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6771U - 防水透湿复合布 - Google Patents

防水透湿复合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6771U
CN219686771U CN202320274826.1U CN202320274826U CN219686771U CN 219686771 U CN219686771 U CN 219686771U CN 202320274826 U CN202320274826 U CN 202320274826U CN 219686771 U CN219686771 U CN 21968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layer
adhesive film
polyurethane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4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国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ingyuxuan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ingyuxuan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ingyuxuan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ingyuxuan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48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6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耐磨防护层,所述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通过热压贴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层不同结构聚氨酯胶膜层的设计,将棉质吸湿面料层设置在两层聚氨酯胶膜层的中间,将外层的防水层与内层隔开,提高布料的穿着舒适感和透湿性。该防水透湿复合布轻薄透气,穿着柔软舒适,弹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

Description

防水透湿复合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运用而生的户外运动产品也越来越多,运动装更是人们首选的户外运动装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服装大多是化纤合成材料或化纤与面料混合,这种面料制成的运动装,多数没有调和防水和透湿之间的关系,防水透湿性能不佳,无法满足户外运动的需求。此外,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人们对织物外层喷涂防水树脂涂层,导致织物发硬,其透湿性能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实现良好的防水和透湿性能,同时,该防水透湿面料轻薄透气,穿着柔软舒适,弹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所述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通过热压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长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纬纱为涤纶纤维,所述基布层的厚度是0.1~0.5mm。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具有孔径为6~10μm的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的微孔个数为8000~30000个/mm2
进一步地,所述吸湿面料层由棉质经纱和棉质纬纱交织编织而成,所述吸湿面料层的厚度为0.3~0.5mm。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具有孔径为0.5~2μm的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的微孔个数为10×104~60×104个/mm2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防护层为涤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耐磨防护层的厚度是0.1~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透湿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通过一步热压贴合在一起,工艺简单,面料轻薄透气,穿着柔软舒适,弹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层不同结构的聚氨酯胶膜层的设计,将棉质吸湿面料层设置在两层聚氨酯胶膜层的中间,实现良好的透湿性能,将外层的防水层与内层隔开,提高布料的穿着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中耐磨层中涤纶纤维具有很好抗褶皱性且耐磨性高,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层、2-聚氨酯透湿胶膜层、3-吸湿面料层、4-聚氨酯防水胶膜层、5-耐磨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防水透湿面料是指水在一定压力下不浸入面料,而人体散发的汗液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面料传导到外界的面料。该类面料可以避免汗液积聚冷凝在体表与面料之间,以此保持服装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层1、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吸湿面料层3、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耐磨防护层5。
本实用新型中将基布平铺在机台上,在将聚氨酯透湿胶膜去除保护膜平铺在基布上,在将吸湿面料平铺在聚氨酯透湿胶膜上,在吸湿面料远离聚氨酯透湿胶膜一面平铺一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在聚氨酯防水胶膜的外表面平铺耐磨防护层5,通过热压将基布层1、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吸湿面料层3、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耐磨防护层5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长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纬纱为涤纶纤维,所述基布层1的厚度是0.1~0.5mm。
本实用新型中吸湿面料层3由棉质经纱和棉质纬纱交织编织而成,所述吸湿面料层3的厚度为0.3~0.5mm。
本实用新型中耐磨防护层5为涤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耐磨防护层5的厚度是0.1~0.3mm,进一步提高防水透湿复合布的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厚度为3~5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6~10μm的微孔,微孔个数为8000~30000个/mm2,微孔在胶膜厚度方向均匀地分散。微孔孔径越大,透湿效果越好,相应,防水效果变差。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一侧采用吸水性差、导湿性好的涤纶编织布,在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另一侧采用吸水性好的棉纺织物作为吸湿面料层3,形成压差,水汽从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一侧扩散到另一侧,实现良好的透湿性能。此时的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厚度为3~5μm,厚度较薄,孔径较大,防水效果相对较差,同时,聚氨酯透湿胶膜的强度也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中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0.5~2μm的微孔,微孔个数为10×104~60×104个/mm2。微孔在胶膜厚度方向均匀地分散。此处,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厚度大于10μm,较小的微孔孔径,具有一定耐水压,当外部水珠在面料外层时,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表面润湿性差,水珠无法浸润面料,可以进行充分防水,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此外,微孔的孔径为0.5~2μm,微孔个数为10×104~60×104个/mm2,透湿效果好,同时,聚氨酯透湿胶膜的强度也相对较高。
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透湿复合布的厚度小于2mm,轻薄透气,穿着柔软舒适,弹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
