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4935U - 电视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视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4935U
CN219734935U CN202320366019.2U CN202320366019U CN219734935U CN 219734935 U CN219734935 U CN 219734935U CN 202320366019 U CN202320366019 U CN 202320366019U CN 219734935 U CN219734935 U CN 21973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uide
mount
televis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60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60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4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视支架。电视支架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电视支架包括连接部和用于与电视的背部连接的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连接部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停留在安装槽内,第二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停留在安装槽内;第一挂载部包括第一导向件,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件嵌入并可滑动在第一导向槽内;第二挂载部包括第二导向件,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件嵌入并可可滑动在第二导向槽内。本申请的设计缩小了电视调平所需的调平操作空间,进而适当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

Description

电视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视支架。
背景技术
电视支架是专为平板电视机、液晶电视机挂于墙壁而研制的电视机周边设备。它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办公室、会议厅、展览馆、酒店、机场、火车站、医院、巴士站以及购物广场等场所。
现有的电视支架为了便于调节电视至水平状态,电视支架中的主体部分需能够相对于固定安装在墙壁上的连接部分进行上下微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该功能,通常都需要在主体部分靠近连接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可实现直线运动的丝杆组件,此时主体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需要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才能使主体部分实现上下微动,但是如此设计就会增加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从而在安装电视支架时就会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视支架无法在较小的空间内调节液晶电视至水平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视支架,电视支架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电视支架包括连接部和挂载组件,连接部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挂载组件包括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均用于与电视的背部连接,连接部的第一上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二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一挂载部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一挂载部挂载电视的第一安装孔,第二挂载部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二挂载部挂载电视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挂载部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二挂载部包括第二导向件,连接部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件可滑动地嵌至第一导向槽内,第二导向件可滑动地嵌至第二导向槽内,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倾斜设置,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交于一点,第一导向件与第一导向槽中沿第一导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第二导向件与第二导向槽中沿第二导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以使第一导向件的运动轨迹、第二导向件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导向件的运动轨迹和第二导向件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共同组成为第一运动圆弧线;第一挂载部远离第二挂载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斜面,第一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一挂载部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一尖端,以使第一导向件沿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尖端始终与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接;第二挂载部靠近第一挂载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斜面,第二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二挂载部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二尖端,以使第二导向件沿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尖端始终与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接;第一安装孔的运动轨迹、第二安装孔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安装孔的运动轨迹和第二安装孔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形成为第二运动圆弧线;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导向件的连线方向与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导向件的连接方向与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以使第一运动圆弧线与第二运动圆弧线同心不同径。
可选地,第一挂载部还包括第一挂载件,第一导向件设置在第一挂载件上,第一挂载件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一固定斜面设置在第一挂载件上,第一尖端形成在第一挂载件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挂载件上,以使第一挂载件挂载电视;第二挂载部还包括第二挂载件,第二导向件设置在第二挂载件上,第二挂载件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二固定斜面设置在第二挂载件上,第二尖端形成在第二挂载件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挂载件上,以使第二挂载件挂载电视。
可选地,在第一挂载件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一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第二挂载件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二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可选地,第二挂载件远离第一挂载件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斜面,第三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二挂载件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三尖端,第三尖端与第二尖端重合;第一挂载件靠近第二挂载件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斜面,第四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一挂载件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四尖端,第四尖端与第一尖端重合。
可选地,在第一挂载件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三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第二挂载件处于竖直状态下,第四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可选地,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一导向件的下方,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二导向件的下方。
