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3009U - 一种出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3009U
CN219693009U CN202320596185.1U CN202320596185U CN219693009U CN 219693009 U CN219693009 U CN 219693009U CN 202320596185 U CN202320596185 U CN 202320596185U CN 219693009 U CN219693009 U CN 219693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cavity
generating module
water
outle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61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o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o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o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o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3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3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雾机构,该出雾机构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该出雾机构包括出雾产生模块和腔体;所述腔体作为储水腔和积雾腔;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设置在腔体内并与储水腔连通;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的水面,出雾产生模块产生的雾气通过积雾腔从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喷出。本实用新型出雾机构可便于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清洁,不仅保证雾气产生效果,而且可延长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出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火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出雾机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蜡烛很少起到照明作用,通常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普通的蜡烛因为火焰的存在,始终有安全方面的隐患。现在有某些仿真蜡烛用于模拟真实的蜡烛,避免安全隐患,比如通过电子照明的方式,照亮一个火焰状物体,以模拟火焰。但是真实感不高,有待改进。
现阶段也出现一些带烟雾效果的仿真火焰装置,该仿真火焰装置是通过发光机构照射在由液体雾化后产生的雾气上,形成仿真火焰。然而,如图6所示,目前仿真火焰装置内部额外设置积雾罩形成积雾腔1.2,出雾机构18与积雾腔1.2连通,而且储水腔1.1也设置在内部,整体为封闭结构,若储水腔1.1或积雾腔1.2有杂质或有积水残留,现有仿真火焰装置的积雾腔1.2和储水腔1.1是难以清洗的,则不仅影响雾气产生效果,而且当杂质或积水残留过多只能整个仿真火焰装置报废,大大提高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出雾机构,该出雾机构可便于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清洁,不仅保证雾气产生效果,而且可延长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该出雾机构包括出雾产生模块和腔体;所述腔体作为储水腔和积雾腔;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设置在腔体内并与储水腔连通;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的水面,出雾产生模块产生的雾气通过积雾腔从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喷出。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同时作为储水腔和积雾腔的结构减少了物理分离结构,可大大简化仿真火焰装置的内部结构,即储水腔水面上面的空间即可作为积雾腔,可方便清洁仿真火焰装置中储水腔和积雾腔的杂质或有积水残留,不仅保证雾气产生效果,而且可延长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成本。另外,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的水面即可与储水腔连通,也可在积雾腔产生雾气,使得雾气通过积雾腔从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喷出。
所述腔体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内部空腔。
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设置有便于储水腔与出雾产生模块连通的吸水槽。
所述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座、吸水棒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基座设置在腔体内并开设有吸水槽,吸水棒设置在基座内部并通过吸水槽与储水腔连通;所述微孔雾化片设置在基座内部并与吸水棒连接,微孔雾化片与腔体连通。
所述吸水槽开设在基座侧壁。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基座内部的吸水棒可通过侧开的吸水槽与储水腔连通,设计简单巧妙,可进一步简化仿真火焰装置的内部结构。
第二个方案为:所述出雾产生模块悬设在腔体内部。
所述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板、吸水棒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在基板上并与腔体连通;所述吸水棒与微孔雾化片连接并悬设在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这种悬挂设的方式也可以节省安装空间。
