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091U -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091U
CN219733091U CN202320698503.5U CN202320698503U CN219733091U CN 219733091 U CN219733091 U CN 219733091U CN 202320698503 U CN202320698503 U CN 202320698503U CN 219733091 U CN219733091 U CN 219733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tongue
head end
door
guid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8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姜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8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平开门的锁具,包括:锁扣盒,设有锁槽;锁壳,设有容纳腔,锁壳用于设置于平开门的门体;锁舌,滑动设置于容纳腔;弹性件,用于弹力驱动锁舌以使锁舌的首端卡接于锁槽;其中,锁槽设有与锁舌的首端匹配的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由锁槽的开口向锁槽的内部延伸;当推拉门体时,锁舌的首端可沿着第一导向面移动并沿容纳腔缩回,以脱离锁槽。如此设置,可以使开关门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更加重要地,由于无需扭动门把手,门体不会因扭动门把手而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门体受力得以简化,如此,使得门体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合页安装结构不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大大降低了门体出现倾斜而导致松动以及开关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的几率。

Description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开门,需要开门时,通常都是通过扭动门把手,使锁舌缩入锁壳内,从而实现开锁操作,随后拉动或推动门体实现开门操作。
然而,扭动门把手时,需要将门把手下压,对门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并且,拉动或推动门体是在下压门把手的时候进行的,即开门时候会对门体施加一个不规则的力,门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门体的合页安装结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平开门的锁具,旨在解决开锁及开门时因扭动门把手而使门体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从而导致合页安装结构出现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包括:锁扣盒,设有锁槽;锁壳,设有容纳腔,所述锁壳用于设置于所述平开门的门体;锁舌,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弹性件,用于弹力驱动所述锁舌以使所述锁舌的首端卡接于所述锁槽;其中,所述锁槽设有与所述锁舌的首端匹配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由所述锁槽的开口向所述锁槽的内部延伸;当推拉所述门体时,所述锁舌的首端可沿着所述第一导向面移动并沿所述容纳腔缩回,以脱离所述锁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平开门的锁具,一方面,可以使开关门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具体地,在开门时,无需扭动门把手,仅需要在水平方向推动或者拉动门体即可使得锁舌缩回以完成开锁,类似地,在关门时,同样不需要扭动门把手,仅需要在水平方向推动或者拉动门体即可使得锁舌的首端沿第一导向面移动,并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舌的首端可卡接于锁槽内以完成关锁;另一方面,更加重要地,由于开关门时无需扭动门把手,门体不会因扭动门把手而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门体受力简单,如此,使得门体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合页安装结构不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大大降低了门体出现倾斜而导致松动以及开关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的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或者所述锁舌的首端设置有滚动结构;所述锁舌的首端通过所述滚动结构在所述第一导向面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或者所述锁舌的首端的端面为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槽的开口向外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锁舌的首端脱离所述锁槽后,所述锁舌的首端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锁槽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向面连接有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朝远离所述锁舌的首端的方向延伸,所述锁舌的首端脱离所述第二导向面后,所述锁舌的首端可沿所述第三导向面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动结构为滚轮或者滚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具还包括门把手,所述门把手用于设置于所述门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具还包括反锁机构,所述反锁机构用于限制所述锁舌的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保持在伸出所述容纳腔外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传动连接于所述限制组件,且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推动件;在所述推动件的带动下,所述转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所述转动杆的带动下,所述限制组件可运动至限制所述锁舌移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和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其一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锁具处于关锁的状态;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