可选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以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连线的中垂面为中心相对设置;第一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导向槽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导向槽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向槽的数量与第二导向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地,第一挂载件包括第一固定体、第一连接体以及第一挂载体,第一固定体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一尖端形成在第一固定体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一挂载体设置在连接部远离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电视,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挂载体上,第一连接体设置在第一固定体和第一挂载体之间;第二挂载件包括第二固定体、第二连接体以及第二挂载体,第二固定体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二尖端形成在第二固定体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固定体的第一端为第二挂载件的第一端;第二挂载体设置在连接部远离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电视,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二挂载体上,第二连接体设置在第二固定体和第二挂载体之间。
可选地,第一连接体靠近连接部的表面与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预设间距,以使第一安装孔可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第二连接体靠近连接部的表面与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预设间距,以使第二安装孔可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
可选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和两个连接板,安装槽设置在连接本体的上表面上,连接本体的上表面为连接部的第一上表面,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设置在连接本体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上;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本体的上下两端;各连接板上均沿对应的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安装螺栓穿过的安装孔,两个连接板均通过安装螺栓与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视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连接部在安装至承载部件上后无法保持水平状态时,为使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需利用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对电视进行微调处理。具体的,第一挂载部与电视中的第一上边角对应设置,第二挂载部与电视中的第二上边角对应设置;当电视未处于水平状态时,对第一上边角施加外力,该外力将通过电视传导给第一挂载部,由于第一固定斜面和第二固定斜面的存在,第一挂载部将发生倾转,第一挂载部中的第一安装孔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挂载部中的第一导向件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一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一导向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同时由于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均与电视连接,为保证电视不会沿水平方向被撕裂,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将保持相同,第二挂载部将与第一挂载部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二挂载部中的第二安装孔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也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二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二导向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该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数值相同,方向相反。上述调节过程类似于钟摆运动,如此设计适当增大了电视在竖直方向上位移量的变化幅度,从而便于更快捷地调节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第一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第二挂载部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内的这种设计适当缩小了电视调平所需的调平操作空间,进而适当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支架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支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在初始状态下电视支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在初始状态下电视支架的背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挂载部和第二挂载部发生倾转后电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连接部;110、连接本体;111、安装槽;112、第一导向槽;113、第二导向槽;120、连接板;200、第一挂载部;210、第一挂载件;211、第一固定体;212、第一连接体;213、第一挂载体;214、第一安装孔;220、第一导向件;300、第二挂载部;310、第二挂载件;311、第二固定体;312、第二连接体;313、第二挂载体;314、第二安装孔;320、第二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电视支架是专为平板电视机、液晶电视机挂于墙壁而研制的电视机周边设备。它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办公室、会议厅、展览馆、酒店、机场、火车站、医院、巴士站以及购物广场等场所。
现有的电视支架为了便于调节电视至水平状态,电视支架中的主体部分需能够相对于固定安装在墙壁上的连接部分进行上下微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该功能,通常都需要在主体部分靠近连接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可实现直线运动的丝杆组件,此时主体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需要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才能使主体部分实现上下微动,但是如此设计就会增加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从而在安装电视支架时就会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
参照图1至图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视支架,电视支架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电视支架包括连接部100和挂载组件,连接部100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挂载组件包括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均用于与电视的背部连接,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11,第一挂载部2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二挂载部3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一挂载部200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一挂载部200挂载电视的第一安装孔214,第二挂载部300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二挂载部300挂载电视的第二安装孔314。
具体的,承载部件为承载墙壁,连接部100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承载墙壁上,此时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部件还可以为承载支架或者其他能够承载电视支架的部件。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挂载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挂载组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对应的连接部100也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部10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挂载部200和两个第二挂载部300分别与电视背部的安装孔位一一对应,第一挂载部200通过第一安装孔214与电视背部的安装孔位进行连接,第二挂载部300通过第二安装孔314与电视背部的安装孔位进行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挂载部200包括第一导向件220,第二挂载部300包括第二导向件320,连接部100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第一导向件220可滑动地嵌至第一导向槽112内,第二导向件320可滑动地嵌至第二导向槽113内,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均倾斜设置,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交于一点,第一导向件220与第一导向槽112中沿第一导向槽112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第二导向件320与第二导向槽113中沿第二导向槽113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以使第一导向件220的运动轨迹、第二导向件320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导向件220的运动轨迹和第二导向件320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共同组成为第一运动圆弧线。
