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6195A -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6195A
CN104826195A CN201510238940.9A CN201510238940A CN104826195A CN 104826195 A CN104826195 A CN 104826195A CN 201510238940 A CN201510238940 A CN 201510238940A CN 104826195 A CN104826195 A CN 104826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hamber
puncture needle
needle
pin
c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89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彦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389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6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6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6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2Needle sets, i.e. connections by puncture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Connections between reservoir and tube
    • A61M5/1626Needle protecto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36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with means for 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injection or infusion of air into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7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suitable for being connected to an infusion line after insertion into a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visual inspection, e.g. for patency check, avoiding extravas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其包括由第一外壳形成的主内腔、第二外壳形成的副内腔以及回抽针,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侧部开设有一连通口以使主内腔和副内腔相连通,副内腔中设置一密封塞,回抽针穿于该密封塞中并向连通口处延伸,主内腔中设置一密封组件,与该直型留置针配合使用的穿刺针穿过该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的上端端部伸出。本发明通过副内腔设置排气和回抽血液通道,该通道在穿刺完成后可拆卸。既保留了直式留置针的固有优点,又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降低了留置针的穿刺难度,提高了临床的穿刺成功率;并且,其通过在主内腔内设置的密封组件以及附带的压血环,防止了更换留置针输液接头时血液流出,降低了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现有的两种留置针,一种是直型留置针(或叫笔杆式留置针),另一种是Y型留置针。其中,目前临床上直式留置针多为开放式的,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在拔出穿刺针或更换输液接头时,往往需要按压留置针穿刺部位,防止血液回流,同时迅速接上输液接头或肝素帽,该操作完成难度较大,易导致血液沿着软管从留置针管腔流出,不仅容易造成医护人员和病人交叉感染,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恐慌,甚至由于穿刺针为硬质体,损伤和压痛病人血管;二是现有的直型留置针在穿刺时没有回抽血液的通道,在遇到回血不好的病人时穿刺难度大,成功率较低。故而不受临床欢迎。而目前临床上的Y型留置针由于连接较长的输液导管,不但影响了患者的肢体活动和舒适性,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容易碰撞、牵扯引起疼痛,而且不易固定,容易挤压,造成虹吸现象,使血液被吸到留置软管中形成血栓,当血液返流至输液导管时会形成长条型血栓导致堵管,患者需要重新穿刺,医疗成本高,也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且增加了血栓进入患者体内的风险,而且血液回流至输液导管时,会引起患者心理恐慌,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近年,由于医务人员被血液污染的注射针等的锋利刃尖误刺而造成艾滋病、肝炎病毒等的感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很多留置针在使用过的穿刺针与软管分离后,穿刺尖端仍然暴露,极易刺伤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同时随意摆放,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在穿刺过程中能够回抽血液,穿刺后又没有较长输液导管,且相对密闭,不易引起交叉感染,并带有针尖保护功能的直型留置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其包括由第一外壳形成的主内腔、第二外壳形成的副内腔以及回抽针,其中,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侧部开设有一连通口以使主内腔和副内腔相连通,所述副内腔中设置一密封塞,所述回抽针穿于该密封塞中并向连通口处延伸,所述主内腔中设置一密封组件,与该直型留置针配合使用的穿刺针穿过该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的上端端部伸出。