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5149U - 血型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血型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5149U
CN219695149U CN202320353701.8U CN202320353701U CN219695149U CN 219695149 U CN219695149 U CN 219695149U CN 202320353701 U CN202320353701 U CN 202320353701U CN 219695149 U CN219695149 U CN 219695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blood
sample
filling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37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海
李海民
张成志
李泉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37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5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5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5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血型检测仪,旨在解决现有的血型检测仪在检测出结果后不便于进行标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血型检测仪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标签存储构件,所述标签存储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存储有不同类型的血型标签。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血型检测仪显示检测结果后,工作人员直接拾取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标签存储构件内的血型标签进行标注,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Description

血型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血型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血型认知越来越清晰,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在人类的血型系统中,目前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其中,以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最为常用。
部分场景(例如献血屋、急诊室等)需要快速获知血液类型,为了提高血型检测速率,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血型检测仪进行检测。然而现有的血型检测仪在检测出结果后,不便于进行标注,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血型检测仪在检测出结果后不便于进行标注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型检测仪,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标签存储构件,标签存储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存储有不同类型的血型标签。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血型检测仪显示检测结果后,工作人员直接拾取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标签存储构件内的血型标签进行标注,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血型检测以还包括设置在标签存储构件的前面板上的指示灯。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出现工作人员拿错血型标签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壳体在与标签存储构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口,标签存储构件从安装口插入壳体内。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进给装置、样本加注装置、试剂加注装置、震荡混匀装置以及图像识别装置,进给装置能够带着采血管移动以使采血管与样本加注装置连通,样本加注装置能够将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内,试剂加注装置能够将检测试剂加注到反应杯内,震荡混匀装置能够搭载反应杯且能够使加注到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图像识别装置能够采集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后的图像以便根据采集的图像输出血型类型。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申请的检测仪能够自动完成采血管的进给、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的加注和混匀以及血型类型的识别,极大提高了检测仪的自动化程度,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耗材存储构件和装卸装置,耗材存储构件能够存储多个反应杯,装卸装置能够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内的反应杯装载至震荡混匀装置上,以及能够在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完图像后将反应杯从震荡混匀装置上卸载下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申请的检测仪能够自动完成反应杯的装卸,进一步提高了检测仪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血型检测仪的样本加注位和试剂加注位沿X方向间隔分布,图像识别装置位于试剂加注位的上方且其图像采集端朝下设置,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平移装置,平移装置能够带着震荡混匀装置在样本加注位与试剂加注位之间移动。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对各装置的布置。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装卸装置包括装卸驱动机构、装载构件和卸载构件,装载构件对应样本加注位设置,装卸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装载构件沿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内的反应杯推出的同时将反应杯装载至位于样本加注位的震荡混匀装置;卸载构件对应试剂加注位设置,装卸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卸载构件沿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试剂加注位的震荡混匀装置上反应杯卸载;其中,Y方向与X方向垂直。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试剂加注装置包括试剂盒、试剂加样针和试剂泵,试剂盒用于存储检测试剂,试剂加样针位于图像识别装置与试剂加样位之间,试剂加样针倾斜设置以降低对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图像的影响,试剂泵的进液端与试剂盒连通,试剂泵的出液端与试剂加样针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进给装置包括水平进给机构、竖直进给机构以及安装在竖直进给机构上的固定机构,水平进给机构能够驱动竖直进给机构和固定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进给机构能够驱动固定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固定机构用于搭载采血管;样本加注装置包括样本加注机构和液位检测机构,样本加注机构能够与采血管连通且能够将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内,液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采血管内的液位以便保证加注到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量满足检测要求;水平进给机构能够与样本加注机构或液位检测机构相配合以将位于固定机构上的采血管从固定机构上卸载下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申请的样本加注装置在能够完成样本加注的基础上,还能够与水平进给机构配合自动完成采血管的卸载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检测仪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血型检测仪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标签存储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存储有A型标签、B型标签、AB型标签和O型标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未示出壳体;
