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2307U -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2307U
CN219712307U CN202321080525.1U CN202321080525U CN219712307U CN 219712307 U CN219712307 U CN 219712307U CN 202321080525 U CN202321080525 U CN 202321080525U CN 219712307 U CN219712307 U CN 219712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est
incubator
test hol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05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mo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mo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mo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mo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05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2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2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2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包括测试筒、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其优点在于,通过将测试筒穿设在测试孔内并利用第一密封结构进行抵紧连接,可简化堵塞装置的安装步骤,提升安装便捷性;此外,利用第一密封结构分别与培养箱上位于测试孔位置的内外侧壁抵紧,从而对测试筒外壁与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升堵塞装置的整体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背景技术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环境因子对组培苗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方式,为防止污染而采用密闭性很强的容器,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以一定的明暗周期恒温培养,组培苗靠培养基中的糖进行异养生长,容器内外的环境差异极大,培养容器内湿度较高,气体流动性差,二氧化碳不足,次生代谢有毒物质浓度较高,微生物污染严重,这些都可直接导致组培苗形态上和生理上的变化,如生长缓慢、易出现玻璃苗以及出苗后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广泛应用于医学、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农业科学、药物学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上述领域实验室最普遍使用的常规仪器之一,其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如恒定的酸碱度、稳定的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稳定的CO2水平,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装置。
但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培养箱内的环境参数(即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等),即在需检测时需将监测装置通过培养箱上的测试孔伸入培养箱内,但在无需检测时,需将测试孔进行堵塞从而防止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的气体外泄。
现有的测试孔堵塞装置由一直筒、一堵头、一可拆卸的密封盖组成,直筒安装在测试孔内,且堵头和密封盖分别堵塞在直筒的两端。然而,现有的堵塞装置安装过程繁琐,需将直筒插入测试孔内并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此外,直筒的外侧壁和测试孔的内壁之间无密封结构,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的气体可从直筒的外侧壁与测试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外泄,密封性降低。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堵塞装置安装过程繁琐、对直筒的外侧壁与测试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无密封结构所导致的密封性降低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堵塞装置安装过程繁琐、对直筒的外侧壁与测试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无密封结构所导致的密封性降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包括:
测试筒,所述测试筒穿设在培养箱的测试孔内并与所述测试孔连接;
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测试筒的两端,用于密封所述测试筒外壁与所述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测试筒的两端,用于堵塞所述测试筒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筒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设置于所述测试孔内;
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测试孔内,且所述第二筒体伸入所述测试孔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抵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筒还包括:
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
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
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形成在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卡接槽嵌设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还包括:
若干第一密封件,若干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在所述卡接件上并与所述卡接槽的底壁抵接,用于加强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卡接槽连接的密封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在所述测试筒的任意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抵接;
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在所述测试筒上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相对的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抵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堵塞件,所述第一堵塞件旋塞在所述测试筒连通培养箱外侧的一端;
第二堵塞件,所述第二堵塞件旋塞在所述测试筒连通培养箱内部的一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