密封塞为圆柱体,由具有弹性的医用橡胶制成。当拔出回抽针时,密封塞在弹力作用下会封闭回抽针拔出时留下的空隙,起到封闭副内腔的作用。在密封塞的中部设置环形凹槽,同时,在第二外壳上位于该环形凹槽的位置上设置一排气口,排气口有助于回抽针拔出后,密封塞较好的发挥作用。
所述回抽针包括回抽针本体、回抽针针座、导液软管和软管接口,所述回抽针针座为中空结构并安装于副内腔中,回抽针本体的后端设于回抽针针座的中空结构中并与导液软管的一端连接,回抽针本体的前端穿过密封塞延伸至连通口处,所述导液软管的另一端伸出副内腔并固定连接软管接口。软管接口为圆形接口,可与市场上常见的注射器相连接。在未连接注射器时,由接口帽透过内置螺丝连接于软管接口处封闭。
所述回抽针本体的前端为具有圆滑封闭针尖的针头,并且,在回抽针本体的前端分别设置一导液槽和第一压扁段,所述导液槽为回抽针本体在副内腔内的侧向开口,所述第一压扁段并不阻碍回抽针本体内部液体的流动,可保证液体顺利通过。
所述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底座,所述穿刺针本体下端固定于底座上,其上端穿过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的上端端部伸出,该穿刺针本体的上端头部具有一倾斜的针尖,在该穿刺针本体的上端设置一第二压扁段和导血槽,并且在该穿刺针本体上端的外侧套设一固定于第一外壳上端端部的软导管。穿刺针本体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导血槽的开口方向与连通口相对设置,导血槽的位置较第二压扁段远离倾斜的针尖,而且在倾斜的针尖穿出软导管时,导血槽位于软导管内部。所述第二压扁段为将钢针前部靠近倾斜的针尖部分的一小段穿刺针本体轻度压扁,使该段穿刺针本体某一方向的直径大于穿刺针本体其他部分的直径,并且第二压扁段并不阻碍穿刺针本体内部液体的流动,可保证液体顺利通过。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压软塞,在所述主内腔内设置一分隔环,所述分隔环位于连通口的下侧,所述弹压软塞的上端紧贴分隔环,该弹压软塞的中心设置一中心孔道,所述穿刺针本体穿于该中心孔道中,所述弹压软塞处的第一外壳上设有一开放口,所述新型直型留置针进一步包括一压血环,所述压血环的外表面设置一突起部,当穿刺针本体从所述弹压软塞拔出时,通过所述突起部对开放口位置的弹压软塞进行按压,以使弹压软塞的中心孔道被封闭。中心孔道的直径略大于穿刺针本体的直径(即要略大于第二压扁段最大直径)。压血环为环形,可设置成完全封闭的环形结构,也可以设置成未完全封闭(轴向开槽)的环形结构以方便不同手指或不同人使用,突起部的两端呈凸起结构,而中间则形成凹形结构,该凹形结构的大小与留置针座开放口相匹配,将压血环上的突起部对准开放口按压,可以起到暂时封闭弹压塞的作用避免拔出穿刺针和连接输液接头时出现回血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所述密封组件进一步包括一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设置于弹压软塞的下侧并与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在输液接头的下端设置一连接卡槽,所述输液接头包括一由第三外壳形成且与主内腔相连通的内腔,在该内腔中安装一软胶塞。软胶塞为可反复穿刺的医用橡胶或硅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内壁螺纹,所述内壁螺纹设于弹压软塞的下侧,所述输液接头的前端设置有与该内壁螺纹相匹配的接头螺纹,该接头螺纹上设有连通内腔和主内腔的第一孔道。接头螺纹和第三外壳均为圆柱体结构,其中,接头螺纹为外螺纹结构,其外径小于第一外壳的内径以使接头螺纹插入第一外壳中与内壁螺纹配合连接,而第三外壳的外径和第一外壳的外径相同,从而保证了输液接头和主内腔紧密对接。当然,二者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扣接等其他方式。
所述输液接头的下端与一穿刺针帽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针帽包括一由第四外壳形成且与内腔连通的针帽内腔,所述针帽内腔的上端设有一连接块,在该连接块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连通的第二孔道,同时在该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一与连接卡槽相匹配的连接凸起,所述针帽内腔中固定连接一金属夹,所述金属夹包括固定于针帽内腔底部的第一绊片以及与所述第一绊片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弹力片,所述第一绊片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底部圆孔重合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的最大直径,以使穿刺针本体拔出时,第一弹力片与第一连通孔能够共同将穿刺针本体的针尖封闭在针帽内腔。所述连接块的外径与输液接头下端内壁直径相同,使得连接凸起和连接卡槽配合时,穿刺针帽可与输液接头下端紧密连接。连接凸起为长方体结构,连接卡槽为L型结构,其L型结构的一边为轴向设置并与输液接头下端连通,其L型结构的另一边为径向设置,并与输液接头下端面平行。