第一挂载部200远离第二挂载部30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斜面,第一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一挂载部20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一尖端,以使第一导向件220沿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尖端始终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第二挂载部300靠近第一挂载部20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斜面,第二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二挂载部30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二尖端,以使第二导向件320沿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尖端始终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设置的第一固定斜面和第二固定斜面均起到了让位作用,从而使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能够沿同一方向发生倾转,进而保证了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均能够始终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以此保证了电视在调节过程中以及调节后的稳定性。
第一安装孔214的运动轨迹、第二安装孔314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安装孔214的运动轨迹和第二安装孔314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形成为第二运动圆弧线;第一安装孔214与第一导向件220的连线方向与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第二安装孔314与第二导向件320的连接方向与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以使第一运动圆弧线与第二运动圆弧线同心不同径。
具体应用中,因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连接部100在安装至承载墙壁上后无法保持水平状态时,为使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需利用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对电视进行微调处理。具体的,第一挂载部200与电视中的第一上边角对应设置,第二挂载部300与电视中的第二上边角对应设置;当电视未处于水平状态时,对第一上边角施加外力,该外力将通过电视传导给第一挂载部200,由于第一固定斜面和第二固定斜面的存在,第一挂载部200将发生倾转,第一挂载部200中的第一安装孔2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挂载部200中的第一导向件2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一安装孔2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一导向件2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同时由于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均与电视连接,为保证电视不会沿水平方向被撕裂,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将保持相同,第二挂载部300将与第一挂载部200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二挂载部300中的第二安装孔3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320也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二安装孔3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二导向件3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该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数值相同,方向相反。上述调节过程类似于钟摆运动,如此设计适当增大了电视在竖直方向上位移量的变化幅度,从而便于更快捷地调节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第一挂载部2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二挂载部3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的这种设计适当缩小了电视调平所需的调平操作空间,进而适当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挂载部200还包括第一挂载件210,第一导向件220设置在第一挂载件210上,第一挂载件21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一固定斜面设置在第一挂载件210上,第一尖端形成在第一挂载件210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一安装孔214设置在第一挂载件210上,以使第一挂载件210挂载电视。第二挂载部300还包括第二挂载件310,第二导向件320设置在第二挂载件310上,第二挂载件31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二固定斜面设置在第二挂载件310上,第二尖端形成在第二挂载件310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安装孔314设置在第二挂载件310上,以使第二挂载件310挂载电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视的第一上边角施加外力,该外力将通过电视传导给第一挂载件210,第一挂载件210将发生倾转,第一安装孔2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导向件2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一安装孔2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一导向件2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同时由于第一挂载件210和第二挂载件310均与电视连接,为保证电视不会沿水平方向被撕裂,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将保持相同,第二挂载件310将与第一挂载件210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二安装孔3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3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二安装孔3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二导向件3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该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数值相同,方向相反。
参照图1、图3、图5、图6以及图7,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一挂载件210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一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第二挂载件310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二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如此设计便于使第一固定斜面倾转至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贴合的极限位置,使第二固定斜面倾转至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贴合的极限位置,适当拓宽了第一挂载件210和第二挂载件310的倾转范围。
参照图2、图3以及图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挂载件310远离第一挂载件21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斜面,第三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二挂载件31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三尖端,第三尖端与第二尖端重合;第一挂载件210靠近第二挂载件31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斜面,第四固定斜面的下端在第一挂载件21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四尖端,第四尖端与第一尖端重合。设置的第三固定斜面和第四固定斜面便于通过对电视的第二上边角施加外力的方式来对电视进行调平处理,如此设计增加了电视调平的手段。
参照图2、图3以及图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一挂载件210处于竖直状态下,第三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第二挂载件310处于竖直状态下,第四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如此设计便于使第三固定斜面倾转至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贴合的极限位置,使第四固定斜面倾转至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贴合的极限位置,适当拓展了第一挂载件210和第二挂载件310的倾转范围。