图3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进给装置和液位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固定机构和虹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未示出弹性夹紧块;
图7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弹性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固定机构和样本加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加注橡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试剂加注装置、震荡混匀装置和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试剂加注装置、震荡混匀装置和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卸载装置、平移装置、震荡混匀装置和耗材存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卸载装置、平移装置和震荡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震荡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耗材存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虹吸管;11、阻力构件;12、橡胶套;13、第一液位标识;14、第二液位标识;
20、进给装置;210、水平进给机构;211、水平进给固定座;212、水平进给电机;213、水平进给丝杠;214、水平进给滑块;220、竖直进给机构;221、竖直进给固定座;222、竖直进给电机;223、竖直进给丝杠;224、竖直进给滑块;230、固定机构;231、水平固定板;2311、板状本体;2312、弹性夹紧块;23111、容纳卡槽;23112、容纳孔;23113、卸载槽;23121、固定通孔;23122、卸载口;23123、避空结构;232、竖直固定板;2321、卸载通孔;240、连接构件;241、第一连接板;242、第二连接板;243、第三连接板;244、加强板;
30、样本加注装置;31、样本加注机构;311、加注橡胶塞;312、气管;313、压力泵;3111、孔道;3112、锥形孔;32、液位检测机构;321、检测支架;3211、柱状结构;
40、试剂加注装置;41、试剂盒;42、试剂加样针;43、试剂泵;
50、平移装置;51、平移固定座;52、平移电机;53、平移丝杠;54、平移滑块;
60、震荡混匀装置;61、震荡混匀机构;611、混匀电机;612、震荡转子;613、减震胶垫;62、载杯构件;621、搭载腔室;622、装杯口;623、卸杯推口;624、第一定位结构;625、水平定位部;626、弧形引导部;6211、第一内侧壁;6212、第二内侧壁;
70、装卸装置;71、装卸驱动机构;711、装卸固定座;712、装卸电机;713、装卸丝杠;714、装卸滑块;72、装载构件;721、装载杆;722、装载连接杆;723、装载连接板;73、卸载构件;731、卸载杆;732、卸载连接杆;733、卸载连接板
80、反应杯;801、板状基体;802、反应槽;803、侧板;804、第一加强结构;805、第二加强结构;806、第三加强结构;
90、耗材存储构件;901、出杯口;902、推杯口;91、盖体;911、第一卡接结构;
100、壳体;101、显示屏;102、取放口;
110、图像识别装置;
120、标签存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右”、“上”、“下”、“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型检测仪,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包括壳体100以及安装在壳体100内的进给装置20和样本加注装置30。
其中,进给装置20能够带着采血管移动以使采血管与样本加注装置30连通,样本加注装置30能够将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
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在通过采血管采集完血液样本后,将采血管放置在进给装置20,由进给装置20带着采血管从放置位移动至样本加注位,并将采血管的顶端与样本加注装置30连通,样本加注装置30向采血管内施压压力,以使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位于样本加注位的反应杯80内。
优选地,本申请的采血管为虹吸管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采血管,例如锥形采血管等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当然,本申请优选采用虹吸管10,采血速度更快。下面以将采血管设置为虹吸管10为例继续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试剂加注装置40,试剂加注装置40能够将检测试剂加注到反应杯80内。
在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后,再通过试剂加注装置40将检测试剂也加注到反应杯80(位于试剂加注位)内,通过检测试剂与血液样本的反应结果,能够判断出血液样本的血型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样本加注位和试剂加注位设置在同一个位置,在这种情形下,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后,无需移动反应杯80,直接通过试剂加注装置40向反应杯80内加注检测试剂即可;或者,也可以将样本加注位与试剂加注位分开设置,在这种情形下,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后,需要先将反应杯80从样本加注位移动至试剂加注位,然后再通过试剂加注装置40向反应杯80内加注检测试剂,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震荡混匀装置60,震荡混匀装置60能够搭载反应杯80,并且能够使加注到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
在将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加注到反应杯80后,通过震荡混匀装置60带着反应杯80震动,以使加注到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图像识别装置110,图像识别装置110能够采集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后的图像,以便根据采集的图像输出血型类型。
通过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图像,然后通过对采集的图像分析处理,输出血型类型,能够避免出现人工误判的情形,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图像识别装置110直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血型类型,或者,也可以使图像识别装置110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血型检测仪的控制装置,由该控制装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血型类型,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示例性地,图像识别装置110包括摄像头采集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摄像头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图像,并通过数据收发模块将图像信息发送至血型检测仪的控制装置进行模数转换、数据分析,然后输出血型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输出血型类型,或者,也可以在血型检测仪的显示屏101上以文字的方式显示血型类型,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上标签存储构件120,标签存储构件120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分别存储有不同类型的血型标签。
通过设置能够存储血型标签的标签存储构件120,当血型检测仪显示检测结果后,工作人员直接拾取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标签存储构件120内的血型标签进行标注,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设置标签存储构件120的具体数量,例如,可以将标签存储构件1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等。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标签存储构件120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分别存储有A型标签、B型标签、AB型标签和O型标签。
优选地,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以还包括设置在标签存储构件120的前面板上的指示灯(图中未示出)。
当血型检测仪检测出血液样本的血型类型后,使对应的指示灯点亮,能够防止工作人员拿错血型标签,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00在与标签存储构件12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口(图中未示出),标签存储构件120从安装口插入壳体100内。
示例性地,标签存储构件120的数量为四个,在壳体100的前面板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口,四个标签存储构件120分别插入对应的安装口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耗材存储构件90和装卸装置70。