若干第二密封件,若干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在所述第二堵塞件上并与所述测试筒的内壁抵接,用于加强所述第二堵塞件与所述测试筒的密封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培养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测试孔;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堵塞装置,所述堵塞装置安装在所述测试孔内。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上,并与所述测试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密封结构中的第一抵接件相抵接;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上,并与所述测试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一密封结构中的第二抵接件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通过将测试筒穿设在测试孔内并利用第一密封结构进行抵紧连接,可简化堵塞装置的安装步骤,提升安装便捷性;此外,利用第一密封结构分别与培养箱上位于测试孔位置的内外侧壁抵紧,从而对测试筒外壁与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升堵塞装置的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堵塞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堵塞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显示卡接结构;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培养箱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测试筒;110、第一筒体;120、第二筒体;130、卡接结构;131、卡接槽;132、卡接件;133、第一密封件;
200、第一密封结构;210、第一抵接件;220、第二抵接件;
300、第二密封结构;310、第一堵塞件;320、第二堵塞件;321、第二密封件;
400、箱体;410、测试孔;420、第一限位件;430、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包括测试筒100、第一密封结构200和第二密封结构300。其中,测试筒100穿设在培养箱的测试孔内并与测试孔连接;第一密封结构200设置于测试筒100的两端,用于密封测试筒100外壁与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第二密封结构300设置于测试筒100的两端,用于堵塞测试筒100的两端。
如图2和图3所示,测试筒100包括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其中,第一筒体110设置于测试孔内;第二筒体120设置于测试孔内,且第二筒体120伸入测试孔内的一端与第一筒体110抵接。
具体地,第一筒体110呈中空圆柱结构设置,且第一筒体11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00与培养箱的外侧壁抵接,第一筒体110的第二端从培养箱的外侧插入测试孔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筒体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第一筒体110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00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抵接,第一筒体110的第二端从培养箱的内侧插入测试孔内。
更具体地,第一筒体110的长度为测试孔长度的一半,第一筒体110的外径与测试孔的内径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
具体地,第二筒体120的结构与第一筒体11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筒体120呈中空圆柱结构设置;第二筒体12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00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抵接,第二筒体120的第二端从培养箱的内侧插入测试孔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筒体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第二筒体120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筒体11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00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抵接、第一筒体110的第二端从培养箱的内侧插入测试孔内的情况下,第二筒体12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200与培养箱的外侧壁抵接,第二筒体120的第二端从培养箱的外侧插入测试孔内。
更具体地,第二筒体120的长度为测试孔长度的一半,第二筒体120的外径与测试孔的内径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筒体12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
进一步地,测试筒100还包括卡接结构130。其中,卡接结构130设置于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之间,用于连接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
具体地,卡接结构130包括卡接槽131和卡接件132。其中,卡接槽131开设在第一筒体110靠近第二筒体120的一端或者第二筒体120靠近第一筒体110的一端;卡接件132形成在第二筒体120靠近第一筒体110的一端或者第一筒体110靠近第二筒体120的一端,并与卡接槽131嵌设连接。
更具体地,卡接槽131沿第一筒体110内侧壁的周向围绕开设,且卡接槽131的深度与卡接件132相适配。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槽131还可开设在第二筒体120的内侧壁并沿第二筒体120的周向围绕开设。
更具体地,卡接件132沿第二筒体120外侧壁的周向围绕设置,且卡接件132的截面呈L型结构设置,卡接件132嵌入卡接槽131内。此外,卡接件132还可设置在第一筒体110的外侧壁并沿第一筒体110的周向围绕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13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相互连接的过程中,橡胶材质的卡接件132可通过弹性形变进入第一筒体110内的卡接槽131内,使得安装人员通过外力相互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即可使得卡接件132嵌入卡接槽131内,以便于第一筒体110、第二筒体120与培养箱的安装。
应当注意的是,当卡接槽131开设在第一筒体110上的情况下,卡接件132形成在第二筒体120上;当卡接槽131开设在第二筒体120上的情况下,卡接件132形成在第一筒体110上。
进一步地,卡接结构130还包括若干第一密封件133。其中,若干第一密封件133形成在卡接件132上并与卡接槽131的底壁抵接,用于加强卡接件132和卡接槽131连接的密封性。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33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卡接件132连接,且第一密封件133位于卡接件132相对于卡接槽131的底壁的侧壁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33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橡胶圈。
更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33的数量为2个,且2个第一密封件133沿卡接件13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33的数量还可为3个、4个,即第一密封件13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密封性能的需求进行适应性选择,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密封结构200包括第一抵接件210和第二抵接件220。其中,第一抵接件210形成在测试筒100的任意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抵接;第二抵接件220形成在测试筒100上与第一抵接件210相对的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接件210和第二抵接件220分别与培养箱上对应测试孔处的外侧壁和内侧壁抵紧,从而实现对测试筒100外壁与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具体地,第一抵接件210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且第一抵接件210沿第一筒体110的周向围绕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210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且第一抵接件210沿第二筒体120的周向围绕设置。