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还包括出雾套管;所述出雾套管套设吸水棒并将微孔雾化片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出雾套管开设有吸水槽和/吸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出雾机构还包括用于与仿真火焰装置的外壳连接的面盖,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设置在面盖上;所述出雾产生模块与喷焰口相错设置。
所述面盖设置有锥度或弧度,面盖的最低位作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
仿真火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面盖上喷焰口的雾气容易形成水珠,出雾产生模块与喷焰口相错设置可有效避免雾气形成的水珠直接滴落至出雾产生模块的现象,可减少对出雾产生模块的损坏,大大延长出雾产生模块的使用寿命长。另外,面盖设置有锥度或弧度也可进一步使得雾气形成的水珠位于最低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出雾机构可便于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清洁,不仅保证雾气产生效果,而且可延长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出雾机构可有效避免雾气形成的水珠直接滴落至出雾产生模块的现象,可减少对出雾产生模块的损坏,大大延长出雾产生模块和仿真火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出雾机构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一中出雾机构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一中发光机构的灯珠分布在喷焰口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出雾机构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示意图一;
图5是实施例二中出雾机构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示意图二;
图6是目前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示意图;
其中,1为腔体、1.1为储水腔、1.2为积雾腔、2为座体、3为盖体、4为微孔雾化片、5为面盖、6为外壳、7为喷焰口、8为风扇、9为发光机构、10为风道、11为吸水棒、12为进风口、13为电池、14为底盖、15为基板、16为出雾套管、17为吸水槽、18为出雾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出雾机构是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的,该出雾机构包括出雾产生模块和腔体1,其中,该腔体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内部空腔,并与仿真火焰装置的外壳6为一体结构,该腔体作为储水腔1.1和积雾腔1.2,而出雾产生模块设置在腔体1内并与储水腔1.1连通;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1.1的水面,出雾产生模块产生的雾气通过积雾腔1.2从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7喷出。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座、吸水棒11和微孔雾化片4,该基座包括座体2和盖体3,座体2设置在腔体内并与仿真火焰装置内壁连接,座体2的侧壁开设有吸水槽17,吸水棒11设置在座体2内部并通过吸水槽17与储水腔1.1连通,而盖体3将微孔雾化片4盖合在座体2内部并与吸水棒11连接,微孔雾化片4与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吸水槽17可为长条形的缝槽,也可为通孔。
本实施例的出雾机构还包括用于与仿真火焰装置的外壳6连接的面盖5,面盖5设置有锥度,面盖5的最低位作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7,而出雾产生模块与喷焰口相错设置。仿真火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设置有锥度的面盖5喷焰口7处的雾气容易形成水珠,出雾产生模块与喷焰口7相错设置可有效避免雾气形成的水珠直接滴落至出雾产生模块的现象,可减少对出雾产生模块的损坏,大大延长出雾产生模块的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的仿真立体火焰装置还包括电池13、底盖14、发光机构9、风道10、风扇8和进风口12,其中,底盖14与外壳6底部盖合,面盖5与外壳6的顶部盖合。本实施例的风道10设置在腔体1内并承托发光机构9,电池13设置在底盖14上,并通过电路板与出雾产生模块、发光机构9和风扇8连接,提供电源。工作时,出雾产生模块中的微孔雾化片4在储水腔1.1水面上产生雾气,从设置在底盖14上的进风口12进入底盖14与储水腔18之间的气流通过风扇8送进风道2,由于风道2顶部设置有挡风结构使得风道2流出的气流调节吹出(气流吹出的方向可以是朝下、水平或朝上,主要看挡风结构与风道2出风口的位置),吹出的气流可将出雾产生模块产生的雾气挤至喷焰口7喷出,发光机构9将光束照射在喷焰口7喷出的雾气上,光线受到雾气折射形成动态的火焰。该发光机构9为可沿喷焰口7的分布的灯珠,也可以采用两粒灯珠或四粒灯珠以上,灯珠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组合使得光束照射在喷焰口7喷出的雾气可以分层次,比如:外焰是一种颜色,内焰是另一种颜色,更像真实火焰。
本实施例中微孔雾化片4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微孔雾化片4的频率和工作电压都是比较小的,所以它不用放在水里工作,它喷雾工作是通过中间的微孔喷出来,通过微孔雾化片电路通电把水通过吸水棒11吸上来,经过微孔雾化片4形成雾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微孔雾化片4为现有技术,是现有市面上可购买的成熟产品。
现阶段仿真火焰装置的出雾产生模块均置于水中,通过驱动电压加在雾化片上,雾化片便会产生振荡能量。振荡能量在水中沿着与雾化片表面垂直的方向传播,在合适的水深情况下,能量传播轴上的水面集中隆起一个水柱,水柱的前端集中的发生大量且微小的张力波,使隆起水面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减少,水面被表面张力波的波长分裂成许多微小的区域,每一区域好像互不粘结一样独立地成为一个一个的微粒子,散发在空气中形成雾的效果。然而,现有出雾产生模块均置于水中产生雾气的结构是需要大功率电源驱动的,工作电压大,因此现有的仿真火焰装置只能采用电源线与市电连接,无法采用电池,导致不能随意移动使用,使用范围受限。