参照图1、图3、图5以及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4位于第一导向件220的下方,第二安装孔314位于第二导向件320的下方,以使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具体应用中,电视调平时,对电视的第一上边角施加向下的压力,该压力通过电视传递给第一挂载部200,第一挂载部200中的第一挂载件210将发生倾转,第一安装孔2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导向件2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在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一安装孔214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一导向件2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小于第一安装孔2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将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均与电视连接,因此第二挂载部300将与第一挂载部200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二安装孔3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3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在第二导向件320和第二安装孔314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二导向件3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小于第二安装孔3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将向上移动。同理,对电视的第二上边角施加向下的压力,该压力通过电视传递给第二挂载部300,第二挂载部300中的第二挂载件310将发生倾转,第二安装孔3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3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在第二导向件320和第二安装孔314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二导向件3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小于第二安装孔3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将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均与电视连接,因此第一挂载部200将与第二挂载部300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一安装孔2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导向件2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在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一安装孔214转动相同角度的情况下,第一导向件2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小于第一安装孔2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数值,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将向上移动。
参照图1和图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以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之间连线的中垂面为中心相对设置。在本可选方式中,第一导向件220和第二导向件320均为导向柱,第一挂载件210和第二挂载件310为相同结构造型。如此设计保证了整个电视支架在调节过程中以及调节完成后的稳定性,此外也便于加工制造连接部100、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
参照图1、图5和图6,在本可选方式中,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以连接部100长度方向的中垂面为中心相对设置。如此设计不仅进一步保证了整个电视支架在调节过程中以及调节完成后的稳定性,此外也进一步便于加工制造连接部100、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导向槽11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导向槽112沿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导向槽113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导向槽113沿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向槽112的数量与第二导向槽113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可选方式中,多个第一导向槽112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导向槽112与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导向槽113以连接部100长度方向的中垂面为中心相对设置。设置的多个第一导向槽112和多个第二导向槽113便于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视进行调平处理,拓宽了本申请的电视支架的适用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挂载件210包括第一固定体211、第一连接体212以及第一挂载体213,第一固定体211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一尖端形成在第一固定体211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一挂载体213设置在连接部100远离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电视,第一安装孔214设置在第一挂载体213上,第一连接体212设置在第一固定体211和第一挂载体213之间。第二挂载件310包括第二固定体311、第二连接体312以及第二挂载体313,第二固定体311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二尖端形成在第二固定体311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挂载体313设置在连接部100远离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电视,第二安装孔314设置在第二挂载体313上,第二连接体312设置在第二固定体311和第二挂载体313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体211、第一挂载体213以及第一连接体212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而成,第一固定体211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三角底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三角底板的上方,并与第一三角底板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而成,第一固定板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体212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第一三角底板的下端为第一固定体211的第一端,第一固定斜面和第四固定斜面分别为第一三角底板中相对的两个斜面;第二固定体311、第二挂载体313以及第二连接体312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而成,第二固定体311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三角底板,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三角底板的上方,并与第二三角底板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而成,第二固定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体312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第二三角底板的下端为第二固定体311的第一端,第二固定斜面和第三固定斜面分别为第二三角底板中相对的两个斜面。在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初次安装至连接部100的情况下,第一固定体211竖直设置,第一固定体211的第一端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第二固定体311竖直设置,第二固定体311的第一端与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设置的第一固定体211保证了第一挂载件210在移动至所需位置后,仍可稳定地挂载电视停留在安装槽111内,保证了调节后电视的稳定性,设置的第二固定体311保证了第二挂载件310在移动至所需位置后,仍可稳定地挂载电视停留在安装槽111内,保证了调节后电视的稳定性。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12靠近连接部100的表面与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预设间距,以使第一安装孔214可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第二连接体312靠近连接部100的表面与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预设间距,以使第二安装孔314可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12为第一连接弧板,第二连接体312为第二连接弧板。设置的第一预设间距避免了在第一安装孔214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挂载件210与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发生干涉的情况,保证了第一安装孔214上下移动的可实施性;设置的第二预设间距避免了在第二安装孔314沿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挂载件310与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发生干涉的情况,保证了第二安装孔314上下移动的可实施性。
