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525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3525U CN219713525U CN202320391650.8U CN202320391650U CN219713525U CN 219713525 U CN219713525 U CN 219713525U CN 202320391650 U CN202320391650 U CN 202320391650U CN 219713525 U CN219713525 U CN 2197135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shell
- filtering net
- dust filtering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95 sperm incapa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滤尘网、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壳体上端设有进风口。滤尘网设置于壳体且覆盖于进风口。第一卡接件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第一卡接件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上。第二卡接件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第二卡接件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二端的壳体上。其中,当滤尘网固定于壳体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顶端均不超出壳体的上表面,通过移动滤尘网使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与壳体脱离卡接以拆卸滤尘网。自壳体上端拆卸滤尘网,拆卸时无需拆卸面板,拆卸或安装时远离空调室内机内部配件,拆卸或安装操作简便。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进风口处通常设置有滤尘网,空调内机滤尘网的主要目的是阻挡空气中的尘埃直接吸附在蒸发器上。如果蒸发器上的灰尘增多,会堵住蒸发器铝泊上的间隙,进而影响到换热,造成制冷效果差,甚至损坏空调。
滤尘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取下清理,防止滤尘网阻塞影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效率,降低空调的功效。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室内机滤尘网在拆卸的时候需要先打开面板,后将滤尘网自壳体内取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空调室内机滤尘网在面板后,拆除前需打开面板,且拆除时易碰触空调内其他零部件,滤尘网清理前拆除或清理后安装操作难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在空调室内机壳体的顶端开设进风口并覆盖滤尘网过滤灰尘。滤尘网的两端设置卡接件,与壳体相连接。需清洁滤尘网时,通过移动滤尘网即可拆卸,清洁后推拉卡住即可安装。自壳体上端直接拆卸滤尘网,拆卸时无需拆卸面板,且拆卸或安装时远离空调室内机内部配件,拆卸或安装操作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滤尘网、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壳体上端设有进风口。滤尘网设置于壳体且覆盖于进风口。第一卡接件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第一卡接件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上。第二卡接件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第二卡接件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二端的壳体上。其中,当滤尘网固定于壳体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顶端均不超出壳体的上表面,通过移动滤尘网使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与壳体脱离卡接以拆卸滤尘网。
可选地,第一卡接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一第一卡接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第一卡扣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且向背离滤尘网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扣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凸起的第一卡合部。其中,第一卡合部用于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上。
可选地,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上设有卡槽。第一卡扣由进风口的第一端伸入壳体内侧以使第一卡合部卡接于卡槽内,以将滤尘网第一端卡接于壳体。
可选地,第二卡接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第二卡扣垂直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且在滤尘网设置于进风口时呈竖向向下延伸,第二卡扣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二卡合部。第三卡扣与第二卡扣并排设置,第三卡扣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三卡合部。其中,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向设置。
可选地,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上设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顶端不超出壳体的上表面,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卡扣相卡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三卡扣相卡接,以将滤尘网第二端与壳体的第二端相连接。
可选地,第二卡扣还包括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一端连接于第二卡扣,另一端连接于滤尘网第二端。第三卡扣还包括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一端连接于第三卡扣,另一端连接于滤尘网第二端。
可选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高度低于滤尘网第一端的上端面。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卡块,第二卡块高度低于滤尘网第二端的上端面。
