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6677U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06677U CN219706677U CN202320458120.0U CN202320458120U CN219706677U CN 219706677 U CN219706677 U CN 219706677U CN 202320458120 U CN202320458120 U CN 202320458120U CN 219706677 U CN219706677 U CN 2197066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actuator
- opening
- blade
- intelli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格栅传动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包括:框体;传动装置,其设置于框体中间部位,传动装置上设置有执行器,执行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铰接有拉动杆,拉动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开合杆,开合杆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叶片,叶片另一侧转动连接在框体上且位于执行器侧边;当执行器带动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拉动杆运动进而带动开合杆张开或者收缩,则开合杆能够同时带动执行器侧边的叶片关闭或者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动装置采用旋转副,使开合杆张开或者收缩能够实现叶片在某个位置时有效锁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格栅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格栅,它通常被设计在汽车前脸中央或发动机舱正前方处,进气格栅承担着向发动机输送空气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对开式智能格栅的传动装置中大多存在球副连接,球副连接就需要预留球副运动的摆动运动间隙,由于此运动间隙的预留,导致叶片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或停在中间某个位置时,难以实现叶片的有效锁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包括:框体;
传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框体中间部位,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铰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开合杆,所述开合杆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另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所述执行器侧边;
当所述执行器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拉动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开合杆张开或者收缩,则所述开合杆能够同时带动所述执行器侧边的所述叶片关闭或者打开。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中,所述拉动杆上包括有连杆,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所述连杆上端,所述连杆下端转动贯穿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中间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开合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中,所述叶片包括:
主叶片,所述主叶片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主叶片下侧与所述开合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若干个从叶片,所述从叶片一侧间隔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主叶片另一侧上端和所述从叶片另一侧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同步杆。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中,所述主叶片内侧下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框体凸出设置,所述连接块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开合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中,所述框体上设置有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汽车智能格栅,包括上述的智能格栅传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在智能格栅框体三维空间内传动装置中的连接件均采用旋转副,执行器带动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时能够拉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开合杆张开或者收缩,叶片在某个位置停留时能够实现有效锁紧,控制格栅的进气量以实现汽车热量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关闭的立体视图;
图2是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关闭的主视图;
图3是智能格栅传动装置打开的立体视图;
图4是智能格栅传动装置打开的主视图。
图中,1、框体;2、进气口;3、执行器;4、驱动杆;5、开合杆;6、连杆;7、转向轴;8、第一连接轴;9、主叶片;10、从叶片;11、同步杆;12、连接块;13、第二连接轴;1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来具体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包括:框体1;传动装置,其设置于框体1中间部位,传动装置上设置有执行器3,执行器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上连接有驱动杆4,驱动杆4上铰接有拉动杆,拉动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开合杆5,开合杆5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叶片,叶片另一侧转动连接在框体1上且位于执行器3侧边;当执行器3带动传动轴14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杆4转动,驱动杆4转动时能够带动拉动杆运动进而带动开合杆5张开或者收缩,则开合杆5能够同时带动执行器3侧边的叶片关闭或者打开。
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格栅框体1上叶片处于关闭状态,当格栅需要进气时,执行器3得到指令使输出端上的传动轴14转动,传动轴14带动驱动杆4按图3所示逆时针转动,则驱动杆4带动拉动杆上端按图3所示向左下方转动,拉动杆下端会向远离框体1方向运动使得开合杆5收缩,开合杆5能够带动叶片绕叶片和框体1之间的转轴轴线进行旋转,所有叶片均向打开的方向进行运行,直到运行到某个位置或打开的极限位置(叶片打开的极限位置如图3所示)时,执行器3得到指令停止运行,当需要关闭进气时,执行器3得到指令使输出端上的传动轴14转动,传动轴14带动驱动杆4按图1所示顺时针转动,则驱动杆4带动拉动杆上端按图1所示向右上方转动,拉动杆下端会向靠近框体1方向运动使得开合杆5张开,开合杆5张开的同时会推动叶片向框体1方向转动直至所有叶片运动到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此时执行器3得到指令停止运行,执行器3带动传动轴14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杆4转动,驱动杆4转动能够带动拉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开合杆5张开或者收缩实现叶片关闭或者打开,传动装置得运动方式采用旋转副,叶片在某个位置停留时能够实现有效锁紧,控制格栅的进气量以实现汽车热量的有效管理,优选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方案执行器3两边可以设置相同的开合杆5来同步控制执行器3两侧的叶片开合,传动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左右两边的开合杆5张开或者收缩,实现两侧叶片的同步运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列是实施列一的一种变形,其在实施列一的基础上去掉了拉动杆,执行器3带动驱动杆4进而直接带动开合杆5运动实现叶片的开合,这样可以减少零件存储进而优化格栅框体1内的三维空间,结构简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施列是实施列二的一种变形,优选的,执行器3为直线电机,由于直线电机结构简单,重量和体积也大大减小,当需要直线运动时,直线电机可以实现直接传动,消除中间环节引起的各种定位误差。