参照图1、图4和图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挂载体213靠近连接部100的表面与连接部100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相贴合;第二挂载件310靠近连接部100的表面与连接部100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相贴合。在本可选方式中,第一挂载体213为第一挂载板,第二挂载体313为第二挂载板。设置的第一挂载体213进一步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设置的第二挂载体313进一步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00包括连接本体110和两个连接板120,安装槽111设置在连接本体110的上表面上,连接本体110的上表面为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均设置在连接本体110远离承载部件的表面上;两个连接板120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本体110的上下两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120均竖直设置,连接本体110为U型板,U型板的开口朝向承载部件设置,设置的两个连接板120便于使连接部100与承载部件实现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各连接板120均上沿对应的连接板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安装螺栓穿过的安装孔,两个连接板120均通过安装螺栓与承载部件固定连接。如此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连接部100与承载部件的连接强度。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支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因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连接部100在安装至承载墙壁上后无法保持水平状态时,为使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需利用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对电视进行微调处理。具体的,第一挂载部200与电视中的第一上边角对应设置,第二挂载部300与电视中的第二上边角对应设置;当电视未处于水平状态时,对第一上边角施加外力,该外力将通过电视传导给第一挂载部200,由于第一固定斜面和第二固定斜面的存在,第一挂载部200将发生倾转,第一挂载部200中的第一安装孔2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挂载部200中的第一导向件220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一安装孔2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一导向件2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相差值。同时由于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均与电视连接,为保证电视不会沿水平方向被撕裂,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将保持相同,第二挂载部300将与第一挂载部200同时朝向同一方向发生倾转,第二挂载部300中的第二安装孔314将沿第二运动圆弧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导向件320也将沿第一运动圆弧线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与第二运动圆弧线的半径不同,因此电视的第二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为第二安装孔31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与第二导向件320在竖直方向上位移量的相差值,该位移量与电视的第一上边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数值相同,方向相反。上述调节过程类似于钟摆运动,如此设计适当增大了电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的变化幅度,从而便于更快捷地调节电视恢复至水平状态。第一挂载部2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第二挂载部300的第一端嵌至安装槽111内的这种设计适当缩小了电视调平所需的调平操作空间,进而适当缩小了整个电视支架的尺寸。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支架用于安装至承载部件上;所述电视支架包括连接部(100)和挂载组件,所述连接部(100)用于安装至所述承载部件上,所述挂载组件包括第一挂载部(200)和第二挂载部(300),所述第一挂载部(200)和所述第二挂载部(300)均用于与电视的背部连接,所述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11),所述第一挂载部(200)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二挂载部(300)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一挂载部(200)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挂载部(200)挂载所述电视的第一安装孔(214),所述第二挂载部(300)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挂载部(300)挂载所述电视的第二安装孔(314);
所述第一挂载部(200)包括第一导向件(220),所述第二挂载部(300)包括第二导向件(320),所述连接部(100)远离所述承载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2)和第二导向槽(113),所述第一导向件(220)可滑动地嵌至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内,所述第二导向件(320)可滑动地嵌至所述第二导向槽(113)内,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13)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一导向件(22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2)中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所述第二导向件(320)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13)中沿所述第二导向槽(113)延伸方向设置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以使所述第一导向件(220)的运动轨迹、所述第二导向件(320)的运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一导向件(220)的运动轨迹和第二导向件(320)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共同组成为第一运动圆弧线;
所述第一挂载部(200)远离所述第二挂载部(30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斜面,所述第一固定斜面的下端在所述第一挂载部(20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一尖端,以使所述第一导向件(220)沿所述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尖端始终与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所述第二挂载部(300)靠近所述第一挂载部(20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斜面,所述第二固定斜面的下端在所述第二挂载部(30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二尖端,以使所述第二导向件(320)沿所述第一运动圆弧线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尖端始终与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底相抵接;
所述第一安装孔(214)的运动轨迹、所述第二安装孔(314)的运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一安装孔(214)的运动轨迹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4)的运动轨迹之间的连接圆弧线形成为第二运动圆弧线;所述第一安装孔(214)与所述第一导向件(220)的连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与所述第二导向件(320)的连接方向与所述第一运动圆弧线相交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运动圆弧线与所述第二运动圆弧线同心不同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载部(200)还包括第一挂载件(210),所述第一导向件(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上,所述第一挂载件(210)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一固定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上,所述第一尖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安装孔(214)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上,以使所述第一挂载件(210)挂载所述电视;
