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8228U - 电机定子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8228U
CN219678228U CN202320697038.3U CN202320697038U CN219678228U CN 219678228 U CN219678228 U CN 219678228U CN 202320697038 U CN202320697038 U CN 202320697038U CN 219678228 U CN219678228 U CN 219678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otor stator
lead
stator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7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杭小飞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7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8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8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8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呈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及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方向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数组线圈,所述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每组所述线圈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将一根导线调整为两根并联的导线这种新型的定子线圈绕法,引入了半匝线圈的概念,从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半匝线圈对电机的转速进行微调。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目前可通过叠长钢片、改变磁铁牌号、线圈匝数、电压、定子铁芯的槽数和转子极对数等方式来调整无刷电机的转速。但是在钢片、磁铁牌号、电压、定子铁芯的槽数和转子极对数固定之后,仅仅调整线圈匝数仍无法有效地微调无刷电机的转速。
在常规的绕线方式下,线圈的有效匝数是根据铁芯两侧的元件边数量确定的。然而在转速很高,线圈匝数很少的情况下,增加或者减少1匝线圈对电机转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且在此种情形下,也无法通过减少线圈匝数的办法进行调整。
然而,通过调整线圈的出线方向,在圈数上可以做到增加半圈,但是线圈的有效匝数没有变化,所以即使是调整线圈的出线方式,也无法有效的改变匝数,从而微调转速。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定子,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该电机定子的线圈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呈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及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方向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数组线圈,所述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每组所述线圈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定子铁芯设有位于外周的环状轭部及自所述轭部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齿部,数个所述齿部在所述轭部的内周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定子铁芯形成有位于相邻所述齿部之间的槽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槽部缠绕于所述齿部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定子铁芯包括位于所述齿部的末端的齿根,所述齿根沿对应的所述齿部的两侧周向延伸,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轭部与所述齿根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导线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头线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一尾线,所述第一尾线穿过所述槽部且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一端引出。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导线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二头线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尾线,所述第二尾线穿过所述槽部且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一端引出。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头线与所述第二头线汇合连接成为引入部,所述引入部连接至电路中。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尾线与所述第二尾线汇合连接成为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连接至电路中。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引出部与所述引入部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同一端侧伸出且引接入电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定子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至所述槽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每组线圈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将一根导线调整为两根并联的导线这种新型的定子线圈绕法,引入了半匝线圈的概念,从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半匝线圈对电机的转速进行微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定子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机定子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电机定子 100 定子铁芯 1
轭部 10 齿部 11
槽部 12 齿根 13
线圈 2 第一导线 200
第一头线 21 第一尾线 22
第二导线 300 第二头线 31
第二尾线 32 引入部 210
引出部 310 第一端盖 4
第一突出部 41 第一嵌合部 42
第二端盖 5 第二突出部 51
第二嵌合部 52 限位部 53
钩部 5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机定子100,所述电机定子100包括呈圆筒状的定子铁芯1、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1轴向两端的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5、及沿定子铁芯1的圆周方向绕设于定子铁芯1上的数组线圈2,所述定子铁芯1由多个层压钢板形成,所述线圈2通过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5卷绕在定子铁芯1上,所述线圈2在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
所述定子铁芯1设有位于外周的环状轭部10及自轭部10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齿部11,数个所述齿部11在轭部10的内周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定子铁芯1形成有位于相邻齿部11之间的数个槽部12,所述线圈2穿过槽部12且缠绕在齿部11上。所述定子铁芯1包括位于齿部11的末端的齿根13,所述齿根13沿对应的齿部11的两侧周向延伸,所述线圈2位于轭部10与齿根13之间,从而限制了线圈2在径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一端盖4呈环形且直径与定子铁芯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端盖4设有自内壁沿径向向内凸伸的第一突出部41,所述第一突出部41与齿部11及齿根13的上端相连。同时,所述第一端盖4还设有自底部沿轴向向下凸伸的第一嵌合部42,所述第一嵌合部42接合于槽部12,从而将所述第一端盖4连接至定子铁芯1上。