第二孔道的直径略大于穿刺针本体的直径。金属夹具有闭合弹力,套在穿刺针本体上,在未拔出穿刺针本体的情况下,金属夹的弹力片依靠弹力抵在穿刺针本体上,在拔出穿刺针本体的过程中,当穿刺针本体针尖部退过金属夹的弹力片时,弹力片在弹力作用下向穿刺针本体的方向倾斜,这时穿刺针本体继续被拔出,一方面由于金属夹底部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压扁段的配合使穿刺针无法继续拔出,另一方面弹力片的倾斜覆盖了第二孔道,使得针尖无法通过第二孔道向主内腔运动,实现了将穿刺针针尖部固定在穿刺针帽内,从而防止针尖刺伤人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然后将穿刺针帽从输液接头上取下,连同穿刺针一起丢弃。
在该实施方式下,穿刺针的底座为圆盘形,穿刺针本体固定于圆盘的中心,在圆盘的外围设置一半圆形的护套,该护套套于穿刺针帽下端的外围,手柄固定于圆盘的外表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外壁螺纹,可与临床上常用的输液接头相连接。具体的,输液接头的前端设置有一内接口,该内接口上设有连通内腔和主内腔的第三孔道,在该内接口的外围固定连接一外套,所述外套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突起物,所述螺旋形突起物与外壁螺纹相配合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下,穿刺针的底座为圆盘形,穿刺针本体固定于圆盘的中心,在该圆盘的上侧还设置一小圆盘,小圆盘可套于第一外壳内,手柄固定于圆盘的外表面。
在第一外壳内壁上设有一环形的绊环,所述内接口的外径小于绊环的内径,所述绊环位于弹压软塞的下侧,同时,在主内腔中位于弹压软塞的下侧设置一保护夹,所述保护夹包括第二绊片以及与所述第二绊片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至绊环上侧的第二弹力片,所述第二绊片包括相互平行且固定连接的上绊片和下绊片,在所述上绊片和下绊片上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连通孔和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第三连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的最大直径,以使穿刺针本体拔出时,第二弹力片可与第二连通孔共同对穿刺针本体倾斜的针尖进行封盖。而第二弹力片与上绊片的距离与第二压扁段与针尖的距离而定。
在该实施方式下,所述穿刺针本体在未退出软导管时,弹力片卡在斜口钢针上,在穿刺完成后,拔出穿刺针本体的过程中,当穿刺针本体的针尖退过弹力片的位置时,保护夹的弹力片在弹力作用下覆盖在针尖的前方,阻止穿刺针本体向上运行,同时,穿刺针本体的压扁段处于上绊片的第二连通孔处,压扁段不能通过第二连通孔,斜口钢针不可以继续退出,致使斜口钢针从针尖到压扁段被封闭在保护夹内。
所述穿刺针本体的针尖在未退至弹力片所在位置时,弹力片夹在绊环和弹压软塞之间,此时保护夹受到绊环的阻挡,不能移出主内腔,当穿刺针本体的针尖退过弹力片时,弹力片脱离主内腔内壁,保护夹可以随穿刺针本体退出主内腔。穿刺针本体穿过第二连通孔和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和第三连通孔固定了穿刺针本体穿过保护夹的轨迹,保证了穿刺针本体经过弹力片所在位置时必须运行的轨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副内腔设置排气和回抽血液通道,既避免了穿刺后,在输液过程中将气体输入患者体内引起患者恐慌,又因存在回抽血液的通道,使得在遇到回血不好或者血管较细的病人时为穿刺人员提供了判断留置针是否穿刺成功的手段,降低了穿刺难度,提高了临床的穿刺成功率。
2、排气和回抽血液通道可以在穿刺成功后拔出,使得留置针无需采用较长的输液导管,既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又避免了输液导管存在时所带来的易牵拉、易回血、易堵管等问题。
3、在留置针上设置了输液接头,内含可反复穿刺的软塞,使得留置针内腔相对密封,降低了患者感染的概率。
4、在穿刺针上分别设置了金属夹(或保护夹),使得在拔出穿刺针本体时,穿刺针本体的针尖被封闭在保护夹内,避免了对操作者及周边人群的误刺伤害,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安全性较高。
5、设置开放口、压血环且配套输液接头是可更换的,既避免了由于留置针多次穿刺而导致留置针密封闭性降低而引起的感染概率上升。也因压血环压迫开放口处的软塞使留置针在更换输液接头时软导管处始终处于正压和相对密闭的状态,避免了更换输液接头时出现回血以及去除输液接头时留置针内腔与外界相通引发的感染。
6、将保护夹设置于主内腔中,穿刺后连接输液接头,缩短了留置针的长度,降低了穿刺难度;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耗材,所以成本更加低廉。输液接头采用外螺旋连接通用性更强,除了可以连接本发明的输液接头也可以连接临床上常用的其他输液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回抽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接口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开放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输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穿刺针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血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输