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4370U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4370U
CN219674370U CN202321111504.1U CN202321111504U CN219674370U CN 219674370 U CN219674370 U CN 219674370U CN 202321111504 U CN202321111504 U CN 202321111504U CN 219674370 U CN219674370 U CN 219674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module
air
filter screen
air treatment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15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15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4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4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4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支架和滤网。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壳体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支架安装于安装腔内并能够通过开口移出壳体外,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底座的插装件,插装件设有插槽;滤网安装于插槽内,滤网包括滤网主体和围绕设置于滤网主体的周沿的边框,边框与插槽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本实用新型实现滤网不需要安装支架零件即可在支架上稳定地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便捷。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净化和加湿的功能。空气处理模块一般通过在风道安装滤网和湿膜的组合结构实现上述功能。相关技术中,滤网通常需要安装支架零件后再安装到风道内,不利于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而且操作繁琐、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取消了滤网的支架零件,提高了滤网安装的便捷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处理模块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开口;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插装件,所述插装件设有插槽;滤网,安装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滤网包括滤网主体和围绕设置于所述滤网主体的周沿的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插槽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包括底座和插装件的支架,插装件设有插槽,滤网安装于插槽内,滤网包括滤网主体和围设于滤网主体的边框,边框与插槽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实现滤网不需要安装支架零件即可在支架上稳定地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便捷,提升了清理或更换操作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装件包括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装段和第二插装段,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所述第二插装段沿所述滤网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插装段的槽口和所述第二插装段的槽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或所述第二插装段的插入口向上逐渐扩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装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三插装段,所述第三插装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所述第二插装段,所述第三插装段的槽口向上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段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插装段的侧壁之间,所述横梁和所述插装件构成位于所述滤网进风端一侧的过风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为HEPA网,所述边框采用金属或纸质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隔离的水槽,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湿膜组件,所述湿膜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设有供所述湿膜组件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安装的滑槽,所述湿膜组件包括湿膜架和湿膜,所述湿膜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湿膜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插装件的连接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滤网和所述湿膜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前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槽连通。设置在前部,能够合理利用空间,使水箱的体积最大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包括相连接的前箱体和上箱体,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上箱体与所述安装架和/或插装件连接,以封盖所述滤网和所述湿膜组件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前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上箱体抵接;和/或,所述插装件远离所述前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上箱体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朝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出风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插装件朝向所述滤网的进风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上箱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导向件,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沿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风机分别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两侧,所述进风腔的侧板设有进风格栅和新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通过设置包括底座和插装件的支架,插装件设有插槽,滤网安装于插槽内,滤网包括滤网主体和围设于滤网主体的边框,边框与插槽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实现滤网不需要安装支架零件即可在支架上稳定地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便捷,提升了清理或更换操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中空气处理模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盖板被除去;