其中,耗材存储构件90能够存储多个反应杯80,装卸装置70能够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装载至震荡混匀装置60上,以及能够在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完图像后将反应杯80从震荡混匀装置60上卸载下来。
通过设置装卸装置70,能够自动实现反应杯80的装载和卸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装卸装置70设置成仅能够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装载至震荡混匀装置60上,或者还可以将装卸装置70设置成仅能够在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完图像后将反应杯80从震荡混匀装置60上卸载下来,这种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本申请优选将装卸装置70设置成既能够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装载至震荡混匀装置60上,又能够在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完图像后将反应杯80从震荡混匀装置60上卸载下来。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的样本加注位和试剂加注位沿X方向间隔分布,图像识别装置110位于试剂加注位的上方,并且其图像采集端朝下设置,本申请的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0内的平移装置50,平移装置50能够带着震荡混匀装置60在样本加注位与试剂加注位之间移动。
本申请将样本加注位和试剂加注位分开设置,如图2所示,平移装置50将震荡混匀装置60移动至样本加注位,装卸装置70将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推出,并将反应杯80装载至震荡混匀装置60上,样本加注装置30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如图10所示,平移装置50带着震荡混匀装置60以及位于震荡混匀装置60上的反应杯80移动至试剂加注位,试剂加注装置40将检测试剂加注到反应杯80内,启动震荡混匀装置60,使加注到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图像。
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进给装置20包括进给机构以及用于搭载虹吸管10的固定机构230。
其中,进给机构能够带着固定机构230以及固定在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移动,以使虹吸管10与样本加注装置30连通,进给机构还能够与样本加注装置30相配合,以将位于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
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将虹吸管10放置在固定机构230上,进给机构带着固定机构230以及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朝向样本加注装置30移动,使虹吸管10与样本加注装置30连通,在样本加注装置30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后,进给机构继续带着虹吸管10朝向样本加注装置30移动,与样本加注装置30相配合,能够自动将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无需再通过人工卸载虹吸管10,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进给机构包括水平进给机构210和竖直进给机构220,固定机构230安装在竖直进给机构220上。
其中,水平进给机构210能够驱动竖直进给机构220和固定机构230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进给机构220能够驱动固定机构230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进给机构210还能够与样本加注装置30相配合,以将位于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
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将虹吸管10放置在固定机构230上,水平进给机构210带着竖直进给机构220、固定机构230和虹吸管10朝着样本加注装置30移动,移动到设定位置后,虹吸管10与样本加注装置30对准,竖直进给机构220带着固定机构230和虹吸管10竖直向上移动,以使虹吸管10的顶端与样本加注装置30连通。
样本加注装置30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后,使水平进给机构210带着竖直进给机构220、固定机构230和虹吸管10朝着样本加注装置30移动,使样本加注装置30抵住虹吸管10,从而将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当然,在使水平进给机构210带着虹吸管10朝着样本加注装置30移动之前,也可以先使竖直固定机构230带着固定机构230和虹吸管10向下移动,以使虹吸管10与样本加注装置30分离。
优选地,如图2至图8所示,样本加注装置30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3211,固定机构230包括水平固定板231和竖直固定板232。
其中,水平固定板23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竖直固定板23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水平固定板231连接,水平固定板2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虹吸管10的固定通孔23121,水平固定板231在远离竖直固定板232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通孔23121连通的卸载口23122,竖直固定板232在与柱状结构32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柱状结构3211穿过的卸载通孔2321,卸载通孔2321与固定通孔23121对应设置,以便使穿过卸载通孔2321的柱状结构3211能够与位于固定通孔23121内的虹吸管10接触,从而在水平进给机构210带着虹吸管10继续朝向柱状结构3211移动的过程中,将虹吸管10从卸载口23122顶出固定通孔23121。
具体而言,在需要卸载虹吸管10时,使样本加注装置30上的柱状结构3211穿过固定机构230上的卸载通孔2321,柱状结构3211的前端(从图8上看为柱状结构3211的左端)抵在虹吸管10上,水平进给机构210带着虹吸管10继续朝向柱状结构3211移动,使柱状结构3211将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的卸载口23122顶出固定通孔23121,完成虹吸管10的卸载,卸载口23122在受到虹吸管10的挤压后,开口尺寸变大,从而使虹吸管10能够顺利地被顶出。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水平固定板231包括与竖直固定板232连接的板状本体2311以及安装在板状本体2311上的弹性夹紧块2312,固定通孔23121和卸载口23122均形成在弹性夹紧块2312上,固定通孔23121的内径不大于虹吸管10的外径以便将虹吸管10夹持固定。
其中,弹性夹紧块2312采用弹性非金属材料(例如橡胶等)制成,优选使固定通孔23121的内径略小于虹吸管10的外径,提高虹吸管10的稳固性,防止虹吸管10在移动过程中掉落。
优选地,如图7所示,弹性夹紧块2312在靠近固定通孔23121的位置设置有避空结构23123,以使卸载口23122的开口尺寸在卸载虹吸管10时更容易变大。
通过设置避空结构23123,在靠近固定通孔23121的位置更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需要很小的力就能够将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防止因为虹吸管10被损坏而无法顺利地将虹吸管10卸载下来。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板状本体2311上设置有容纳卡槽23111,弹性夹紧块2312被卡固在容纳卡槽23111内。
其中,容纳卡槽23111的形状与弹性夹紧块2312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够将弹性夹紧块2312卡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弹性夹紧块2312完全容纳于容纳卡槽23111内,或者,也可以仅使弹性夹紧块2312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卡槽23111内,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使弹性夹紧块2312完全容纳于容纳卡槽23111内。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容纳卡槽23111沿竖直方向的尺寸小于板状本体2311的厚度,板状本体2311在与固定通孔231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容纳卡槽23111连通的容纳孔23112,容纳孔23112允许虹吸管10穿过。
