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594U -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594U
CN219687594U CN202321315372.4U CN202321315372U CN219687594U CN 219687594 U CN219687594 U CN 219687594U CN 202321315372 U CN202321315372 U CN 202321315372U CN 219687594 U CN219687594 U CN 219687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in
underwater vehicle
anchor device
aircraft body
main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53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贵
劳文欣
张晓辉
曾崇济
傅望安
王海明
刘鑫
闫姝
高建忠
苏人奇
黄燚
陈锦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angyu Technology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angyu Technology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angyu Technology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lean Energy Branch of Huaneng Zheji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a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53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涉及水下探索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航行器本体,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所述抛锚机构包括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包括喷药口、储药仓、注药口,在航行器本体出海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注药口将除藻剂注入储药仓内并将注药口封闭,在出海后并到达探索区域时,且当定点探索完毕后,可以先启动收卷电机将纤绳,当纤绳收卷完毕后,通过收纳板可以将锚体收入收纳仓,当收纳板完全闭合后,可以启动喷药口将除藻剂喷入收纳仓内,达到可以快速对锚体进行除菌、除藻的作业,以确保锚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探索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航行器又叫水下机器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考察、深海作业、打捞救生等领域,因其特殊性能要求,因此水下航行器需要具有小体积及高空间利用率是其重要的研究设计指标。而且在执行某些探测任务时,水下航行器被要求具备在指定区域定深悬浮的功能,并且定深探测任务完成后能继续执行航行探测任务,因此这时就需要采用定深抛锚装置对水下航行器进行定锚体。
现有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在定锚后进行深悬浮的效果较为不错,但是对于锚体的保护工作则没有做到位,比如由于锚体长期需要在水下作业,而这时由于锚体与外部海水接触,而海水里含有藻类、菌类等微生物,这时就会附着于锚体上,对锚体表面造成侵蚀,从而严重影响锚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对水下航行器的定深抛锚装置进行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在每次回收完锚体后都可以快速对锚体进行除菌、除藻的作业,以确保锚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以解决快速对锚体进行除菌、除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包括航行器本体,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所述抛锚机构包括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储药仓,所述储药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液泵,所述收纳仓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多个喷药口,所述液泵的输出端通过液管与多个喷药口相连接,所述储药仓的一侧设置有注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航行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所述抛锚机构包括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通过清洁机构可以有效地将锚体、纤绳的藻类、菌类等进行清除,避免锚体、纤绳出现使用异常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仓的内壁中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纤绳,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纳仓的内壁中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纤绳,通过限位孔可以有效限制纤绳收卷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收卷。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仓的内壁上方设置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轮,所述纤绳的一端与收卷轮相连接,所述纤绳的另一端设置有锚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纳仓的内壁上方设置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轮,通过收卷电机可以有效地带动收卷轮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将纤绳进行收卷。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收纳仓的外侧设置有水下电机,所述水下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收纳仓的底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收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纳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收纳仓的外侧设置有水下电机,所述水下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因此通过水下电机可以有效地控制转动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航行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主涡轮,所述主涡轮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流动槽,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探照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航行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主涡轮,通过主涡轮可以有效地给航行器本体提供前推的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涡轮的外侧设置有四个附卧轮,且四个附卧轮围绕主涡轮呈矩形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涡轮的外侧设置有四个附卧轮,通过四个附卧轮可以有效地控制航行器本体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主涡轮、附卧轮收纳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涡轮、附卧轮收纳仓的使用寿命较长,同时具有防腐的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包括喷药口、储药仓、注药口,在航行器本体出海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注药口将除藻剂注入储药仓内并将注药口封闭,在出海后并到达探索区域时,且当定点探索完毕后,可以先启动收卷电机将纤绳,当纤绳收卷完毕后,通过收纳板可以将锚体收入收纳仓,当收纳板完全闭合后,可以启动喷药口将除藻剂喷入收纳仓内,从而破坏藻类、菌类的生长环境让藻类、菌类迅速死亡,达到可以快速对锚体进行除菌、除藻的作业,以确保锚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刮板,在对纤绳进行收卷作业时,由于纤绳上可能会附着海藻等漂浮物,从而影响纤绳的回收,因此通过设置环形刮板可以有效地将纤绳上的藻类漂浮物刮除,以确保纤绳的正常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立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航行器本体;2、探照灯;3、附卧轮;4、主涡轮;5、流动槽;6、抛锚机构;601、收纳仓;602、水下电机;603、纤绳;604、锚体;605、收纳板;606、固定板;607、收卷电机;7、清洁机构;701、喷药口;702、储药仓;703、注药口;704、液泵;705、环形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航行器本体1,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6,抛锚机构6包括收纳仓601,收纳仓60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7,清洁机构包括储药仓702,储药仓70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液泵704,收纳仓601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多个喷药口701,液泵704的输出端通过液管与多个喷药口701相连接,储药仓702的一侧设置有注药口703,由于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6,抛锚机构6包括收纳仓601,收纳仓60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7,通过清洁机构7可以有效地将锚体604、纤绳603的藻类、菌类等进行清除,避免锚体604、纤绳603出现使用异常的问题,由于储药仓70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液泵704,收纳仓601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多个喷药口701,通过液泵704可以有效地将除藻剂通过喷药口701喷入收纳仓601的内部。