图4为图3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和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滤网和湿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和湿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滤网和湿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滤网和湿膜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滤网和湿膜组件的爆炸图;
图12为图9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支架和湿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5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中水箱的结构放大图;
图14为图3所示的空气处理模块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中截面A-A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截面B-B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空气处理模块1000;
壳体100;安装腔110;第一导向件111;锁紧开关120;推钮121;锁栓122;进风腔130;进风格栅140;新风口150;开关门160;出风格栅170;
支架200;底座210;水槽211;第二导向件212;按压位213;弹扣214;锁孔215;安装架220;滑槽221;第一支撑板222;插装件230;插槽231;第一插装段232;第一插入口2321;第二插装段233;第二插入口2331;第三插装段234;第二支撑板235;横梁240;第一挡板250;第二挡板260;
湿膜组件300;湿膜架310;湿膜320;
滤网400;边框410;滤网主体420;
水箱500;出水阀510;面板520;水位视窗530;把手540;前箱体550;上箱体560;
排风风机600;
盖板700;
空调主体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应用于空调器。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例如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风管机等等;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例如移动空调、窗机、板房空调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图1和图2示出的壁挂式空调器为例进行介绍。壁挂式空调器整体挂装于墙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2000和空气处理模块1000,空调主体2000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空气处理模块1000用于净化室内环境。空调主体2000包括换热器、出风组件、辅热组件等结构,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空气处理模块1000具有净化空气和加湿空气两种功能,净化空气一般通过滤网400实现,加湿空气一般通过湿膜组件300实现,湿膜组件300的水源可以采用水箱500供水,也可以采用水管供水。
空气处理模块1000安装于空调主体2000的下方,便于实现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进气和排气,也不会干涉空调主体2000的进气。当然,空气处理模块1000也可以安装于空调主体2000的两侧。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与空调主体2000连接。壳体100内形成有安装腔110,安装腔110位于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风道内。壳体100还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壳体100的前侧,开口与安装腔110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支架200,支架200能够通过开口安装于安装腔110内,并能够通过开口移出至壳体100的外部。可以理解的是,支架200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进出壳体100的安装腔110,也可以通过翻转的方式实现进出壳体100的安装腔110。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架200包括底座210、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分别连接于底座210,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可以与底座210一体成型,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螺接、铆接等方式与底座210固定连接。
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湿膜组件300。湿膜组件300安装于安装架220的内部,湿膜组件300的水源由底座210上形成的水槽211提供,水槽211与安装架220的内部连通,因此湿膜组件300能够通过安装架220的底部从水槽211内吸收水分,通过风道的作用下,将水分挥发至风道的气流中。湿膜组件300通过安装架220能够稳定安装于支架200上。
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滤网400,滤网400包括滤网主体420和边框410。边框410具有一定的硬度并且围绕设置于滤网主体420的周沿,对滤网主体420的整体尺寸进行限定,使滤网400形成稳定的结构。滤网400安装于插装件230内,插装件230设有插槽231,插槽231与水槽211相隔离(即两者不连通),水槽211的水不会流入插槽231内。滤网400直接插装于插槽231内即可稳定地安装于支架200上。可以理解的是,插槽231的插入方向可以为向前、向后或向上;对应的滤网400的插入方向为自前向后、自后向前或自上向下;具体的安装方式根据实际产品的空间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具体限定。滤网400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架200零件,只需直接插入插槽231,滤网400的边框410与插槽231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因此减少了支架200零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集成于支架200,支架200带动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整体安装于壳体100内部的安装腔110内,并能够通过壳体100的开口移出壳体100外,使得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可以从安装腔110内同步抽出并进行清理或更换,提升了操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并排设置,风道的气流依次穿过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从而实现空气净化和加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支架200也可以只安装有滤网400,即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分别通过单独的支架200进行安装。因此,空气处理模块1000通过设置包括底座210和插装件230的支架200,插装件230设有插槽231,滤网400安装于插槽231内,边框410与插槽231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实现滤网400不需要安装支架零件即可在支架200上稳定地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便捷,提升了用户对滤网400清理或更换操作的效率。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架220设有沿底座210的高度方向(即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安装的滑槽221。滑槽221设有两个,两个滑槽22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两个滑槽221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湿膜组件300自上往下装入滑槽221内,实现湿膜组件300的稳定安装。参照图7所示,湿膜组件300包括湿膜架310和湿膜320,湿膜320安装于湿膜架310内。