也就是说,容纳卡槽23111并没有完全将板状本体2311贯穿,而是设置为一个凹槽结构,在容纳卡槽2311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孔23112,容纳孔23112与固定通孔23121连通,虹吸管10可以穿过固定通孔23121和容纳孔23112,容纳孔23112的内径优选大于虹吸管10的外径。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板状本体2311在与卸载口2312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容纳卡槽23111连通的卸载槽23113,卸载槽23113设置为允许虹吸管10通过,但不允许弹性夹紧块2312通过,以防止弹性夹紧块2312从容纳卡槽23111脱出。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进给装置20还包括连接构件240,水平进给机构210与竖直进给机构220通过连接构件24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连接构件240设置为连接板、连接架或者连接横梁等等,这种对连接构件240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3所示,连接构件240包括与水平进给机构210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41、与竖直进给机构220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4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板241和第二连接板242的第三连接板243,第一连接板241和第二连接板24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沿竖直方向间隔错位分布,第三连接板243沿竖直方向设置。
其中,第一连接板241、第二连接板242和第三连接板243优选一体设置。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板242位于水平进给机构210的正上方。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连接构件2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41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242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的加强板244。
示例性地,加强板244为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41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的加强板244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41与第三连接板24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设置,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42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的加强板244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42与第三连接板24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仅在第一连接板241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设置加强板244,或者还可以仅在第二连接板242与第三连接板243之间设置加强板244,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水平进给机构210包括水平进给固定座211以及安装在水平进给固定座211上的水平进给电机212、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进给丝杠213以及与水平进给丝杠213螺接配合的水平进给滑块214。
其中,水平进给电机212与水平进给丝杠213连接且能够驱动水平进给丝杠213相对于水平进给固定座211转动,水平进给滑块214能够随着水平进给丝杠213的转动沿着水平进给丝杠213移动,水平进给滑块214的顶面与第一连接板241固定连接,水平进给滑块214的底面与水平进给固定座211相接触以防止水平进给滑块214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水平进给机构210设置为液压缸驱动机构,或者,将上述的丝杠与滑块替换成齿轮齿条,等等,这种对水平进给机构210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本申请优选将水平进给机构210设置成上述介绍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且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如图3所示,竖直进给机构220包括竖直进给固定座221以及安装在竖直进给固定座221上的竖直进给电机222、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进给丝杠223以及与竖直进给丝杠223螺接配合的竖直进给滑块224。
其中,竖直进给固定座221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板242固定连接,竖直进给电机222与竖直进给丝杠223连接且能够驱动竖直进给丝杠223相对于竖直进给固定座221转动,竖直进给滑块224能够随着竖直进给丝杠223的转动沿着竖直进给丝杠223移动,竖直进给滑块224的一侧面与固定机构230固定连接,竖直进给滑块224的另一侧面与竖直进给固定座221相接触以防止竖直进给滑块224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竖直进给机构220设置为液压缸驱动机构,或者,将上述的丝杠与滑块替换成齿轮齿条,等等,这种对竖直进给机构220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本申请优选将竖直进给机构220设置成上述介绍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且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本申请的样本加注装置30包括样本加注机构31和液位检测机构32。
其中,样本加注机构31能够与虹吸管10连通,并且能够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液位检测机构32能够检测虹吸管10内的液位,以便保证加注到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量满足检测要求,柱状结构3211设置在液位检测机构32上。
具体而言,在样本加注机构31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之前,先由液位检测机构32对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量是否足够,如果血液样本量足够,再使样本加注机构31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
其中,将柱状结构3211设置在液位检测机构32上,也就是说,水平进给机构210能够与液位检测机构32相配合,以将位于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柱状结构3211设置在样本加注机构31上,即,使水平进给机构210能够与样本加注机构31相配合,以将位于固定机构230上的虹吸管10从固定机构230上卸载下来,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本申请优选将柱状结构3211设置在液位检测机构32上。
优选地,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液位检测机构32包括检测支架321和液位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其中,柱状结构3211设置在检测支架321上,柱状结构321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固定机构230的竖直固定板232上也设置有两个卸载通孔2321,两个卸载通孔2321分别与两个柱状结构3211对应设置,液位检测传感器的数量也为两个,并且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柱状结构3211上,位于上方的液位检测传感器(记为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虹吸管10内的最低有效液面,位于下方的液位检测传感器(记为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虹吸管10内的最高允许剩余液面。
具体而言,在样本加注机构31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之前,先由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对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是否在最低有效液面及以上,最低有效液面表征的是虹吸管10内血液样本总量的下限,如果血液样本在最低有效液面及以上,说明血液样本量足够,再使样本加注机构31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
在加注血液样本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对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是否下降到最高允许剩余液面及以下,最高允许剩余液面表征的是血液样本加注量的下限,如果血液样本下降到最高允许剩余液面及以下,说明向反应杯80内加注的血液样本量足够,可以使样本加注机构31停止加注,当然,也可以使样本加注机构31将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全部加注到反应杯80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液位检测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液位检测传感器,例如,光电式液位传感器或者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柱状结构3211与检测支架321一体设置,或者使柱状结构3211与检测支架321固定连接。本申请优选使柱状结构3211与检测支架321一体设置。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虹吸管10的管壁上设置有液位标识。