参阅图1、图2、图3、图4,收纳仓601的内壁中间设置有固定板606,固定板606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纤绳603,固定板60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刮板705,由于收纳仓601的内壁中间设置有固定板606,固定板606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纤绳603,通过限位孔可以有效限制纤绳603收卷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收卷,由于固定板60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刮板705,在对纤绳603进行收卷作业时,由于纤绳603上可能会附着海藻等漂浮物,从而影响纤绳603的回收,因此通过设置环形刮板705可以有效地将纤绳603上的藻类漂浮物刮除,以确保纤绳603的正常回收。
参阅图1、图2、图3、图4,收纳仓601的内壁上方设置有收卷电机607,收卷电机607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轮,纤绳603的一端与收卷轮相连接,纤绳603的另一端设置有锚体604,由于纳仓601的内壁上方设置有收卷电机607,收卷电机607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轮,通过收卷电机607可以有效地带动收卷轮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将纤绳603进行收卷,由于纤绳603的另一端设置有锚体604,当锚体604固定于海底的地面后,可以有效地将航行器本体1进行定点沉浮。
参阅图1、图2、图3、图4,收纳仓60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收纳仓601的外侧设置有水下电机602,水下电机602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收纳仓601的底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收纳板605,由于收纳仓60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收纳仓601的外侧设置有水下电机602,水下电机602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因此通过水下电机602可以有效地控制转动杆转动,由于收纳仓601的底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收纳板605,通过收纳板605可以促使收纳仓602封闭,从而可以避免除藻剂大面积扩散。
参阅图1、图2、图3、图4,航行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涡轮4,主涡轮4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流动槽5,航行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探照灯2,由于航行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涡轮4,通过主涡轮4可以有效地给航行器本体1提供前推的动力,由于航行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探照灯2,通过探照灯2可以有效地将黑暗的海底照亮,从而进行探索。
参阅图1、图2、图3、图4,主涡轮4的外侧设置有四个附卧轮3,且四个附卧轮3围绕主涡轮4呈矩形排布,由于主涡轮4的外侧设置有四个附卧轮3,通过四个附卧轮3可以有效地控制航行器本体1的方向,由于四个附卧轮3围绕主涡轮4呈矩形排布,因此附卧轮3可以全方位的控制航行器本体1的行进方向。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需要将航行器本体1进行安装,之后在航行器本体1出海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注药口703将除藻剂注入储药仓702内并将注药口703封闭,在出海后并到达探索区域时,可以先通过启动水下电机602将收纳板605放下,并启动收卷电机607松动纤绳603将锚体604沉底并固定,从而可以将航行器本体进行深锚定,当定点探索完毕后,可以先启动收卷电机607将纤绳603,当纤绳603收卷完毕后,通过收纳板605可以将锚体604收入收纳仓601,当收纳板605完全闭合后,可以启动喷药口701将除藻剂喷入收纳仓601内,从而破坏藻类、菌类的生长环境让藻类、菌类迅速死亡,达到可以快速对锚体进行除菌、除藻的作业,以确保锚体的使用寿命,另外,在纤绳603收纳时,由于纤绳603上可能会附着海藻等漂浮物,从而影响纤绳603的回收,因此通过设置环形刮板705可以有效地将纤绳603上的藻类漂浮物刮除,以确保纤绳603的正常回收。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包括航行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抛锚机构(6),所述抛锚机构(6)包括收纳仓(601),所述收纳仓(60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7),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储药仓(702),所述储药仓(70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液泵(704),所述收纳仓(601)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多个喷药口(701),所述液泵(704)的输出端通过液管与多个喷药口(701)相连接,所述储药仓(702)的一侧设置有注药口(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601)的内壁中间设置有固定板(606),所述固定板(606)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纤绳(603),所述固定板(60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刮板(7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601)的内壁上方设置有收卷电机(607),所述收卷电机(607)的一侧设置有收卷轮,所述纤绳(603)的一端与收卷轮相连接,所述纤绳(603)的另一端设置有锚体(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60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收纳仓(601)的外侧设置有水下电机(602),所述水下电机(602)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收纳仓(601)的底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收纳板(6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主涡轮(4),所述主涡轮(4)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流动槽(5),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探照灯(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涡轮(4)的外侧设置有四个附卧轮(3),且四个附卧轮(3)围绕主涡轮(4)呈矩形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涡轮(4)、附卧轮(3)收纳仓(601)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成。
CN202321315372.4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Active CN219687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372.4U CN21968759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372.4U CN21968759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594U true CN219687594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5372.4U Active CN219687594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71813U (zh) 一种基于海洋生态修复的水下取样装置
CN111619736B (zh) 近海锚
CN109156403B (zh) 一种抗风浪深水养殖网箱
CN213508868U (zh) 一种市政管道疏通装置
CN219687594U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CN106337460A (zh) 一种盐碱地微咸养殖中可带水操作的鱼塘清淤装置
CN103879526A (zh) 一种旋转式水下清洁刷
CN2110803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CN203864957U (zh) 一种旋转式水下清洁刷装置
CN203878636U (zh) 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螺旋吸泥头
CN211057754U (zh) 一种河道清洁船
CN109759387B (zh) 一种用于清理珊瑚礁上泥沙的装置
CN216405548U (zh) 一种用于常态化河道清淤设备
CN215977273U (zh) 一种管桩桩芯孔淤泥清理装置
CN213926450U (zh) 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JPS6229112Y2 (zh)
CN21021655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垃圾淤泥清除机构
CN2113690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疏通装置
CN208897277U (zh) 一种具有水下清淤功能的打捞船
CN211228674U (zh) 一种环保清淤清浮疏浚装置
CN217949104U (zh)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CN220336094U (zh) 排水管道自适径多功能清淤装备
CN217765617U (zh) 海水取水系统水下清淤装置
CN21347544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刮泥机
CN217312111U (zh) 一种用于二沉池溢流堰的外挂式光伏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