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2157U - 叠压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叠压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2157U
CN219732157U CN202321019200.2U CN202321019200U CN219732157U CN 219732157 U CN219732157 U CN 219732157U CN 202321019200 U CN202321019200 U CN 202321019200U CN 219732157 U CN219732157 U CN 219732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pipe
pressure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92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晓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uanyi Hydrauli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uanyi Hydrauli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uanyi Hydrauli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uanyi Hydrauli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92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2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2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2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供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叠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用于连接管网供水系统及管网出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包括:低压进水部、高压出水部、排气部及减震部,其中低压进水部包括进水旁通支管及水泵机组,进水旁通支管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上,并与管网供水系统连通,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与进水旁通支管连通;排气部包括第一排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并位于低压进水部的最高点,第一排气组件用于将低压进水部内的气体排至外部环境当中;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第一减震组件用于对低压进水部上的震动进行减震。

Description

叠压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供水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叠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在原有管网水压力基础上再次加压的供水设备。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突破了以往只能对无压水进行加压的误区,并且通过对流体流态的控制保证了设备限量增压。不对管网产生压力影响。在用户前段安装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可解决由于管网压力限制不能送到用户的问题,满足远端高地势用户的需求。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设备的流量、压力、电机容量等,它采用了系统工程技术,流体控制技术、微机变频技术、过程组态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实现叠压供水的全过程,通过可调控人机界面显示运行状态。以全新的设计原理、流程和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网叠压技术,节能、降耗、环保、卫生。
但是,当输入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内的自来水中存在部分气体时,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无法将管道内的气体排出,导致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上的管道有可能会出现负压破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压供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来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上的管道有可能会出现负压破管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叠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用于连接管网供水系统及管网出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包括:低压进水部、高压出水部、排气部及减震部,其中低压进水部包括进水旁通支管及水泵机组,进水旁通支管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上,并与管网供水系统连通,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与进水旁通支管连通;高压出水部包括出水旁通支管,出水旁通支管设置在管网出水系统上,并与管网出水系统连通,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连通,水泵机组用于将进水旁通支管内的水泵入出水旁通支管内;排气部包括第一排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并位于低压进水部的最高点,第一排气组件用于将低压进水部内的气体排至外部环境当中;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第一减震组件用于对低压进水部上的震动进行减震。
可选地,低压进水部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第一过滤组件用于对进入到低压进水部内的水进行过滤。
可选地,减震部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之间,第二减震组件用于对高压出水部上的震动进行减震。
可选地,低压进水部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组件,第一流量控制组件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用于控制进水旁通支管的出水流量。
可选地,高压出水部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组件,第二流量控制组件设置在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之间,用于控制出水旁通支管的进水流量。
可选地,高压出水部还包括第一止回组件,第一止回组件设置在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之间,第一止回组件用于对高压出水部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
可选地,低压进水部、高压出水部、排气部及过滤部均为多个,多个低压进水部与多个高压出水部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高压出水部与多个排气部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排气部与多个过滤部一一对应的设置。
可选地,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主供水部,主供水部包括主进水管及主出水管,主进水管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上,主出水管设置在管网出水系统上;主供水部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组件,第三流量控制组件设置在主进水管与主出水管之间,用于控制主进水管的出水流量。
可选地,减震部还包括第三减震组件,第三减震组件设置在主进水管与主出水管之间,第三减震组件用于对主供水部进行减震。
可选地,主供水部还包括第二止回组件,第二止回组件设置在主进水管与主出水管之间,第二止回组件用于对主供水部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
本申请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排气组件,并使第一排气组件位于低压进水部的最高点处,使本申请所提供的低压进水部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排气组件排至外部环境当中,避免低压进水部上的管道由于负压而导致的管道破裂,与此同时,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与水泵机组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减震组件,使进水旁通支管上的震动在传递到第一减震组件上时,被第一减震组件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进水旁通支管上的震动传递到水泵机组上,有效的提高了本申请所提供的水泵机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低压进水部;11、进水旁通支管;12、水泵机组;13、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4、第一过滤组件;
20、高压出水部;21、出水旁通支管;22、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3、第一止回组件;
30、排气部;31、第一排气组件;32、第二排气组件;
41、第一减震组件;42、第二减震组件;43、第三减震组件;