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保护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针盖;2、软导管;3、金属座;4、主内腔;41、连通口;42、分隔环;43、开放口;44、弹压软塞;441、中心孔道;451、内壁螺纹;452、外壁螺纹;46、绊环;5、副内腔;51、密封塞;511、环形凹槽;52、排气口;6、回抽针;61、回抽针本体;611、针头;612、导液槽;62、第一压扁段;63、回抽针针座;64、导液软管;65、软管接口;651、翼展;652、开口;7、接口帽;8、输液接头;811、接头螺纹;812、内接口;82、内腔;83、软胶塞;84、连接卡槽;851、第一孔道;852、第三孔道;86、外套;861、螺旋形突起物;9、穿刺针;91、穿刺针本体;92、第二压扁段;93、导血槽;94、底座;941、针座外侧护环;942、手柄;943、内圆盘;10、穿刺针帽;101、连接凸起;102、连接块;1021、第二孔道;103、针帽内腔;104、金属夹;1041、第一弹力片;1042、绊片;1043、第一连通孔;105、保护夹;1051、下绊片;1052、上绊片;1053、第二弹力片;1054、第三连通孔;1055、第二连通孔;11、压血环;111、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部件通过在前面增加“第一”、“第二”、“第三”等和标号的结合进行区分;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其包括由第一外壳形成的主内腔4、第二外壳形成的副内腔5以及回抽针6,其中,第一外壳的上端侧部开设有一连通口41以使主内腔4和副内腔5相连通,副内腔5中设置一密封塞51,回抽针6穿于该密封塞51中并向连通口41处延伸,主内腔4中设置一密封组件,与该直型留置针配合使用的穿刺针9穿过该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4的上端端部伸出。密封塞51为圆柱体,由具有弹性的医用橡胶制成。当拔出回抽针6时,密封塞51在弹力作用下会封闭回抽针6拔出时留下的空隙,起到封闭副内腔的作用。在密封塞51的中部设置环形凹槽511,同时,在第二外壳上位于该环形凹槽511的位置上设置一排气口52,排气口52有助于回抽针拔出后,密封塞51较好的发挥作用。副内腔5和回抽针6结合实现排气和回抽血液,既避免了穿刺后,在输液过程中将气体输入患者体内引起患者恐慌,又因存在回抽血液的通道,使得在遇到回血不好或者血管较细的病人时为穿刺人员提供了判断留置针是否穿刺成功的手段,降低了穿刺难度,提高了临床的穿刺成功率。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回抽针6包括回抽针本体61、回抽针针座63、导液软管64和软管接口65,回抽针针座63为中空结构并安装于副内腔5中,回抽针本体61的后端设于回抽针针座63的中空结构中并与导液软管64的一端连接,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穿过密封塞51延伸至连通口41处,导液软管64的另一端伸出副内腔5并固定连接软管接口65。软管接口65为圆形接口,包括可用于手持的翼展651以及端部设置的开口652,可与市场上常见的注射器相连接。在未连接注射器时,由接口帽7通过内置螺丝连接于软管接口65的开口652处封闭。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为具有圆滑封闭针尖的针头611,并且,在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并分别设置一导液槽612和第一压扁段62,导液槽612为回抽针本体61在副内腔5内的侧向开口。
请参照图6所示,穿刺针9包括穿刺针本体91、底座94,穿刺针本体91下端固定于底座94上,其上端穿过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4的上端端部伸出,该穿刺针本体91的上端头部具有一倾斜的针尖,在该穿刺针本体91的上端设置一第二压扁段92和导血槽93,并且在该穿刺针本体91上端的外侧套设一固定于第一外壳上端端部的软导管2,主内腔4的上侧设有一常规的金属座3。穿刺针本体91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导血槽93的开口方向与连通口41相对设置,导血槽93的位置较第二压扁段92远离倾斜的针尖,而且在倾斜的针尖穿出软导管的上端即在未进行穿刺动作时,导血槽93应位于软导管2内部,并在主内腔4的上端端部外侧套接一针盖1,以将软导管2和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遮盖。所述第二压扁段92为将穿刺针本体91前部靠近倾斜的针尖部分的一小段穿刺针本体91轻度压扁,使该段穿刺针本体91某一方向的直径大于穿刺针本体91其他部分的直径。
在实施例1中,穿刺针9的底座94为圆盘形,穿刺针本体91固定于圆盘的中心,在圆盘上侧的外围设置一半圆形的针座外侧护环941,手柄942固定于圆盘的外表面。
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密封组件包括弹压软塞44,在主内腔4内设置一分隔环42,分隔环42位于连通口41的下侧,弹压软塞44的上端紧贴分隔环42,该弹压软塞44的中心设置一中心孔道441,穿刺针本体91穿于该中心孔道441中,弹压软塞44处的第一外壳上设有一开放口43,新型直型留置针进一步包括一压血环11,压血环11的外表面设置一突起部111,当穿刺针本体91从弹压软塞44拔出时,通过突起部111对开放口43位置的弹压软塞44进行按压,以使弹压软塞44的中心孔道441被封闭。中心孔道441的直径略大于穿刺针本体的直径(即要略大于第二压扁段的最大直径)。压血环11为环形,请参照图8所示,可设置成完全封闭的环形结构,也可以设置成未完全封闭(轴向开槽)的环形结构以方便不同手指或不同人使用,突起部111的两端呈凸起结构,而中间则形成凹形结构,该凹形结构的大小与留置针座开放口相匹配,将压血环上的突起部对准开放口按压,可以起到暂时封闭弹压塞的作用避免拔出穿刺针和连接输液接头时出现回血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当然,也可以直接用手指或其他物体对弹压软塞44进行按压。
