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9934U - 一种采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血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9934U
CN219699934U CN202321329745.3U CN202321329745U CN219699934U CN 219699934 U CN219699934 U CN 219699934U CN 202321329745 U CN202321329745 U CN 202321329745U CN 219699934 U CN219699934 U CN 219699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ipe body
pipe
ring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97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婵
符岳
王烁珊
蔡颖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Priority to CN2023213297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9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管,包括:管体;管盖,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顶端,所述管盖的底侧设置有环绕所述管体延伸的避让间隙;卡环,其位于所述避让间隙内,所述卡环的内侧连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刺片,所述刺片环绕所述卡环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刺片均相抵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压套,其套设于所述管体外侧,所述压套的顶端伸入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可向上活动并抵压于多个所述刺片,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在不需要打开管盖时管盖容易从管体上脱离的风险,提高了管盖与管体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形成稳定可靠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证所采集血液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采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
背景技术
现时的采血管在生产时一般内部为负压状态,当医护人员在采用时,直接将采血针一端插入血管,一端插入试管,通过采血管内部的负压将血管内的血收集到试管内。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科室,如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特殊科室,由于患儿血管细,医护人员需要先使用注射器抽血,然后将采血管的试管帽取出,再将血液从注射器注入试管内。由于试管帽从试管上取出后试管变成为常压状态,此时如将试管帽再重新连接于试管,试管帽非常容易从试管上分离脱出,从而导致试管内的血液溶血。因此,亟需一种取出试管帽后亦可重新稳定装入的采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采血管,包括:管体;管盖,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顶端,所述管盖的底侧设置有环绕所述管体延伸的避让间隙;卡环,其位于所述避让间隙内,所述卡环的内侧连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刺片,所述刺片环绕所述卡环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刺片均相抵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压套,其套设于所述管体外侧,所述压套的顶端伸入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可向上活动并抵压于多个所述刺片。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管盖连接于管体的顶端时为对管体的密封状态,此时卡环上的多个刺片相抵于管体的外侧壁,当直接将管盖从管体顶端向上拉时,倾斜向上的刺片相对管体之间具有相对向下移的趋势,此时会使得刺片绕其与卡环的连接点具有向下摆动的趋势,加大了刺片抵压于管体外壁上的压力,将管盖向上拉的力越大,多个刺片挤压于管体上的压力则越大,使得管盖不能直接向上拔出管体,可有效加强管盖对管体的密封性,当需要将管盖从管体顶端拉出时,将压套向上活动并将与其抵压的多个刺片向上顶,此时多个倾斜的刺片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倾角逐渐加大,使得多个刺片离开管体的外侧壁,然后即可将管盖与压套一同向上脱出管体,从而打开管体,当需要将管盖重新对管体封闭时,将压套顶端向上顶以保持加大多个刺片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倾角,然后将压套与管盖一同向下套入至管体的顶端,管盖到位后继续下移压套,使得多个刺片可重新抵压于管体的外侧壁,如此降低了在不需要打开管盖时管盖容易从管体上脱离的风险,提高了管盖与管体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形成稳定可靠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证所采集血液的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包括外盖与弹性塞,所述外盖的顶侧设置有洞口,所述弹性塞的外侧卡接于所述洞口内,所述弹性塞的底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管体的顶端插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外盖的底侧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外盖提供稳固的刚性支撑结构,可供将外盖从管体上拆装时着力,并对管体的管口位置提供包围保护,而在其顶侧设置有弹性塞用于对管体密封,当需要对管体的顶端进行密封时,可将弹性塞压入管体的管口内,并使得管体的顶端外檐插入至弹性塞底侧的环形卡槽内,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弹性塞与管体连接的密封性,而卡环装入至外盖内,并在外盖的底侧与管体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可供压套的顶端向上插入至避让间隙内并相抵于多个刺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塞的顶侧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环形卡槽环绕所述凹槽延伸。