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1.1水面的结构,通过微孔雾化片4电路通电把水通过吸水棒11吸上来,经过微孔雾化片4形成雾的效果,该结构使得雾化片无需产生振荡能量,雾化片的频率和工作电压都是比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仿真火焰装置的供电装置可以采用电池13,使用方便,可以随意移动使用,扩大其使用范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出雾产生模块是悬设在腔体内部的。该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板15、吸水棒11、微孔雾化片4和出雾套管16,其中,微孔雾化片4安装在基板15上并与腔体1连通,吸水棒11与微孔雾化片4连接并悬设在腔体1内部,出雾套管16套设吸水棒11并将微孔雾化片4固定在基板15上,出雾套管16的侧部开设有吸水槽(未图示)和/底部开设有吸水孔(未图示),使得吸水棒11可通过吸水槽和/吸水孔吸水。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一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不包括出雾套管,该实施例的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出雾盖,该出雾该穿过吸水棒将微孔雾化片固定在基板上,而吸水棒直接与腔体的水接触实现吸水。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一致。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仿真火焰装置内部,该出雾机构包括出雾产生模块和腔体;所述腔体作为储水腔和积雾腔;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设置在腔体内并与储水腔连通;出雾产生模块伸出储水腔的水面,出雾产生模块产生的雾气通过积雾腔从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内部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设置有便于储水腔与出雾产生模块连通的吸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座、吸水棒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基座设置在腔体内并开设有吸水槽,吸水棒设置在基座内部并通过吸水槽与储水腔连通;所述微孔雾化片设置在基座内部并与吸水棒连接,微孔雾化片与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槽开设在基座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产生模块悬设在腔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产生模块包括基板、吸水棒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在基板上并与腔体连通;所述吸水棒与微孔雾化片连接并悬设在腔体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产生模块还包括出雾套管;所述出雾套管套设吸水棒并将微孔雾化片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出雾套管开设有吸水槽和/吸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出雾机构还包括用于与仿真火焰装置的外壳连接的面盖,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设置在面盖上;所述出雾产生模块与喷焰口相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设置有锥度或弧度,面盖的最低位作为仿真火焰装置的喷焰口。
CN202320596185.1U 2022-06-29 2023-03-23 一种出雾机构 Active CN2196930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28756 2022-06-29
CN202221652875 2022-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3009U true CN21969300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6185.1U Active CN219693009U (zh) 2022-06-29 2023-03-23 一种出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3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9524U (zh) 带透光灯帽的电子烟
CN210688082U (zh) 一种改进型仿真立体火焰装置
CN203836916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烛台
CN115059896B (zh) 一种仿真火焰装置
WO2023060804A1 (zh) 一种仿真立体3d火焰装置
CN219693009U (zh) 一种出雾机构
CN110185969A (zh) 一种带喷雾功能的舞台氛围灯
US20230175716A1 (en) simulating flame humidifier
CN110332495A (zh) 水雾喷射面板及采用该面板的具有动态火焰效果的水雾喷射装置
CN217540602U (zh) 一种蜡烛香薰机
CN209511873U (zh) 一种模拟火焰燃烧效果的3d仿真火焰装置
CN209944205U (zh) 一种水雾面板及采用其的具有动态火焰效果的装置
US20220403993A1 (en) Lamp for water mist in the shape of a flame
CN219550319U (zh) 一种仿真立体火焰装置的承托架
CN105457069B (zh) 香薰机
CN211551936U (zh) 加湿器
CN107166230A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led灯
CN208642999U (zh) 一种扩香器雾化芯
CN219150547U (zh) 可更换吸水棒的雾气产生机构及仿真立体火焰装置
CN206904697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led灯
CN215987808U (zh) 一种用于形成仿真立体火焰的气流调节机构
CN219199113U (zh) 仿真电子烟雾蜡烛
CN216985830U (zh) 一种香薰机
CN221076668U (zh) 一种单风机超长出雾的加湿器
CN111089263A (zh) 3d火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