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9977U -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9977U
CN219689977U CN202321256558.7U CN202321256558U CN219689977U CN 219689977 U CN219689977 U CN 219689977U CN 202321256558 U CN202321256558 U CN 202321256558U CN 219689977 U CN219689977 U CN 219689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tton yarn
fiber layer
blended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65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yang County Dingqia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yang County Dingqi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yang County Dingqia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yang County Dingqi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65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9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9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9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包括苎麻纤维层、混纺棉纱层、竹碳纤维层、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耐磨层以及紫外线层,所述混纺棉纱层、竹碳纤维层、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耐磨层以及紫外线层从内到外依次包覆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外部,所述苎麻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纤维、铜氨纤维、氨纶裸丝、长绒棉纤维纱和莫代尔纱线,所述聚氨酯纤维、所述铜氨纤维、所述氨纶裸丝、所述长绒棉纤维纱和所述莫代尔纱线分布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内;还包括银纤维层,所述银纤维层设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内。该抗菌混纺再生棉纱,提高了混纺再生棉纱的抗菌效果,减小了菌体的交叉感染,混纺再生棉纱的强度高,不易断裂,韧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再生棉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背景技术
再生棉纱是利用某些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废丝为原料,经再加工所制得的纤维材料。再生棉纱是指利用某些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废丝为原料,经再加工所制得的纤维材料,以此生产出的纱线。该纤维的性质或结构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相同。再生棉纱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废弃边角料等加工制成的棉型纤维纱线,另一类是瓶片熔融抽丝加工成的涤纶短纤纱线。再生棉纱的生产、销售及使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小型产业链。棉型再生纱用途中,1/3用于生产牛仔布,1/3用于生产窗帘和沙发面料,其余用于生产劳动手套和拖布。化纤再生纱多用于生产装饰布、手套、拖布和填充物等。现如今混纺再生棉纱的抗菌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菌体交叉感染,强度有待提高,易断裂,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解决了混纺再生棉纱抗菌效果差,容易造成菌体交叉感染,强度有待提高,易断裂和韧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包括苎麻纤维层、混纺棉纱层、竹碳纤维层、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耐磨层以及紫外线层,所述混纺棉纱层、竹碳纤维层、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耐磨层以及紫外线层从内到外依次包覆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外部,所述苎麻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纤维、铜氨纤维、氨纶裸丝、长绒棉纤维纱和莫代尔纱线,所述聚氨酯纤维、所述铜氨纤维、所述氨纶裸丝、所述长绒棉纤维纱和所述莫代尔纱线分布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内。
优选的,还包括银纤维层,所述银纤维层设于所述苎麻纤维层内。
优选的,所述混纺棉纱层和所述竹碳纤维层之间设置有弹力绳。
优选的,所述竹碳纤维层和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之间设置有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和所述耐磨层之间设置有混纺纱线内设抗辐射金属丝,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再生氧化纤维素纱布。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层的内部设置有咖啡碳纤维丝喝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抗菌混纺再生棉纱,通过苎麻纤维层、混纺棉纱层、竹碳纤维层、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耐磨层、紫外线层、聚氨酯纤维、铜氨纤维、氨纶裸丝、长绒棉纤维纱和莫代尔纱线的设置,提高了混纺再生棉纱的抗菌效果,减小了菌体的交叉感染,混纺再生棉纱的强度高,不易断裂,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包括苎麻纤维层10、混纺棉纱层20、竹碳纤维层30、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耐磨层50以及紫外线层60,所述混纺棉纱层20、竹碳纤维层30、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耐磨层50以及紫外线层60从内到外依次包覆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外部,所述苎麻纤维层10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纤维11、铜氨纤维12、氨纶裸丝13、长绒棉纤维纱14和莫代尔纱线15,所述聚氨酯纤维11、所述铜氨纤维12、所述氨纶裸丝13、所述长绒棉纤维纱14和所述莫代尔纱线15分布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内。还包括银纤维层16,所述银纤维层16设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内。