和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开门时锁舌在第二导向面移动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和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开门时锁舌在第三导向面移动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和门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开门时锁舌移动至第三导向面的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锁机构的其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锁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拨轮处于第一位置时反锁机构的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锁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拨轮处于第二位置时反锁机构的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锁扣盒,101-锁槽,11-锁壳,111-容纳腔,112-安装槽,12-锁舌,13-弹性件,14-第一导向面,15-滚动结构,16-第二导向面,17-第三导向面,18-内把手,19-外把手,191-本体,192-安装腔,193-盖板,194-让位槽,20-内侧座体,21-外侧座体,22-推动件,221-反锁开关,23-转动杆,231-凸台,24-滑块,241-限位口,242-连接段,243-延伸段,25-拨轮,251-限位块,252-安装口,26-应急开关,27-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开门的锁具,锁具包括锁扣盒10、锁壳11、锁舌12、弹性件13和第一导向面14;锁扣盒10设有锁槽101,该锁扣盒10用于设置于门洞边框;锁壳11设有容纳腔111,该锁壳11用于设置于平开门的门体27并跟随门体27运动;锁舌12滑动设置于容纳腔111;弹性件13用于弹力驱动锁舌12,以使锁舌12的首端伸出容纳腔111以卡接于锁槽101;其中,第一导向面14设于锁槽101内,第一导向面14与锁舌12的首端相匹配,具体地,第一导向面14由锁槽101的开口向锁槽101的内部延伸,当推拉门体27时,锁舌12的首端可沿着第一导向面14移动并沿容纳腔111缩回,以脱离锁槽10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包括门把手,门把手用于设置于门体27,用户可通过该门把手在水平方向上对门体27施加一个推动或者拉动的力,更为具体地,门把手包括内把手18和外把手19,内把手18用于设置在门体27内侧,外把手19用于设置在门体27外侧。
如此,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开关门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具体地,在开门时,无需扭动门把手,仅需要在水平方向推动或者拉动门体27即可使得锁舌12缩回以完成开锁,类似地,在关门时,同样不需要扭动门把手,仅需要在水平方向推动或者拉动门体27即可使得锁舌12的首端沿第一导向面14移动,并且,在弹性件13的作用下,锁舌12的首端可卡接于锁槽101内以完成关锁;另一方面,更加重要地,由于开关门时无需扭动门把手,门体27不会因扭动门把手而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门体27受力得以简化,如此,使得门体27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合页安装结构不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大大降低了门体27出现倾斜而导致松动以及开关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的几率。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锁舌12的首端和第一导向面14之间的摩擦力,锁舌12的首端设置有滚动结构15,锁舌12的首端通过该滚动结构15在第一导向面14移动,如此,锁舌12的首端和第一导向面14之间通过该滚动结构15形成滚动摩擦,一方面,能够避免锁舌12的首端和第一导向面14因摩擦力较大而出现结构损坏,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锁舌12的首端更加连续顺畅地沿着第一导向面14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更加连续顺畅地开关门。优选地,滚动结构15为滚轮,滚轮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现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诚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滚动结构15也可以但不限于为滚珠,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在锁舌12的首端和第一导向面14设置滚动结构15,或者,也可以仅在第一导向面14设置滚动结构15,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如图4和图10所示,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14和锁舌12的首端的端面均为弧面,如此,以进一步降低锁舌12的首端沿着第一导向面14移动时的摩擦力。诚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14和锁舌12的首端的端面也可以为较为光滑的平面,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槽101的开口向外设有第二导向面16,第二导向面16连接于第一导向面14,锁舌12的首端脱离锁槽101后,锁舌12的首端可沿第二导向面16移动,如此,第二导向面16可在锁舌12朝靠近锁槽101的方向移动时给锁舌12的首端提供导向,也可在锁舌12朝远离锁槽101的方向移动时给锁舌12的首端提供导向。优选地,第二导向面16与锁槽101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共面,如此,可以使得锁舌12的首端在第二导向面16和锁槽101的开口之间的移动轨迹较为平缓,从而使得锁舌12的首端能够稳定且顺畅在第二导向面16和锁槽101的开口之间移动,避免锁舌12的首端因为移动轨迹过于陡峭而出现跳动的问题,以保证门体27能够稳定且顺畅的移动。
如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面16连接有第三导向面17,第三导向面17朝远离锁舌12的首端的方向延伸,锁舌12的首端脱离第二导向面16后,锁舌12的首端可沿第三导向面17移动,如此,一方面,在锁舌12朝靠近锁槽101的方向移动时,可将锁舌12的首端快速地从第三导向面17引导至第二导向面16,另一方面,在锁舌12朝远离锁槽101的方向移动时,锁舌12的首端可通过该第三导向面17的延伸方向快速地移动至第三导向面17之外,此时锁舌12在弹性件13的作用下可达到最大伸出状态,并且,门体27移动时受到的阻力也较小。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包括反锁机构,反锁机构用于限制锁舌12的移动,以使锁舌12保持在伸出容纳腔111外的位置,从而在需要时对门锁进行反锁,此时不能直接通过推动或者拉动的方式开门。