50、主供水部;51、主进水管;52、主出水管;53、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4、第二止回组件;
60、管网供水系统;
70、管网出水系统;
80、控制部;
90、人机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在原有管网水压力基础上再次加压的供水设备。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突破了以往只能对无压水进行加压的误区,并且通过对流体流态的控制保证了设备限量增压。不对管网产生压力影响。在用户前段安装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可解决由于管网压力限制不能送到用户的问题,满足远端高地势用户的需求。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设备的流量、压力、电机容量等,它采用了系统工程技术,流体控制技术、微机变频技术、过程组态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实现叠压供水的全过程,通过可调控人机界面显示运行状态。以全新的设计原理、流程和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网叠压技术,节能、降耗、环保、卫生。但是,当输入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内的自来水中存在部分气体时,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无法将管道内的气体排出,导致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上的管道有可能会出现负压破管的情况。
参见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用于连接管网供水系统60及管网出水系统70,叠压供水系统包括:低压进水部10、高压出水部20、排气部30及减震部,其中低压进水部10包括进水旁通支管11及水泵机组12,进水旁通支管11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60上,并与管网供水系统60连通,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与进水旁通支管11连通;高压出水部20包括出水旁通支管21,出水旁通支管21设置在管网出水系统70上,并与管网出水系统70连通,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连通,水泵机组12用于将进水旁通支管11内的水泵入出水旁通支管21内;排气部30包括第一排气组件31,第一排气组件31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并位于低压进水部10的最高点,第一排气组件31用于将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气体排至外部环境当中;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组件41,第一减震组件41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第一减震组件41用于对低压进水部10上的震动进行减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排气组件31,并使第一排气组件31位于低压进水部10的最高点处,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排气组件31排至外部环境当中,避免低压进水部10上的管道由于负压而导致的管道破裂,与此同时,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减震组件41,使进水旁通支管11上的震动在传递到第一减震组件41上时,被第一减震组件41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进水旁通支管11上的震动传递到水泵机组12上,有效的提高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气部30还包括第二排气组件3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排气组件32设置在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并位于高压出水部20的最高点,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排气组件32设置在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并使其位于高压出水部20的最高点,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出水部2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排气组件32排至外部环境当中,避免高压出水部20上的管道由于负压而导致的管道破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排气组件31与第二排气组件32均为复合排气阀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排气组件31与第二排气组件32也可以是其他排气装置。
为了对进入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内的水进行过滤,本实施例中的低压进水部10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14,第一过滤组件14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第一过滤组件14用于对进入到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水进行过滤。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过滤组件14,使管网供水系统60中的水,在从进水旁通支管11流向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时,能够通过第一过滤组件14进行过滤,有效的避免水中大粒径颗粒进入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提高了水泵机组12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出水旁通支管21上的震动传递到水泵机组12上,影响水泵机组12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的减震部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42,第二减震组件42设置在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第二减震组件42用于对高压出水部20上的震动进行减震。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设置第二减震组件42,使出水旁通支管21上的震动在传递到第二减震组件42上时,被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出水旁通支管21上的震动传递到水泵机组12上,有效的提高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使用寿命。
为了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旁通支管11的出水流量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低压进水部10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用于控制进水旁通支管11的出水流量。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使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方式,实现对进水旁通支管11的出水流量的控制。
为了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旁通支管21的进水流量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高压出水部20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设置在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用于控制出水旁通支管21的进水流量。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设置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使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方式,实现对出水旁通支管21的进水流量进行控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与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均为闸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与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也可以是蝶阀。
为了避免出水旁通支管21中的水回流,本实施例中的高压出水部20还包括第一止回组件23,第一止回组件23设置在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第一止回组件23用于对高压出水部20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设置第一止回组件23,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旁通支管21中的水在回流时能够被第一止回组件23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出水旁通支管21中的水回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低压进水部10、高压出水部20、排气部30及过滤部均为多个,多个低压进水部10与多个高压出水部2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高压出水部20与多个排气部3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排气部30与多个过滤部一一对应的设置。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进水部10、高压出水部20、排气部30及过滤部均设置为多个,并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低压进水部10与多个高压出水部2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高压出水部20与多个排气部3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排气部30与多个过滤部一一对应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最大流量。