可选地,进风口的第一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一沿下凹槽,进风口的第二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二沿下凹槽。其中,第一卡块与第一沿下凹槽相卡接,且滤尘网第一端抵接于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第二卡块与第二沿下凹槽相卡接,且滤尘网第二端抵接于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以将滤尘网安装于壳体。
可选地,壳体自进风口向内延伸形成承接台,承接台用于承载滤尘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风扇、换热器等功能部件。在壳体上端开设进风口并设置滤尘网覆盖以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造成损坏。
滤尘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自两个方向与壳体相连接,保证连接的固定性。当滤尘网使用时间增长,需要清洗拆卸时,通过移动滤尘网即可拆卸。清洗后安装通过推拉卡接即可固定。自壳体上端直接拆卸滤尘网,滤尘网拆卸时不需要拆卸面板,且滤尘网拆卸或安装时远离空调室内机内部配件,拆卸或安装操作简便。进一步地,当滤尘网固定于壳体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顶端均低于壳体的上端面,使空调室内机壳体上端平整度高,卡接件实现隐藏。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中一个滤尘网自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中一个滤尘网自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中滤尘网与壳体相配合的一个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中滤尘网与壳体相配合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中另一个滤尘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卡槽;12:限位件;13:第一沿下凹槽;14:第二沿下凹槽;15:承接台;
20:滤尘网;201:滤尘网第一端;202:滤尘网第二端;
30:第一卡接件;31:第一卡扣;32:第一卡块;
40:第二卡接件;41:第二卡扣;411:第一加强部;42:第三卡扣;421:第二加强部;43: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空调用于升高或降低所处空间内的温度,挂机空调通过空调室内机对空间内的空气供热或吸热以使空间内温度整体升高或降低。空调制冷制热的工作原理就是以制冷剂为载体将热量来回搬运,制冷时制冷剂从室内吸收热量搬运到室外,使室内温度降低;制热时制冷剂从室外吸收热量搬运到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热量并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凭空消失。空调室内机将升温或降温的空气自出风口排向室内,以实现对室内升温或降温。
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的进风口进风,进风口处常设有滤尘网,空调内机滤尘网的主要目的是阻挡空气中的尘埃直接吸附在蒸发器上。滤尘网随使用时间增长,灰尘较多,容易发生堵塞。滤尘网堵塞易造成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差、托水盘堵塞、风扇叶片堵塞、制热过载不化霜、制冷结冰和室内机漏水等故障。例如,滤尘网脏堵,制冷时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温度低,但送风距离减小,室内空气循环速率降低,导致空调制冷或制热效果差。滤尘网脏堵使灰尘通过缝隙聚集蒸发器表面,进而随冷凝水流入托水盘内,积攒后进一步堵塞托水盘并导致室内机漏水。灰尘堵塞滤尘网,风扇电机运行时灰尘附着在风扇叶片上,使风扇吹风量减少且噪声会增大,出风口风量不稳定。滤尘网脏堵还会使得制热时蒸发器表面温度过高,主板检测后制热时间增长,冷凝器结霜严重并同时控制室外风机时转时停。或者制冷时蒸发器温度过低,主板检测后进入制冷防结冰保护,控制停机,不再制冷。
因此滤尘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取下清理,防止滤尘网阻塞影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效率,降低空调的功效。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室内机滤尘网在拆卸的时候需要先打开面板,后将滤尘网自壳体内取出。现有空调室内机滤尘网在面板后,拆除前需打开面板,且拆除时易碰触空调内其他零部件,滤尘网清理前拆除或清理后安装操作难度高。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在空调室内机壳体10的顶端开设进风口并覆盖滤尘网20过滤灰尘。滤尘网20的两端设置卡接件,与壳体10相连接,需清洁滤尘网20时,通过移动滤尘网即可拆卸,清洁后推拉卡住即可安装。自壳体10上端拆卸滤尘网20,拆卸时无需拆卸面板,拆卸或安装时远离空调室内机内部配件,拆卸或安装操作简便。
结合图1-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滤尘网20、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壳体10上端设有进风口。滤尘网20设置于壳体10且覆盖于进风口。第一卡接件30设置于滤尘网20的第一端,第一卡接件30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10上。第二卡接件40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202,第二卡接件40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二端的壳体10上。其中,当滤尘网20固定于壳体10时,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的顶端均不超出壳体10的上表面,通过移动滤尘网20以松动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拆卸滤尘网。
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风扇、换热器等功能部件。在壳体10上端开设进风口并设置滤尘网20覆盖以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造成损坏。滤尘网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自两个方向与壳体10相连接,保证连接的固定性。当滤尘网20使用时间增长,需要清洗拆卸时,通过移动滤尘网20即可拆卸。清洗后安装通过推拉卡接即可固定。且自壳体10上端拆卸滤尘网20,拆卸或安装时远离空调室内机内部配件,且拆卸时无需拆卸面板,拆卸或安装操作简便。进一步地,当滤尘网20固定于壳体10时,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的顶端均不超出壳体10的上端面,使空调室内机壳体10上端平整度高,卡接件实现隐藏。由于出风口设置于壳体10的顶端,卡接件隐藏还可以减少卡接件与壳体10连接处落灰难以清理。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移动滤尘网20即可实现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与壳体10的脱离,拆装方便。可选地,向滤尘网第二端202施加向上且朝向滤尘网第一端201的方向的外力,滤尘网第二端202移动使第二卡接件40脱离与壳体10的卡接;再将滤尘网第一端201向滤尘网第二端202方向移动使第一卡接件30与壳体10脱离,即可完成滤尘网20的拆卸。