如图8和图9所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反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制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22和转动杆23,转动杆23传动连接于限制组件,且转动杆23的第一端传动连接于推动件22;推动件22可相对锁壳11滑动;在推动件22的带动下,转动杆23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转动杆23的带动下,限制组件可运动至限制锁舌12移动的位置。具体地,推动件22滑设于内把手18上,当需要反锁时,房间内的人员通过推动该推动件22以带动转动杆23转动即可实现锁门,如此设置,在反锁时不需要扭动反锁旋钮,从而避免因扭动反锁旋钮而使门体27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以达到进一步降低门体27的合页安装结构变形的几率的目的。
诚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该推动件22也可以滑设于用于连接该内把手18的内侧座体20上,该内侧座体20贴合于门体27内侧。
如图9所示,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22设置有反锁开关221,该反锁开关221凸出设置于内把手18朝向门体27的一侧,如此,一方面,可利用内把手18对反锁开关221进行遮挡,从而使得锁具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施力于该反锁开关221以带动推动件22滑动从而实现反锁。
如图8、图10和图1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制组件包括滑块24和拨轮25,滑块24连接于锁舌12的尾端,滑块24和锁舌12在锁壳11同步滑动;拨轮25转动设置于锁壳11,转动杆23传动连接于该拨轮25,在所述转动杆23的带动下,拨轮25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拨轮25处于第一位置时,拨轮25与滑块24相抵,以限制滑块24的滑动从而使锁舌12保持在伸出容纳腔111的位置;拨轮25处于第二位置时,拨轮25位于滑块24的移动路径之外,以解除对滑块24的移动限制,此时锁舌12和滑块24能够在容纳腔111内滑动。如此设置,拨轮25和滑块24之间不需要设置其他啮合结构,拨轮25和滑块24的配合关系十分简单,仅需通过拨轮25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滑块24的移动限制,在长久使用后不会因啮合结构生锈或者破损而导致反锁机构失效,并且,反锁机构的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得以减少,反锁机构的整体结构得以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限制组件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啮合结构的齿轮齿条机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拨轮25上设置有呈一字型的安装口252,转动杆23插接于该安装口252,以保证传动稳定性;诚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口252也可以但不限于呈十字型或者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8,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23的第一端设置有偏心设置的凸台231,即该凸台231偏离转动杆23的轴线设置于转动杆23的第一端,转动杆23的第一端通过该凸台231与推动件22传动连接,如此,推动件22直线滑动时,转动杆2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类似地,推动件22和转动杆23之间不需要设置其他啮合结构,仅需通过推动件22的直线滑动即可使转动杆23绕自身轴线转动,推动件22和转动杆23的配合关系十分简单,在长久使用后不会因啮合结构生锈或者破损而导致反锁机构失效,并且,反锁机构的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得以进一步地减少,反锁机构的整体结构得以进一步地简化,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包括反锁旋钮或者啮合结构的转动驱动组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0和图11所示,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4设置有限位口241,拨轮25设置有与限位口241相匹配的限位块251;拨轮25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块251抵接于限位口241以限制滑块24的滑动;拨轮25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块251位于限位口241的移动路径之外,以解除对滑块24的移动限制;这样,通过限位口241和限位块251的卡接配合,可提高滑块24和拨轮25之间的配合稳定性,避免滑块24和拨轮25出现错位配合的问题,从而能够对锁舌12实现准确且稳定的锁止。具体地,限位口241与限位块251的抵接面为弧面,以降低限位口241和限位块251相卡接时受到的应力和冲击力,从而降低限位口241和限位块251配合时产生的机械损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4包括连接段242和延伸段243,连接段242用于连接锁舌12,延伸段24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段242,延伸段243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口241,如此,由于限位口241设于延伸段243的端部,可降低滑块24上的其他结构的干扰,从而使得限位口241和限位块251能够更加容易且精准地进行配合。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1设有安装槽112,弹性件13的一端抵接于连接段242,弹性件13的另一段抵接于安装槽112内。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锁舌12的移动限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延伸段243设有两个,限位块251设有两个,两延伸段243相对设置,拨轮25处于第一位置时,两限位块251一一对应抵接于两延伸段243上的限位口241。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设置有应急开关26,该应急开关26设于外把手19,以在房间内的人员出现意外时提供一种开锁的手段,具体地,外把手19包括本体191和盖板193,本体191形成有安装腔192,应急开关26设于安装腔192内,应急开关26可带动拨轮25转动,盖板193盖设于安装腔192以遮挡应急开关26。更为具体地,应急开关26为供钥匙插入的钥匙孔,该钥匙孔与转动杆23的第二端连接,如此,将钥匙插入该钥匙孔并扭动可带动转动杆23转动以实现应急开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应急开关26也可以设置于用于连接外把手19的外侧座体21上,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93磁力吸附于安装腔192内,盖板193的第一端与安装腔192之间形成有让位槽194,按压盖板193的第一端时,盖板193的第二端可翘起以露出供钥匙插入的钥匙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用于平开门的锁具,至少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开关门时无需扭动门把手,门体27不会因扭动门把手而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门体27受力简单,如此,使得门体27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合页安装结构不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大大降低了门体27出现倾斜而导致松动以及开关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的几率,并且,可以使开关门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2)滚动结构15可以使锁舌12的首端更加连续顺畅地沿着第一导向面14移动,从而使得开关门时更加连续顺畅;