通过在虹吸管10的管壁上设置液位标识,便于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虹吸管10的外壁上设置刻度,以形成液位标识,或者,还可以在设定位置画上标线以形成液位标识,等等,这种对液位标识的具体设置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所示,液位标识包括第一液位标识13,第一液位标识13设置在最低有效液面的位置。
示例性地,可以在虹吸管10的外壁与最低有效液面对应的位置画一圈绿色线条,表示第一液位标识13。
优选地,如图4所示,液位标识包括第二液位标识14,第二液位标识14设置在最高允许剩余液面的位置。
示例性地,可以在虹吸管10的外壁与最高允许剩余液面对应的位置画一圈红色线条,表示第二液位标识14。
优选地,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的样本加注机构3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虹吸管10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相配合将样本加注机构31与虹吸管10之间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为密封圈与密封槽相配合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为密封垫与密封垫相配合的结构,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为密封套与密封槽相配合的结构,等等,这种对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的样本加注机构31包括加注橡胶塞311、气管312和压力泵313,加注橡胶塞311具有孔道3111,孔道3111的顶端通过气管312与压力泵313连通,孔道3111的底端与虹吸管10连通。
示例性地,加注橡胶塞311上的孔道3111沿竖直方向设置,进给装置20能够带着虹吸管10从孔道3111的底端穿入孔道3111内,以将虹吸管10与加注橡胶塞311的孔道3111连通。
其中,第一密封结构为形成在加注橡胶塞311上的孔道3111的底端的锥形孔3112,第二密封结构为设置在虹吸管10上的橡胶套12,橡胶套12的形状与锥形孔3112的形状相匹配,以便在将虹吸管10的顶端插入孔道3111后将孔道3111的底端密封。
具体而言,进给机构带着虹吸管10从加注橡胶塞311的底端插入孔道3111内,设置在虹吸管10上的橡胶套12进入到孔道3111底端的锥形孔3112内,橡胶套12的外壁紧密贴合在锥形孔3112的内壁上,以将孔道3111的底端密封,防止在加注血液样本的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情况。
优选地,如图4所示,虹吸管10还具有最低吸液液位标识。
在工作人员通过虹吸管10采集血液样本时,可以通过最低吸液液位标识来判断其采集的血液样本量是否足够。当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达到最低吸液液位标识的位置时,就无需再采集血液了。
优选地,如图4所示,橡胶套12形成最低吸液液位标识。
也就是说,本申请将橡胶套12安装在最低吸液液位标识的位置,使得橡胶套12本身也承担着液位标识的作用,这样一来,就无需再单独设置最低吸液液位标识了。
优选地,如图4所示,虹吸管10内设置有阻力构件11,阻力构件11将虹吸管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位于阻力构件11的上方,第二空间位于阻力构件11的下方,阻力构件11设置为在未对第一空间施加压力的情形下能够阻止第一空间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间以防止第二空间内的血液样本滴落,阻力构件11还设置为在对第一空间施加压力的情形下允许第一空间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间。
工作人员通过虹吸管10采集的血液样本全部位于虹吸管10的第二空间内,通过在虹吸管10内设置阻力构件11,在虹吸管10随着进给装置20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泄漏,将虹吸管10的顶部与样本加注机构31的加注橡胶塞311的孔道3111连通后,样本加注机构31向第一空间施加压力,使第一空间内的空气突破阻力构件11进入第二空间内,从而将第二空间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8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阻力构件11设置为阻力棉或者微孔塞等,这种对阻力构件11的具体结构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本申请优选将阻力构件11设置为阻力棉或者微孔塞。
优选地,如图2、图10和图11所示,本申请的试剂加注装置40包括试剂盒41、试剂加样针42和试剂泵43。
其中,试剂盒41用于存储检测试剂,试剂加样针42位于图像识别装置110与试剂加样位之间,试剂加样针42倾斜设置,以降低对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图像的影响,试剂泵43的进液端与试剂盒41连通,试剂泵43的出液端与试剂加样针42连通。
在需要向反应杯80内加注检测试剂时,启动试剂泵43,将试剂盒41内的检测试剂泵入试剂加样针42,由试剂加样针42射入反应杯80内。由将试剂加样针42倾斜设置,图像识别装置110在采集图像时,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试剂泵43为定量泵。
通过对试剂泵43进行调校,保证每转泵出规定量的试剂量(例如30-50微升),控制更加简便,也更加准确。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试剂加样针42的针尖沿水平方向偏离位于试剂加样位的反应杯80的反应槽802(详见图13)的中心,且试剂加样针42倾斜设置的角度能够使从试剂加样针42喷出的检测试剂落至反应槽802的中心,反应槽802用于容纳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
图10中的竖向点划线示出的是反应槽802的中心位置,试剂加样针42的针尖向右偏离反应槽802的中心,能够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试剂加样针42能够将检测试剂喷射至反应槽802的中心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试验或者经验来灵活地设定试剂加样针42的针尖与反应槽802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试剂加样针42的倾斜角度。
本申请优选将试剂加样针42的针尖与反应槽802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设置为3至6mm中的任意值,例如,可以是3mm、4mm、5mm或者6mm等。
优选地,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本申请的装卸装置70包括装卸驱动机构71、装载构件72和卸载构件73。
其中,装载构件72对应样本加注位设置,装卸驱动机构71能够驱动装载构件72沿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推出的同时,将反应杯80装载至位于样本加注位的震荡混匀装置60;卸载构件73对应试剂加注位设置,装卸驱动机构71还能够驱动卸载构件73沿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试剂加注位的震荡混匀装置60上反应杯80卸载;其中,Y方向与X方向垂直。
如图12所示,平移装置50带着震荡混匀装置60移动到样本加注位,与耗材存储构件90对正,装卸驱动机构71驱动装载构件72水平移动,将位移耗材存储构件90内的反应杯80推出,反应杯80进入到震荡混匀装置60,完成血液样本的加注后,如图13所示,平移装置50带着震荡混匀装置60和反应杯80平移至试剂加注位,完成检测试剂的加注后,启动震荡混匀装置60将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摇匀,然后使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图像,接着使装卸驱动机构71驱动卸载构件73水平移动,以将反应杯80从震荡混匀装置60上卸载下来,完成一次检测工作。
需要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取消设置装载构件72,即仅设置装卸驱动机构71和卸载构件73,或者,还可以取消设置卸载构件73,即仅设置装卸驱动机构71和装载构件72。当然,优选设置为装卸驱动机构71、装载构件72和卸载构件73。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申请的装卸驱动机构71包括装卸固定座711以及安装在装卸固定座711上的装卸电机712、沿Y方向水平设置的装卸丝杠713以及与装卸丝杠713螺接配合的装卸滑块714。
其中,装卸电机712与装卸丝杠713连接,并且能够驱动装卸丝杠713相对于装卸固定座711转动,装卸滑块714能够随着装卸丝杠713的转动沿着装卸丝杠713移动,装卸滑块714的顶面与装载构件72和卸载构件73固定连接,装卸滑块714的底面与装卸固定座711相接触以防止装卸滑块714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装卸驱动机构71设置为液压缸驱动机构,或者,将上述的丝杠与滑块替换成齿轮齿条,等等,这种对装卸驱动机构71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本申请优选将装卸驱动机构71设置成上述介绍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且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耗材存储构件90具有能够存储多个反应杯80的存储腔室(图中未示出),耗材存储构件90的一侧面在靠近存储腔室的底端的位置设置有与存储腔室连通的出杯口901,出杯口901允许反应杯80穿过,耗材存储构件90的另一侧面在与出杯口90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存储腔室连通的推杯口902,推杯口902与装载构件72正对设置。
也就是说,在耗材存储构件90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杯口901和推杯口902,装载构件72位于耗材存储构件90设置有推杯口902的一侧,耗材存储构件90位于装载构件72与震荡混匀装置60之间,装卸驱动机构71驱动装载构件72朝向耗材存储构件90水平移动,装载构件72从推杯口902进入存储腔室,推着反应杯80从出杯口901移动,使反应杯80进入震荡混匀装置60。