请参照图5所示,密封组件进一步包括一输液接头8,在本实施例中,穿刺针9拔出前该输液接头已经与第一外壳形成连接。具体是输液接头8设置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并与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在输液接头8的下端设置一连接卡槽84,输液接头8包括一由第三外壳形成且与主内腔4相连通的内腔82,在该内腔82中安装一软胶塞83,软胶塞83为可反复穿刺的医用橡胶或硅胶。
输液接头8和第一外壳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图5中所示的在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内壁螺纹451,内壁螺纹451设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输液接头8的前端设置有与该内壁螺纹451相匹配的接头螺纹811,该接头螺纹811上设有连通内腔82和主内腔4的第一孔道851,当然,二者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扣接等其他方式。接头螺纹811和第三外壳均为圆柱体结构,其中,接头螺纹811为外螺纹结构,其外径小于第一外壳的内径以使接头螺纹811插入第一外壳中与内壁螺纹451配合连接,而第三外壳的外径和第一外壳的外径相同,从而保证了输液接头8和主内腔4紧密对接。
输液接头8的下端与一穿刺针帽10可拆卸连接,穿刺针帽10用于与穿刺针9配合,在穿刺针本体91拔出时,使得穿刺针帽10中的金属夹对于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进行密封。具体,请参照图1和图7所示,穿刺针帽10包括一由第四外壳形成且与内腔82连通的针帽内腔103,针帽内腔103的上端设有一连接块102,在该连接块102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103连通的第二孔道1021,同时在该连接块10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一与连接卡槽84相匹配的连接凸起101,针帽内腔103中固定连接一金属夹104,金属夹104包括固定于针帽内腔103底部的第一绊片1042以及与第一绊片1042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弹力片1041,第一绊片1042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103底部圆孔重合的第一连通孔1043,第一连通孔1043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92的最大直径,以使穿刺针本体91拔出时,第一弹力片1041对穿刺针本体91倾斜的针尖进行封盖。所述连接块102的外径与输液接头8下端内壁直径相同,使得连接凸起和连接卡槽配合时,穿刺针帽10可与输液接头8下端紧密连接。连接凸起101为长方体结构,连接卡槽84为L型结构,其L型结构的一边为轴向设置并与输液接头8下端连通,其L型结构的另一边为径向设置,并与输液接头8下端面平行。
第二孔道1021的直径略大于穿刺针本体91的直径,而第一连通孔1043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压扁段的最大直径,金属夹104具有闭合弹力,套在穿刺针本体91上,在未拔出穿刺针本体91的情况下,金属夹104的第一弹力片1041依靠弹力抵在穿刺针本体91上,在拔出穿刺针本体91的过程中,当穿刺针本体91退过第一弹力片1041时,第一弹力片1041在弹力作用下向穿刺针本体91的方向倾斜,这时穿刺针本体91继续被拔出,一方面由于金属夹底部的第一连通孔1043和第二压扁段92的配合使穿刺针本体91无法继续被拔出,另一方面第一弹力片1041的倾斜使得针尖无法向主内腔4方向运动,实现了穿刺针本体91的固定,使得穿刺针本体的针尖部分正好落入第一弹力片1041内,从而防止针尖刺伤人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然后将穿刺针帽10从输液接头8上取下,连同穿刺针9一起丢弃。
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准备好静脉穿刺的常用物品,取下接口帽7,连接上临床上常用的5mL或10mL注射器(注射器中事先抽取3-5ml 0.9%毫升生理盐水),随后在患者身上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系上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随后取下针盖1,排气后进针,有回血或有穿刺落空感时平推少许,接着一只手固定留置针,另一只手回抽注射器,看回血是否顺畅。如果回血顺畅,一只手持留置针副内腔5部位继续进针,另一只手同时将手柄942回拉,软导管2留置于患者的穿刺血管中,当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部位进入针帽内腔103时,穿刺针本体91被卡在穿刺针帽10内,此时停止外拉,固定留置针,随后取下穿刺针帽10。回拉导液软管64,取下回抽针6。最后整理用物,留置针留置完成。
