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1269U -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1269U
CN219681269U CN202223056354.7U CN202223056354U CN219681269U CN 219681269 U CN219681269 U CN 219681269U CN 202223056354 U CN202223056354 U CN 202223056354U CN 219681269 U CN219681269 U CN 21968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aspirator
suction
suction tube
aspi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63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振凯
施晓磊
曹智
年新文
方玉
宋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30563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包括第一吸引管和第二吸引管,设有沿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分布的至少一排侧孔,侧孔靠近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设置,第二吸引管套设在第一吸引管外,且第一吸引管可在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所述侧孔的数量。由于第一吸引管可在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侧孔的数量,从而在手术中,可以用一个吸引器瞒足不同手术部位吸除出血的需求,无需更换不同数量侧孔的吸引器,进而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且避免浪费多个吸引器,以克服在手术中,更换吸引器的时间会延误手术,且在单个手术中花费多个的吸引器,较为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引器及包括该吸引器的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外科手术的常用工具,起到吸除手术部位的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的作用。在不同手术部位和不同出血量对吸引器有不同需求,对于手术部位为浅表组织,且局部出血量较少的情况,需要单个数量吸引孔的吸引器,使吸引更精准。对于手术部位为深部组织,且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则需要带有多个吸引孔的吸引器,使手术部位的人体组织无法堵住全部吸引孔,从而使吸引器一直保持在工作状态。
相关技术中,吸引装置配备有多个吸引器,多个吸引器为具有不同数量孔的管。同一个手术时,随着手术部位的变化,需要更换不同数量吸引孔的吸引器,然而,在手术中,更换吸引器的时间会延误手术,且在单个手术中花费多个的吸引器,较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引器,由于吸引器包括第一吸引管和第二吸引管,第二吸引管套设在第一吸引管外,且第一吸引管可在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侧孔的数量,从而在手术中,可以用一个吸引器瞒足不同手术部位吸除出血的需求,无需更换不同数量侧孔的吸引器,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且避免浪费多个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引器,包括:
第一吸引管;
第二吸引管,设有沿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分布的至少一排侧孔,所述侧孔靠近所述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吸引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吸引管外,且所述第一吸引管可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所述侧孔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引管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吸引管外;所述第二吸引管的管腔内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吸引管的轴向排布,当所述第一吸引管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时,所述密封圈可与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上不同位置的所述凹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引管设有驱动部,所述第二吸引管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驱动部可在所述滑动槽内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吸引管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引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吸引管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设有凹弧、防滑纹、防滑凸点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管远离所述侧孔的一端设有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引管远离所述侧孔一端的管壁设有导入部;自所述第二吸引管远离所述侧孔的一端往所述第二吸引管的另一端,所述导入部的开口面积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导入部最小的开口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吸引管的管腔横截面面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引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吸引器以及负压器,所述负压器与所述吸引器相连,用于给所述吸引器提供吸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引器,包括第一吸引管和第二吸引管,设有沿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分布的至少一排侧孔,侧孔靠近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设置,第二吸引管套设在第一吸引管外,且第一吸引管可在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所述侧孔的数量。由于第一吸引管可在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侧孔的数量,从而在手术中,可以用一个吸引器瞒足不同手术部位吸除出血的需求,无需更换不同数量侧孔的吸引器,进而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且避免浪费多个吸引器,以克服在手术中,更换吸引器的时间会延误手术,且在单个手术中花费多个的吸引器,较为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吸引装置配备的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相关技术中吸引装置配备的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吸引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线的剖面图。