如图1和图3所示,拉动杆上包括有连杆6,驱动杆4铰接在连杆6上端,连杆6下端转动贯穿连接有转向轴7,转向轴7中间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8,开合杆5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轴8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杆6下端部分可以转动连接两个相同的开合杆5,两个开合杆5通过上下交叠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轴8上的,使开合杆5一端相对于开合杆5另一端保持定点位置,当驱动杆4按图1所示向顺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杆6上部分向右上方转动,连杆6下部分会向靠近框体1方向运动使得开合杆5张开,开合杆5张开的同时会推动叶片向框体1方向转动直至所有叶片运动到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连杆6能够同时控制叶片进行运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叶片包括:主叶片9,主叶片9一侧转动连接在框体1上,主叶片9下侧与开合杆5另一端转动连接;若干个从叶片10,从叶片10一侧间隔转动连接在框体1上,主叶片9另一侧上端和从叶片10另一侧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同步杆11,同步杆11的设置能够在主叶片9转动时带动从叶片10一起转动。
优选的,主叶片9内侧下部设置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相对于框体1凸出设置,连接块12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3,第二连接轴13与开合杆5另一端转动连接,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接块12是凸出设置在主叶片9的内侧面且不与框体1产生干涉,开合杆5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3连接在连接块12下部可以避免与框体1边缘产生干涉,进一步保证叶片的锁紧效果。
如图3所示,框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2。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
传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框体中间部位,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铰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开合杆,所述开合杆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另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所述执行器侧边;
当所述执行器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拉动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开合杆张开或者收缩,则所述开合杆能够同时带动所述执行器侧边的所述叶片关闭或者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杆上包括有连杆,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所述连杆上端,所述连杆下端转动贯穿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中间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开合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
主叶片,所述主叶片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主叶片下侧与所述开合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若干个从叶片,所述从叶片一侧间隔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上,所述主叶片另一侧上端和所述从叶片另一侧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同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叶片内侧下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框体凸出设置,所述连接块下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开合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进气口。
6.一种汽车智能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格栅传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8120.0U CN219706677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8120.0U CN219706677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06677U true CN219706677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800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58120.0U Active CN219706677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06677U (zh) |
-
2023
- 2023-03-08 CN CN202320458120.0U patent/CN2197066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141523U1 (ru) | Система заслонок решет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07014053B (zh)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板运动机构 | |
CN219706677U (zh)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
CN116409140A (zh) | 一种智能格栅传动装置及汽车智能格栅 | |
CN209987716U (zh) | 一种电动出风口及汽车 | |
EP4316982A1 (en) | Tiltable wing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CN20177259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 | |
CN220742707U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211710817U (zh) | 一种司机室紧急通风进出风百叶窗 | |
CN221250599U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210890129U (zh) | 风阀连杆结构 | |
CN219172352U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220742706U (zh) | 一种进气格栅运动机构 | |
CN219706678U (zh) | 一种鳞片式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206171810U (zh) | 共轴双桨飞行器 | |
CN220973911U (zh) | 一种主动式进气格栅 | |
CN219412260U (zh) | 剪刀门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787328U (zh) | 一种控制阀门 | |
CN221519290U (zh) | 主动进气格栅和车辆 | |
CN219415190U (zh) | 具有降噪功能的回风口结构 | |
CN218858183U (zh) |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风口百叶窗组件和充电桩 | |
CN221794382U (zh) | 主动进气组件 | |
CN117087416A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117207911A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 |
CN212002696U (zh) | 一种智能锁离合锁体的离合锁体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