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1093U -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 Google Patents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1093U
CN219731093U CN202320984745.0U CN202320984745U CN219731093U CN 219731093 U CN219731093 U CN 219731093U CN 202320984745 U CN202320984745 U CN 202320984745U CN 219731093 U CN219731093 U CN 219731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ank
electrophoresis
conveying
dischar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47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晓明
石宜权
李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Ltd filed Critical 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47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1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1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1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泳液排放系统,包括连接在电泳槽主槽上的排放管和通向电泳槽备槽的排液管,所述排放管和排液管连通,还包括与所述排放管连接的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流体输送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强制驱动主槽后部的电泳液通过输送管路输送到电泳槽其他位置,以达到加快主槽后部电泳液流动、避免电泳液中固体物质沉淀的目的,也就减少了排放管堵塞带来的故障问题,因此可以提高电泳槽的检修和更换电泳液的工作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电泳液的损耗。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有所述电泳液排放系统的电泳槽。

Description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泳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电泳液的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电泳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电泳槽进行必要的维护并更换其中的电泳液,因此需要将电泳槽中的电泳液排放到备槽或废液池中。在电泳槽的主槽上连接有用于排空电泳液的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放管和连接在排放管上的直角弯头,直角弯头上连接有排液管,排放管和直角弯头通过法兰结构密封连接。由于排放管是水平设置的,且整个排放管道的管径较小,主槽排放电泳液时耗时较长,且主槽后部的电泳液中的固体物质或絮凝物容易沉淀堵塞排放管道。排放管道堵塞不仅会进一步延长排空电泳液的时间,为了疏通堵塞管道还可能使得电泳槽中尚未排出的电泳液受到污染,导致可循环使用的电泳液成为废液,造成大量的电泳液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液排放系统,避免电泳槽主槽后部的电泳液出现沉淀,以避免排放电泳液时主槽后部连接的排放管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泳液排放系统,包括连接在电泳槽主槽上的排放管和通向电泳槽备槽的排液管,所述排放管和排液管连通,还包括与所述排放管连接的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流体输送设备。
可选地,所述流体输送设备为输送泵;所述输送管路包括连接在输送泵进水口上的第一输送管以及连接在输送泵出水口上的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还与所述排放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出口端通向电泳槽的主槽或副槽。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路包括连接在副槽上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所述排放管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流体输送设备为连接在循环管上的循环泵。
可选地,所述排放管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排液管的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剩余两个接口上。
可选地,所述排放管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连通管和排液管的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剩余两个接口上。
可选地,所述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
可选地,所述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
可选地,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可选地,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泳槽,包括主槽和与所述主槽连通的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的底板后部设置有倾斜的导板,所述导板与前文任一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的排放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包括与电泳槽主槽连接的排放管和连接到电泳槽备槽的排液管,以及设置有流体输送设备的输送管路。通过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强制驱动主槽后部的电泳液通过输送管路输送到电泳槽其他位置,以达到加快主槽后部电泳液流动、避免电泳液中固体物质沉淀的目的。主槽后部的电泳液的沉淀减少可以减少排放电泳液时排放管堵塞,大大提高了电泳槽的检修和更换电泳液的更换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电泳液的损耗。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泳液排放系统都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泳槽上的排放管、排液管等结构,排放管上连接的输送管路也不需要在电泳槽的主体上开孔,只需要对现有的管路进行改造就可以避免排放管堵塞带来的问题,易于改造且改造成本低,通过较低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现有电泳槽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泳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泳液排放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泳液排放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槽;2、副槽;3、排放管;4、排液管;5、直角弯头;6、第一输送管;7、输送泵;8、第二输送管;9、连通管;10、循环管;11、循环泵;12、三通管;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导板;17、溢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电泳槽包括主槽1以及连接在主槽1后端的副槽2。所述主槽1和副槽2的顶端高度齐平,但主槽1的底板的位置低于所述副槽2的底板,因此在所述主槽1的后部设置有倾斜的导板6,所述导板16分别和主槽1的底板以及副槽2的底板相连接。所述导板16上连接有排放管3,所述排放管3的一端与主槽1内部连通,另一端则还连接有直角弯头5,所述直角弯头5与竖直设置的排液管4连接,通过排放管3和排液管4可以将主槽1内的电泳液输送到备槽中。
