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681U -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681U
CN219717681U CN202321354458.8U CN202321354458U CN219717681U CN 219717681 U CN219717681 U CN 219717681U CN 202321354458 U CN202321354458 U CN 202321354458U CN 219717681 U CN219717681 U CN 219717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switching control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44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斌
魏保中
闫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Yuans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Yuans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Yuans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Yuanshe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44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属于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所述安装固定条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所述储水框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并网柜在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和除湿的过程中展开使得内部热量排出会使得外部的异物进入装置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导热块对安装固定条悬挂的物品的热量进行传递,持续传递散热片并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而光伏发电在发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并网柜,对电力进行控制和调整,当两台及以上发电机组联合在一起向负荷供电时,或者当一台或多台发电机组联合在一起向电网供电时,需要加装并网柜,使发电机正常工作;
公开号为CN212991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除湿散热功能的并网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侧壁面开设有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并网柜主体,所述并网柜主体下壁面通过支撑结构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左右侧壁面开设有散热孔,一对所述散热孔内相对远离侧装配有防尘网,一对所述散热孔相对靠近侧装配有风扇,所述风扇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该具有除湿散热功能的并网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风性良好,可以有效的对并网柜主体进行降温以及除潮,通过支撑结构避免并网柜主体直接接触地面,防止地面潮湿,造成并网柜主体受潮,并且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加强了并网柜主体的安全性。
上述专利的并网柜在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和除湿的过程中,需要直接将装置整体展开,展开使得内部热量排出,但是直接展开会使得外部的异物进入装置内部,并且直接展开会使得室外的湿气进入装置内部,使得内部潮湿控制能力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通过由第一抽风扇叶和第二抽风扇叶的启动而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流动并通过分割导流板的限制后,使得内部的空气得以顺延分割导流板外部环状流动,环状的空气流动可使得内部空气得以持续接触除湿装置并由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并且搭配室外湿度检测装置对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室外湿度高于所设定数值后,则由第一密封板对两侧的第一散热口进行闭合,避免室外潮湿空气的进入,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所述装置外壳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下防滑块,且下防滑块与装置外壳粘粘固定;
还包括导热块,其设置于安装固定条的一端,所述安装固定条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且储水框与装置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储水框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所述储水框的外部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部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装置外壳和第二密封板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框与第二密封板焊接固定,所述散热片与第二密封板焊接固定,所述储水框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外部的前端设置有闭合塞,且闭合塞与第一排水管道密封连接,所述闭合塞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一排水管道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与闭合塞粘粘固定。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前包裹板,所述前包裹板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前包裹板的内部设置有可视玻璃,且可视玻璃的外部与前包裹板的内部粘粘固定。
优选的,所述可视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所述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所述分割导流板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口,且第一散热口贯穿并嵌入装置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口,且第二散热口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口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包裹板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所述拉动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室外湿度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固定条的后端设置有导热块,导热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在装置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时,由导热块对安装固定条悬挂的物品的热量进行传递,持续传递散热片并进行散热,同时,由除湿装置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由储水框储存,并主动对散热片进行进一步散热,提高散热面积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避免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异物进入,同时避免空气的湿度得以进入装置内部造成装置内部湿度控制能力较弱。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视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第一抽风扇叶和第二抽风扇叶的启动而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流动并通过分割导流板的限制后,使得内部的空气得以顺延分割导流板外部环状流动,环状的空气流动可使得内部空气得以持续接触除湿装置并由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并且搭配室外湿度检测装置对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室外湿度高于所设定数值后,则由第一密封板对两侧的第一散热口进行闭合,避免室外潮湿空气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前端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后端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腔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密封板与导热块位置关系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中:1、装置外壳;2、前包裹板;3、可视玻璃;4、拉动把手;5、室外湿度检测装置;6、分割导流板;7、第一抽风扇叶;8、第二抽风扇叶;9、第一散热口;10、第一密封板;11、第一支撑架;12、安装固定条;13、导热块;14、除湿装置;15、第二密封板;16、储水框;17、支撑柱;18、散热腔;19、第一排水管道;20、第二排水管道;21、分流管道;22、散热片;23、闭合塞;24、第二支撑架;25、传动板;26、下防滑块;27、第二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公开号为CN212991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除湿散热功能的并网柜,需要直接将装置整体展开,展开使得内部热量排出,但是直接展开会使得外部的异物进入装置内部,并且直接展开会使得室外的湿气进入装置内部,使得内部潮湿控制能力降低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12,装置外壳1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下防滑块26,且下防滑块26与装置外壳1粘粘固定;还包括导热块13,其设置于安装固定条12的一端,安装固定条12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13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导热块13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16,且储水框16与装置外壳1为一体结构,储水框16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14,除湿装置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20,第二排水管道20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道21,分流管道2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片22,散热片22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16,储水框16的外部设置有散热腔18,散热腔18内部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与装置外壳1和第二密封板15密封连接,装置外壳1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前包裹板2,前包裹板2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前包裹板2的内部设置有可视玻璃3,且可视玻璃3的外部与前包裹板2的内部粘粘固定,可视玻璃3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6,分割导流板6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7,分割导流板6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8,装置外壳1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口9,且第一散热口9贯穿并嵌入装置外壳1的内部,由第一抽风扇叶7和第二抽风扇叶8的启动而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流动并通过分割导流板6的限制后,使得内部的空气得以顺延分割导流板6外部环状流动,环状的空气流动可使得内部空气得以持续接触除湿装置14并由除湿装置14进行除湿,并且搭配室外湿度检测装置5对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室外湿度高于所设定数值后,则由第一密封板10对两侧的第一散热口9进行闭合,避免室外潮湿空气的进入。