所述第二挂载部(300)还包括第二挂载件(310),所述第二导向件(320)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上,所述第二挂载件(310)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二固定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上,所述第二尖端形成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安装孔(314)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上,以使所述第二挂载件(310)挂载所述电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处于竖直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处于竖直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载件(310)远离所述第一挂载件(21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斜面,所述第三固定斜面的下端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三尖端,所述第三尖端与所述第二尖端重合;
所述第一挂载件(210)靠近所述第二挂载件(310)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斜面,所述第四固定斜面的下端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第一端位置处形成为第四尖端,所述第四尖端与所述第一尖端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挂载件(210)处于竖直状态下,所述第三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在所述第二挂载件(310)处于竖直状态下,所述第四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13)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4)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220)的下方,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位于所述第二导向件(320)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13)以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13)之间连线的中垂面为中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1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12)沿所述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1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槽(113)沿所述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112)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13)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载件(210)包括第一固定体(211)、第一连接体(212)以及第一挂载体(213),所述第一固定体(211)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一尖端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体(211)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挂载体(21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00)远离所述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所述电视,所述第一安装孔(214)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载体(213)上,所述第一连接体(21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体(211)和所述第一挂载体(213)之间;
所述第二挂载件(310)包括第二固定体(311)、第二连接体(312)以及第二挂载体(313),所述第二固定体(311)的第一端嵌至所述安装槽(111)内,所述第二尖端形成在所述第二固定体(311)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固定体(31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挂载件(3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挂载体(31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00)远离所述承载部件的一侧,并用于挂载所述电视,所述第二安装孔(314)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载体(313)上,所述第二连接体(31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体(311)和所述第二挂载体(3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12)靠近所述连接部(100)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预设间距,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孔(214)可沿所述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体(312)靠近所述连接部(100)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上表面之间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预设间距,以使所述第二安装孔(314)可沿所述第二运动圆弧线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0)包括连接本体(110)和两个连接板(120),所述安装槽(111)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110)的上表面上,所述连接本体(110)的上表面为所述连接部(100)的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一导向槽(112)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13)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110)远离所述承载部件的表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12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110)的上下两端;
各所述连接板(120)上均沿对应的所述连接板(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安装螺栓穿过的安装孔,两个所述连接板(120)均通过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CN202320366019.2U 2023-02-22 2023-02-22 电视支架 Active CN21973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019.2U CN219734935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视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019.2U CN219734935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视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4935U true CN21973493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6019.2U Active CN219734935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视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4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2919B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支撑装置
US6874743B2 (en) Direction regulator of display
US6874738B2 (en) Elevation regulator of display
CN102112795B (zh) 面板显示器悬挂系统和设有面板显示器悬挂系统的面板显示器
EP0461661B1 (en) Tiltable turntable for display monitor
CN219734935U (zh) 电视支架
CN209078582U (zh) 一种液晶面板多自由度手动定位装置
KR20170002879U (ko) 멀티비전의 디스플레이 고정장치
KR101443146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지지장치
US10791854B2 (en) Bracke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8856410U (zh) 一种移载设备
CN209617134U (zh) 一种调平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2344142B (zh) 一种悬挂结构
KR200279427Y1 (ko) 액정 모니터의 승강장치
CN113847521A (zh) 一种互联网交互式会议平板
JP711075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スタンド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スタンドシステム
CN208576628U (zh) 高度调节装置及车辆
CN216743696U (zh) 脚杯、支架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20119021U (zh) 一种显示屏支架
CN219388999U (zh) 一种化工石油管道支架
CN217816070U (zh) 电视机挂架组件
CN117206112B (zh) 一种汽车配件喷涂用吊挂设备
CN220749767U (zh) 一种多屏电视机吊装支架
CN218812920U (zh) 轨道板调节装置
US11892118B2 (en) Display stand and display st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