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7763U -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7763U
CN219737763U CN202321039973.7U CN202321039973U CN219737763U CN 219737763 U CN219737763 U CN 219737763U CN 202321039973 U CN202321039973 U CN 202321039973U CN 219737763 U CN219737763 U CN 21973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underwater robot
slid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99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雷
姚志义
张贺贺
黄国良
孙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il Production Services Branch of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99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7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属于测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下机器人本体和安装组件,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底面两侧设有支撑架;安装组件包括摆动柱,摆动柱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摆动柱的上端设有滑槽和滑动柱,滑动柱的顶端与压板相连;卡板底面的凹槽与支撑架卡紧,卡板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相连;安装块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面,安装块内设有安装槽,滑动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该滑动板上设有安装孔;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和滑动板相连;红外线测距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另一端穿过滑动板的安装孔。可见,本实用新型便于对红外线测距装置进行安装和保护,扩大了红外线测距装置的检测范围,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下距离测量设备大多为超声波测距设备或者绿蓝激光测距设备。在使用时,超声波测距仪在产生超声波时需要由驱动电路驱动换能器发出超声波,且由于水下声波能量损耗较大,要产生一定距离远的声波就需要驱动电路提高较大能量,同时绿蓝激光测距装置由于要产生激光,所以也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此外,由于超声波测距仪中包括前端换能器,绿蓝激光测距仪中包括前端光学系统,前端换能器与光学系统通常体积与重量较大,进而限制了超声波测距设备或者绿蓝激光测距设备在小型水下机器人设备上的使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测距传感器因其体积小、耗能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现有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的红外测距机构一般只能安装在机器人的内部,然而成品机器人内部很少预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或者是可以安装,但位置角度不合适,影响红外测距机构的运行。
授权公告号为CN213745700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是由两根长伸缩杆和两根短伸缩杆构成的方框状结构,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由防水外壳和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于防水外壳的内部,所述红外线测距仪包括上红外线测距仪、下红外线测距仪、左红外线测距仪和右红外线测距仪,位于上方的短伸缩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上红外线测距仪,所述上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卡板,位于下方的短伸缩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座。该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架可以将红外线测距仪安装在水下机器人的外部,从而避免成品水下机器人内部空间局限的问题。
可见,上述装置的上卡板、下卡板、左卡板和右卡板共同实现了对水下机器人本体外壳的固定,但是将上红外线测距仪、下红外线测距仪、左红外线测距仪和右红外线测距仪均安装在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外侧,对上红外线测距仪、下红外线测距仪、左红外线测距仪和右红外线测距仪的保护较差,在下降过程中会导致装置的碰撞损坏,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红外线测距装置进行安装和保护,并扩大红外线测距装置检测范围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包括水下机器人本体和安装组件,所述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底面两侧设有支撑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滑动柱、摆动柱和卡板,所述摆动柱的下端与安装板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柱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柱的底面通过弹簧连接滑槽的底面,所述滑动柱的顶端与压板相连;所述卡板底面形成的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支撑架卡紧设置,所述卡板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底面安装有红外线测距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块、滑动板和伸缩机构;所述安装块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面,所述安装块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该滑动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内壁和滑动板的上端面相连;所述红外线测距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该红外线测距装置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板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柱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纹与摆动柱相连,通过螺栓对摆动柱和滑动柱进行限位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卡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柱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柱穿过通孔设置,用于卡板与支撑架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通过两根连接杆与安装板相连,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杆,通过加强杆使得卡板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有粘胶。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测距装置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的底面设有防滑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个卡板配合压紧在两个支撑架上,使得多个限位柱配合穿过多个通孔,对安装板进行了初步限位;然后通过转动摆动柱,使得弹簧推动滑动柱和压板,使压板压紧在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底面,然后通过螺栓对摆动柱和滑动柱进行限位锁紧,从而通过摆动柱和滑动柱对安装板进行了进一步限位,使得安装板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便于将红外线测距装置安装在水下机器人本体外,不会对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
此外,通过启动伸缩机构,使得滑动板与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进而使得滑动板推动红外线测距装置进行摆动,红外线测距装置对橡胶垫进行压紧,从而改变了红外线测距装置的角度,扩大了红外线测距装置的检测范围,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下机器人本体;11、支撑架;12、限位柱;2、安装组件;21、安装板;22、压板;23、滑动柱;24、螺栓;25、摆动柱;26、安装块;27、滑动板;28、红外线测距装置;29、卡板;210、连接杆;211、通孔;212、橡胶垫;213、伸缩机构;214、安装槽;215、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包括水下机器人本体1和安装组件2,