优选地,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申请的震荡混匀装置60包括震荡混匀机构61以及安装在震荡混匀机构61上的载杯构件62。
其中,载杯构件62用于搭载反应杯80,震荡混匀机构61能够带着载杯构件62以及位于载杯构件62内的反应杯80震动以使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
具体而言,震荡混匀机构61安装在平移装置50上,载杯构件62安装在震荡混匀机构61上,反应杯80被固定在载杯构件62上,在完成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的加注后,启动震荡混匀机构61,带动载杯构件62和反应杯80震动,以将使反应杯80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充分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载杯构件62设置为载杯架、载杯盒、载杯板等等,这种对载杯构件62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4所示,本申请的载杯构件62具有能够容纳反应杯80的搭载腔室621,搭载腔室62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载杯构件62的一侧设置有与搭载腔室621连通的装杯口622,装杯口622允许反应杯80穿过。
搭载腔室62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便于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图像,载杯构件62在靠近耗材存储构件90的一侧设置有装杯口622,装载构件72将反应杯80从耗材存储构件90的出杯口901推出后,反应杯80从装杯口622进入到载杯构件62的搭载腔室621内,搭载腔室621设置成能够完全容纳反应杯80。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申请的载杯构件62的另一侧在装杯口6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与搭载腔室621连通的卸杯推口623。
也就是说,载杯构件62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装杯口622和卸杯推口623,在图像识别装置110采集完图像后,装卸驱动机构71驱动卸载构件73朝向载杯构件62水平移动,卸载构件73从卸杯推口623进入搭载腔室621,推着反应杯80从装杯口622移出,将反应杯80从震荡混匀装置60的载杯构件62上卸载下来。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装载构件72包括水平设置的装载杆721、竖直设置的装载连接杆722以及水平设置的装载连接板723。
其中,装载杆721正对推杯口902设置,装载连接杆72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装载杆721和装载连接板723连接,装载连接板723与装卸滑块714的顶面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装载杆721的横截面为矩形,推杯口902也为矩形,装载杆721的尺寸小于推杯口902的尺寸,可以穿过推杯口902。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卸载构件73包括水平设置的卸载杆731、竖直设置的卸载连接杆732以及水平设置的卸载连接板733。
其中,卸载杆731正对位于试剂加注位的载杯构件62的卸杯推口623设置,卸载连接杆73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卸载杆731和卸载连接板733连接,卸载连接板733与装卸滑块714的顶面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卸载杆731的横截面为矩形,卸杯推口623也为矩形,卸载杆731的尺寸小于卸杯推口623的尺寸,可以穿过卸杯推口623。
优选地,如图2和图12所示,耗材存储构件90的存储腔室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存储腔室的内侧壁与反应杯8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反应杯80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存储腔室的底部滑落。
具体而言,反应杯80叠放在存储腔室内,当位于最底端的反应杯80被推出后,存储腔室内的反应杯80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滑动一个身位。
根据统计,一个献血屋每个工作日大概要消耗掉25个反应杯80,因此,可以将存储腔室的存储容量设置为25个。
如图1所示,壳体100在与耗材存储构件9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取放口10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取放口102安装耗材存储构件9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存储腔室倾斜设置,还可以使存储腔室的内侧壁与反应杯80的外侧壁之间没有间隙,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使存储腔室内的反应杯80顺利地朝向存储腔室的底端移动,可以在存储腔室的顶端设置推动构件(例如弹簧等),当将存储腔室底部的反应杯80推出口,其余的反应杯80在推动构件的作用下,朝向存储腔室的底端移动,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本申请优选使存储腔室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使存储腔室的内侧壁与反应杯8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布置。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耗材存储构件90的顶端设置有盖体91,盖体91能够将存储腔室的顶部封盖。
优选地,如图16所示,盖体91的一端与耗材存储构件90枢转连接。
示例性地,在盖体91的一端设置有枢转轴,在耗材存储构件9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连接孔,枢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孔内且能够相对于连接座转动,以实现盖体91与耗材存储构件90枢转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盖体91与耗材存储构件90设置成插接式或者螺接式,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本申请优选采用盖体91与耗材存储构件90枢转连接的方式,在将盖体91打开后,盖体91还能够与耗材存储构件90保持连接,既能够避免将盖体91遗失,又能够避免盖体91受到污染。
优选地,如图16所示,盖体9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911,耗材存储构件9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接结构911与第二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以防止盖体91相对于耗材存储构件90转动。
具体而言,将盖体91盖合后,第一卡接结构911与第二卡接结构卡接配合,能够防止盖体91自动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一卡接结构911和第二卡接结构设置为卡爪与卡槽相配合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卡接结构911和第二卡接结构设置为卡爪与卡口相配合的结构,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卡接结构911和第二卡接结构设置为两个卡扣相配合的结构,等等,这种对第一卡接结构911和第二卡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6所示,第一卡接结构911为设置在盖体91上的卡爪,第二卡接结构为形成在耗材存储构件90上的卡槽,卡爪与卡槽相适配。
示例性地,卡槽形成在存储腔室的内侧壁上,在将盖体91盖合后,卡爪位于卡槽内,将盖体91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第一卡接结构911设置为卡槽,相应地,将第二卡接结构设置为卡爪。
优选地,如图16所示,耗材存储构件90为存储盒。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耗材存储构件90设置为其他类型的存储结构,例如,存储架等等。当然,本申请优选将耗材存储构件90设置为存储盒,密封性更好,能够防止反应杯80受到污染。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载杯构件62在装杯口622处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624,第一定位结构624能够抵靠在反应杯80的一侧端,以使反应杯80的另一侧端抵靠在搭载腔室621的第一内侧壁6211上,第一内侧壁6211与装杯口622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定位结构624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竖直定位筋,两个竖直定位筋分别位于装杯口622的左右两侧,两个竖直定位筋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反应杯80的宽度,载杯构件6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在装载反应杯80时,两个竖直定位筋受到反应杯80的挤压,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加,反应杯80完全穿过装杯口622进入搭载腔室621后,两个竖直定位筋复位,并抵靠在反应杯80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同时使反应杯80的另一端抵靠在搭载腔室621的第一内侧壁6211上,实现对反应杯80的水平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结构624并不限于上述的两个竖直定位筋,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定位结构624设置为一个竖直定位筋,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定位结构624设置为多个定位凸起,等等,这种对第一定位结构624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载杯构件62在搭载腔室621的第二内侧壁621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能够抵靠在反应杯80的顶端,以使反应杯80的底端抵靠在搭载腔室621的内底壁上,第二内侧壁6212与第一内侧壁6211垂直设置。