更换输液接头8的方法如下,首先消毒留置针输液接口部位及所在部位皮肤,随后左手拇指戴上压血环11,将突起部111对准留置针开放口43处按压,防止取下输液接头8时血液回流,右手将输液接头8旋转取下,再次消毒输液接口部位,将新的同型号的输液接头8接上即可松开压血环11,更换完成。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其输液接头8是在穿刺针9拔出后安装的,同时,其省去了实施例1中的穿刺针帽10的结构,直接将金属夹(这里为了区别,采用名称保护夹105)设置于主内腔4中。二者相同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9和图11所示,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外壁螺纹452,输液接头8的前端设置有一内接口812,该内接口812上设有连通内腔82和主内腔4的第三孔道852,在该内接口812的外围固定连接一外套86,外套8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突起物861,螺旋形突起物861与外壁螺纹452相配合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下,请参照图10所示,穿刺针9的底座94也为圆盘形,穿刺针本体91固定于圆盘的中心,在该圆盘的上侧还设置一内圆盘943(即直径较圆盘形小的小圆盘),小圆盘可套于第一外壳内,手柄942固定于圆盘的外表面。
请参照图9和图12所示,在第一外壳内壁上设有一环形的绊环46,内接口812的外径小于绊环46的内径,绊环46位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同时,在主内腔4中位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设置一保护夹105,保护夹105包括第二绊片以及与第二绊片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至绊环46上侧的第二弹力片1053,第二绊片包括相互平行且固定连接的上绊片1052和下绊片1051,在上绊片1052和下绊片1051上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直径相同的第二连通孔1055和第三连通孔1054,第二连通孔1055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92的直径,第二连通孔1055和第三连通孔1054固定了穿刺针本体91经过弹力片所在位置时的运行轨迹,以使穿刺针本体91拔出时,第二弹力片1053对穿刺针本体91倾斜的针尖进行封盖。
在实施例2中,所述穿刺针本体91在未退出软导管2时,第二弹力片1053卡在穿刺针本体91上,在穿刺完成后,拔出穿刺针本体91的过程中,当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退过第二弹力片1053的位置时,第二弹力片1053在弹力作用下覆盖在针尖的前方,阻止穿刺针本体91向上运行,此时穿刺针本体的第二压扁段92处于上绊片1052的第二连通孔1055,穿刺针本体91不可以继续退出,致使穿刺针本体91从针尖到压扁段被封闭在保护夹内。
所述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在未退至第二弹力片1053所在位置时,第二弹力片1053夹在绊环46和弹压软塞44之间,此时保护夹105受到绊环46的阻挡,不能移出主内腔4,当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退过第二弹力片1053时,第二弹力片1053脱离主内腔4内壁,保护夹105可以随穿刺针本体91退出主内腔4。
其使用方法是,首先准备好静脉穿刺的常用物品,取下接口帽7,连接上临床上常用的5mL或10mL注射器(注射器中事先抽取3-5毫升0.9%生理盐水),随后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系上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随后取下针盖,排气后进针,有回血或有穿刺落空感时平推少许,接着一只手固定留置针,另一只手回抽注射器,看回血是否顺畅。如果回血顺畅,一只手持留置针副内腔5部位继续进针,另一只手同时将手柄942回拉,当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部位退至弹压软塞44时停止,拔出回抽针6,固定留置针,随后戴上压血环11,用压血环11上的突起部111按压弹压软塞44,随即快速拔出穿刺针9,连接上输液接头8。最后整理用物,留置针留置完成。
更换输液接头8的方法如下,首先消毒留置针输液接口部位及所在部位皮肤,随后左手拇指戴上压血环11,将突起部111对准留置针开放口43处按压,防止取下输液接头8时血液回流,右手将输液接头8旋转取下,再次消毒输液接口部位,将新的同型号的输液接头8接上即可松开压血环11,更换完成。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第一外壳形成的主内腔(4)、第二外壳形成的副内腔(5)以及回抽针(6),其中,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侧部开设有一连通口(41)以使主内腔(4)和副内腔(5)相连通,所述副内腔(5)中设置一密封塞(51),所述回抽针(6)穿于该密封塞(51)中并向连通口(41)处延伸,所述主内腔(4)中设置一密封组件,与该直型留置针配合使用的穿刺针(9)穿过该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4)的上端端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针(6)包括回抽针本体(61)、回抽针针座(63)、导液软管(64)和软管接口(65),所述回抽针针座(63)为中空结构并安装于副内腔(5)中,回抽针本体(61)的后端设于回抽针针座(63)的中空结构中并与导液软管(64)的一端连接,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穿过密封塞(51)延伸至连通口(41)处,所述导液软管(64)的另一端伸出副内腔(5)并固定连接软管接口(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为具有圆滑封闭针尖的针头(611),并且,在回抽针本体(61)的前端分别设置一导液槽(612)和第一压扁段(62),所述导液槽(612)为回抽针本体(61)在副内腔(5)内的侧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9)包括