湿膜架310的前侧设有缺口,安装架220的前侧也设有缺口,水槽211内的水依次通过两个缺口流入湿膜320内。湿膜架310与滑槽221导向配合,从而使湿膜架310能够在滑槽221内上下滑动,实现湿膜组件300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插装件230包括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均沿底座210的高度方向(即图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并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插槽231。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沿滤网400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插装段232位于滤网400的前侧,第二插装段233位于滤网400的后侧,使得两个插槽231之间能够容纳整个滤网400,并能够对滤网400进行定位。第一插装段232的插槽231的槽口和第二插装段233的插槽231的槽口相对设置,滤网400可以自上向下插入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对应的插槽231内。可以理解的是,滤网400的前后方向的限位通过第一插装段232的底壁和第二插装段233的底壁实现;滤网400的左右方向的限位通过第一插装段232的两个侧壁和第二插装段233的两个侧壁实现。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滤网400插入插装件230或从插装件230取出,第一插装段232的第一插入口2321向上逐渐扩大,形成喇叭口结构。滤网400的前侧在喇叭口结构的引导下滑入第一插装段232的插槽231,从而能够引导滤网400整体滑入插装件230的插槽231内,且滤网400取出时也更加容易。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装件230也可以设为第二插装段233的第二插入口2331向上逐渐扩大,形成喇叭口结构。滤网400的后侧在喇叭口结构的引导下滑入第二插装段233的插槽231,从而能够引导滤网400整体滑入插装件230的插槽231内,且滤网400取出时也更加容易。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装件230还可以设为第一插装段232的第一插入口2321和第二插装段233的第二插入口2331均向上逐渐扩大,分别形成喇叭口结构。滤网40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在喇叭口结构的引导下对应滑入第一插装段232的插槽231和第二插装段233的插槽231,提升滤网400滑入插装件230的插槽231的便捷性,且滤网400取出时也更加容易。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插装件230还包括第三插装段234,第三插装段2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第三插装段234固定连接于底座210,第三插装段234可以与底座21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粘接、螺接、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底座210。第三插装段234的槽口向上设置,用于卡接滤网400的底部,并进一步限定滤网400的沿左右方向上的自由度,避免滤网400在风道的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
参照图6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滤网400为HEPA网,HEPA网的滤网主体420通常为纤维网。HEPA网的边框410可以采用金属制成,也可以采用纸质材料制成,纸质材料为硬纸质材料。边框410对滤网主体420进行紧固,使得HEPA网能够整体从插装件230的插入口方便地插入或者取出。而且,边框410保证了HEPA网的整体强度,使HEPA网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插装件230的插槽231内。
参照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插装件230的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至滤网400的上方,从而更好地对滤网400进行定位和安装。为了提升第一插装段232和第二插装段233的结构强度,支架200还包括横梁240,横梁240连接于第一插装段232的侧壁和第二插装段233的侧壁之间。横梁240还能够对滤网400的上端部进行限位。
参照图12所示,横梁240和插装件230构成位于滤网400进风端一侧的过风框,过风框能够与滤网400的进风端一侧的边框410配合实现限位,提升了插装件230的整体强度的同时,提升了滤网400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还提升了支架200的整体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过风框也可以单独构成,并与插装件230固定安装。过风框包括沿底座210向上延伸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沿滤网400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过风框还包括第三挡片,第三挡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滤网400和湿膜320分隔开,避免滤网400被湿膜320污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200在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的连接处设置隔板。隔板位于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之间,隔板沿垂直于风道的气流方向延伸,将滤网400和湿膜320在迎风面上相隔开。可以理解的是,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以供气流顺利通过滤网400和隔板。
参照图5、图6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水箱500,水箱500的出水口与水槽211连通,因此水箱500作为水槽211的水源,为水槽211供水。水箱500安装于底座210的前部,便于拆装;而且能够合理利用安装腔110的空间进行布局,使水箱500的体积最大化。
参照图13所示,水箱500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阀510。出水阀510用于控制水箱500的出水。当水箱500安装至底座210时,出水阀510打开,使水箱500内的水流入水槽211内;当水箱500被用户从底座210取出时,出水阀510关闭,避免水从水箱500内流出。
参照图1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水箱500的前端面设有面板520,面板520设有水位视窗530,水位视窗530为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便于用户观察水箱500的存水量,提醒用户及时加水。
水箱500的上端面设有把手540,把手540可以是内嵌式结构,也可以是安装于箱体外表面的外漏式结构,还可以是隐藏式的把手540结构。把手540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形式实现,只要是能够协助用户取出和放回底座210的辅助结构即可,因此具体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限定。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水箱500包括相连接的前箱体550和上箱体560,前箱体550与底座210连接。前箱体550可以卡接于水槽211内,通过与水槽211的侧壁定位配合。前箱体550的底部可以设置筋条,筋条与水槽211抵接以实现支撑;水槽211内也可以设置筋条,前箱体550支撑于水槽211的筋条,从而实现稳定的安装。
上箱体560可以与安装架220连接,或者与插装件230连接,还可以同时与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连接,实现水箱500整体的稳定安装。上箱体560支撑在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的上方时,能够封盖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的上端部,与插装件230和安装架220围设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部分风道,从而减少了漏风的情况。该方案的上箱体560替代了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的上盖板700,减少了零件,使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的安装更加便捷,且降低了成本。