弹性塞顶侧的凹槽设计可减轻弹性塞的质量,并增加弹性塞的弹性变形能力,当管体的顶端插入环形卡槽时,可将弹性塞的中部向凹槽内挤压,从而使得弹性塞的中部可紧密地与管口位置相互紧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还包括导向环,所述导向环连接于所述弹性塞的底侧,所述导向环位于所述管体外侧,所述导向环的底端设置有斜切面,所述导向环沿靠近所述管体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卡环套设于所述导向环外侧。管盖在对管体密封时,卡环套设于导向环外侧,连接于卡环上的多个刺片经过导向环的底侧并相抵于管体外侧,当压套将多个刺片向上顶压时,多个刺片可产生向上偏转的弹性变形,当多个刺片分别抵在导向环的斜切面时,由于导向环斜切面的阻挡,可限制刺片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导向环可起到压套对多个刺片向上顶压时产生过度变形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套的顶端设置有斜压面,所述斜压面与所述斜切面相互平行。当压套的顶端向上将多个刺片顶压时,压套顶端的斜压面由于与导向环上的斜切面相互平行,可更好地将多个刺片向上顶压至紧贴于斜切面上,如此使得整体在使用时相互配合更加紧密,有利于保证多个刺片被顶压时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卡接于所述外盖的内部底侧,所述固定环的底端向靠近所述管体的方向延伸有托肩,所述托肩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的顶端外侧向远离所述管体的方向延伸的限位肩,所述限位肩相抵于所述托肩顶侧。在外盖的底部内还连接有固定环,此时由固定环底端的托肩与管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压套可向上伸入避让间隙内,利用固定环底端形成的托肩对压套顶端外侧设置的限位肩阻挡限位,可使得压套不会向下从管盖内脱出,从而更好地保持压套与管盖之间维持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盖的外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槽,所述直槽环绕所述外盖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多个环绕布置于外盖外侧的直槽可增加手着力于外盖时的摩擦,从而提高将管盖从管体上拆装的便捷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套的底端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压套的外径。当需要将压套向上顶压多个刺片时,可着力于压环上,由于压环的外径大于压套的外径,此时可方便地移动压套,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刺片远离所述卡环的一端均设置有穿刺尖端。当多个刺片抵压于管体外侧时,刺片端部的穿刺尖端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刺入管体的外侧壁,此时并不会刺穿管体外壁,利用穿刺尖端在管体外侧的穿刺定位,可进一步加强多个刺片在管体外侧相对定位的牢固度,使得管盖更难以直接从管体上向上拉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环与多个所述刺片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卡环与多个刺片形成一体的金属件,可使得多个刺片在产生弹性形变时结构更加稳定,刺片不容易在与卡环的连接位置断裂分离,并且可更稳定地抵压于管体外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00-管体、200-卡环、210-刺片、300-压套、310-斜压面、320-限位肩、330-压环、410-外盖、411-直槽、420-弹性塞、421-环形卡槽、422-凹槽、430-导向环、431-斜切面、440-固定环、441-托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采血管,包括管体100、管盖、卡环200与压套300,其中,管体100本身内部具有管腔,并在管体100的顶端具有与管腔相互连通的管口,管盖连接于所述管体100的顶端,所述管盖的底侧设置有环绕所述管体100延伸的避让间隙,亦即管盖的顶部位置对管体100的管口位置进行密封,而管盖的底部位置与管体10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避让间隙,卡环200位于所述避让间隙内,所述卡环200的内侧连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刺片210,所述刺片210环绕所述卡环200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刺片210均相抵于所述管体100的外侧,压套300套设于所述管体100外侧,所述压套300的顶端伸入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300可向上活动并抵压于多个所述刺片210。
由上述可知,当管盖连接于管体100的顶端时为对管体100的密封状态,此时卡环200上的多个刺片210相抵于管体100的外侧壁,当直接将管盖从管体100顶端向上拉时,倾斜向上的刺片210相对管体100之间具有相对向下移的趋势,此时会使得刺片210绕其与卡环200的连接点具有向下摆动的趋势,加大了刺片210抵压于管体100外壁上的压力,将管盖向上拉的力越大,多个刺片210挤压于管体100上的压力则越大,使得管盖不能直接向上拔出管体100,可有效加强管盖对管体100的密封性,当需要将管盖从管体100顶端拉出时,将压套300向上活动并将与其抵压的多个刺片210向上顶,此时多个倾斜的刺片21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倾角逐渐加大,使得多个刺片210离开管体100的外侧壁,然后即可将管盖与压套300一同向上脱出管体100,从而打开管体100,当需要将管盖重新对管体100封闭时,将压套300顶端向上顶以保持加大多个刺片21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倾角,然后将压套300与管盖一同向下套入至管体100的顶端,管盖到位后继续下移压套300,使得多个刺片210可重新抵压于管体100的外侧壁,如此降低了在不需要打开管盖时管盖容易从管体100上脱离的风险,提高了管盖与管体100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形成稳定可靠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证所采集血液的质量。