穿刺针本体(91),底座(94),所述穿刺针本体(91)下端固定于底座(94)上,其上端穿过密封组件并从主内腔(4)的上端端部伸出,该穿刺针本体(91)的上端头部具有一倾斜的针尖,在该穿刺针本体(91)的上端设置一第二压扁段(92)和导血槽(93),并且在该穿刺针本体(91)上端的外侧套设一固定于第一外壳上端端部的软导管(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压软塞(44),在所述主内腔(4)内设置一分隔环(42),所述分隔环(42)位于连通口(41)的下侧,所述弹压软塞(44)的上端紧贴分隔环(42),该弹压软塞(44)的中心设置一中心孔道(441),所述穿刺针本体(91)穿于该中心孔道(441)中,所述弹压软塞(44)处的第一外壳上设有一开放口(43),所述新型直型留置针进一步包括一压血环(11),所述压血环(11)的外表面设置一突起部(111),当穿刺针本体(91)从所述弹压软塞(44)拔出时,通过所述突起部(111)对开放口(43)位置的弹压软塞(44)进行按压,以使弹压软塞(44)的中心孔道(441)被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进一步包括一输液接头(8),所述输液接头(8)设置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并与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在输液接头(8)的下端设置一连接卡槽(84),所述输液接头(8)包括一由第三外壳形成且与主内腔(4)相连通的内腔(82),在该内腔(82)中安装一软胶塞(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内壁螺纹(451),所述内壁螺纹(451)设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所述输液接头(8)的前端设置有与该内壁螺纹(451)相匹配的接头螺纹(811),该接头螺纹(811)上设有连通内腔(82)和主内腔(4)的第一孔道(8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接头(8)的下端与一穿刺针帽(10)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针帽(10)包括一由第四外壳形成且与内腔(82)连通的针帽内腔(103),所述针帽内腔(103)的上端设有一连接块(102),在该连接块(102)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103)连通的第二孔道(1021),同时在该连接块(10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一与连接卡槽(84)相匹配的连接凸起(101),所述针帽内腔(103)中固定连接一金属夹(104),所述金属夹(104)包括固定于针帽内腔(103)底部的第一绊片(1042)以及与所述第一绊片(1042)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弹力片(1041),所述第一绊片(1042)的中心设置一与针帽内腔(103)底部圆孔重合的第一连通孔(1043),所述第一连通孔(1043)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92)的最大直径,以使穿刺针本体(91)拔出时,第一弹力片(1041)与第一连通孔(1043)共同将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封闭在针帽内腔(10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设有外壁螺纹(452),所述输液接头(8)的前端设置有一内接口(812),该内接口(812)上设有连通内腔(82)和主内腔(4)的第三孔道(852),在该内接口(812)的外围固定连接一外套(86),所述外套(86)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突起物(861),所述螺旋形突起物(861)与外壁螺纹(452)相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直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壳内壁上设有一环形的绊环(46),所述内接口(812)的外径小于绊环(46)的内径,所述绊环(46)位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同时,在主内腔(4)中位于弹压软塞(44)的下侧设置一保护夹(105),所述保护夹(105)包括第二绊片以及与所述第二绊片一体成型且向上延伸至绊环(46)上侧的第二弹力片(1053),所述第二绊片包括相互平行且固定连接的上绊片(1052)和下绊片(1051),在所述上绊片(1052)和下绊片(1051)上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连通孔(1055)和第三连通孔(1054),所述第二连通孔(10550)的直径等于第三连通孔(1054)的直径,所述第二连通孔(1055)的直径小于第二压扁段(92)的最大直径,以使穿刺针本体(91)拔出时,第二弹力片(1053)与第二连通孔(1055)共同对穿刺针本体(91)的针尖进行封盖。
CN201510238940.9A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Pending CN104826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8940.9A CN104826195A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8940.9A CN104826195A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6195A true CN104826195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0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8940.9A Pending CN104826195A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61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778A (zh) * 2016-12-14 2017-03-22 陈飞 新型可撕开静脉鞘