竹碳纤维层30具有抗菌的效果,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增加了棉纱的强度,聚氨酯纤维11、铜氨纤维12、氨纶裸丝13和长绒棉纤维纱14提高了棉纱的韧性。
通过苎麻纤维层10、混纺棉纱层20、竹碳纤维层30、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耐磨层50、紫外线层60、聚氨酯纤维11、铜氨纤维12、氨纶裸丝13、长绒棉纤维纱14和莫代尔纱线15的设置,提高了混纺再生棉纱的抗菌效果,减小了菌体的交叉感染,混纺再生棉纱的强度高,不易断裂,韧性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纺棉纱层20和所述竹碳纤维层30之间设置有弹力绳。所述竹碳纤维层30和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之间设置有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和所述耐磨层50之间设置有混纺纱线内设抗辐射金属丝,所述耐磨层50的内部设置有再生氧化纤维素纱布。所述紫外线层60的内部设置有咖啡碳纤维丝喝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线,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Claims (6)

1.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包括苎麻纤维层(10)、混纺棉纱层(20)、竹碳纤维层(30)、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耐磨层(50)以及紫外线层(6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棉纱层(20)、竹碳纤维层(30)、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耐磨层(50)以及紫外线层(60)从内到外依次包覆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外部,所述苎麻纤维层(10)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纤维(11)、铜氨纤维(12)、氨纶裸丝(13)、长绒棉纤维纱(14)和莫代尔纱线(15),所述聚氨酯纤维(11)、所述铜氨纤维(12)、所述氨纶裸丝(13)、所述长绒棉纤维纱(14)和所述莫代尔纱线(15)分布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银纤维层(16),所述银纤维层(16)设于所述苎麻纤维层(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棉纱层(20)和所述竹碳纤维层(30)之间设置有弹力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纤维层(30)和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之间设置有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织物材料层(40)和所述耐磨层(50)之间设置有混纺纱线内设抗辐射金属丝,所述耐磨层(50)的内部设置有再生氧化纤维素纱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层(60)的内部设置有咖啡碳纤维丝喝铜离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线。
CN202321256558.7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Active CN219689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6558.7U CN2196899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6558.7U CN2196899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9977U true CN219689977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6558.7U Active CN2196899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9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4705B (zh) 一种羊毛与功能性纤维混纺针织毛衫的制备方法
CN107587228A (zh) 一种抗静电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8623A (zh) 一种抗菌合股纱
CN201109822Y (zh) 赛络纺不锈钢丝包芯纱
CN219689977U (zh)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
CN211897241U (zh) 一种动物皮革纤维束弹力包缠纱、弹力面料及制品
CN106637561A (zh) 一种抗菌防辐射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0962425A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06538532U (zh) 一种具有竹节的棉包棉纱线
CN202530223U (zh) 一种竹炭纤维丝包覆纱
CN102864546B (zh) 一种同向异捻双层二元复合纱及其制作方法及其面料
CN110962406A (zh) 一种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03776172U (zh) 本白针织内衣面料
CN110962431A (zh) 一种银系羊毛纤维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19239892U (zh) 一种环保再生涤纶纱线
CN217455232U (zh) 一种耐拉伸的化纤面料
CN218147149U (zh) 一种石墨烯抑菌丝光混纺纱线
CN1084911A (zh) 抗菌混纺纱制作方法
CN217231060U (zh) 一种具有抗折皱的蚕蛹蛋白棉纱线
CN204370099U (zh) 防辐射雪尼尔线
CN203270170U (zh) 玄武岩纤维带
CN101117743A (zh) 赛络纺不锈钢丝包芯纱
CN110948962A (zh) 一种罗布麻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52013A (zh) 一种新型抗菌面料的配制工艺
CN215856563U (zh) 锦纶和涤纶合股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