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滤尘网拆卸时的移动方式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30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一第一卡接件3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31,第一卡扣31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201,且向背离滤尘网第二端202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扣31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凸起的第一卡合部。其中,第一卡合部用于卡接于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10上。
第一卡接件30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卡接件30数量为多个时,即第一卡接件30以组设置,每个第一卡接件3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31。具体地,第一卡接件30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一个第一卡接件30则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201的中心位置,多个第一卡接件30则沿滤尘网第一端201横向分布,进一步增加滤尘网第一端201与壳体10第一端连接的稳定性。
以第一卡接件30包括两个第一卡扣31为例,结合图2所示,第一卡扣31设置于滤尘网第一端201,且向背离滤尘网第二端202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扣31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凸起的第一卡合部。两个第一卡扣31的第一卡合部同时卡接于壳体,对连接处施加多个支撑力,使得卡接处更稳定。
可选地,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10上设有卡槽11。第一卡扣31由进风口的第一端伸入壳体10内侧以使第一卡合部卡接于卡槽11内,以将滤尘网第一端201卡接于壳体11。可以理解的是,卡槽11是开设于进风口第一端的呈水平的壳体上,卡槽可以是沿壳体厚度贯穿的贯通卡槽,也可以是开设于进风口第一端的呈水平的壳体的内侧壁,以实现第一卡口31由壳体10内侧实现卡接。
可选地,第一卡扣31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且朝向滤尘网外侧凸起的第一卡合部。
结合图7和图8所示,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10设有贯通的卡槽11,卡槽11同时卡接于多个第一卡扣31,这样设置使得一个卡槽11对应多个卡扣,相较于一个卡槽11对应一个卡扣,连接点更多,卡接时相互制约位点更多,卡接效果更好。相对应地,卡槽11与第一卡接件30的数量相同,使得每个第一卡接件30均可实现卡接连接作用。多个第一卡扣31的第一卡合部同方向突出,使壳体10第一端设置一个卡槽11即可同时与多个第一卡扣31相卡接,壳体10结构简化,生产工序简单。
可选地,第二卡接件40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第二卡接件40包括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第二卡扣41垂直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202且在滤尘网设置于进风口时呈竖向向下延伸,第二卡扣41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二卡合部。第三卡扣42与第二卡扣41并排设置,第三卡扣42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三卡合部。其中,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向设置。
结合图3所示,第二卡接件40包括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竖直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202,进一步地,设置于滤尘网第二端202的下表面,这样卡接后可实现第二卡接件40的隐藏不外露,减少卡接处的灰尘堆积。第二卡扣41的第二卡合部和第三卡扣42的第三卡合部相向凸起,可同时卡接于一个零部件,以从相对的两个方向提供支撑力,使滤尘网第二端202与进风口的第二端的壳体10卡接后难以脱离。具体地,第二卡接件40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一个第二卡接件40则设置于滤尘网20第二端的中心位置,多个第二卡接件40则沿滤尘网20第二端横向分布,进一步增加滤尘网20第二端与壳体10第二端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10上设有限位件12,且限位件12的顶端不超出壳体10的上端面,限位件12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卡扣41相卡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三卡扣42相卡接,以将滤尘网第二端202与壳体10相连接。
结合图5和图6所示,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10上设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用于同时与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相卡接。限位件12包括背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卡扣41相卡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三卡扣42相卡接。第一限位部形状对应第二卡扣41的第二卡合部,第二限位部形状对应第三卡扣42的第三卡合部,这样卡接后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与限位件12无缝隙,摩擦力增大,进一步增强卡合的稳定性。通过限位件12同时卡接相向设置的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限位件12对滤尘网20提供相对的支撑力,使卡接后滤尘网20可以固定安装于壳体10。进一步地,限位件12的顶端不超出壳体10的上端面,卡接后滤尘网20与壳体10无缝隙,以保证滤尘网20的滤尘效果。
可选地,限位件12设置于进风口第二端的竖向端面上,且限位件12的顶端不超出壳体10的上端面。本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竖向延伸,与第二卡接件40在竖向上形成卡接。而在限位件12的朝向进风口的侧面侧,第二卡接件40与限位件12没有止挡结构,即由滤尘网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上没有止挡结构,方便第二卡接件与限位件12的卡接或脱离。
可选地,如图6所示,限位件12呈板状件,其相对两侧面上构造形成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板状件呈竖向的方式将其一侧板面部分或全部设置于进风口第二端的竖向端面上。