具体而言,在将反应杯80完全推入载杯构件62的搭载腔室621后,第二定位结构压在反应杯80的顶端,实现对反应杯80的竖直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定位结构设置为定位筋、定位板或者定位块等等,这种对第二定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也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筋,多个定位筋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内侧壁6212上。
示例性地,定位筋的数量为六个,两个第二内侧壁6212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定位筋,三个定位筋沿第二内侧壁62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筋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六个,例如,还可以将定位筋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八个等等,这种对定位筋的具体数量的调整和改变也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定位筋包括水平定位部625以及弧形引导部626,水平定位部625抵靠在反应杯80的顶端,弧形引导部626的一端与水平定位部625连接,弧形引导部626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以使反应杯80能够顺利地进入。
示例性地,弧形引导部62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水平定位部625的两侧,弧形引导部626的底端与水平定位部625的端部平滑地连接。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震荡混匀机构61包括混匀电机611和震荡转子612,载杯构件62安装在混匀电机611的顶部,混匀电机611的驱动轴与震荡转子612连接且能够驱动震荡转子612转动。
其中,混匀电机611的底部与平移装置50固定连接,混匀电机611的顶部与载杯构件62固定连接,启动混匀电机611后,混匀电机611带着震荡转子612转动的过程中产生震动,该震动通过载杯构件62传递给反应杯80,从而使反应杯80内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充分混合。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震荡混匀装置60还包括安装在混匀电机611的底部的减震胶垫613。
示例性地,在混匀电机61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减震胶垫613。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申请的平移装置50包括平移固定座51以及安装在平移固定座51上的平移电机52、沿X方向水平设置的平移丝杠53以及与平移丝杠53螺接配合的平移滑块54。
其中,平移电机52与平移丝杠53连接,并且能够驱动平移丝杠53相对于平移固定座51转动,平移滑块54能够随着平移丝杠53的转动沿着平移丝杠53移动,平移滑块54的顶面与震荡混匀装置60(具体为震荡混匀装置60的混匀电机611)固定连接,平移滑块54的底面与平移固定座51相接触以防止平移滑块54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平移装置50设置为液压缸驱动装置,或者,将上述的丝杠与滑块替换成齿轮齿条,等等,这种对平移装置50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本申请优选将平移装置50设置成上述介绍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且稳定性更好。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本申请的反应杯80包括板状基体801、设置在板状基体801上的反应槽802以及设置在板状基体801边缘的侧板803,反应槽802用于容纳血液样本和检测试剂,侧板803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示例性地,反应槽8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反应槽802间隔分布,虹吸管10内的血液样本分别加注到两个反应槽802内,试剂加注装置40的试剂盒41、试剂加样针42和试剂泵4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试剂盒41分别存储检测试剂A和检测试剂B,两个试剂加样针42分别对应两个反应槽802设置,两个试剂泵43分别用于加注检测试剂A和检测试剂B。
其中,检测试剂A能够与A型血和AB型血发生反应,检测试剂B能够与B型血和AB型血发生反应,检测试剂A和检测试剂B均不能与O型血发生反应,试剂加注装置40能够将检测试剂A和检测试剂B分别加注到两个反应槽802内。如果两个反应槽802内的血液样本都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则血型为AB型,如果两个反应槽802内的血液样本都不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则血型为O型,如果仅加注检测试剂A的反应槽802内的血液样本都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则血型为A型,如果仅加注检测试剂B的反应槽802内的血液样本都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则血型为B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加注血液样本时,使虹吸管10靠近耗材存储构件90,装载构件72先将反应杯80的一部分(例如反应杯80的一半)推出,使反应杯80的一个反应槽802正好位于虹吸管10的正下方,通过控制样本加注装置30(例如控制样本加注装置30的送气量、运行时间或者结合液位检测传感器进行控制),先将虹吸管10内一半左右的血液样本加注到第一个反应槽802内,然后再使装载构件72将反应杯80全部推出,此时反应杯80的第二个反应槽802正好位于虹吸管10的正下方,再将剩余的血液样本全部加注到反应杯80的第二个反应槽802内即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先将反应杯80完全推出,使反应杯80全部进入到载杯构件62内,再向反应杯80内加注血液样本,在这种情形下,先使虹吸管10向其中一个反应槽802加注血液样本,然后使进给装置20带着虹吸管10移动到另一个反应槽802的上方,将剩余的血液样本加注到该反应槽802内。
由于加注橡胶塞311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两个反应槽802之间的距离很近,加注橡胶塞311的底端可以随着虹吸管10移动一定距离,当然,也可以将加注橡胶塞311设置成可以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形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灵活地设置。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反应槽802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两个,例如,还可以将反应槽802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者三个等等,这种对反应槽802的具体数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本申请的反应槽802的数量优选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分布。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反应槽802为板状基体801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反应杯80还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板803之间的第一加强结构804,第一加强结构80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侧板803连接。
示例性地,反应杯80包括两个相对的长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短侧板,在两个相对的长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804。当然,还可以在相对的两个短侧板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结构804。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加强结构804设置为加强板或者加强筋等等,这种对第一加强结构804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反应杯80还包括设置在反应槽802的外侧壁与侧板803的内侧壁之间的第二加强结构805,第二加强结构805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槽802的外侧壁和侧板803的内侧壁连接。