更具体地,第一抵接件210呈L型结构设置,且第一抵接件210的直径略大于测试筒100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210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圈。
具体地,第二抵接件220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且第二抵接件220沿第二筒体120的周向围绕设置。此外,第二抵接件220还可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且第二抵接件220沿第一筒体110的周向围绕设置。
更具体地,第二抵接件220与第一抵接件21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抵接件220呈L型结构设置,且第二抵接件220的直径略大于测试筒100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210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接件210形成在第一筒体110的情况下,第二抵接件220形成在第二筒体120上;第一抵接件210形成在第二筒体120的情况下,第二抵接件220形成在第一筒体11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密封结构300包括第一堵塞件310和第二堵塞件320。其中,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测试筒100连通培养箱外侧的一端;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测试筒100连通培养箱内部的一端。
具体地,第一堵塞件310呈圆台状设置,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且第一堵塞件310将第一筒体110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封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堵塞件310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塞。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筒体110从培养箱的外侧插入测试孔的情况下,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当第二筒体120从培养箱的外侧插入测试孔的情况下,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
具体地,第二堵塞件320的截面呈T形结构设置,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且第二堵塞件320将第二筒体120与培养箱内部连通的一端封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堵塞件320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堵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筒体120从培养箱的内侧插入测试孔的情况下,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当第一筒体110从培养箱的内侧插入测试孔的情况下,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结构300还包括若干第二密封件321。其中,若干第二密封件321形成在第二堵塞件320上并与测试筒100的内壁抵接,用于加强第二堵塞件320与测试筒100的密封性。
具体地,第二密封件321通过粘接、热熔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第二堵塞件320连接,且第二密封件321沿第二堵塞件320的周向围绕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321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
更具体地,第二密封件321的数量为2个,且2个第二密封件321沿第二堵塞件3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321的数量还可为3个、4个等,即第二密封件321的数量可根据第二堵塞件320与测试筒100的连接密封性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分别从测试孔的两端伸入测试孔内;
随后,操作人员通过相互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使得卡接件132嵌入卡接槽131内,从而实现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的连接;
在操作人员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的过程中,第一筒体110上的第一抵接件210和第二筒体120上的第二抵接件220分别与培养箱上测试孔的外侧壁和内侧壁抵紧,进而实现测试筒100的安装作业;
最后,将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将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
在测试过程中,首先从培养箱内部将第二筒体120上的第二堵塞件320取下,在从培养箱的外部将第一筒体110上的第一堵塞件310取下;
随后,将测试装置通过测试筒100伸入培养箱内,并将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内,由于第一堵塞件310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第一堵塞件310可对伸入测试筒100的测试装置进行包覆,从而实现在测试过程中的密封;
最后,在测试完成后,将第一堵塞件310取下,并将测试装置取出,重新旋塞上第一堵塞件310和第二堵塞件320。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从测试孔的两端伸入并利用卡接结构13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只需相互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即可完成安装作业,进而简化了测试筒100的安装过程,提升安装便捷性;此外,利用第一抵接件210和第二抵接件220分别与培养箱上位于测试孔位置的内外侧壁抵紧,从而对测试筒100外壁与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升堵塞装置的整体密封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4所示,一种培养箱,包括箱体400和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堵塞装置。其中,箱体400具有测试孔410;堵塞装置安装在测试孔410内。
其中,箱体4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堵塞装置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和图6所示,测试孔410开设在箱体400的侧壁上,且测试孔410连通箱体400外界与箱体400内部。
如图5和图6所示,箱体4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20和第二限位件430。其中,第一限位件420形成在箱体400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上,并与测试孔410相对应,且第一限位件420与第一密封结构200中的第一抵接件210相抵接;第二限位件430形成在箱体400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上,并与测试孔410相对应,且第二限位件430与第一密封结构200中的第二抵接件220相抵接。
具体地,第一限位件420呈圆环结构设置,第一限位件42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在箱体400的外侧壁上,第一限位件420沿测试孔410的周向围绕设置,且第一限位件420与第一密封结构200中的第一抵接件210嵌设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20包括但不限位圆环片。