附图说明:01、管体;02、吸引口;03、连接口;04、侧面吸引口;1、第一吸引管;11、密封圈;12、驱动部;13、第一端;14、第二端;2、第二吸引管;21、侧孔;22、凹槽;23、滑动槽;24、第三端;25、第四端;26、导入部;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吸引装置配备的吸引器,附图1和附图2中的吸引器分别单独与吸引装置的负压相连,以进行吸除出血的工作。附图1为单个吸引孔的吸引器,吸引器为中空的管体01,管体01两端为贯通的吸引口02和连接口03,吸引口02即为吸引器的吸引孔,连接口03与负压器相连,通过管体01将连接口03的吸力传递到吸引口02,实现吸除手术部位出血的作用。附图1中吸引器为单个吸引孔,其吸除手术部位的出血更为精准,且吸引口的吸力较大,适合手术部位为浅表组织,且局部出血量较少的情况。
附图2为多个吸引口的吸引器,吸引装置可包括多个类似附图2中所示的吸引器,且多个吸引器的侧面吸引口04数量不同。同样地,吸引器为中空的管体01,管体01两端为贯通的吸引口02和连接口03,且管体01靠近吸引口02的一端设有多个侧面吸引口04,吸引口02和侧面吸引口04即为吸引器的吸引孔,连接口03与负压器相连,通过管体01将连接口03的吸力传递到吸引口02,实现吸除手术部位出血的作用。吸引器为多个吸引孔时,其能够吸除大量的出血,适合手术部位为深部组织,且出血量较多的情况。
同一个手术时,随着手术部位的变化,需要更换不同数量吸引孔的吸引器,例如附图1和附图2的吸引器。然而,在手术中,更换吸引器的时间会延误手术,且在单个手术中花费多个的吸引器,较为浪费。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引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如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4,示出了图3中吸引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附图5,示出了图3中A-A线的剖面图,即为本实施例中吸引器的剖面图。
从附图3-5可以知道,本实施例中,吸引器包括如相关技术的吸引口和连接口外,吸引器包括第一吸引管1和第二吸引管2,第二吸引管2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至少一排侧孔21。一排侧孔21可以是一个侧孔21,也可以是多个侧孔21。一排侧孔21为多个侧孔21时,多个侧孔21绕第二吸引管2的周侧排列。在一示例中,第二吸引管2设有多排侧孔21时,多排侧孔21沿第二吸引管2的轴向排列,当第一吸引管1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时,可遮挡至少一部分的侧孔21,以调整与第一吸引管1连通的侧孔21数量,可适应不同手术部位出血量的情况。
具体地,侧孔21靠近第二吸引管2的一端设置,第二吸引管2套设在第一吸引管1外,且第一吸引管1可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1遮挡或打开侧孔21的数量。由于第一吸引管1可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以调整第一吸引管1遮挡或打开侧孔21的数量,从而在手术中,可以用一个吸引器瞒足不同手术部位吸除出血的需求,无需更换不同数量侧孔21的吸引器,进而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且避免浪费多个吸引器,以克服在手术中,更换吸引器的时间会延误手术,且在单个手术中花费多个的吸引器,较为浪费的问题。
示例性地,第一吸引管1和第二吸引管2的材质相同,可以为塑料材质,且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弯曲,以便于应对不同手术部位和不同情况的吸引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吸引管1设有密封圈11,且密封圈11套设在第一吸引管1外。当第一吸引管1套设在第二吸引管2内时,密封圈11可以抵紧第二吸引管2的管壁,防止吸引器在抽吸时漏气。第二吸引管2的管腔内设有多个凹槽22,多个凹槽22沿第二吸引管2的轴向排布,当第一吸引管1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时,密封圈11可与第二吸引管2轴向上不同位置的凹槽22相连。密封圈11位于凹槽22内,可固定第一吸引管1和第二吸引管2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吸引管1被驱动着移动时,密封圈11在驱动力的推动作用下,可从凹槽22中脱离出来,以便于密封圈11与不同位置的凹槽22相连。密封圈11可以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密封圈11从凹槽22中脱离出来。
示例性地,第一吸引管1设有驱动部12,第二吸引管2开设有滑动槽23,驱动部12设置在滑动槽23内,且驱动部12可在滑动槽23内移动,以驱动第一吸引管1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驱动部12可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第一吸引管1的管体。使用吸引器时,手握住吸引器,用拇指抵住驱动部12,拇指用力可驱动驱动部12在滑槽内移动,进而驱动第一吸引管1在第二吸引管2内移动。当第一吸引管1越往第二吸引管2具有侧孔21的一端移动时,第一吸引管1可遮挡越多的侧孔21,可减少侧孔21与第一吸引管1内腔连通的数量。当第一吸引管1越往第二吸引管2远离侧孔21的一端移动时,可打开越多的侧孔21,可增加侧孔21与第一吸引管1内腔连通的数量,多个侧孔21可以分担吸引器装置的吸力,减少吸引器单个侧孔21对于手术部位的出血和/或积液的吸引力,从而降低对于器官的损害。
再次参见附图4,第一吸引管1包括第一端13和第二端14。如附图6,示出了一实施例中第一吸引管1的结构示意图。从附图6中可以知道,驱动部12位于第一端13和第二端14之间。再次参见附图4,第二吸引管2包括第三端24和第四端25,如附图7,示出了一实施例中第二吸引管2的结构示意图。从附图7中可以知道,滑动槽23位于所述第三端24和所述第四端25之间。驱动部12和滑动槽23如此设置,在使用吸引器时,人的手握住吸引器的中部,便于用拇指推动驱动部12。在一示例中,驱动部12设置在第一吸引管1的中部,滑动槽23设置在第二吸引管2的中部。第二吸引管2套设在第一吸引管1外时,驱动部12第一端13和第三端24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端14和第四端25的位置相对应。
为了在使用吸引器时,人的拇指在推动驱动部12时不打滑,驱动部12设有凹弧、防滑纹、防滑凸点中的一种。凹弧、防滑纹、防滑凸点在拇指推动驱动部12时,可增加拇指与驱动部12之间的摩擦力,能防止打滑。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吸管远离侧孔21的一端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与吸引装置的负压器连接,便于将吸引装置的负压器与第一吸引管1相连,负压器用于给第一吸引管1提供吸力,以使侧孔21和第二吸引管2的吸引口具有吸力。示例性,连接管3外周尺寸大于第二吸引管2外周的尺寸,可防止第一吸引管1整个进入第二吸引管2。