示例性地,在反应槽802与短侧板之间以及反应槽802与长侧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805。
与第一加强结构804类似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加强结构805设置为加强板或者加强筋等等,这种对第二加强结构805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反应杯80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反应槽802的外侧壁中间的第三加强结构806,第三加强结构80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槽802的外侧壁连接。
与第一加强结构804类似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三加强结构806设置为加强板或者加强筋等等,这种对第三加强结构806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反应槽802的外底面为平面且与侧板803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标签存储构件,所述标签存储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存储有不同类型的血型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型检测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标签存储构件的前面板上的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标签存储构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标签存储构件从所述安装口插入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进给装置、样本加注装置、试剂加注装置、震荡混匀装置以及图像识别装置,
所述进给装置能够带着采血管移动以使所述采血管与所述样本加注装置连通,所述样本加注装置能够将所述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内,所述试剂加注装置能够将检测试剂加注到所述反应杯内,所述震荡混匀装置能够搭载所述反应杯且能够使加注到所述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所述图像识别装置能够采集所述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后的图像以便根据采集的图像输出血型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耗材存储构件和装卸装置,
所述耗材存储构件能够存储多个所述反应杯,所述装卸装置能够将位于所述耗材存储构件内的所述反应杯装载至所述震荡混匀装置上,以及能够在所述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完图像后将所述反应杯从所述震荡混匀装置上卸载下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型检测仪的样本加注位和试剂加注位沿X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图像识别装置位于所述试剂加注位的上方且其图像采集端朝下设置,所述血型检测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能够带着所述震荡混匀装置在所述样本加注位与所述试剂加注位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装置包括装卸驱动机构、装载构件和卸载构件,
所述装载构件对应所述样本加注位设置,所述装卸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装载构件沿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所述耗材存储构件内的所述反应杯推出的同时将所述反应杯装载至位于所述样本加注位的所述震荡混匀装置;
所述卸载构件对应所述试剂加注位设置,所述装卸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卸载构件沿所述Y方向水平移动,以将位于所述试剂加注位的所述震荡混匀装置上所述反应杯卸载;
其中,所述Y方向与所述X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加注装置包括试剂盒、试剂加样针和试剂泵,
所述试剂盒用于存储检测试剂,所述试剂加样针位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与所述试剂加样位之间,所述试剂加样针倾斜设置以降低对所述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图像的影响,所述试剂泵的进液端与所述试剂盒连通,所述试剂泵的出液端与所述试剂加样针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包括水平进给机构、竖直进给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竖直进给机构上的固定机构,
所述水平进给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竖直进给机构和所述固定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进给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固定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机构用于搭载所述采血管;
所述样本加注装置包括样本加注机构和液位检测机构,
所述样本加注机构能够与所述采血管连通且能够将所述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加注到反应杯内,所述液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所述采血管内的液位以便保证加注到所述反应杯内的血液样本量满足检测要求;
所述水平进给机构能够与所述样本加注机构或所述液位检测机构相配合以将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所述采血管从所述固定机构上卸载下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存储有A型标签、B型标签、AB型标签和O型标签。
CN202320353701.8U 2023-02-28 2023-02-28 血型检测仪 Active CN219695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3701.8U CN2196951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血型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3701.8U CN2196951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血型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5149U true CN21969514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3701.8U Active CN2196951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血型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5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325462A (ja) 化学分析装置と化学分析システム
CN101598724A (zh) 一种尿液收集检测装置
CN113495087B (zh) Poct血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JPH08506903A (ja) 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ポーネント
CN115372345A (zh) 自动体外诊断检查装置
CN219695149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695148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6284948U (zh) 一种采样及检测装置
CN220040467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512259U (zh) 血型检测仪的震荡混匀装置及血型检测仪
CN219695146U (zh) 血型检测仪的耗材存储构件及血型检测仪
CN220040262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512258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695152U (zh) 血型检测仪的反应杯及血型检测仪
CN219695154U (zh) 虹吸管及包括该虹吸管的血型检测仪
CN220040466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201628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369777U (zh) 血型检测仪
CN116087545A (zh) 血型检测仪
CN116203262A (zh) 血型检测仪
CN116106565A (zh) 血型检测仪的震荡混匀装置及血型检测仪
CN116106566A (zh) 血型检测仪
CN212540420U (zh) 半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
CN113495085A (zh) Poct血细胞分析仪及阻抗检测池的液体流动的驱动装置
CN217277890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