可选地,第二卡扣41还包括第一加强部411,第一加强部411一端连接于第二卡扣41,另一端连接于滤尘网第二端202。第三卡扣42还包括第二加强部421,第二加强部421一端连接于第三卡扣42,另一端连接于滤尘网第二端202。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与滤尘网第二端202相垂直,为了进一步增强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的强度,第二卡扣41还包括第一加强部411,第三卡扣42还包括第二加强部421。第一加强部411和第二加强部421可设置为图3中所示意的三角形结构,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与滤尘网第二端202间为三角形的斜边,三角形结构一端抵接第二卡扣41或第三卡扣42,另一端抵接滤尘网第二端202。第一加强部411对第二卡扣41提供向第三卡扣42一侧的支撑力,第四加强部对第三卡扣42提供向第二卡扣41一侧的支撑力,可防止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向背侧倾倒损坏。
示例性地,滤尘网2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出风口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壳体10均为相对的两端,通过相对两端的两两卡接,提高滤尘网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滤尘网20、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可采用塑料材质,具有轻微形变量。可选地,滤尘网第二端202还设有扣手槽,用于拆卸滤尘网20时为用户操作提供操作位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滤尘网20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扣手槽向斜向上且向后方向挤压滤尘网20,使第二卡扣41和第三卡扣42脱离限位件12,之后将滤尘网20向滤尘网第二端202侧移动,使滤尘网第一端201的第一卡接件30脱离卡槽11。清洗后安装,则先将第一卡接件30卡接于卡槽11,之后下压滤尘网第二端202即可将第二卡接件40与出风口第二端的壳体10的限位件12相卡接。
可选地,第一卡接件30包括第一卡块32,第一卡块32高度低于滤尘网20第一端的上端面。第二卡接件40包括第二卡块43,第二卡块43高度低于滤尘网20第二端的上端面。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9至图11所示,第一卡接件30包括第一卡块32,第二卡接件40包括第二卡块43。且第一卡块32和第二卡块43均低于滤尘网20的上端面,这样在卡接后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可以实现隐藏。在滤尘网20的两端设置卡块,优选地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滤尘网20安装后结构更稳定。第一卡接件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同样,第二卡接件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进风口的第一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一沿下凹槽13,进风口的第二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二沿下凹槽14。其中,第一卡块32与第一沿下凹槽13相卡接,且滤尘网第一端201抵接于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10,第二卡块43与第二沿下凹槽14相卡接,且滤尘网第二端202抵接于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10,以将滤尘网20安装于壳体10。
对应于滤尘网20的第一卡块32和第二卡块43,进风口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沿下凹槽13和第二沿下凹槽14。第一沿下凹槽13位置和形状对应于第一卡块32设置,以使第一卡块32可卡接于第一沿下凹槽13。第二沿下凹槽14位置和形状对应于第二卡块43设置,以使第二卡块43可卡接于第二沿下凹槽14。且卡接后,滤尘网第一端201抵接于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10,滤尘网第二端202抵接于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10,两端的抵接可以加强连接的稳固。
示例性地,滤尘网2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出风口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壳体10均为相对的两端,通过相对两端的两两卡接,提高滤尘网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滤尘网20、第一卡接件30和第二卡接件40可采用塑料材质,具有轻微形变量。滤尘网第二端202还设有扣手槽,用于拆卸滤尘网20时为用户操作提供操作位点。当滤尘网20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扣手槽向斜向上且向后方向移动滤尘网20,使第二卡块43脱离第二沿下凹槽14,之后向前移动滤尘网20,使第一卡块32脱离第一沿下凹槽13,进而使滤尘网20自壳体10上脱离。清洗后安装,则先将第一卡块32卡接于第一沿下凹槽13,之后挤压滤尘网20使第二卡块43卡接于第二沿下凹槽14,进而将滤尘网20安装于壳体10。
可选地,壳体10自进风口向内延伸形成承接台15,承接台15用于承载滤尘网20。
为了进一步增强滤尘网20和壳体10连接的稳定性,在壳体10进风口处,向内延伸形成承接台15。连接后滤尘网20与承接台15相接触,承接台15对滤尘网20有支撑作用,使滤尘网20更稳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上端设有进风口;
滤尘网,设置于所述壳体且覆盖于所述进风口;
第一卡接件,设置于所述滤尘网第一端,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上;
第二卡接件,设置于所述滤尘网第二端,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于所述进风口的第二端的壳体上;
其中,当所述滤尘网固定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顶端均不超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移动所述滤尘网使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壳体脱离卡接以拆卸所述滤尘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一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滤尘网第一端,且向背离所述滤尘网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扣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凸起的第一卡合部,