具体地,第二限位件430的结构与第一限位件42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限位件430呈圆环结构设置;第二限位件430通过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在箱体400的内侧壁上,第二限位件430沿测试孔410的周向围绕设置,且第二限位件430与第一密封结构200中的第二抵接件220嵌设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30包括但不限位圆环片。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分别从测试孔410的两端伸入测试孔410内,并使得第一筒体110的第一抵接件210与箱体400上的第一限位件420嵌设连接、第二筒体120的第二抵接件220与箱体400上的第二限位件430嵌设连接;
随后,操作人员通过相互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使得卡接件132嵌入卡接槽131内,从而实现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的连接;
在操作人员挤压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的过程中,第一筒体110上的第一抵接件210和第二筒体120上的第二抵接件220分别与培养箱上测试孔410的外侧壁和内侧壁抵紧,进而实现测试筒100的安装作业;
最后,将第一堵塞件310旋塞在第一筒体110远离第二筒体120的一端,将第二堵塞件320旋塞在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第一限位件420和第二限位件430可避免测试筒100在测试孔410内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提升堵塞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筒,所述测试筒穿设在培养箱的测试孔内并与所述测试孔连接;
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测试筒的两端,用于密封所述测试筒外壁与所述测试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测试筒的两端,用于堵塞所述测试筒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筒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设置于所述测试孔内;
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测试孔内,且所述第二筒体伸入所述测试孔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筒还包括:
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
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
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形成在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卡接槽嵌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还包括:
若干第一密封件,若干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在所述卡接件上并与所述卡接槽的底壁抵接,用于加强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卡接槽连接的密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形成在所述测试筒的任意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抵接;
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形成在所述测试筒上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相对的一端,并与培养箱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堵塞件,所述第一堵塞件旋塞在所述测试筒连通培养箱外侧的一端;
第二堵塞件,所述第二堵塞件旋塞在所述测试筒连通培养箱内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
若干第二密封件,若干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在所述第二堵塞件上并与所述测试筒的内壁抵接,用于加强所述第二堵塞件与所述测试筒的密封性。
9.一种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测试孔;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堵塞装置,所述堵塞装置安装在所述测试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上,并与所述测试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密封结构中的第一抵接件相抵接;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上,并与所述测试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一密封结构中的第二抵接件相抵接。
CN202321080525.1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Active CN219712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0525.1U CN219712307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0525.1U CN219712307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2307U true CN21971230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0525.1U Active CN219712307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2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14142B2 (en) Sample vessel for accommodating small amounts of liquid for analyses
CN104344841A (zh) 传感器探头密封件
US11090228B2 (en) Adapter assembly for attachment to a bottle
CN219712307U (zh) 一种气体测试孔的堵塞装置及培养箱
CN110331095A (zh) 一种干细胞营养液添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093930A (zh) 一种光合植物示踪箱
CN103221134B (zh) 细胞培养装置的封闭组件
JP2001224355A (ja) 両面シャーレ
CN209894407U (zh) 金属压差管气密测试快速接头及气密测试装置
CN208399134U (zh) 气控阀测试机构
CN209802615U (zh)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CN208366539U (zh) 一种用于嵌入式助航灯具的密封测试装置
CN207543710U (zh) 一种光合植物示踪箱
CN111357706A (zh) 一种瓦氏黄颡鱼养殖箱用恒温增氧系统及方法
CN115386460A (zh) 活细胞培养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20467989U (zh) 一种细胞培养皿
CN219314927U (zh) 一种药敏试验用培养皿
CN213295331U (zh) 生物菌液培养箱
CN211620532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co2培养箱
CN216868213U (zh) 简易型房屋管道接头漏水跟踪定位装置
CN217922145U (zh) 一种防污染用原代细胞培养装置
CN108507780A (zh) 气控阀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215068854U (zh) 一种教学用水透镜
CN219079503U (zh) 一种室内模拟低氧环境的培养装置
US20240076596A1 (en) Cell culture container and cell cultur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