为了解决现有的装置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储水框16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散热片22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储水框1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道19,第一排水管道19外部的前端设置有闭合塞23,且闭合塞23与第一排水管道19密封连接,闭合塞23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4的下端与第一排水管道19焊接固定,两个第二支撑架24之间设置有传动板25,传动板25与第二支撑架24转动连接,传动板25的一端与闭合塞23粘粘固定,装置外壳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口27,且第二散热口27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的内部,由导热块13对安装固定条12悬挂的物品的热量进行传递,持续传递散热片22并进行散热,同时,由除湿装置14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由储水框16储存,并主动对散热片22进行进一步散热,提高散热面积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避免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异物进入,同时避免空气的湿度得以进入装置内部造成装置内部湿度控制能力较弱。
两个第一散热口9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0,第一密封板10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且第一支撑架11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前包裹板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4,拉动把手4的下端设置有室外湿度检测装置5,通过第一密封板10转动展开即可对第一散热口9进行填充和包裹。
工作原理:在使用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并进行散热时,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为了提高装置内部的除湿效果,由除湿装置14启动并抽取内部的空气完成除湿,除湿的同时,由室外湿度检测装置5检测室外空气的潮湿程度,检测到湿度较大后,则通过第一密封板10于两个第一支撑架11之间转动并填充装置外壳1两侧的第一散热口9,同时,由第一抽风扇叶7和第二抽风扇叶8进行转动,转动带动空气流动的同时,由分割导流板6限制空气流动的朝向,使得空气顺延分割导流板6的外部环状进行流动,环状流动的同时使得室内空气得以全面的接触除湿装置14并进行除湿,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悬挂在安装固定条12表面的装置产生的热量可由第一散热口9的排出,而安装固定条12表面的装置产生的热量会由导热块13传递至第二密封板15一侧的散热片22,通过散热片22可提高散热面积,另一方面,由除湿装置14使用时产生的液体通过第二排水管道20传输,传输并通过分流管道21分流,分流并使得液体顺延散热片22流动,流动并储存在储水框16内部,通过汇聚的液体进行进一步的降温散热,并需要使用者定时由传动板25的传动带动闭合塞23由第一排水管道19旋转取出,并定时排出储水框16内储存的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12),所述装置外壳(1)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下防滑块(26),且下防滑块(26)与装置外壳(1)粘粘固定,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热块(13),其设置于安装固定条(12)的一端,所述安装固定条(12)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13)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所述导热块(13)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16),且储水框(16)与装置外壳(1)为一体结构,所述储水框(16)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14),所述除湿装置(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20),所述第二排水管道(20)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道(21),所述分流管道(2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片(22),所述散热片(22)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16),所述储水框(16)的外部设置有散热腔(18),所述散热腔(18)内部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与装置外壳(1)和第二密封板(15)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框(16)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所述散热片(22)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所述储水框(1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道(19),所述第一排水管道(19)外部的前端设置有闭合塞(23),且闭合塞(23)与第一排水管道(19)密封连接,所述闭合塞(23)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4),所述第二支撑架(24)的下端与第一排水管道(19)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24)之间设置有传动板(25),所述传动板(25)与第二支撑架(2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25)的一端与闭合塞(23)粘粘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前包裹板(2),所述前包裹板(2)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前包裹板(2)的内部设置有可视玻璃(3),且可视玻璃(3)的外部与前包裹板(2)的内部粘粘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玻璃(3)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6),所述分割导流板(6)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7),所述分割导流板(6)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口(9),且第一散热口(9)贯穿并嵌入装置外壳(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口(27),且第二散热口(27)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口(9)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密封板(10)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且第一支撑架(11)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裹板(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4),所述拉动把手(4)的下端设置有室外湿度检测装置(5)。
CN202321354458.8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Active CN219717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4458.8U CN21971768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4458.8U CN21971768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681U true CN21971768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4458.8U Active CN21971768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3232U (zh) 一种采矿用低压配电柜
CN219717681U (zh)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CN205883026U (zh) 一种煤层气排采用控制柜
CN219660207U (zh) 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建筑电气防护支板
CN219779558U (zh) 一种单轨道岔用户外电气室
CN208241151U (zh) 电气设备用节能装置
CN201742509U (zh) 新型室外网络设备用箱柜
CN213278917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避免受潮的配电柜
CN20650327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
CN215888749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感应保温幕墙
CN210244917U (zh) 一种户外led显示屏的散热装置
CN216099757U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加工用热量排放处理装置
CN112178857A (zh) 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装置及通风方法
CN201616977U (zh) 智能型供水控制系统散热保护装置
CN204268642U (zh) 智能建筑的通风装置
CN216134774U (zh) 一种基于三相hplc模块的通信装置
CN204299927U (zh) 一种组合式屋顶风机
CN220234495U (zh) 光伏储能逆变器的湿热保护设备
CN220273011U (zh) 一种配电柜防水防潮结构
CN217692190U (zh) 一种节能型变频控制柜
CN215452164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力设备机柜
CN115441313B (zh) 一种电气设备箱
CN215989805U (zh) 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临时配电箱
CN216216472U (zh) 一种防凝露变频柜
CN108879423A (zh) 一种自动化电力柜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