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用于卡接于所述进风口的第一端的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扣由所述进风口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将所述滤尘网第一端卡接于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接件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垂直设置于所述滤尘网第二端且在所述滤尘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时呈竖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卡扣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卡扣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凸起的第三卡合部,
其中,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相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上设有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的顶端不超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卡扣相卡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三卡扣相卡接,以将所述滤尘网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扣还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滤尘网第二端;和/或,
所述第三卡扣还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卡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滤尘网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高度低于所述滤尘网第一端的上端面;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高度低于所述滤尘网第二端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的第一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一沿下凹槽,所述进风口的第二端的竖向端沿上设置有第二沿下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沿下凹槽相卡接,且所述滤尘网第一端抵接于所述进风口第一端的壳体,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沿下凹槽相卡接,且所述滤尘网第二端抵接于所述进风口第二端的壳体,以将所述滤尘网安装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自进风口向内延伸形成承接台,所述承接台用于承载所述滤尘网。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91650.8U CN219713525U (zh) | 2023-03-03 | 2023-03-0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91650.8U CN219713525U (zh) | 2023-03-03 | 2023-03-0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3525U true CN219713525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8001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91650.8U Active CN219713525U (zh) | 2023-03-03 | 2023-03-03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3525U (zh) |
-
2023
- 2023-03-03 CN CN202320391650.8U patent/CN2197135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396969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EP3623717A1 (en) |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er | |
CN114963339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7482878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971352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KR100770708B1 (ko) |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 | |
KR20070066393A (ko) | 천장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하우징 | |
KR100954047B1 (ko) | 공기 조화 증발기 유닛 | |
CN213478692U (zh) | 一种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
KR100441001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08578780U (zh) | 风机 | |
CN21768546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KR100479077B1 (ko) |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개폐구조 | |
KR20050089191A (ko) |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의 전장부구조 | |
CN216977162U (zh) | 下饰板与罩壳的固定结构、空调器 | |
KR200211713Y1 (ko) | 공조기기용실내기 | |
CN217357218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9124657U (zh) | 一种电盘柜散热系统 | |
CN209752417U (zh) | 过滤网及集成面板 | |
CN217899996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20030038949A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흡입그릴 장착구조 | |
KR100584295B1 (ko) |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의 전면 프레임 장착구조 | |
CN220361744U (zh) | 一种风道清扫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9868122U (zh) | 柜式空调 | |
CN218119964U (zh) | 室内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