在实施例1中:
防水透湿复合布中基布层1的厚度是0.3m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厚度为3μ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6μm的微孔,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微孔个数设置为28000个/mm2,吸湿面料层3的厚度为0.3mm;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厚度为20μ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1μm的微孔,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微孔个数为48×104个/mm2;耐磨防护层5的厚度是0.1mm。
实施例1中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9A-1法(氯化钙法)测定的透湿度为10200g/m2·24h以上,且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2B法(高水压法)测定的耐水压为11200mmH2O。
在实施例2中:
防水透湿复合布中基布层1的厚度是0.3m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厚度为5μ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10μm的微孔,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微孔个数为8200个/mm2,吸湿面料层3的厚度为0.5mm;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厚度为15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0.5μm的微孔,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微孔个数为58×104个/mm2;耐磨防护层5的厚度是0.2mm。
实施例2中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9A-1法(氯化钙法)测定的透湿度为9800g/m2·24h以上,且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2B法(高水压法)测定的耐水压为10500mmH2O。
在实施例3中:
防水透湿复合布中基布层1的厚度是0.3m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厚度为4μm,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8μm的微孔,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微孔个数为22000个/mm2,吸湿面料层3的厚度为0.4mm;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厚度为15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具有孔径为2μm的微孔,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微孔个数为16×104个/mm2;耐磨防护层5的厚度是0.3mm。
实施例3中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9A-1法(氯化钙法)测定的透湿度为11000g/m2·24h以上,且防水透湿复合布利用JIS L-1092B法(高水压法)测定的耐水压为10300mmH2O。
除上述实施例,在其它实施例中,聚氨酯透湿胶膜层2的微孔孔径为不均一的,可以是6~10μm之间的任意两个或多个孔径的组合,微孔个数控制在8000~30000个/mm2之间,形成多微孔结构的聚氨酯透湿胶膜。
在其它实施例中,聚氨酯防水胶膜层4的微孔孔径为不均一的,可以是0.5~2μm之间的任意两个或多个孔径的组合,微孔个数控制在10×104~60×104个/mm2之间,形成多微孔结构的聚氨酯防水胶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布料轻薄,基布层1的厚度设置为0.1~0.5mm。但实际基布层1的厚度可以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际需要进行设定大于0.5mm或小于0.1mm其他数值。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所述基布层、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吸湿面料层、聚氨酯防水胶膜层和耐磨防护层通过热压贴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长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纬纱为涤纶纤维,所述基布层的厚度是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具有孔径为6~10μm的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的微孔个数为8000~30000个/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面料层由棉质经纱和棉质纬纱交织编织而成,所述吸湿面料层的厚度为0.3~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聚氨酯透湿胶膜层具有孔径为0.5~2μm的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防水胶膜层的微孔个数为10×104~60×104个/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层为涤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耐磨防护层的厚度是0.1~0.3mm。
CN202320274826.1U 2023-02-20 2023-02-20 防水透湿复合布 Active CN21968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26.1U CN219686771U (zh) 2023-02-20 2023-02-20 防水透湿复合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4826.1U CN219686771U (zh) 2023-02-20 2023-02-20 防水透湿复合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6771U true CN219686771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3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4826.1U Active CN219686771U (zh) 2023-02-20 2023-02-20 防水透湿复合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6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1245B1 (ko) 투습방수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263219B (zh) 一种防水透气型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KR20120028693A (ko) 투습성이 뛰어난 자외선 경화형 투습방수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6663897U (zh) 一种松紧带
CN202730385U (zh) 一种滑爽、吸湿的瑜伽服面料
CN219686771U (zh) 防水透湿复合布
CN212555300U (zh) 一种透气保暖面料
CN113290960B (zh) 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
CN212827210U (zh) 一种防水透气面料
KR20160022706A (ko) 나노웹을 이용한 투습방수 자카드 원단의 제조방법
CN211074955U (zh) 一种高吸汗透气面料
CN210477984U (zh) 一种户外服装面料
CN216466733U (zh) 一种吸湿透气型粘胶纤维复合布料
CN207931217U (zh) 一种防水抗菌化纤面料
CN219583713U (zh) 一种轻薄透气防潮面料
CN111844931A (zh) 一种吸湿性优良透气型面料
KR20090079645A (ko) 투습방수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3056279U (zh) 一种极地混纺面料
CN110667214A (zh) 一种防水透气医用四面弹布
CN216153278U (zh) 一种新型弹性防水复合面料
CN211968745U (zh) 一种复合花纹网布花边
CN220482788U (zh) 一种新型防晒服面料
CN219076768U (zh) 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双层布料
CN217170062U (zh) 一种防污防缩水真丝面料
CN214027621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面料服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