如图1所示,所述主槽1的底部并非平坦的,所述底板包括与主槽1的前端板连接的前部倾斜板和与所述导板16连接的后部倾斜板,所述前部倾斜板的前端和后部倾斜板的后端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前部倾斜板的后端向斜上方延伸,后部倾斜板的前端则与所述前部倾斜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换言之,所述后部倾斜板的前端也向斜上方延伸,也就是所述底板具有向上隆起的棱脊。主槽1中的电泳液是循环流动的,具体而言,主槽1上部的电泳液从前端板向副槽2方向流动,当上部的电泳液流动到主槽1的后端会受到设置在主槽1和副槽2之间的溢流板17的阻挡,大部分电泳液在撞击到溢流板17后发生转向,往主槽1下部流动,并在主槽1下部的再一次发生转向往前端板方向回流,也就是说,主槽1上部的电泳液在主槽1后部流动方向改变。由于所述后部倾斜板和导板16都是倾斜设置的,主槽1底部的电泳液在回流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水头损失,这就导致后部倾斜板和主槽1后端导板16所形成的后底角处的电泳液流速相对更慢,后底角处的电泳液中的固体物质也更容易富集沉淀。尤其是在更换主槽1中的电泳液时,主槽1中的电泳液不再循环流动,后底角位置处电泳液中的固体物质进一步沉淀,而所述排放管3水平设置在主槽1的后部,且所述排放管3的管径通常只有DN65或者更小,因此所述排放管3以及直角弯头5容易被电泳液中的固体物质所堵塞。排放管3和直角弯头5的堵塞不仅会增加排空电泳液的时间,还会进一步加剧电泳液中的固体物质的沉淀;另一方面疏通排放管3和直角弯头5还容易造成主槽1内剩余电泳液的污染,导致可复用的电泳液只能作为废液处理,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泳液排放系统来解决所述排放管3容易堵塞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泳液排放系统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电泳液排放系统包括连接在主槽1后部导板16上的排放管3和通往备槽的排液管4,所述排放管3与所述排液管4连通,主槽1中的电泳液通过所述排放管3和所述排液管4可以流入备槽中。所述排放管3上还连接有输送管路,输送管路上连接有用作流体输送设备的输送泵。
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一输送管6、第二输送管8以及输送泵7。所述第一输送管6的出口端与所述输送泵7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8的进口端连接到所述输送泵7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输送管8的出口端通向主槽1或副槽2。进行电泳作业时,启动所述输送泵7,在所述输送泵7的抽吸作用下,主槽1中的电泳液尤其是主槽1后底角位置处的电泳液通过所述输送管路被输送到电泳槽其他位置。由于后底角位置的电泳液在所述输送泵7作用下持续流动,所以能有效避免因电泳液流速不足导致的固体物质沉淀的问题。
所述排放管3的出口端连接有三通管12,所述三通管12的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排液管4的进口端和第一输送管6的进口端相连接,以便于对连接在三通管12上的各条管路进行维护检修。
为了避免输送泵7工作时,排放管3中的电泳液进入到排液管4中,导致不必要的电泳液损耗,在所述排液管4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13。排液管4不使用时,所述第一阀门13封闭所述排液管4,避免电泳液流入到排液管4中。所述第一输送管6上也连接有第二阀门14,通过第二阀门14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管6的连通和封闭,在不需要使用第一输送管6时,第二阀门14封闭第一输送管6。在需要放空主槽1中的电泳液时,打开第一阀门13,使电泳液通过排液管4能流入备槽中,与此同时还要关闭第二阀门14以避免电泳液进入第一输送管6中。所述排放管3上也安装有第三阀门15,可以封闭排放管3,在不使用第一输送管6和排液管4时阻止电泳液进入三通管12中,以避免三通管12中的电泳液出现沉淀导致三通管12堵塞。
第二实施例
所述副槽2底部连接有循环管10,循环管10上安装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驱动副槽2中的电泳液进入到与循环管10连接的过滤器中,经过过滤的电泳液会在循环泵11的驱动下被输送回副槽2中,以减少电泳液中的沉淀物,维持电泳液的均一度并提升电泳液的泳透力。由于主槽1和副槽2是相互连通的,主槽1和副槽2中的电泳液也在不断交换,因此可以利用副槽2底部的循环泵11减少主槽1后底角的沉淀。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路包括排放管3和循环管10,所述排放管3和所述循环管10之间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排放管3以及循环管10连通的连通管9,相应地,所述流体输送设备则为循环管10上设置的循环泵11。当所述循环泵11开始工作时,循环泵11在抽吸副槽2中的电泳液的同时还会将主槽1后底角位置处的电泳液抽吸到循环管10中,并驱动循环管10中的电泳液进入到过滤器中,这些电泳液在经过过滤后最终被输送到副槽2中。由于主槽1和副槽2中的电泳液也一直在循环交换,通过所述循环泵11将主槽1中的电泳液泵送到所述副槽2中并不会导致主槽1中的电泳液减少,也就不会对电泳工序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放管3的出口端上也连接有三通管12,排液管4和连通管9的出口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三通管12其余两个接口上。相比于现有的电泳槽上的管道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将排放管3和排液管4之间的直角弯头5替换为三通管12,并通过在三通管12上连接连通管9使所述排放管3和循环管10连通,在不改变原有管道布置的情况下实现了所述排放管3、排液管4以及循环管10的连通,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电泳槽管道上的循环泵11的抽吸作用,促使主槽1后底角位置处电泳液也能快速流动起来,有效避免了主槽1后底角位置出现沉淀的问题,也就可以减少所述排放管3容易堵塞的问题。
