材质,其内盛放有水,引流管52伸入水下;引流管52的另一端与胸腔模型1内腔连通,引流管52上设有开闭阀门5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需要向新护士、护生进行教学时:模拟正常状态时,往复按压气囊球31,气体进入气管23内,流经气管23,再流经右主支气管24和左主支气管25,进入右肺支气管26和左肺支气管27,流入右肺叶21和左肺叶22内,肺叶扩张;模拟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时,打开门板,取下密封盖42,此时左肺支气管27上产生漏孔,往复按压气囊球31,有空气从漏孔中流出进入胸腔模型1内,胸腔模型1内的气体进入引流管52,流入胸瓶51中的水中,产生大量气泡,形象的展示出胸腔模型1内有由漏孔流出的气体;当关闭引流管52上的开闭阀门53后,胸腔模型1内的气压逐渐增大,双肺不在扩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胸腔模型,所述胸腔模型的前端为透明板,其上设有可开闭的门板;
双肺模型,所述双肺模型设置于所述胸腔模型内,所述双肺模型包括右肺叶、左肺叶、气管、与气管连接的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分布于所述右肺叶中,并与所述右主支气管连接的右肺支气管、分布于所述左肺叶中,并与所述左主支气管连接的左肺支气管;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可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双肺模型中充气;
漏孔模型,所述漏孔模型包括出气管、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出气管头部的密封盖;所述出气管的尾部安装于所述右肺支气管或所述左肺支气管上并与其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为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胸腔模型外;所述气囊包括按压式的气囊球和与所述气囊球连接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尾部与所述气管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密封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内设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模型内设有支撑所述双肺模型的支撑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肺叶和所述左肺叶均为透明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气检测组件;所述漏气检测组件包括胸瓶和引流管;所述胸瓶设于所述胸腔模型的外侧;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胸瓶内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胸腔模型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气管胸膜瘘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开闭阀门。
CN202321124052.0U 2023-05-11 2023-05-11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Active CN219738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4052.0U CN219738375U (zh) 2023-05-11 2023-05-11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4052.0U CN219738375U (zh) 2023-05-11 2023-05-11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8375U true CN21973837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4052.0U Active CN219738375U (zh) 2023-05-11 2023-05-11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8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38375U (zh) 支气管胸膜瘘教具
CN108447372A (zh) 一种胃镜教学仿真模型
CN108915501A (zh) 一种用于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胀式密封门
CN206907324U (zh) 一种模仿胸膜腔生理和病理变化的组合模型教具
WO2020125028A1 (zh)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密封件及穿刺器
CN106075689A (zh) 气管切开套管
CN210697223U (zh) 气泡机
CN210055685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气泡机
CN209657630U (zh) 一种肠道疾病教学模型
CN209262358U (zh) 一种可控制流量的密闭式蝶阀
CN103084017A (zh) 空气过滤器送风口结构
CN111672015A (zh) 一种气充式肠腔减压管
CN208552305U (zh) 具有翻身功能的气垫床
CN202128788U (zh) 人工气道气囊充气装置
CN213994546U (zh) 密闭型三腔尿管
CN206331714U (zh) 一种泌尿外科导尿模型
CN219461330U (zh) 一种胸外科检测的胸腔镜
CN221057057U (zh) 一种食管和胃出血止血模拟训练模型
CN220381701U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装结构的气胸模拟装置
CN203208420U (zh) 胸腔闭式引流器
CN213048830U (zh) 一种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的双腔支气管插管
CN201366185Y (zh) 引流阀
CN219071758U (zh) 一种可以避免胀气的胃管
CN204951170U (zh) 水蛭仿生剖宫产切口保护器
CN201085812Y (zh) 一种气囊密封灌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