参照图8、图12和图1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架220远离前箱体550的一侧(即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板222,第一支撑板222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板222与上箱体560抵接。水箱500的前侧通过底座210支撑,水箱500的后侧通过第一支撑板222支撑,使水箱500的安装更加稳定。
另外,插装件230远离前箱体550的一侧(即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235,第二支撑板235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板235与上箱体560抵接。水箱500的前侧通过底座210支撑,水箱500的后侧通过第二支撑板235支撑,使水箱500的安装更加稳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箱500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200还可以同时设置第一支撑板222和第二支撑板235,第一支撑板222和第二支撑板235共同对上箱体560进行支撑。
参照图8、图9和图1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箱500沿左右方向的定位,减少水箱500的窜动,提高水箱500安装的稳定性,支架200还设置有第一挡板250和第二挡板260。第一挡板250设于安装架220朝向湿膜组件300的出风端的一侧,第二挡板260设于插装件230朝向滤网400的进风端的一侧,第一挡板250和第二挡板260将上箱体560定位于两者之间,能够对上箱体560进行限位,也便于上箱体560装入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上方的空间内。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200通过滑动方式进出于安装腔110。为了实现支架200的稳定滑动,安装腔110的底部设有第一导向件111,底座210设有与第一导向件111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件212,第一导向件111和第二导向件212均沿支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参照图1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件111可以为滑块,滑块设置在底座210的下端;对应的,第二导向件212可以为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滑轨形成于安装腔110的底壁。滑块设于底座210的两侧。滑轨设有两组,两组滑轨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滑轨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第一导向件111还可以为滑轨,第二导向件212为滑块,设置在底座210的滑轨和设置在安装腔110的底壁的滑块配合,同样可以实现支架200的稳定滑动。
参照图5所示,底座210的前端面设有按压位213,底座210的后部设有弹扣214,弹扣214能够作用于壳体100的内部结构,例如安装腔110的侧板,使得用户向按压位213施加作用力时,弹扣214与壳体100的内部结构接触后,反作用于支架200,并向支架200施加朝向开口的方向作用力,使支架200沿移动方向滑动,并从开口移出至壳体100的外部。
为了避免空气处理模块1000在运行过程中,支架200发生移位而损伤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运动部件(例如排风风机600、开关门160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需要对支架200进行锁定。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壳体100设有锁紧开关120,锁紧开关120可以设于壳体100具有开口的一侧侧板,锁紧开关120包括推钮121和锁栓122,推钮121带动锁栓122运动。对应的,底座210设有与锁栓122配合的锁孔215。因此,当支架200处于装配位置时,锁紧开关120的锁栓122与锁孔215配合,从而限制支架200沿移动方向前后运动,有效避免支架200在安装腔110内发生移位,也避免了支架200从安装腔110中移出。
参照14、图15和图16所示,壳体100内还形成有进风腔130,进风腔130位于风道的前端,进风腔130的侧板设有进风格栅140和新风口150,进风格栅140用于连通室内环境,新风口150通过新风管连通室外环境。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排风风机600,排风风机600安装于壳体100内,排风风机600安装于风道的后端。安装腔110位于风道的中部,因此进风腔130和排风风机600分别位于安装腔110的两侧。
排风风机600在运行过程中形成负压,使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依次通过进风腔130、安装腔110和排风风机600,最后通过排风风机600排出室内环境。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
参照图15和图16所示,壳体100还包括开关门160,开关门160安装于进风腔130内,开关门160能够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格栅140。当开关门160关闭进风格栅140,新风管进风时,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进风仅通过新风管进风,实现外循环净化。当开关门160打开进风格栅140,新风管不进风时,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进风仅通过室内环境进风,实现内循环净化。当开关门160打开进风格栅140,同时新风管进风时,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进风通过新风管使室内环境同时进风,实现内外同时净化,而且新风的进风比例和室内环境的进风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控制更加智能化。
参照图15所示,壳体100的侧板还设有出风格栅170,出风格栅170可以位于壳体100的底壁。排风风机600的排风口与出风格栅170相对设置。相对于排风口直接延伸至壳体100的外部,出风格栅170的设置能够避免昆虫、杂物等通过排风口进入到排风风机600中。排风风机600通过形成负压,将通过空气处理模块1000处理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环境中,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空气的净化。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空气处理模块1000还包括盖板700,盖板700用于覆盖安装腔110的开口,盖板700安装于壳体100后,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外周壁构造为圆滑的流线型,提升了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整体美感。可以理解的是,盖板700和壳体100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便于盖板700的安装和拆卸,进而便于支架200的取放。举例来说,盖板700和壳体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磁吸连接、魔术贴连接、粘接等等,在此不再具体限定。盖板700和壳体100的连接处设有扣手位,扣手位可以位于盖板700,也可以位于壳体100,用户可以通过扣手位向盖板700施加作用力,从而便于盖板700从壳体100上分离出来。
参照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空气处理模块1000通过设置包括底座210、安装架220和插装件230的支架200,湿膜组件300安装于安装架220的内部,底座210的水槽211与安装架220的内部连通为湿膜组件300提供水源,实现湿膜组件300在支架200上的稳定安装;插装件230设有与水槽211相隔离的插槽231,滤网400安装于插槽231内,滤网400的边框410与插槽231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实现滤网400不需要安装支架200零件即可在支架200上的稳定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便捷;支架200能够整体安装于壳体100内部的安装腔110内,并能够通过壳体100的开口移出壳体100外,使得滤网400和湿膜组件300可以从安装腔110内同步抽出并进行清理或更换,提升了操作效率。