为了使管网供水系统60能够在压力充足的情况下,直接对管网出水系统70进行供水,本实施例中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主供水部50,主供水部50包括主进水管51及主出水管52,主进水管51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60上,主出水管52设置在管网出水系统70上;主供水部50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设置在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用于控制主进水管51的出水流量。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分别设置在管网供水系统60上及管网出水系统70上,并在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设置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使管网供水系统60在压力充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向管网出水系统70的直接供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为闸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也可以是蝶阀。
为了避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进水管51上的震动传递到主出水管52上,本实施例中的减震部还包括第三减震组件43,第三减震组件43设置在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第三减震组件43用于对主供水部50进行减震。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设置第三减震组件43,使主进水管51上的震动在传递到第三减震组件43上时,被第三减震组件43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主进水管51上的震动传递到主出水管52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减震组件41、第二减震组件42及第三减震组件43均为减震金属软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减震组件41、第二减震组件42及第三减震组件43也可以为其他的减震装置。
为了避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出水管52中的水回流,本实施例中的主供水部50还包括第二止回组件54,第二止回组件54设置在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第二止回组件54用于对主供水部50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进水管51与主出水管52之间设置第二止回组件54,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出水管52内的水,在向主进水管51的方向进行回流时,能够被第二止回组件54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出水管52内的水回流到主进水管51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旁通支管11的出水端与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的进水端之间、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的出水端与第一过滤组件14的进水端之间、第一过滤组件14的出水端第一减震组件41的进水端之间、第一减震组件41的出水端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均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排气组件31的进水端通过法兰与第一减震组件41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出水弯管及双法兰短管,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出水弯管的进水端之间、出水弯管的出水端与第二减震组件42的进水端之间、第二减震组件42的出水端与第一止回组件23的进水端之间、第一止回组件23的出水端与双法兰短管的进水端之间、双法兰短管的出水端与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的进水端、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的出水端与出水旁通支管21的进水端之间均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排气组件32的进水端通过法兰与出水弯管连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进水管51的出水端与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的进水端之间、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的出水端与第三减震组件43的进水端之间、第三减震组件43的出水端与第二止回组件54的进水端之间、第二止回组件54的出水端与主出水管52的进水端之间均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部8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与控制部80电连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部80,能够对水泵机组1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检测部包括进水压力检测组件及出水压力检测组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压力检测组件与出水压力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出水旁通支管21内,并均与控制部80电连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压力检测组件用于对进水旁通支管11内的水压进行检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压力检测组件用于对出水旁通支管21内的水压进行检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进水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进水压力传感器及进水压力开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压力传感器及进水压力开关均设置在进水旁通支管11内,并与控制部80电连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水压力传感器及进水压力开关能够有效的对进水旁通支管11内的水压进行检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出水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出水压力传感器及出水压力开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压力传感器及出水压力开关均设置在出水旁通支管21内,并与控制部80电连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压力传感器及出水压力开关能够有效的对出水旁通支管21内的水压进行检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旁通支管21的出水端与主出水管52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流量检测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量检测部设置在管网出水系统70内,并与控制部80电连接,实施例所提供的流量检测部用于检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出水流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量检测部为流量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户外柜及人机界面9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部80及人机界面90均设置在户外柜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人机界面90与控制部80电连接,用户能够通过人机界面90向控制部80输入参数,控制部80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侦测自动开机运行水泵机组12,同时可依据管网供水系统60的进水压力、用水量、管网出水系统70的出水压力、用水时段等不同条件来加减要运行的水泵机组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进水部10中的水泵机组12为多个,多个水泵机组12串联设置,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水泵机组12串联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扬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为水润式潜水泵,水泵电机一体式设计,选用不锈钢材质铸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潜水电机引出电缆采用耐腐蚀、防水的圆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的防护等级IP68,无油润滑,无油泄漏,安全无污染。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系统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排气组件31,并使第一排气组件31位于低压进水部10的最高点处,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排气组件31排至外部环境当中,避免低压进水部10上的管道由于负压而导致的管道破裂,与此同时,通过在进水旁通支管11与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第一减震组件41,使进水旁通支管11上的震动在传递到第一减震组件41上时,被第一减震组件41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进水旁通支管11上的震动传递到水泵机组12上,有效的提高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泵机组12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压供水系统用于连接管网供水系统(60)及管网出水系统(70),所述叠压供水系统包括:
低压进水部(10),所述低压进水部(10)包括进水旁通支管(11)及水泵机组(12),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设置在所述管网供水系统(60)上,并与所述管网供水系统(60)连通,所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连通;
高压出水部(20),所述高压出水部(20)包括出水旁通支管(21),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设置在所述管网出水系统(70)上,并与所述管网出水系统(70)连通,所述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连通,所述水泵机组(12)用于将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内的水泵入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内;
排气部(30),所述排气部(30)包括第一排气组件(31),所述第一排气组件(31)设置在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与所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并位于所述低压进水部(10)的最高点,所述第一排气组件(31)用于将所述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气体排至外部环境当中;
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组件(41),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1)设置在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与所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1)用于对所述低压进水部(10)上的震动进行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进水部(10)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14),所述第一过滤组件(14)设置在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与所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组件(14)用于对进入到所述低压进水部(10)内的水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42),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2)设置在所述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2)用于对所述高压出水部(20)上的震动进行减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进水部(10)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组件(13)设置在所述进水旁通支管(11)与所述水泵机组(12)的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进水旁通支管出水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出水部(20)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设置在所述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组件(22)用于控制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的进水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出水部(20)还包括第一止回组件(23),所述第一止回组件(23)设置在所述水泵机组(12)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旁通支管(21)之间,所述第一止回组件(23)用于对高压出水部(20)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进水部(10)、高压出水部(20)、排气部(30)及过滤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低压进水部(10)与多个所述高压出水部(2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所述高压出水部(20)与多个所述排气部(30)一一对应的设置,多个所述排气部(30)与多个所述过滤部一一对应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主供水部(50),所述主供水部(50)包括主进水管(51)及主出水管(52),所述主进水管(51)设置在所述管网供水系统(60)上,所述主出水管(52)设置在所述管网出水系统(70)上;
所述主供水部(50)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51)与所述主出水管(52)之间,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组件(53)用于控制从所述主进水管(51)的出水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还包括第三减震组件(43),所述第三减震组件(43)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51)与所述主出水管(52)之间,所述第三减震组件(43)用于对所述主供水部(50)进行减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水部(50)还包括第二止回组件(54),所述第二止回组件(54)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51)与所述主出水管(52)之间,所述第二止回组件(54)用于对所述主供水部(50)内回流的水进行阻挡。
CN202321019200.2U 2023-04-28 2023-04-28 叠压供水系统 Active CN219732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9200.2U CN2197321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叠压供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9200.2U CN2197321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叠压供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2157U true CN219732157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9200.2U Active CN2197321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叠压供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2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32157U (zh) 叠压供水系统
CN202132248U (zh) 无负压节能泵
CN206110250U (zh) 一种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
CN201078005Y (zh) 高层建筑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108648839A (zh) 一体式核反应堆横置式主泵的流道系统
CN2924371Y (zh) 暖气泄漏保护器
CN208281699U (zh) 一种管道防泄漏装置
CN206220163U (zh) 一种具有防震和降噪功能的供水设备
CN215215768U (zh) 一种油污水转驳泵组及利用该泵组的油污水处理系统
CN214617226U (zh) 一种用于防止离心泵汽蚀的系统
CN213171757U (zh) 一种净水器集成水路系统装置
CN212899093U (zh) 一种智能化集成灶喘振监测防护系统
CN201078006Y (zh) 数字化水池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10399053U (zh) 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
CN210197389U (zh) 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
CN108953243B (zh) 一种水泵输配机组
CN207092249U (zh) 一种具有真空保护结构的真空卸污系统
CN205154531U (zh) 一种sncr烟气脱硝系统泵站装置
CN220452219U (zh) 一种矿用多级离心泵真空引水装置
CN211692745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真空吸引泵
CN215216190U (zh) 一种管道疏水系统
CN216202544U (zh) 水循环结构以及医药用蒸馏水系统
CN210951950U (zh) 一种贮氨制冷系统
CN217762570U (zh) 供暖管道系统混水减压平衡装置
CN210066992U (zh) 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