管盖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为了方便将针头从管盖的中部插入至管体10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盖包括外盖410与弹性塞420,所述外盖410的顶侧设置有洞口,所述弹性塞420的外侧卡接于所述洞口内,所述弹性塞420的底侧设置有环形卡槽421,所述管体100的顶端插入所述环形卡槽421内,所述外盖410的底侧与所述管体100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外盖410提供稳固的刚性支撑结构,可供将外盖410从管体100上拆装时着力,并对管体100的管口位置提供包围保护,而在其顶侧设置有弹性塞420用于对管体100密封,当需要对管体100的顶端进行密封时,可将弹性塞420压入管体100的管口内,并使得管体100的顶端外檐插入至弹性塞420底侧的环形卡槽421内,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弹性塞420与管体100连接的密封性,而卡环200装入至外盖410内,并在外盖410的底侧与管体100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可供压套300的顶端向上插入至避让间隙内并相抵于多个刺片210。
弹性塞420主要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如硅胶等,而弹性塞420的中部可以是实心结构,此时,如直接将该实心部分塞入至管口内则较为困难,为了提高连接时的便捷性,并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塞420的顶侧中部设置有凹槽422,所述环形卡槽421环绕所述凹槽422延伸。弹性塞420顶侧的凹槽422设计可减轻弹性塞420的质量,并增加弹性塞420的弹性变形能力,当管体100的顶端插入环形卡槽421时,可将弹性塞420的中部向凹槽422内挤压,从而使得弹性塞420的中部可紧密地与管口位置相互紧贴。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直接将卡环200的外侧壁连接于管盖的避让空隙外侧,此时直接将压套300向上顶压多个刺片210,如顶压力过大,容易使得多个刺片210被顶压过度变形,因此,为了限定多个刺片210产生弹性变形的幅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盖还包括导向环430,所述导向环430连接于所述弹性塞420的底侧,所述导向环430位于所述管体100外侧,所述导向环430的底端设置有斜切面431,所述导向环430沿靠近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卡环200套设于所述导向环430外侧。管盖在对管体100密封时,卡环200套设于导向环430外侧,连接于卡环200上的多个刺片210经过导向环430的底侧并相抵于管体100外侧,当压套300将多个刺片210向上顶压时,多个刺片210可产生向上偏转的弹性变形,当多个刺片210分别抵在导向环430的斜切面431时,由于导向环430斜切面431的阻挡,可限制刺片210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导向环430可起到压套300对多个刺片210向上顶压时产生过度变形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导向环430在其斜切面431与管体100之间的位置形成有逐渐向上缩小的环形槽,此时当压套300需要将多个刺片210顶压至与斜切面431相抵时,压套300的顶端则需要伸入至环形槽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套300的顶端设置有斜压面310,所述斜压面310与所述斜切面431相互平行。当压套300的顶端向上将多个刺片210顶压时,压套300顶端的斜压面310由于与导向环430上的斜切面431相互平行,可更好地将多个刺片210向上顶压至紧贴于斜切面431上,如此使得整体在使用时相互配合更加紧密,有利于保证多个刺片210被顶压时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避让空隙可设置于外盖410底部与管体100的外侧壁之间,而为了方便在生产时装入压套300、弹性塞420、导向环430等结构进入至外盖410内,可在外盖410底部设置可拆卸的结构,在装入时先将其结构打开,装入完成后再将结构压入至外盖410内,即可方便地完成整体组装,具体的,所述管盖还包括固定环440,所述固定环440卡接于所述外盖410的内部底侧,所述固定环440的底端向靠近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延伸有托肩441,所述托肩441与所述管体100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300的顶端外侧向远离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延伸的限位肩320,所述限位肩320相抵于所述托肩441顶侧。在外盖410的底部内还连接有固定环440,此时由固定环440底端的托肩441与管体10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压套300可向上伸入避让间隙内,利用固定环440底端形成的托肩441对压套300顶端外侧设置的限位肩320阻挡限位,可使得压套300不会向下从管盖内脱出,从而更好地保持压套300与管盖之间维持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着力于外盖410上,所述外盖410的外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槽411,所述直槽411环绕所述外盖41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多个环绕布置于外盖410外侧的直槽411可增加手着力于外盖410时的摩擦,从而提高将管盖从管体100上拆装的便捷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需要将压套300向上移,则需要压紧压套300的外侧,并将压套300向上提拉,为了提高移动压套300的便捷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套300的底端连接有压环330,所述压环330的外径大于所述压套300的外径。当需要将压套300向上顶压多个刺片210时,可着力于压环330上,由于压环330的外径大于压套300的外径,此时可方便地移动压套300,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仅依靠刺片210的端部压紧于管体100的外侧壁上进行定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刺片210在管体100外侧的定位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刺片210远离所述卡环200的一端均设置有穿刺尖端。当多个刺片210抵压于管体100外侧时,刺片210端部的穿刺尖端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刺入管体100的外侧壁,此时并不会刺穿管体100外壁,利用穿刺尖端在管体100外侧的穿刺定位,可进一步加强多个刺片210在管体100外侧相对定位的牢固度,使得管盖更难以直接从管体100上向上拉出。
卡环200与刺片210可以是较硬的塑胶材质,又或者是分体成型出的金属件,后期再将刺片210焊接于卡环200上,而为了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环200与多个所述刺片21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卡环200与多个刺片210形成一体的金属件,可使得多个刺片210在产生弹性形变时结构更加稳定,刺片210不容易在与卡环200的连接位置断裂分离,并且可更稳定地抵压于管体100外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0);