所述排液管4上连接有第一阀门13,在电泳槽进行电泳时,所述第一阀门13封闭排液管4,使主槽1中的电泳液通过排放管3、连通管9和循环管10循环流动到副槽2中,避免电泳液流动过程中进入到排液管4中,导致电泳液损失。所述连通管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4,在需要通过排液管4将主槽1中的电泳液输送到备槽中时,第一阀门13打开使所述排液管4贯通,第二阀门14封闭所述连通管9,以避免电泳液进入到循环管10中。所述排放管3上也安装有第三阀门15,可以封闭排放管3,在不使用连通管9和排液管4时阻止电泳液进入三通管12中,以避免三通管12中的电泳液出现沉淀导致三通管12堵塞。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泳槽,所述电泳槽包括主槽1和连接在主槽1上的副槽2,所述主槽1和副槽2之间是连通的。所述主槽1的底部并非平坦的,如图1所示,所述主槽1的底板包括前部倾斜板和与主槽1后端的导板16相连接的后部倾斜板,所述前部倾斜板的前端和后部倾斜板的后端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前部倾斜板的后端向斜上方延伸,后部倾斜板的前端则与所述前部倾斜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也就是所述底板具有向上隆起的棱脊。主槽1中的电泳液是循环流动的,具体而言,主槽1上部的电泳液从前端板向溢流板17方向流动,主槽1下部的电泳液则从溢流板17向前端板方向回流,也就是说,主槽1中上部的电泳液在主槽1后部流动方向改变。
所述主槽1上设置有前文任一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具体而言,所述导板16与前文任一所述电泳液排放系统的排放管3连接,所述电泳液排放系统还包括与排放管3连接的输送管路,输送管路上则设置有流体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可以驱动主槽1后部的电泳液进入输送管道,避免主槽1后部的电泳液出现沉淀。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的备槽和过滤器都是电泳槽设备的常见配置,本申请并不涉及对所述备槽和过滤器的改进,故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
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内容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泳液排放系统,包括连接在电泳槽主槽上的排放管和通向电泳槽备槽的排液管,所述排放管和排液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放管连接的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流体输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送设备为输送泵;所述输送管路包括连接在输送泵进水口上的第一输送管以及连接在输送泵出水口上的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还与所述排放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出口端通向电泳槽的主槽或副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包括连接在副槽上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所述排放管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流体输送设备为连接在循环管上的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排液管的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剩余两个接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的出口端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连通管和排液管的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剩余两个接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0.一种电泳槽,包括主槽和与所述主槽连通的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的底板后部设置有倾斜的导板,所述导板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泳液排放系统的排放管连接。
CN202320984745.0U 2023-04-27 2023-04-27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Active CN219731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4745.0U CN219731093U (zh) 2023-04-27 2023-04-27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4745.0U CN219731093U (zh) 2023-04-27 2023-04-27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1093U true CN21973109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4745.0U Active CN219731093U (zh) 2023-04-27 2023-04-27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1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584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多重曝气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51041B (zh) 一种脉冲式反渗透膜离线清洗装置
CN219731093U (zh) 电泳液排放系统及电泳槽
CN108301501A (zh)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CN211921131U (zh) 一种双回路水系统过滤装置
CN209161574U (zh) 一种絮凝沉淀池
CN206090805U (zh)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CN217947721U (zh) 一种稳定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1865917U (zh) 水环式真空泵的水循环装置
CN210033981U (zh) 一种真空抽吸装置
CN209353457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110980837A (zh) 好氧加药管道增设清水清洗管道系统
CN209523882U (zh) 一种自吸泵连续供水负压设备
CN213221091U (zh) 一种吸泥机
CN21830634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排泥机构
CN218642546U (zh) 一种絮凝装置
CN218465578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加药装置
CN219764590U (zh) 一种污泥气动提升装置
CN216336781U (zh) 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
CN210423897U (zh) 一种自带动力源的管道阀控装置
CN211971905U (zh) 一种模块式河水处理装置
CN220223886U (zh) 冲版水循环回用系统
CN220371810U (zh) 一种可对废水回收利用的管道清洗装置
CN216241364U (zh) 一种液下泵保持水位的装置
CN218810752U (zh) 一种絮凝物自动清理的实验室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