所述第二端盖5也呈环形且直径与定子铁芯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端盖5设有自内壁沿径向向内凸伸的第二突出部51,所述第二突出部51与齿部11及齿根13的下端相连。同时,所述第二端盖5还设有自顶部沿轴向向上凸伸的第二嵌合部52,所述第二嵌合部52接合于槽部12,从而将所述第二端盖5连接至定子铁芯1上。此外,所述第二端盖5还设有自底部沿轴向向下凸伸的限位部53及自限位部53的底部径向向外伸出的钩部54,所述线圈2自限位部53绕过且限制于钩部54,从而防止线圈2在缠绕后脱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定子100包括三组线圈2,每组线圈2沿径向相对设置且每组线圈2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200和第二导线300,所述第一导线200和第二导线300并联接入电路,实现了对电机转速的微调,请参阅图4所示,第一导线200形成的线圈2的有效匝数为2匝,第二导线300形成的线圈2的有效匝数为3匝,通过并联所述第二导线300和第二导线300,接入电路的线圈2的有效匝数变为2.5匝,从而实现了用半匝的概念调整微调电机的转速。
所述第一导线200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头线21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一尾线22,所述第一尾线22穿过槽部12且自电机定子100的轴向一端引出;所述第二导线300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二头线31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尾线32,所述第二尾线32穿过槽部12且自电机定子100的轴向一端引出。所述第一头线21与所述第二头线31汇合连接成为引入部210,所述第一尾线22与所述第二尾线32汇合连接成为引出部310,所述引出部310与引入部210自电机定子100的轴向同一端侧伸出且引接入电路。
所述第一导线200和第二导线300以贴附于限位部53的外侧壁的方式进行走线,且被所述钩部54限制在第二端盖5上,由此,既实现了相对设置的一组所述线圈2的连接,又使得所述第一导线200和第二导线300收纳于限位部53的外侧壁,从而不与所述电机定子100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每组所述线圈2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200和第二导线300,通过将一根导线调整为两根并联的导线这种新型的定子线圈2绕法,引入了半匝线圈2的概念,从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半匝线圈2对电机的转速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100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呈圆筒状的定子铁芯及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方向绕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数组线圈,所述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线圈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设有位于外周的环状轭部及自所述轭部内周沿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齿部,数个所述齿部在所述轭部的内周沿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形成有位于相邻所述齿部之间的槽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槽部缠绕于所述齿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位于所述齿部的末端的齿根,所述齿根沿对应的所述齿部的两侧周向延伸,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轭部与所述齿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头线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一尾线,所述第一尾线穿过所述槽部且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一端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二头线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尾线,所述第二尾线穿过所述槽部且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一端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线与所述第二头线汇合连接成为引入部,所述引入部连接至电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线与所述第二尾线汇合连接成为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连接至电路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与所述引入部自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同一端侧伸出且引接入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至所述槽部。
CN202320697038.3U 2023-03-31 2023-03-31 电机定子 Active CN219678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7038.3U CN219678228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电机定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7038.3U CN219678228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电机定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8228U true CN219678228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7038.3U Active CN219678228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电机定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8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8273C (zh) 定子和无刷电动机
US8841813B2 (en) Brushless synchronous motor having a periodically varying air gap
CA1273982A (en) Direct current motor using rotor core with irregular slots
EP2856609B1 (en)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y
CN101989772A (zh) 旋转电机
CN101635494A (zh) 电机转子及含有所述转子的电机
CN102457151A (zh) 电机
EP1344296B1 (en) Coil winding arrangement for armatures
KR20150034504A (ko) 모터의 코일 권선구조
CN104242495A (zh) 电机定子及具有该电机定子的电机
CN219678228U (zh) 电机定子
US20040155552A1 (en)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 machine
CN201018318Y (zh) 定子及内装有该定子的电动机
JPH025661Y2 (zh)
CN207459885U (zh) 一种直流永磁四象十二相电机
CN209402384U (zh) 电动车及18槽10极三相永磁无刷电机
CN2826808Y (zh) 同步变频磁阻电机
CN209462119U (zh) 一种基于无铁心盘式电机的定子结构
JP6047070B2 (ja) 電機子及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EP3349335B1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S63181652A (ja) 内燃機関点火装置用磁石発電機
CN213367495U (zh) 三相外转子电机的定子结构
CN112615509A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109995157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相关制造工艺
CN112152338A (zh) 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