CN107115109A (zh) * 2017-05-26 2017-09-01 徐州医科大学 防护型动脉穿刺留置针
WO2019140550A1 (zh) * 2018-01-16 2019-07-25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片式防止针尖穿出的装置
CN110731813A (zh) * 2019-11-28 2020-01-31 搏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胸骨穿刺针底座组件以及胸骨穿刺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857A (en) * 1996-04-25 1998-05-12 Cuppy; Michael J. Catheter system
CN101015721A (zh) * 2006-02-12 2007-08-15 董中新 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
CN201578681U (zh) * 2009-12-27 2010-09-15 谭宗凤 可采血的静脉留置针
CN103736170A (zh) * 2013-10-12 2014-04-23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防刺伤留置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857A (en) * 1996-04-25 1998-05-12 Cuppy; Michael J. Catheter system
CN101015721A (zh) * 2006-02-12 2007-08-15 董中新 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
CN201578681U (zh) * 2009-12-27 2010-09-15 谭宗凤 可采血的静脉留置针
CN103736170A (zh) * 2013-10-12 2014-04-23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防刺伤留置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778A (zh) * 2016-12-14 2017-03-22 陈飞 新型可撕开静脉鞘
CN106510778B (zh) * 2016-12-14 2024-02-2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新型可撕开静脉鞘
CN107115109A (zh) * 2017-05-26 2017-09-01 徐州医科大学 防护型动脉穿刺留置针
CN107115109B (zh) * 2017-05-26 2018-10-19 徐州医科大学 防护型动脉穿刺留置针
WO2019140550A1 (zh) * 2018-01-16 2019-07-25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片式防止针尖穿出的装置
CN110731813A (zh) * 2019-11-28 2020-01-31 搏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胸骨穿刺针底座组件以及胸骨穿刺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0344B (zh) 静脉采血机器人和应用该机器人的静脉采血方法
CN104856703A (zh) 一种快速血糖监测针
CN104826195A (zh) 一种新型直型留置针
CN204654956U (zh) 一种改进型抽血针
CN208319646U (zh) 一种预防针刺伤新型输液港蝶翼针
CN206687719U (zh) 一种新型采血针
CN205514623U (zh) 指尖安全采血器
CN208927260U (zh) 一种留置针
CN2857819Y (zh) 一种可见回血采血针
CN201750897U (zh) 一种穿刺置管器具
CN201295452Y (zh) 具有无针接口正压密闭阀的y型安全动静脉留置针
CN101912291B (zh) 一种穿刺置管器具
CN209884917U (zh) 一种输液港注射辅助器
CN211583180U (zh) 一种新型医用针头
CN211244942U (zh) 一种改良的输液港专用穿刺针
CN113892979A (zh) 一种肿瘤医用胰腺湿式负压穿刺针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57968A (zh) 一种一次性简易自助无痛式采血装置
CN208677410U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采血针
CN208942157U (zh) 采血针
CN208988896U (zh) 单翼穿刺针护套组件及采血针
CN202776327U (zh) 单向阻逆安全采血针
CN201968686U (zh) 一种笔式采血针安全持针器
CN201832267U (zh) 一次性安全留置针
CN206275692U (zh) 一种儿科采血针
CN211157738U (zh) 采血输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3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