3)第二导向面16与锁槽101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共面,可以使得锁舌12的首端在第二导向面16和锁槽101的开口之间的移动轨迹较为平缓,避免锁舌12的首端因为移动轨迹过于陡峭而出现跳动的问题,以保证能门体27能够稳定且顺畅的移动;
4)在反锁时不需要扭动反锁旋钮,从而避免因扭动反锁旋钮而使门体27在上下方向受到压力,以达到进一步降低门体27的合页安装结构出现变形的几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用于平开门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扣盒(10),设有锁槽(101);
锁壳(11),设有容纳腔(111),所述锁壳(11)用于设置于所述平开门的门体(27);
锁舌(12),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
弹性件(13),用于弹力驱动所述锁舌(12)以使所述锁舌(12)的首端卡接于所述锁槽(101);
其中,所述锁槽(101)设有与所述锁舌(12)的首端匹配的第一导向面(14),所述第一导向面(14)由所述锁槽(101)的开口向所述锁槽(101)的内部延伸;当推拉所述门体(27)时,所述锁舌(12)的首端可沿着所述第一导向面(14)移动并沿所述容纳腔(111)缩回,以脱离所述锁槽(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或者所述锁舌(12)的首端设置有滚动结构(15);所述锁舌(12)的首端通过所述滚动结构(15)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4)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4)和/或者所述锁舌(12)的首端的端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101)的开口向外设有第二导向面(16),所述第二导向面(16)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4),所述锁舌(12)的首端脱离所述锁槽(101)后,所述锁舌(12)的首端可沿所述第二导向面(16)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16)与所述锁槽(101)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16)连接有第三导向面(17),所述第三导向面(17)朝远离所述锁舌(12)的首端的方向延伸,所述锁舌(12)的首端脱离所述第二导向面(16)后,所述锁舌(12)的首端可沿所述第三导向面(17)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15)为滚轮或者滚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门把手,所述门把手用于设置于所述门体(27)。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8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反锁机构,所述反锁机构用于限制所述锁舌(12)的移动,以使所述锁舌(12)保持在伸出所述容纳腔(111)外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22)和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传动连接于所述限制组件,且所述转动杆(23)的第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推动件(22);在所述推动件(22)的带动下,所述转动杆(23)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所述转动杆(23)的带动下,所述限制组件可运动至限制所述锁舌(12)移动的位置。
CN202320698503.5U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Active CN219733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8503.5U CN219733091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8503.5U CN219733091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091U true CN21973309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8503.5U Active CN219733091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07740A3 (en) Double swing door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US5452926A (en) Latch assembly
CN219733091U (zh)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CN116201420A (zh) 用于平开门的锁具
CN111997457A (zh) 门扣式自锁门吸
KR101929708B1 (ko) 창호용 그립핸들
CN106121393B (zh) 一种具有返锁功能的推拉门锁
CN110273603B (zh) 一种烤箱
CN205894917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212837346U (zh) 一种开关门结构
CN220326080U (zh) 一种具有依序开闭功能的滑轨
CN220571822U (zh) 一种橱柜拉手定位保护结构
JP4587141B2 (ja) 施解錠機構
CN218945405U (zh) 一种汽车尾盖防开锁扣涂装工程组合治具
CN215717923U (zh) 屏蔽门解锁装置
CN216476758U (zh) 一种能自动锁定的锁体
CN211058465U (zh) 隐藏式拉手自动锁
CN211736745U (zh) 一种电控门锁
CN219220033U (zh) 一种快速开关的平开门锁组件
CN210502424U (zh) 锁止机构、杯托及汽车
CN110700699B (zh) 一种电子柜锁
CN220434450U (zh) 一种执手锁的反锁结构
CN216974487U (zh) 解锁装置及车辆
CN220301946U (zh) 一种门锁锁舌
CN112144988B (zh) 一种锁及抽屉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