由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模块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6)

1.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开口;
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插装件,所述插装件设有插槽;
滤网,安装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滤网包括滤网主体和围绕设置于所述滤网主体的周沿的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插槽的底壁和侧壁定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件包括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装段和第二插装段,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所述第二插装段沿所述滤网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插装段的槽口和所述第二插装段的槽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或所述第二插装段的插入口向上逐渐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三插装段,所述第三插装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插装段和所述第二插装段,所述第三插装段的槽口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段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插装段的侧壁之间,所述横梁和所述插装件构成位于所述滤网进风端一侧的过风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HEPA网,所述边框采用金属或纸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隔离的水槽,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与所述水槽连通;
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湿膜组件,所述湿膜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有供所述湿膜组件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安装的滑槽,所述湿膜组件包括湿膜架和湿膜,所述湿膜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湿膜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插装件的连接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滤网和所述湿膜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前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槽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相连接的前箱体和上箱体,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上箱体与所述安装架和/或插装件连接,以封盖所述滤网和所述湿膜组件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前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上箱体抵接;和/或,所述插装件远离所述前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上箱体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朝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出风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插装件朝向所述滤网的进风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上箱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导向件,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沿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风机分别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两侧,所述进风腔的侧板设有进风格栅和新风口。
16.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
CN202321111504.1U 2023-05-09 2023-05-09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674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504.1U CN219674370U (zh) 2023-05-09 2023-05-09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504.1U CN219674370U (zh) 2023-05-09 2023-05-09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4370U true CN219674370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2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1504.1U Active CN219674370U (zh) 2023-05-09 2023-05-09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4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931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669388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新风模块
CN219674370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111306631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5675688U (zh) 香氛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5628476A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501467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212408878U (zh) 空调器
KR20080055461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5076791A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212132680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213269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7713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805966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9300886U (zh) 空调器
CN110805964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7929117U (zh) 新风机
CN110748975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110805968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213267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7199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44668U (zh) 新风机
CN219868281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
CN113719900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