水下机器人本体1的底面两侧设有两个支撑架11;每个支撑架11上均设有若干个限位柱12;
安装组件2包括安装板21、压板22、滑动柱23、螺栓24、摆动柱25、红外线测距装置28、卡板29、连接杆210和弹簧;
摆动柱25的下端通过万向球轴承与安装板21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摆动柱25的上端设有滑槽,滑动柱23的底面通过弹簧连接滑槽的底面,滑动柱23的顶端与压板22相连,压板22上均设有粘胶;
螺栓24通过螺纹与摆动柱25相连;
卡板29底面形成的向上凹陷的凹槽卡紧支撑架11,卡板29通过连接杆210与安装板21相连,卡板2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11,通孔211与限位柱12位置对应,限位柱12穿过通孔211设置,卡板29与连接杆210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卡板29通过两根连接杆210与安装板21相连,两根连接杆2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杆215,通过加强杆215使得卡板29和连接杆2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红外线测距装置28安装于安装板21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两个卡板29配合压紧在两个支撑架11上,使得限位柱12配合穿过通孔211,对安装板21进行了初步限位;然后通过转动摆动柱25,使得弹簧推动滑动柱23和压板22,压板22压紧在水下机器人本体1的底面,然后通过螺栓24对摆动柱25和滑动柱23进行限位锁紧,从而通过摆动柱25和滑动柱23对安装板21进行了进一步限位,使得安装板21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便于将红外线测距装置28安装在水下机器人本体1外,不会对水下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块26、滑动板27、橡胶垫212和伸缩机构213;安装块26安装于安装板21的底面,安装块26内设有安装槽214,该安装块26的底面设有防滑纹;滑动板27滑动连接于安装槽214的内壁(本实施例通过在安装槽214的内壁上设置两个限位滑槽,滑动板27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滑槽的内壁,进而实现滑动板27滑动连接安装槽214的内壁;或通过在安装槽214的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滑板;滑动板27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滑动摩擦限位滑板的贯穿槽,从而实现了滑动板27连接安装槽214的内壁),该滑动板27上设有安装孔;
伸缩机构213(本实施例伸缩机构213选用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214的内壁和滑动板27的上端面相连;红外线测距装置28的一端通过万向球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槽214的内壁,该红外线测距装置28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板27的安装孔;红外线测距装置28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212。
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启动伸缩机构213,使得滑动板27沿安装槽214的内壁滑动,进而使得滑动板27带动红外线测距装置28进行摆动,红外线测距装置28对橡胶垫212进行压紧,从而改变了红外线测距装置28的角度,扩大了红外线测距装置28的检测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机器人本体和安装组件,所述水下机器人本体的底面两侧设有支撑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滑动柱、摆动柱和卡板,所述摆动柱的下端与安装板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柱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柱的底面通过弹簧连接滑槽的底面,所述滑动柱的顶端与压板相连;所述卡板底面形成的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支撑架卡紧设置,所述卡板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相连;所述安装板底面安装有红外线测距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块、滑动板和伸缩机构;所述安装块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面,所述安装块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该滑动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内壁和滑动板的上端面相连;所述红外线测距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该红外线测距装置的另一端穿过滑动板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柱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纹与摆动柱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卡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柱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柱穿过通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通过两根连接杆与安装板相连,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有粘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测距装置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的底面设有防滑纹。
CN202321039973.7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Active CN21973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973.7U CN219737763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973.7U CN219737763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7763U true CN21973776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7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9973.7U Active CN219737763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37763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测距装置
CN206752352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智能限高杆
CN207166512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通信检测装置
CN217277768U (zh) 一种轮胎用耐疲劳性环保橡胶动态粘合性能检测设备
CN217305017U (zh) 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
CN218211232U (zh) 一种船闸启闭机位置信号采集装置
CN208076407U (zh) 一种五金件双面视觉检测设备
CN215043683U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的道路检测设备
CN215244637U (zh) 一种移动环境检测用设备车顶连接结构
CN2108218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瓶安装结构
CN220982328U (zh) 一种便携式温湿度记录仪
CN211926879U (zh) 一种磁阻传感器准确度检测装置
CN221007707U (zh) 一种智能数显表
CN210927508U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光伏太阳能板
CN219104620U (zh) 滑板耐用性检测装置
CN2120845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显示模块
CN221101610U (zh) 一种具有疏散指示功能的四面一体信号机
CN211973218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监控立杆
CN210181500U (zh) 一种台式计算机显示屏的支撑架
CN221925065U (zh) 一种扭簧测扭器
CN211013072U (zh) 一种大气循环多要素监测装置
CN219613162U (zh) 一种头盔佩戴检测装置
CN213946684U (zh) 一种用于石墨带分切机出料端的石墨带过渡架
CN213661649U (zh) 一种增强型Lora网关设备
CN217770378U (zh) 一种高效型无线传感器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