进一步地,连接管3为柔性管,一方面便于连接管3与负压器的管口相连,另一方面便于吸引管的移动和扭转。
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8所示,第二吸引管2远离侧孔21一端的管壁设有导入部26。自第二吸引管2远离侧孔21的一端往第二吸引管2的另一端,导入部26的开口面积逐渐变小。导入部26如此设置便于第一吸引管1安装到第二吸引管2内腔。特别是当第一吸引管1设有密封圈11时,导入部26便于将密封圈11导入第二吸引管2内。
进一步地,导入部26最小的开口面积等于第二吸引管2的管腔横截面面积,如此设置,便于将第一吸引管1顺利的安装到第二吸引管2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引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的吸引器以及负压器,负压器与吸引器相连,用于给吸引器提供吸力。该吸引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本吸引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方式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吸引管;
第二吸引管,设有沿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分布的至少一排侧孔,所述侧孔靠近所述第二吸引管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吸引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吸引管外,且所述第一吸引管可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吸引管遮挡或打开所述侧孔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管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吸引管外;所述第二吸引管的管腔内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吸引管的轴向排布,当所述第一吸引管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时,所述密封圈可与所述第二吸引管轴向上不同位置的所述凹槽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管设有驱动部,所述第二吸引管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驱动部可在所述滑动槽内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吸引管在所述第二吸引管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吸引管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的位置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设有凹弧、防滑纹、防滑凸点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管远离所述侧孔的一端设有连接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引管远离所述侧孔一端的管壁设有导入部;自所述第二吸引管远离所述侧孔的一端往所述第二吸引管的另一端,所述导入部的开口面积逐渐变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部最小的开口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吸引管的管腔横截面面积。
10.一种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吸引器以及负压器,所述负压器与所述吸引器相连,用于给所述吸引器提供吸力。
CN202223056354.7U 2022-11-17 2022-11-17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Active CN21968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6354.7U CN2196812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6354.7U CN2196812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1269U true CN21968126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39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6354.7U Active CN219681269U (zh) 2022-11-17 2022-11-17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1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0868A1 (en) Aspirator having a cushioned and aspiration controlling tip
US7918835B2 (en) Compliant guard for use with an aspiration instrument
US6027478A (en) Nasal cavity drainage and stoppage system
EP3081238B1 (en) Suction-irrigation head
GB2288740A (en) Suction catheter assembly with one-way valve
US7914497B2 (en) Catheter
CN209019565U (zh) 一种冲吸一体可调角度的冲洗吸引器
CN219681269U (zh) 吸引器及包括其的吸引装置
CN209899462U (zh) 与管状器械配合使用的冲洗吸引装置
US20080125696A1 (en) Adjustable aspi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CN216090702U (zh) 一种穿刺器辅助装置及穿刺器
CN213551658U (zh) 一种多功能吸引用的内镜外套管
CN209984661U (zh) 一种子宫手术用吸引导管
CN217828005U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手术剥离器
CN211325275U (zh) 一种腹腔镜持针钳
CN210873239U (zh) 一种主动式胸腹腔引流装置
JPH06327774A (ja) 洗浄吸引カテーテル
US20170296713A1 (en) Atraumatic selective surgical s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17202093A (ja) 臓器吸引把持具
CN219846791U (zh) 医用手套
CN220142258U (zh) 一种手术机器人用腔内吸引器
CN210301836U (zh) 便携式微量持续冲洗负压吸引装置
CN220046641U (zh) 可塑形鼻腔吸引器
CN215690917U (zh) 导尿管
CN215135678U (zh) 腋窝双腔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