管盖,其连接于所述管体(100)的顶端,所述管盖的底侧设置有环绕所述管体(100)延伸的避让间隙;
卡环(200),其位于所述避让间隙内,所述卡环(200)的内侧连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刺片(210),所述刺片(210)环绕所述卡环(200)均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刺片(210)均相抵于所述管体(100)的外侧;
压套(300),其套设于所述管体(100)外侧,所述压套(300)的顶端伸入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300)可向上活动并抵压于多个所述刺片(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外盖(410)与弹性塞(420),所述外盖(410)的顶侧设置有洞口,所述弹性塞(420)的外侧卡接于所述洞口内,所述弹性塞(420)的底侧设置有环形卡槽(421),所述管体(100)的顶端插入所述环形卡槽(421)内,所述外盖(410)的底侧与所述管体(100)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塞(420)的顶侧中部设置有凹槽(422),所述环形卡槽(421)环绕所述凹槽(422)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还包括导向环(430),所述导向环(430)连接于所述弹性塞(420)的底侧,所述导向环(430)位于所述管体(100)外侧,所述导向环(430)的底端设置有斜切面(431),所述导向环(430)沿靠近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卡环(200)套设于所述导向环(43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300)的顶端设置有斜压面(310),所述斜压面(310)与所述斜切面(431)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还包括固定环(440),所述固定环(440)卡接于所述外盖(410)的内部底侧,所述固定环(440)的底端向靠近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延伸有托肩(441),所述托肩(441)与所述管体(100)之间形成所述避让间隙,所述压套(300)的顶端外侧向远离所述管体(100)的方向延伸的限位肩(320),所述限位肩(320)相抵于所述托肩(441)顶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410)的外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槽(411),所述直槽(411)环绕所述外盖(41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300)的底端连接有压环(330),所述压环(330)的外径大于所述压套(300)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刺片(210)远离所述卡环(200)的一端均设置有穿刺尖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00)与多个所述刺片(21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CN202321329745.3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采血管 Active CN219699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745.3U CN21969993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采血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745.3U CN21969993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采血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9934U true CN219699934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9745.3U Active CN21969993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采血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9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3078U (zh) 一种带有静脉留置针的采血器
CN219699934U (zh) 一种采血管
CN215324385U (zh) 一种方便穿孔的口服液盖
CN209827732U (zh) 一种用于动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217311157U (zh) 一种装配牢固的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
CN104470436B (zh) 整体式真空采血装置
CN104826195A (zh)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CN21106843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留置针
CN211068437U (zh)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
EP0824890A1 (en) Safety vacuum syringe for blood sampling
CN208114875U (zh) 防针刺留置针
CN213640876U (zh) 一种安全型采血针
CN208799237U (zh) 一种无空腔采血针
CN220237012U (zh) 一种用于防止无损伤针拔出时刺伤手指的保护套
CN206295358U (zh) 一种防护型采血针
CN218899462U (zh) 一种末梢采血管
CN220989340U (zh) 一种带钢针的瓶塞穿刺头
CN217245924U (zh) 一种静脉穿刺保护装置
CN215503028U (zh) 一种可导向穿刺真空采血管防溅帽
CN110075388A (zh)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
CN215191619U (zh) 一种便于采血的留置针
CN209236171U (zh) 急诊用抽血器
CN214387458U (zh) 末稍血试管
CN210844670U (zh) 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
CN209733999U (zh) 一次性采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